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人有闻者,共俳笑之。布已论输骊山,骊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

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与其众叛秦,聚兵数千人。

汉二年,汉之败楚彭城,布又称病不佐楚。项王由此怨布,数使使者诮让召布,布愈恐,不敢往。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击。

汉五年,布使人入九江,得数县。六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之垓下。

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也。”故遂反。果如薛公筹之,东击荆,荆王刘贾走死富陵。尽劫其兵,渡淮击楚。楚发兵与战徐、僮间,为三军,欲以相救为奇。或说楚将曰:“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战其地为散地今别为三彼败吾一军余皆走安能相救!”不听。布果破其一军,其二军散走。

遂西,与上兵遇蕲西,会甄。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与布相望见,遥谓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上怒骂之,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余人走江南。布故与番君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绐布,伪与亡,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

(选自《史记·黥布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战其地为散地/今别为三彼/败吾一军/余皆走/安能相救
B.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战其地为散地/今别为三/彼败吾一军/余皆走/安能相救
C.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战其地为散地/今别为三彼/败吾一军/余皆走/安能相救
D.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战其地为散地/今别为三/彼败吾一军/余皆走/安能相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B.大司马,是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
C.淮阴,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文中“淮阴”为淮河之北。
D.诸侯,源自分封制,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布少时被看相的人预言以后会称王。黥布成年后受过刑,服过劳役,果然就成了王。这说明人的一生是可以被预判的。
B.黥布和刘贾进入九江,诱导大司马周殷反楚,周殷反楚后调动九江的军队与汉军一起攻打楚国,于垓下大败楚军。
C.楚国想采用互相救援的计策打败黥布,有人说不可,但是楚将不听。最终楚国的一支军队被黥布打败,其余两支溃散而逃。
D.面对皇帝的大骂,黥布毫无隐藏,直接表明自己想当皇帝。于是两军大战。黥布的军队溃散逃走,渡过淮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由此怨布,数使使者诮让召布,布愈恐,不敢往。
(2)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上恶之。
5.班固评价司马迁的《史记》说:“不虚美,不隐恶。”有美有恶丰富了《史记》中众多人物的一生。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黥布最后的结局。
2022-07-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学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本身独特性甚强,却又很容易被当作一般对象对待。它的文化内涵极丰富,文化品位极崇高,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方能胜任愉快,展现光辉;而那些第一流学者们各有自己的理想事业,如何能以“一部小说”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于是“红学”遂落于低层次的人士之手。以我自己为例,如果勉强冒称一个“学者”,也不过是在三流的层次,还有一些尚不如我,根本不具备研治此学的条件。以上二端,乃是“红学”悲剧性的最关键的矛盾因素,至少在历史现阶段,其情势实在如是,讳言与美化,是有害无益的。

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般化,最好的例子可举海外的余英时。余教授曾著专文倡言“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与“红学革命”,并以此而名扬寰宇。在他看来,已有的红学一无是处,尤其是考证派已是“山穷水尽”“眼前无路”,故必须“革命”,而他的革命口号却是“回到文学上来”——他认为红学研究只应是一种文艺方面的事,别的都是错了路头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无视于“红学”的独特性而把它向“一般化”靠拢。其实余英时倒是个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如对胡适的思想有所评论等等),连他都那么看待《红楼梦》,则其他同类论红之人可推而知了。文学,文学,它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文化底基涵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又能有何等真知灼见可以启迪学人呢?长时期评赞《红楼梦》“艺术”的,仍然离不开“形象塑造”“性格刻画”“心理描写”“口语运用”等等之类,这倒看起来蛮像“文学”了,难道余教授会满足于这样的“回到文学”而以此排斥其他层面的研究吗?

我所列的第二条悲剧性,一方面与第一条有关联,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的事情。前者,至今连这“红学”的特定含义在大教授那儿都扯不清,则势必产生真红学与假红学的混乱。“文学”范围的一般赏析评论不必说了,即如对小说作者的生卒与祖籍来作些考证——这其实也是一般从事文史工作者的起码“基础课”,可是现在这也成了“著名红学家”,可见这一“界”的“家”之滥竽之地步了。归结一句话:“学”不足而“红”必虚。

(摘编自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

材料二:

周汝昌先生于1982年发表了《什么是红学》的演讲,提出两个观点:①“红学”有其特殊性,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不一定就是红学。他说,“我的意思是,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不能只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红学不是要去代替一般小说学,它却补充和丰富一般小说学。一般小说学也不能代替红学”。②“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四学。周氏的观点非常明晰:“红学”是一种独特的学问,不同于小说学;“红学”指曹学等四学。

应必诚先生在80年代那篇《也谈什么是红学》中说:“《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作品研究是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红楼梦》作者版本的考证对《红楼梦》研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意义,因而是必要和重要的。”但《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不能脱离《红楼梦》作品的研究。

“红学何为?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

应文说:“红学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对《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在这里,应氏以他自己的“红学”概念界定去反对周氏在另一种“红学”界定下的逻辑展开。周氏的“红学”界定是否隐藏着否定“《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的动机,他自己并未明言。他只是说这种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小说学的范围”,而不在“红学”的范围。周氏的红学界定与他一生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面对周氏的红学界定,我们只能说其界定过于狭窄、过于专门化。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认为,周汝昌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

几乎对于任何《红楼梦》的爱好者来说,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这并不困难。我曾打过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人既需要吃饭,也需要喝水。突然有一个人说,人不需要吃饭,光喝水就行了,喝水才是人最特殊的地方。于是大家纷纷出来反对,长篇大论、连篇累牍地说,吃饭和喝水是一种辩证关系,应以吃饭为主,喝水只是辅助的,但也不能缺少。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辩证法自是常理,但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耐心地听听对方的陈述,也许可以从对方的荒谬中找到更加科学的养生之道。

(摘编自陈维昭《“红学”何以为“学”——兼答应必诚先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汝昌认为,各学科的第一流学者不以《红楼梦》来作为他们的主要研究目标,没有正视“红学”的特殊性。
B.周汝昌先生认为余英时是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不应满足于只从文艺方面来研究《红楼梦》。
C.对“红学”概念的界定以及概念界定下的逻辑往往深刻影响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D.周汝昌有没有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是陈维昭和应必诚两者观点的不同之处。
2.下列对材料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围绕“《红楼梦》研究”这一核心话题展开论述,各学者观点不一,体现了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之丰富,文学品位之高。
B.周汝昌从个人对《红楼梦》独特性的理解谈起,分析了当下“红学”研究者的情况,明确提出“‘学’不足而‘红’必虚”的观点。
C.周汝昌基于“红学”研究的特殊性,清晰界定了研究内容;应必诚虽然也承认“红学”的特殊性,但其研究内容与周则完全相反。
D.陈维昭在充分分析应必诚和周汝昌各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理念,委婉提出学术研究者应善于倾听他人陈述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下列属于周汝昌对“红学”界定范畴的一项是(     
A.探究小说的悲剧审美特征。
B.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C.“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
D.揣摩小说的语言风格。
4.请分析材料二所使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
5.学校即将举办《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分享交流会。关于“红学”的界定,周汝昌先生和应必诚先生的观点引发了师生们的热议。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陈述理由。
2022-07-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岳阳楼下[注]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此诗是杜甫晚年流离漂泊时乘舟初到岳阳所作,此时国破家衰,诗人贫病交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国”指江河纵横之地,诗人初到岳阳,感慨浩瀚的“江国”距离京城有千里之远。
B.首联写出了诗人对岳阳初步的整体认识,岳阳气势不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首联到颔联,由远及近,由大及小,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形成了鲜明对比。
D.尾联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前途虽不可预料,但诗人志向不改。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 赌

契诃夫

一个黑沉沉的秋夜。老银行家在他的书房里踱来踱去,回想起十五年前也是在秋天他举行过的一次晚会。在那次晚会上,来了许多有识之士,谈了不少有趣的话题。他们顺便谈起了死刑。客人们中间有不少学者和新闻记者,大多数人对死刑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这种刑罚已经过时,不适用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而且不合乎道德。照这些人的看法,死刑应当一律改为无期徒刑。

“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主人银行家说,“我既没有品尝过死刑的滋味,也没有体验过无期徒刑的磨难,不过如果可以主观评定的话,那么我以为死刑比无期徒刑更合乎道德,更人道。死刑把人一下子处死,而无期徒刑却慢慢地把人处死。究竟哪一个刽子手更人道?是那个几分钟内处死您的人,还是在许多年间把您慢慢折磨死的人?”

客人中间有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律师。别人问他的看法时,他说:

“不论死刑还是无期徒刑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如果要我在死刑和无期徒刑中作一选择,那么我当然选择后者。活着总比死了好。”

这下热烈的争论开始了。银行家当时年轻气盛,一时兴起,一拳捶到桌上,对着年轻的律师嚷道:

“这话不对!我用两百万打赌,您在囚室里坐不了五年!”

“如果这话当真,”律师回答说,“那我也打赌,我不是坐五年,而是十五年。”

“十五年?行!”银行家喊道,“诸位先生,我下两百万赌注。”

“我同意!您下两百万赌注,我用我的自由作赌注!”律师说。

就这样,这个野蛮而荒唐的打赌算成立了!银行家当时到底有几百万家财,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他娇生惯养,轻浮鲁莽,打完赌兴高采烈。

在监禁的第一年,根据律师的简短便条来看,他又孤独又烦闷,痛苦不堪。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从他的小屋里经常传出钢琴的声音!第一年,律师索要的都是内容轻松的读物:情节复杂的爱情小说、侦探小说、神话故事、喜剧等。

第二年,小屋里不再有乐曲声,律师的纸条上只要求古典作品。第五年又传出乐曲声,囚徒要求送酒去。那些从小窗口监视他的人说,整整这一年他只顾吃饭,喝酒,躺在床上,哈欠连连,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他不读书。有时夜里爬起来写东西,写得很久,一到清晨又把写好的东西统统撕碎。他们不止一次听到他在哭泣。

第六年的下半年,囚徒热衷于研究语言、哲学和历史。他如饥似渴地研究这些学问,弄得银行家都来不及订购到他所要的书。

在监禁的最后两年,囚徒不加选择,读了很多的书。有时他研究自然科学,有时要求读拜伦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老银行家回忆这些事后想到:

明天十二点他就要获得自由。按契约我应当付他两百万。如果我付清款子,我就彻底破产,一切都完了……

“该诅咒的打赌!”老人嘟哝着,绝望地抱住头,“这个人怎么不死呢?他还只有四十岁。不久他会拿走我最后的钱,然后结婚,享受生活的乐趣,搞证券投机。我呢,变成了乞丐,……摆脱破产和耻辱的唯一办法就是这个人的死!”

“如果我有足够的勇气实现我的意图,”老人想,“那么嫌疑首先会落在看门人身上。”

囚徒室内点着一支昏黄的蜡烛。他本人坐在桌前。从这里只能看到他的背、头发和两条胳膊。在桌子上,在两个圈椅里,在桌子旁的地毯上,到处放着摊开的书。

可怜的人!银行家想,他睡着了,大概正梦见那两百万呢!只要我抱起这个半死不活的人,把他扔到床上,用枕头闷住他的头,稍稍压一下,那么事后连最仔细的医检也找不出横死的迹象。不过,让我先来看看他写了什么……

银行家拿起桌上的纸,读到下面的文字:

明天十二点我将获得自由,获得跟人交往的权利。不过,……十五年来,我潜心研究人间的生活。的确,我看不见天地和人们,但在你们的书里我喝着香醇的美酒,我唱歌,在树林里追逐鹿群和野猪,和女人谈情说爱……由你们天才的诗人凭借神来之笔创造出的无数美女,轻盈得犹如白云,夜里常常来探访我,对我小声讲述着神奇的故事,听得我神迷心醉。

我也蔑视你们的书,蔑视人间的各种幸福和智慧。一切都微不足道,转瞬即逝,虚幻莫测,不足为信,有如海市蜃楼。

为了用行动向你们表明我蔑视你们赖以生活的一切,我放弃那两百万。为了放弃这一权利,我决定在规定期限之前五个小时离开这里,从而违反契约……

第二天早晨,吓白了脸的看守人跑来告诉他,说他们看到住在小屋里的人爬出窗子,进了花园,往大门走去,后来就不知去向了。银行家带领仆人立即赶到小屋,证实囚徒确实跑掉了。为了杜绝无谓的流言,他取走桌上那份放弃权利的声明,回到房间,把它锁进保险柜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倒叙的方式,交代了在十五年前一个秋天的晚会上发生的银行家与年轻律师之间的赌局。
B.小说在描写打赌的经过时,刻画出银行家轻浮鲁莽的纨绔子弟形象,为后文描写他想要谋害律师做了铺垫。
C.小说描写律师在被囚禁的十五年里,开始是“痛苦不堪”,最后两年却不加选择地读了很多书,可看出他思想的转变。
D.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及相关情节,揭示了老银行家由萌生杀机到打消念头的过程,其中律师所写的文字起了关键作用。
2.面对付出了十五年被监禁的代价而即将到手的“两百万”,律师为什么要选择自己“违反契约”而放弃?
3.据说小说最初的结尾:律师逃走之后,又回来找银行家,因为他逃走后穷困潦倒,故而回来找银行家借钱度日。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考官已定埙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读埙策皆秦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谕宰相曰:“张孝祥词翰俱美。”

上之抑埙而擢孝祥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于是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会桧死,魏良臣密奏散狱释罪,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

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卢杞下,孝祥遂罢。

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上嘉之。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治有声绩,复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复待制,徙荆湖北安抚使。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置万盈仓以储诸漕之运。

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请祠,以疾卒,年三十八。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翰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

(节选自《宋史·张孝祥传》有删节)


【注】①埙(xūn):秦桧的孙子秦埙。②卢杞:唐朝宰相、巨奸,曾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等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B.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C.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D.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试,又称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乡试中选者参与,一般由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主持。
B.莅事,意思是处理公务,与《张衡传》中的“视事三年”的“视事”意思相同。
C.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划名称,宋代的路沿袭于唐代的道,承接元代的省,此处“路”与“烽火扬州路”的“路”同义。
D.行在,也称行在所。含义为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或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孝祥才思敏捷,颇受赏识。他读书过目不忘,十六岁时,在乡试中入围,又被乡里推荐为第一;后来廷试也因高宗读其策论而拔为第一。
B.张孝祥年轻有为,能力出众。他担任抚州知府时,处理事情精明、准确;任平江府知府,不怕事务繁重艰巨,没有留下积压的案件。
C.张孝祥仕途坎坷,屡遭罢官。金兵入侵时,他认为金国是想缔结盟约,被宣谕使弹劾而丢官;担任静江府知府时,又因谏官的意见被罢。
D.张孝祥治洪有方,造福百姓。他在担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组织修筑了寸金堤,去除荆州水患;又设立万盈仓来储备漕运的粮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
(2)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
5.汪澈担任御史中丞时,他为什么首先弹劾张孝祥,使其被罢职?请简要说明。
2022-07-1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袁家楼

侯发山

大哥事先将公司的事安排停当,趁着十一假期,开车带着两个兄弟回老家了。

父母已经过世,又不是清明,也没听说哪家乡亲办事,还不到给村里老人发放补助的日子,现在回来干啥?老二心里暗自嘀咕。老三呢,还想利用这个假期到巩义的康百万庄园走一走。不能说大哥的话就是圣旨,但在一个锅里搅稀稠大半辈子了,他们了解大哥,大哥做什么一定有他的道理。

车停在村外,大哥在前头带路。他似乎知道两个兄弟心里有点儿小小的不乐意,一边走一边说:“其实咱袁桥也不错,有活了 500 多年的大槐树,有牛王庙,有四合院……不但有历史文化,还有红色基因。我相信,袁桥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游人如织的好地方。”

老二和老三都没有吭声,类似的话大哥说过很多次。

大哥把他们带到了“袁家楼”那里。连同这一次,大哥是第二次带他们来这里了。

“袁家楼”是明朝万历年间,由他们的七世祖袁国臣所建,坐北面南,为砖木结构建筑,通高15米左右,占地约60平方米,共三层,砖砌的墙厚约80厘米,楼内设有暗道,直通寨墙外面。该楼起到了登高远望、避难、防护外来侵犯的作用,所以被民间俗称为“避难楼”。有碑记载:“公袁氏,讳梦松,公兆其子也。家有楼,高百尺,孑然特出,因共称为‘袁家楼’焉。相传建自明时。明季盗充斥,有土寇至村,族人避难楼上,贼环而攻,有剧贼负方不趋进,将以火其门,楼上以磨石下击剧者,立毙,贼惊,楼得无恙。”

上一次,大哥没有表态,只是围着“袁家楼”转了几圈。这一次,大哥开口了。他说:“来到这里,你们两个会想到啥?”

老二心里一惊。难道大哥是为金元宝而来?传说,“袁家楼”建好后,修建者还将一大锅的金元宝存储于某处,以备将来修缮之用,该处距“袁家楼”仅一箭之地。这金元宝的藏身处,后人遍寻无果,至今仍是一个谜。又想,大哥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会有这个想法?不可能。

老三想的是,莫非大哥要出资修缮这栋楼,然后将其弄成一个景点收取门票?中,主意不错。生意人嘛,在商言商。虾米再小,也是一盘菜。

两个兄弟也都是精明人,没把各自的心思说出来,都拿眼瞅着大哥。

大哥扑哧一声笑了,说:“我的脸上又没花,你们看啥?你们好好看看这栋楼。”老二和老三不好意思地相视一笑,便把视线转向眼前这座巍峨的楼。

大哥叹了口气,便往正题上引:“常言道,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咱们先祖当年建这栋楼,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整个村子的乡亲。”

老二说:“大哥,您是不是想请人挖掘一下,宣传我们袁家的祖先?” 老三说:“拍成电影,咱袁桥火了,咱袁家也就一下子出名了。”“当年咱的祖先是为了名声吗?”大哥说罢,长出一口气,似乎有点失望。“大哥,您的意思——” 老二疑惑地问道。老三的眼睛里也藏满了问号。

大哥答非所问,继续说道:“清成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登封县境内乱军滋扰,为保护乡民,袁家十六世袁梦松出资修建了土寨墙。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伪军的骚扰和破坏,登封第一次党代会就是在袁家十九世袁毅家召开的……”

老二终于忍不住了,说:“大哥,您越扯越远了。您究竟要干啥?直说嘛。只要决策正确,我和老三都不会拦您。”

“大哥,您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常言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有我和二哥,怕什么?!” 老三附和道。

大哥看看老二,又看了看老三,说:“咱袁家的祖先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能有家国情怀,造福一方,咱们应该将祖先的宝贵精神发扬光大,我打算建一栋楼……”

老三打断大哥的话,扑闪着眼睛,说:“大哥,也建“袁家楼”?

“老三别打岔,让大哥把话说完。”

大哥说:“村里的孤寡老人也有不少,虽说咱们每月给他们发着补助,可他们还住在老房子里…… 咱们出资,建一栋全是两室一厅的房子,免费给他们住。”

“这个想法好!大哥,我支持。”老二竖起了右手的大拇指。

“大哥,您咋不早说啊?我没意见。”老三说。

大哥笑了。看得出,他是由衷地高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话一点不错。一路走来,正是有两个兄弟的大力帮助,他的事业才犹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

后来,楼建好了,袁桥的孤寡老人也搬了进去。这些老人当中,就有袁毅的孙子袁铁木。袁铁木一辈子没有成婚,无儿无女。这次搬家,他的幸福感不亚于那些儿孙满堂的老人。

乡亲们把袁氏三兄弟建的那栋楼叫“幸福楼”。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了“袁家楼”的创作背景、历史文化价值和红色基因,这是为了给下文三兄弟建“幸福楼”埋下伏笔,起到了烘托袁家兄弟具有家国情怀的作用。
B.小说中第三段通过老大的话,简要介绍了袁桥。由老大的话可知,他对袁桥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非常熟悉,他看好袁桥的发展。
C.“都拿眼瞅着大哥”“老三的眼睛里也藏满了问号”都写了眼睛,前一句表明老二、老三故意卖关子,后一句表明老三希望得到答案。
D.“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文中一是指在两个兄弟的辅佐下,大哥的事业才以蒸蒸日上,二是指三兄弟团结共建“幸福楼”造福乡邻。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使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从建造时间、建造人、用料、形制、功用等方面介绍“袁家楼”,使读者对“袁家楼”有一定的了解。
B.小说语言特色鲜明,如多用民间俗语,增强了小说的生活气息;兼用书面语与口语,使小说语言富于变化;多用短句,节奏明快等等。
C.小说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描写等正面描写,为读者刻画了袁氏兄弟团结一心、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形象。
D.小说以全知视角展开叙述,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灵活的向我们讲述了袁氏兄弟的共建“幸福楼”的故事。
3.有人说:“读侯发山的微型小说《袁家楼》,读出了一种历史厚重感。”《袁家楼》的历史厚重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4.作者在小说中安排老二、老三这两个人物,有哪些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2-07-1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 ,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选自林庚《唐诗综论》,有删改)

材料二: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材料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池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青”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 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 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呢?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选自林庚《唐诗综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比“树”显得单纯,这是“木”的一个艺术特征。
B.“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直指的意义因为固定所以易用,偏于类型;联想的意义因为游离所以难用,偏于个性。
D.绿多样统一,而青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于是青山绿水,可以说是两种性格的体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中“木叶”的“木”是作为“树”的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
B.“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C.“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妙处需要联想到“小龙团”茶泡在泉水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才能体会到。
D.世界是绿色的,而春游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因为绿是具有多样统一性的谐和色调。
3.结合材料三内容分析,下列诗词名句中的“青”与绿无关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C.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D.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和控制。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小团月”与“小龙团”在字的意义上有何不同。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爱及别敕既下乃受之,所取唯老弱故弊而已。上嘉其廉慎,以高昌所得宝刀及杂彩千段赐之。

上谓侍臣曰:“朕虽平定天下,其守之甚难。”魏征对曰:“臣闻战胜易,守胜难,陛下之及此言,宗庙社稷之福也!”

上闻右庶子张玄素在东宫数谏争,擢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左庶子。太子尝于宫中击鼓,玄素叩阁切谏;太子出其鼓,对玄素毁之。太子久不出见官属,玄素谏曰:“朝廷选俊贤以辅至德,今动经时月,不见宫臣,将何以裨益万一!且宫中唯有妇人,不知有能如樊姬者乎?”太子不听。

玄素少为刑部令史,上尝对朝臣问之曰:“卿在隋何官?”对曰:“县尉。”又问:“未为尉时何官?”对曰:“流外。”又问:“何曹?”玄素耻之,出阁殆不能步,色如死灰。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以为:“君能礼其臣,乃能尽其力。玄素虽出寒微,陛下重其才,至三品,翼赞皇储,岂可复对群臣穷其门户?弃宿昔之恩,成一朝之耻,使之郁结于怀,何以责其伏节死义乎!”上曰:“朕亦悔此问,卿疏深会我心。”遂良,亮之子也。

戴州刺史贾崇以所部有犯十恶者,御史劾之。上曰:“昔唐、虞大圣,贵为天子,不能化其子;况崇为刺吏,独能使其民比屋为善乎!若坐是贬黜,则州县互相掩蔽,纵舍罪人。自今诸州有犯十恶者,勿劾刺史,但令明加纠察,如法施罪,庶以肃清奸恶耳。”

上自临治兵,以部陈不整,命大将军张士贵杖中郎将等;怒其杖轻,下士贵吏。魏征谏曰:“将军之职,为国爪牙;使之执杖,已非后法,况以杖轻下吏乎!”上亟释之。

言事者多请上亲览表奏,以防壅蔽。上以问魏征,对曰:“斯人不知大体,必使陛下一一亲之,岂惟朝堂,州县之事亦当亲之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受/及别敕既下/乃受之
B.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受/及别敕既下/乃受之
C.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受及/别敕既下/乃受之
D.高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敕旨/独不受及/别敕既下/乃受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也被称为“春宫”“青宫”。可用来借指太子。
B.刑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长官称为刑部尚书。
C.擢,指由原来的官职升到更高一级的官职,与“迁”徙”同义。
D.刺史,刺,检核问事;史,御史。官职名,负责监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听说张玄素在东宫多次进谏成功,于是提升他为银青光禄大夫,代理左庶子职务。
B.太宗认为部下犯十恶罪,刺史便遭到贬职,这样做会造成州县间相互掩盖,姑息犯人。
C.太宗因护卫士兵队列不整齐而让张士贵杖打中郎将等人,并因杖打太轻将张士贵送审。
D.上书言事的人大多请求太宗亲自翻阅表章奏折,以免被蒙蔽,魏征建议没必要事事躬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战胜易,守胜难,陛下之及此言,宗庙社稷之福也!
(2)将军之职,为国爪牙;使之执杖,已非后法,况以杖轻下吏乎!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述怀(节选)

魏征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①这首诗创作于魏征投奔唐朝之后,准备出关去山东招降瓦岗军残部之前,所以此诗又名《出关》。②九逝魂,这里指旅途遥远而艰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准备出关去山东之前,前四句的景物描写是虚写,想象了出关后征途的艰险景况。
B.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诗人要报其知遇之恩,故面对荒凉的沿途景象和艰辛的旅途,诗人并不感到担心害怕。
C.九、十两句赞美重诺守信行为:诗人借此表达要像季布那样,一诺千金;像侯赢那样践言而舍生。
D.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气势雄伟,意境开阔。景物描写意境雄浑,情感抒发悲壮而不消沉。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治国平天下——铺平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

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大道既隐”,“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出现了财产私有,“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

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但另一方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

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

(摘编自佚名《儒家政治理想是什么》)

材料二:

“大同”思想和“一统”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属社会观,侧重于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后者属政治观,侧重于对政治制度的主张以及意识形态乃至文化观念的设计,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支撑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思想资源。

儒家的“大同”理想要详尽、完整,也更美好和更具诱人的力量。《礼记·礼运篇》对其作了典型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天下为公,这是大同思想的核心。首先是财富共有,“货”不“藏于己”,即不私人占有,无所谓贫富,而且人人爱惜公共财物,“恶其弃于地”,反对浪费;其次,由公众选举愿意忠诚服务的贤能之人来负责管理这个社会。人人劳动,各尽所能,“力,恶其不出乎身”,但出力完全是为公。劳动不是个人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社会风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社会分工,做到“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各得其所。互助博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天下一家。老人的赡养,儿童的教育和培养,由社会共用承担,即便是“矜、寡、孤、独、废疾者”、也“皆有所养”,人与人乃至国与国坦诚相待,讲信修睦,“谋闭不兴”,全社会和谐而安定。“盗窃乱贼不作”“外户不闭”。

总之,孔子寄希望的大同社会,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它既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向往,又反映了孔子远见卓识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摘编自黄毓任《儒家“大同”与“一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养理想人才与建立和谐家庭是治国平天下最终目的,国泰民安和歌舞升平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
B.“仁学”是先秦儒家建构理想社会的出发点,“天下为公”则是儒家理想的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
C.在儒家倡导的较低层次的“小康”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用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来调整。
D.“大同”思想侧重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一统”思想侧重对政治制度的主张及意识形态乃至文化观念的设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安定和谐统一的治平之世才是其企求的理想社会。
B.先秦儒家的“大同之世”是理想化了的原始社会,其带有“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
C.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是乌托邦,因为它们与统治者的现实需要相左。
D.“大同”思想的社会观与“一统”思想的政治观相辅相成,构成了支撑封建社会绵延不绝的思想资源。
3.下列各项中,能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君主亲自扶犁下田劳动,参与生产的全过程,其他人都得参加农业劳动。
B.加强法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
C.天下为公,提倡“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社会和谐而安定。
D.反对战争、压迫和贫富不均,还要无为、无事、无欲,连货币交换也不要。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儒家的“大同”社会,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