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①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②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③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④,谁念幽寒坐呜呃⑤?

【注】①主父:即汉朝时的主父偃,久不得进,后终得汉武帝信任,官至齐相。②马周:唐朝人,西游长安时宿于新丰,被客店老板冷待,后因替他人上书陈事切中时弊,得到唐太宗赏识,拜为监察御史。③空:只。④拏ná云:凌云,比喻高昂的志趣。⑤呜呃:悲叹声。

1.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零落栖迟”与“一杯酒”,写诗人于飘零落拓中,遇主人捧杯劝酒,受到祝福。
B.诗人以主父偃自比,“困不归”中含辛酸之情;“家人折柳”,即想象家人的望眼欲穿。
C.“天荒地老无人识”以夸张手法表现马周有才华却“无人识”,最终冒犯皇帝的悲苦。
D.全诗运用主客对话的方式:“吾闻”的“吾”指劝酒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
2.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劝酒之作,都含有怀才不遇之愁。《致酒行》结尾划线句与《将进酒》结尾三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乌江项王庙

严遂成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注]①巨鹿:项羽曾率各路义军在巨鹿大破秦军。②韩信:先投奔项羽,未得重用,转而投奔刘邦。③招魂:《楚辞》中有《招魂》诗,据传是宋玉为屈原而作。④灵均:指屈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看见项王庙得到后人拜祭,以此引出对项羽功过是非的叩问。
B.颔联借用“赦汉”和“亡秦”,突出了项羽的一些作为对时势的巨大影响。
C.颈联以范增和韩信为例证,对项羽在楚汉之争中的得与失作了全面评价。
D.尾联说江上的楚歌切合了招魂的情绪,从中也可见出作者对项羽的态度。
2.同样是凭吊项羽,本首诗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所抒发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此诗作于宋室南渡之后。宋汴京沦陷后,康王赵构带着臣僚南逃,偏安于临安(今杭州)。

2023-05-17更新 | 586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感恩节的绅士

欧·亨利

①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②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③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④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⑤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⑥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⑦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像比去年更借助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⑧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⑨“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⑩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思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像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予,步朝着风。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

⑪“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

⑫“老家伙来啦。”一个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

⑬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像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

⑭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

⑮“多谢你,先生。”他像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

⑯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像陀螺似地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账。

⑰他们像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

⑱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像猫头鹰的羽毛似地鼓了起来,他自己则像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

⑲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

⑳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年轻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地谈谈病人的情况。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注释:①1620年,英国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员上有英格兰、苏格兰和茶兰夭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后的次年,为庆祝第一次收获,感谢上帝的恩惠,制订了感恩节,后成为美国法定节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衣服当然褴褛                       褴褛:破烂,不整洁
B.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不胜负担:吃得太多以至于身体不能承受。
C.自怨自艾,好不烦恼                    自怨自艾:自我抱怨、懊悔。
D.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             信念:不能错失饱餐一顿机会的想法。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设计匠心独运。作者安排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请皮特吃饭,与老先生请皮特吃饭的情节相呼应,体现了文本的冲突与张力。
B.小说第13段对皮特吃饭场景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写出了皮特吃饭时狼吞虎咽、不顾形象的丑态。
C.小说的结尾显示了欧·亨利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前文有多处细节暗示了老先生的窘迫困境,为结局埋下了伏笔,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D.小说读来“笑中含泪”,作者对皮特饱餐后情态的生动细致的刻画,将皮特身体与心灵的挣扎、精神世界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3.结合小说第10段划线部分,任选一个人物,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加以赏析。
4.小说标题叫“两个感恩节的绅士”,请结合文本谈谈标题的含义。
2023-02-01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越人歌

无名氏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屈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注释:①搴:拔,这里指划。②訾:说人坏话。③薠:草名,多生在秋季沼泽地。④佳:佳人,指湘夫人。⑤罾:鱼网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人歌》起首两句中自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意蕴丰富。这种句式为后人所取,如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B.《越人歌》中“蒙羞”句,意在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绝不阿谀奉承,讨好王子,使自己蒙羞,从而受到后世的辱骂和诟病。
C.《湘夫人》的意象和语言,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如“洞庭湖”“沅水”“蘋”“芷”等,皆是楚地常见风物;又如“兮”字,也是楚地常用的感叹词。
D.《湘夫人》善于把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结合,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缓缓吹拂,湖水娓娓起波,无一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2.请任选角度比较《越人歌》与《湘夫人》中划线句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2023-02-01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迅的情感和精神气质是非常复杂的,是多层次的。比如跟魏晋的关系,他既有刘伶式的颓唐、放达的一面,同时有阮籍、嵇康的愤激、冷峻的一面。鲁迅是异端者,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他是最守礼的。他既是漂泊者,但同时他又坚守。

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都具有一种自我辩驳的性质,这种自我辩驳最能显示鲁迅多疑思维的特点。我们都说鲁迅是多疑的,其实他的多疑主要是指向自己的。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先生说,鲁迅有一种内攻性冲动。鲁迅对自己全部的情感、观念、选择都有多疑的审问。学者们认为鲁迅是漂泊者,但《在酒楼上》里他对漂泊者是质疑的,他同时提出漂泊和坚守这两个对立的命题;在《孤独者》里,他又提出两个对立的命题:希望和绝望。在来回的质疑、旋进中,他的思维更加深入,更加复杂化,这显示出鲁迅作为永远的探索者的精神气质。鲁迅永远在探索,探索中也会有些结论,但他从不把这些结论凝固化、绝对化,而是同时加入质疑。

这种多疑的思维所形成的复杂性、辩驳性,以及他的精神气质的多层次性,就形成了学术界经常提到的鲁迅小说的复调性。他的作品总有多种声音在那里互相争吵着,消解着,颠覆着,补充着;有多种感情在那里互相纠缠着,激荡着,扭结着,我称之为一种“撕裂的文本”。撕裂的文本具有一种内在的紧张,这样内在紧张的作品,艺术表现上很容易陷入急促,但鲁迅又追求从容。这也是一个矛盾:他整个的情绪、思想、情感、心理是紧张的,但表达上又追求一种从容。《在酒楼上》《孔乙己》两篇小说,能把紧张的内容包容在一种舒缓的节奏中。这就是鲁迅小说的魅力:很好地处理了内在的紧张和表达的舒缓、从容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冲突,最后也转化成一种平静,是心灵的平静,也是叙事的平静。

鲁迅的小说具有多重蕴涵。他不仅仅关注人的历史的、现实的命运,更进行人存在本身的追问。读《孤独者》,读《在酒楼上》,你可以感受到鲁迅强烈的现实关怀,但没有停留在现实层面上,而是提高到形而上的层面。他把现实的关怀和形而上的关怀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我看来,大作家和一般作家的区别,就在这里。

(节选自钱理群《作为小说家的鲁迅》)

1.下列表述不能充分表现鲁迅多疑思维特点的一项是(     
A.鲁迅既有颓唐、放达的一面,又有愤激、冷峻的一面。
B.鲁迅的小说代表作总有一种自我辩驳的性质
C.鲁迅有一种内攻性冲动,常常在作品中体现自审。
D.鲁迅在探索中形成结论,但是从不把结论凝固化、绝对化。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鲁迅的情感和精神气质是非常复杂和多层次的,他是异端者中最守礼教的。
B.鲁迅具有的指向自己的多疑思维,形成了作品的复杂性、辩驳性和复调性。
C.艺术表现上,鲁迅将“撕裂的文本”的内在的紧张处理成从容舒缓的节奏。
D.能否呈现对现实的关怀和对形而上的关怀是大作家和一般作家的根本区别。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认真仔细地读过鲁迅小说的人,都会感到他的许多作品有一种特别的不大容易把握好的滋味,让人久久思索。这特别之处在于:鲁迅小说里常常回响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而且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并非来自两个不同的对立着的人物,竟是包含在作品的基调或总体倾向之中的。日本的文学批评家的内好认为:鲁迅小说里仿佛“有两个中心。它们既像椭圆的焦点,又像平行线,是那种有既相约、又相斥的作用力的东西。”

以《狂人日记》为例,同一个主人公的日记,就既是疯子的千真万确的病态思维和胡言乱语,又能清醒深刻、振聋发聩地揭示出封建社会历史的某种真相;当然,这还只是表层的。在深层内容上,同样也响着两种声音:主人公一方面在激昂地愤怒地控诉礼教和家族制度“吃人”的罪行,另一方面,又在沉痛地发人深思地反省自身无意中也“吃人”的悲剧,惭愧到了觉得“难见真的人”。战斗感与赎罪感同时并存。

这种复调性即是鲁迅为现代小说创作做出的很大贡献。这种复调小说,很有“交光互影,彼此摄入”的境况,这也许就是鲁迅式感受世界、体验世界的独特方式吧!是什么因素决定鲁迅小说成为复调小说呢?

首先,由鲁迅个人经历和体验所决定的思想复杂性。

鲁迅在《<呐喊>自序》《<自选集>自序》中都曾经说到过自己创作的起因。鲁迅的小说发端于对自己的绝望的怀疑,也就是感到自己对于历史过程的经验毕竟有限,变有理由将个人经验范围内的“绝望”当做整个世界的“绝望”。______对“绝望”的怀疑,又不意味着肯定“希望”。在鲁迅看来,“绝望”与“希望”都有点虚妄,____对“绝望”的反抗才具有真实的意义。所以他说:“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而这种作为反抗对象的“黑暗”,既存在于客观历史之中,又内在于作家个人的心中,“万难破毁的铁屋子”既是中国社会的象征,又是自身灵魂里的存在。他既要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进行批判,又试图挣脱内心的“大毒蛇”的缠绕。鲁迅前期思想的基础是个性主义,但他同时也感到了作为思想武器的个性主义的脆弱。后来他接受了集体主义,但又从实践中似乎预感到某种条件下它可能成为专制主义的别称。这种种困扰着他的矛盾外化为作品时,就带来他小说的极大丰富性与复杂性。

其次,为了表现一些相当复杂的思想体验,小说家鲁迅运用了多种不同的创作方法。他在运用写实主义的同时,还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其他方法。

例如,《药》是一篇写实主义的作品,但它并没有排斥象征手法的运用,没有排斥象征主义的某些成分。小说是这样开头的:“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这除了交代华老栓去买人血馒头的时间以外,也象征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告诉读者这是深夜,是最昏黑的时候,是人们还在沉睡的年代。“什么都睡着”五个字,作者决不是随便落笔的,它是一种暗示。接下去写老栓买到人血馒头时的高兴心情,用暗喻笔法反衬出老栓迷信思想的严重,预示悲剧的即将到来。作者没有把《药》的悲剧仅仅看做两个家庭的悲剧,而是看成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是全民族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悲剧。因此,在写实之外,又增加了象征的色彩:两个悲剧的主人公一家姓“华”,一家姓“夏”,合起来恰恰是中国的古称“华夏”。这是淡淡的不显眼的一笔,然而这一笔把悲剧的普遍而深广的意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是叙事角度的自由变化。

我们以《阿Q正传》为例分析。《阿Q正传》从“序”开头,有个仿佛是作者的人总在那里唠叨“我要给阿Q做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还插科打诨地说:“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读者如果当真以为这小说是第一人称,那就上当了。随着正文叙事的越来越深入,这个“我”就逐渐隐去或者淡出,慢慢就变成了第三人称,因而能写到阿Q的性苦闷,阿Q参加革命的梦,等等。临刑前还写到了阿Q多年前看到而留下印象极深的那匹饿狼的眼睛,他觉得周围看客们的“可怕的眼睛”“穿透了他的皮肉”,就跟那匹饿狼一样。这些都是第一人称的“我”所无法完成的。显然,当小说越来越从喜剧变成悲剧的时候,作者必须更换叙事者身份,让真正的第三人称登场。

此类情况还很多。例如《风波》,有一处忽然插入“文豪”的“诗兴大发”以及对他的批评,这是第三人称的小说,而其中央入着作者主观议论或说明,显得“不统一”。其实这是作者有意为之。这在西方的表现主义文学中经常出现,作品常常以插话或评论提醒读者:这是小说而不是现实,竭力拉开读者和作品的距离,不像传统的小说那样竭力将读者引入艺术的境界,给人“逼真”而“动情”的感觉。鲁迅小说的叙事者经常是很自由的。他自己曾经说过:如果艺术的殿堂里竟有那么多清规戒律的话,他宁可不进去。这话也适用于他的叙事艺术。

(节选自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

3.请根据文意,在划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

鲁迅在《<呐喊>自序》《<自选集>自序》中都曾经说到过自己创作的起因。鲁迅的小说发端于对自己的绝望的怀疑,也就是感到自己对于历史过程的经验毕竟有限,___没有理由将个人经验范围内的“绝望”当做整个世界的“绝望”。____对“绝望”的怀疑,又不意味着肯定“希望”。在鲁迅看来,“绝望”与“希望”都有点虚妄,____对“绝望”的反抗才具有真实的意义。所以他说:“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

4.下列词语在文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狂人日记》为例,同一个主人公的日记,就既是疯子的千真万确的病态思维和胡言乱语,又能清醒深刻、振聋发聩地揭示出封建社会历史的某种真相。
振聋发聩:比喻《狂人日记》中的某些话语深刻而警醒,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的力量。
B.在鲁迅看来,“绝望”与“希望”都有点虚妄,只有对“绝望”的反抗才具有真实的意义。
虚妄:指鲁迅认为“希望”和“绝望”都有点故弄玄虚、荒诞无稽。
C.“我要给阿Q做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还插科打诨地说:“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
插科打诨:指鲁迅在行文中穿插进去看上去引人发笑的语言。
D.如果艺术的殿堂里竟有那么多清规戒律的话,他宁可不进去。这话也适用于他的叙事艺术。
清规戒律:比喻艺术领域里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日本的文学批评家竹内好用“椭圆”和“平行线”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鲁迅小说中两种声音既相约又相斥的特点。
B.鲁迅的复调小说中,主人公往往具有相互矛盾的言行举止和思考认识,这是鲁迅小说复调性的一种表现。
C.鲁迅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后来又接受了集体主义,这两者就构成了他小说极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D.鲁迅对小说《药》中“华”家、“夏”家姓氏的安排,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将悲剧普遍而深广的意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6.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条概括鲁迅小说复调性的基本特征。
7.请结合《呐喊》文本,对鲁迅作品的“复调性”进行赏析。(不得重复上述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例,篇目可以相同)
2023-02-01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利者义之和论

苏洵

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天下之心。苟宜也,宜其拂天下之心也。求宜小人邪,求宜乎君子邪?求宜乎君子也,吾未见其不至正而能也。至正而行,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然则义者,圣人天下之器也。伯夷、叔齐殉大义以饿于首阳之山,天下之人安视其死不悲也。天下果好义也,伯夷、叔齐其不以饿死矣。虽然,非义之罪也,徒义之罪也。武王以天命诛独夫纣,揭大义而行,夫何恤天下之人?而其发粟散财,何如此之汲汲也?意者虽武王亦不能以徒义加天下也。

《乾·文言》曰:“利者,义之和。”又曰:“利物足以和义。”呜呼!尽之矣。君子之耻言利,亦耻言夫徒利而已。圣人聚天下之刚以为义,支派分裂而四出者为直、为断、为勇、为怒,于五行为金,于五声为商。凡天下之言刚者,皆义属也。是为道决裂惨杀而难行者也。虽然,无之则天下将流荡忘反,而无以节制之也。故君子欲行之,必即于利。即于利,则其为力也易,戾于利,则其为力也艰。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丧。故君子乐趋徒义,而小人悦怿以奔利义。必也天下无小人,而后吾之徒义始行矣。呜呼难哉!圣人灭人国,杀人父,刑人子,而天下喜乐之,有利义也。与人千乘之富而人不奢,人以九命之贵而人不骄,有义利也。义利、利义相为用,而天下运诸掌矣。

五色必有丹而色和,五味必有甘而味和,义必有利而义和。《文言》之所云,虽以论天德,而《易》之道本因天以言人事。说《易》者不求之人,故吾犹有言也。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亦所以天下之心               拂:违逆
B.至正而行                            抗:坚持
C.圣人天下之器                      戕:伤害
D.人以九命之贵而人不骄        爵:爵位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宜其拂天下之心也                                     求宜小人邪
B.与人千乘之富而人不奢                              故君子乐趋徒义
C.天下之人安视其死不悲也                           天下果好义也
D.支派分裂而四出者为直、为断、为勇、为怒        为道决裂惨杀而难行者也。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辩证地评价义的功用,认为它既可以有利于天下,也可能对天下有弊。
B.举伯夷、叔齐之例责备世人坐视他们饿死却不悲伤,证明了世人不爱道义。
C.天下的刚正之道汇集为道义,在人的品行、五行、五声中各有不同的呈现。
D.结尾作者用五色五味作类比,强调道义必须有义有利才能义利协和的道理。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武王以天命诛独夫纣,揭大义而行,夫何恤天下之人?
5.结合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结合本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利义”与“义利”的含义。
②请将符合下列名言内涵的概念(“义利”与“利义”)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周急不继富。(     
2023-01-16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春雪

刘白羽

入春以来,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是的,这是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雪啊!

我生在北国,从小爱看雪。少年熟诵“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鲁迅对北方和江南的雪,作了精细入微的描写:“江南的雪,要以滋润美艳之至了”,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下、枯草上”。不过我觉得这里写的北方的雪是冬雪。至于北方的春雪,我倒觉得颇有江南雪意呢!旧历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不就是这样吗?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阳台栏栅上堆积着厚绒绒一层雪,是那样温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晴气朗,从我这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好看极了。

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但等天暖,我们就要放火烧山,开荒下种。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喜得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记不清了,好像是落雪的晚上,其中有这样的意思: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籽,让它早日发芽。我现今还记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动的人影。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快感。

已近三月末,早该下雨,谁知今早起来一看,又是一场好雪。大概因为温度上升,雪花都粘连在树身上,远远近近的树木,有如一丛丛雪白的白珊瑚,好看得很。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楹花江边,二三月还是满天风雪,雪深没膝,行军人,一脚拔上来,一脚陷下去,尽管是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由于艰难跋涉,却还一身热汗淋漓。但一眼看见东北人叫做“树挂”的奇景,一株株树从树身到每一纤细枝条,都像冰雪精雕细刻出来的,晶莹婀娜,不禁从心头掠过一阵惊喜。我就带着这美的心境穿过风雪,走进硝烟,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

今年,八十年代第一春,这几场大雪自与往昔不同了。但是,历史的脚步,却静悄悄而又坚实实地从遥远深处走来,把往昔和今日紧密相连。正因如此,那艰苦岁月的春雪,赋予今日的春雪以无限深情。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时代不同了。那时我们从黑暗旧世界中用鲜血与生命博取光明;今天,我们迈进一个大时代的门坎,走向新的长征,要以更坚毅的力量去博取更大的光明。从一个战场走上另一个战场,这就是我们的历史的延续与伸展。“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话说得多好呀!我们是为了纪念过去而迎接明天。对于创造未来的人来说,他懂得他是多么需要往昔那种披荆斩棘、开荒辟莽的精神的,这样想时,我又听到开荒的歌唱,又听到火线的雷鸣。

这几场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温暖的阳春。我静静地凝视着,这春雪啊,一点动静也没有,绵绵落了一夜,又绵绵落了一天,这雪多么洁白纯净,如花似玉,但是没有让我沉醉,却使我亢奋。从我的经历、我的性格,我是更爱暴风雪的。正如鲁迅所写:“……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是怎样的豪情,怎样的奔放。谁料今天下午,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给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原来,白杨树身、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的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一刹那间,我仿佛到了苏州的香雪海,看见千树万树的白梅。今天,只有今天,这绵密的春雪,使我暂时忘记了我心头上呼啸的暴风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古语:“瑞雪兆丰年”,而这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雪,不是为八十年代、为新长征,带来美好的预感了吗?……没一点风,我静静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一片积雪又一片积雪,从树顶上扑突一响,扑突一响,附落下来,立刻溶入潮湿的黑土。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浇花比拟雪花很不确切,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

(材料选自刘白羽《春雪》一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开篇点出写作对象“春雪”,接着写自己喜爱雪的原因,再引用鲁迅对南北方雪的描绘,引出自己对北方春雪的认识。
B.作者由眼前的春雪,联想到四十年前的一场春雪,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写景来表达感情,为主题升华服务的。
C.文章对春雪的描写采取了有详有略的描写,着重描写北方的春雪,对南方的春雪却是通过对比手法,突出其绵密的特点。
D.作者对八十年代的第一场春雪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意在歌颂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表达了对改革开放的拥抱之情。
E.文章开头和结尾引用古人的诗句是为了渲染作者对春雪的印象和喜爱,也透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2.从延安的春雪、解放战争的春雪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简要概述。
3.简要分析画线部分文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词句和手法加以赏析。
4.文章最后一段写出春雪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2022-12-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称作“国风”。如《周南·芣莒》《秦风·蒹葭》都属于“风”。
B.《荀子》里的大部分篇章为战国思想家荀况的自著,他擅长用大量比喻来阐明深刻道理。《劝学》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C.在阅读古代作品时,可以从某些作品的题目中知晓古代的文体知识。如《短歌行》中的“行”,《师说》中的“说”等。
D.我国古人用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甲子来纪年,周而复始,依次类推。2020 年为庚子年,2021 年为壬寅年。
9 .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1】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2】,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3】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4】


注释:【1】此词作于作者在建康(现南京)安抚司参议官任上,中秋的夜晚,为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吕叔潜而写。【2】姮娥:指嫦娥。【3】斫:砍。【4】安史之乱后,杜甫困在沦陷的长安,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天,作《一百五日夜对月》诗,其中“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将桂树枝叶比作安禄山和史思明一伙叛军,表达了作者对安史之乱造成人民流离失所的控诉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用“金波”写月亮,用“飞镜又重磨”来比喻月亮像新磨过的铜镜一样明亮。
B.本词上片最后两句,作者对月抒怀,发出“白发欺人”的无奈,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心情。
C.本词下片开头三句,作者写明月当空,幻想乘风直上万里长空,看祖国山河,表达了收复河山之志。
D.作者用嫦娥奔月,吴刚斫桂两个神话故事,借助想象来写景抒情,隐晦委婉,有婉约派词作的风格。
2.下列对“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句词的意思是砍去月宫中桂树的枝叶,月光会更加明亮。作者用桂树来比喻南宋朝廷的议和派。
B.辛词化用杜甫的诗句,运用借喻手法。表达了铲除南宋议和派,抗击金兵,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C.“人道是”与苏轼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人道是”用法相同,都是引出怀古抒情的对象。
D.这三句词的最后两句是作者抒情高潮,揭示深刻的主题,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警醒,具有艺术感染力。
3.以中秋赏月为题材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称为璀璨双璧。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22-12-2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师说》(节选),完成下面小 题。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句之不知     读:dòu ,句中停顿
B.官盛则近     谀:yú,谄媚奉承
C.君子不齿     齿:牙齿
D.术业有专     攻:学习,研究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不解                                师道不复
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不必贤弟子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
B.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
C.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师”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道之不复,可知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C.孔子郯子、苌弘、师襄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4.在“从师”问题上,属于作者批评对象的一项是(     
①圣人 ②君子 ③郯子之徒 ④士大夫之族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A.①③B.②⑤C.②④D.①⑤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圣人无常师。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6.韩愈提出的“从师”道理,对你有哪些启示,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
7.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是 岁 十 月 之 望 步 自 雪 堂 将 归 于 临 皋 二 客 从 予 过 黄 泥 之 坂霜露 既 降 木 叶 尽 脱 人 影 在 地 仰 见 明 月 顾 而 乐 之 行 歌 相 答已 而叹 曰 有 客 无 酒 有 酒 无 肴 月 白 风 清 如 此 良 夜 何

(材料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2022-12-2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