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山土家数星星(节选)

林汉筠

①夜幕,先在树梢下悄悄地做了拉伸动作,然后从高山的边角下挂了下来,一直垂向涧底。

②谭家村,高山镇东部边寨。从镇里头沿着晚霞走,别看只有三四公里路程,却拐了至少十八道湾。在新修的水泥路上,除了惊险,就是惊叹。惊叹山崖里的美景,惊叹这条公路的建设神奇,惊叹高山之巅人家面对生活的坚韧。到了山顶,映入视野里就是一排排依山而建的土家吊脚楼,在彩霞的涂抹下,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风情图。

③刚才随行的几只黄狗、花狗、黑狗,先是机警地向人叫上几声,当看我们悠悠然走进路边的农家,与热情的主人招呼,全然没有刚才的趾高气扬,垂下尾巴,望了我们一眼,嗅了嗅脚,便转身而去。

④这是一座标准的土家族民居。房子的主人阿飞,不善言辞,甚至看起来有点腼腆,他去过深圳、东莞,在演艺公司担任音乐制作和演艺,作为音乐策划人,还到过北京,在那里施展拳脚,圈内圈外名气大得很。或许是家乡的山水太吸引他,或者他的音乐创作本就离不开这块土地,离不开土家那种粗犷豪放之气迈,他毅然放弃了曾经月入13万元的高薪,在家乡从事起音乐创作。

⑤月光里,山寨的天空很矮,山崖不低,云朵时左时右,与细粉似的涧水捉起迷藏,绿树与奇石肩搭着肩正窃窃私语。火光正浓。我们围着火炉,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聆听阿飞的歌声:谁在云上高山歌唱/谁筏舟在袅袅乌江/谁来到了水墨德江/谁醉在了玉溪河旁……

⑥作陪的小东,是阿飞的表兄弟。这个曾经走南闯北的土家汉子,在东莞等地打过工,当过不大不小的企业管理员,还做过小老板,5年前,在外干得风生水起的他毅然回到高山,参与家乡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⑦曾经在都市里生活,见过不少风光,他多想像都市的人一样,一谈到家乡就那样神采飞扬,多想带着朋友体面地回到高山。但那阵子真的回来了,要路没路,要电没电,要水喝都没有几滴,感受到一种相当大的落差,何况回来创业?

⑧寨子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春风吹拂下,蓬蓬勃勃。转眼之间,山寨的道路硬化了,厕所干净了,电网改好了,山泉水引进来了,村村有班车,家家通公路,大棚种植,肉牛养殖,天麻深耕……寨子里的生活环境变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多了。回乡发展的小东,这个时候也卷起衣袖、扔开膀子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在镇村帮扶干部的指导下,当上了天麻种植大户。他一边小心翼翼地伺护家里几亩地的天麻,一边参与天麻种植合作社,对天麻进行初加工,将村民种养产品带出大山,就此带来的收益也相当可观,一年30万赚得很‘安逸’

⑨小东敞亮的嗓子,一开口就谈到家乡的变化,谈到这片曾经闭塞贫瘠的土地焕发出来新的生机。

⑩此时,星空很低,那一颗颗星星像钻石一样触手可及。我们走出火堂,数着星星,数着对面土家闪烁出来的灯光。

⑪远处,又一颗星星立在高山之巅。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描写自己对山路十八湾的惊叹,就是为了突出后面闭塞乡村的改变。
B.从事音乐创作的阿飞回乡是因为他的音乐创作本就离不开这块土地,离不开土家那种“粗犷豪放之气迈”。
C.小东回乡创业不是因为一年30万赚得很“安逸”,而是想要振兴家乡,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
D.兄弟二人回乡,所走的道路虽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两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家乡发展前景的美好展望。
2.下列对节选部分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夜幕低垂,结尾写星星立于山巅,首尾呼应,照应了标题。
B.文中描写阿飞的歌声一段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乡村的变化。
C.第⑩段作者描写星星和灯光的相映成趣,颇有几分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意境,都是借景抒情。
D.为了突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题,作者不仅刻意描写山路的艰险,还重点描写了当地的贫困。
3.请分析第⑤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4.文章的结尾写道“远处,又一颗星星立在高山之巅”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2-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

崔修建

那是一棵十分特别的苹果树,栽种在菜园子里五年多了,它还从来没有开过一朵花,我多么希望在即将来临的这个春天,它能开出一些粉红的花朵。

这棵苹果树,原本生长在村西的草甸子里,孤零零的,站在那些肆意疯长的茅草中间,流露着莫名的忧伤。看到形单影只的它,父亲便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它很像村里无儿无女的老薛头。于是,父亲决定将它移植到屋前的菜园子里,成为那些蔬菜瓜果的邻居。

被施了农家肥,浇足了水,喷撒了杀虫药,再加上父亲不时地修剪,懂得感恩的苹果树快速地成长起来,不到两年的工夫,便宛然出落成一个秀气的大姑娘,肌肤光鲜,仪态端庄,还有着楚楚动人的气质。

①“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明年一定会结出香甜的苹果。”我抚摸着它粗壮的枝干,开始憧憬起来。

它却始终没有开花,只是一年又一年地粗壮着枝干,一年又一年地茂密着叶子,在四季轮回里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仿佛从未听到过有关开花的召唤。

那天,母亲要杀掉家里的一只老母鸡,招待远方来的亲戚。这只老母鸡上了年纪,现在几乎不下蛋了,尽管它原来是一个下蛋能手,但如今落到被淘汰的结局,似乎是注定的,我也爱莫能助。

那一棵始终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根须却一直在泥土里与豆角、茄子争抢养分,浓密的树荫还遮挡了不少辣椒该享受的阳光,我对它越来越失望了,建议砍掉它算了,就像母亲淘汰那只不再下蛋的母鸡一样,不必再犹豫了。

父亲却执意留下它,理由是再等等,或许它现在还不想开花,还想无拘无束地疯长两年,等某一天它突然想开花了,没准儿就会开出令人惊讶的花呢。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苹果树不肯开花的确切原因。也许真的像父亲所言,③它只是迷恋于生长,迷恋于做一棵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至于是否开花,或者何时开花,它并不关心。再说了,谁规定了一棵苹果树就一定要开花结果?难道它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愿活一回吗?别的苹果树喜欢开花就尽管开花好了,它只想尽情舒展自己的绿叶,为何要被责怪呢?

突然间,我对这棵执意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敬佩起来:不管是命运注定了它无法开花,还是它自主选择了不开花,它都始终从容地赶着自己的路,倾听春风,笑对秋风,安然若素地迎接着四季的风霜雨雪,除了没有开出人们熟悉的花朵,没能结出人们想象的苹果,别的什么也不缺少啊,即便是有些遗憾,也无妨啊。谁的生命中没有一些遗憾呢?④何况这棵苹果树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没有走进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

如是一想,我便释然了,不再期盼着苹果树开花,反而觉得不开花的它更可爱,活得有想法,有个性,淡定而洒脱。或许父亲和母亲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他们早就听从邻居们的劝告,将它当作生火的柴烧了。

多年以后的一个秋天,我和朋友一起去锦州游玩,到路边的一个果园买刚上市的苹果。那一树树红通通的苹果,令人口舌生津。蓦然,我想起那棵一直不开花的苹果树,便请教那位热情的果农,问他是否也遇见过不开花的苹果树,他说当然碰到过,碰到了,就砍掉,倒出位置给开花的苹果树……

我能够理解果农如此干脆利索的选择。在我家菜园子里的那棵苹果树,是幸运的,我虽然曾期待过它开花,但很少抱怨它的不开花,还渐渐地理解了它,一点点地欣赏它了。

与一位教哲学的老教授聊天时,我又提到了那棵不曾开花的苹果树,老教授感慨:那真是一棵有性格的苹果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就,就那么不疾不徐地活一回,自由自在,根本不理会别人异样的眼光,只是坦然地活自己,这样的一生也是富足的。

时光流转,我见过种类繁多的开花的树,唯有那一株没有开花的苹果树,在我的心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季季枝繁叶茂,在我出神的凝望与遐思中,那棵神奇的苹果树竟开出一朵朵绚丽无比的意念之花,引我朝着生命的深处,一步步地执着走去。

(有删改)

1.选文中四处批注不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体现了作者对苹果树能结出香甜苹果的憧憬。
②“那一棵始终不肯开花的苹果树”体现了作者对苹果树迟迟不肯开花的失望之情。
③“它只是迷恋于生长,迷恋于做一棵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体现出作者对苹果树开花已经失去信心。
④“何况这棵苹果树活出了独特的自己”体现出作者对这棵不肯开花的苹果树的释然。
A.①B.②C.③D.④
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两文作者分别得到了哪些生命启示?
【链接材料】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遥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瀑布》)

2022-11-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B.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卖炭翁》《月夜忆舍弟》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C.《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樱桃园》。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课文《曹刿论战》选自其中。
2022-11-1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宅

白居易

小宅里闾接,疏篱鸡犬通。渠分南巷水,窗借北家风,

庾信园殊小,陶潜屋不丰。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


【注释】①庾信,六朝末期的一位大诗人。
1.下列语句中,对自己住处的态度与本诗最不相称的一项是(     
A.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斯是随室,惟吾德馨。
2.诗中提及庾信、陶潜二人,有何用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王使景鲤如秦

楚王使景鲤如秦。客谓秦王曰:景鲤,楚王使景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不与不如景鲤留,是便计也。___________________。

景鲤使人说秦王曰:臣见王之权轻天下,而地不可得也。臣来使也,闻齐、魏皆且割地以事秦。所以然者,以秦与楚为昆弟国。今大王留臣,是示天下无楚也,齐、魏有何重于孤国也。楚知秦之孤,不与地,而外结交诸侯以图,则社稷必危,不如出臣。秦王乃出之。

1.根据上下文信息推测,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是(     
A.秦王乃留景鲤B.秦王欲杀景鲤
C.秦王乃赏景鲤D.秦王乃邀景鲤
2.景鲤运用智慧迫使秦王放了他。请根据选文推断,假如秦王杀了景鲤,会有哪些后果?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下列与“王不如留之以市地”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徒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B.固国不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C.无从致书                                        《送东阳马生序》
D.屠惧,投                                        《狼》
2022-11-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距离说辩护中国艺术

朱光潜

从前有一个海边的种田人,碰见一位过客称赞他门前的海景,他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有一园菜还不差,请先生来看看。”心无二用,这位种田人因为记挂着他的一园菜,就看不见大海所呈现给他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天天横在他的眼前。我们一般人也是如此,通常都把全副精力费于饮食男女的营求,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生活需要之外,便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看看的。一看到天安门大街,我就想到那是到东车站或是广和饭庄的路,除了这个意义以外,天安门大街还有它的本来面目没有?我相信它有,我并且有时偶然地望见过。有一个秋天的午后,我由后门乘车到前门,到南池子转弯时,猛然看见那一片淡黄的日影从西长安街一路射来,看见那一条旧宫墙的黄绿的玻璃瓦在日光下辉煌地严肃地闪耀,看见那些忽然现着奇光异彩的电车马车人力车以及那些时装少女和灰尘满面满衣的老北平人,这一切猛然在我眼前现出一个庄严而灿烂的世界,使我霎时间忘去它是到前门的路和我去前门一件事实。不过这种经验是不常有的,我通常只记得它是到前门的路,或是想着我要去广和饭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经验愈多,关系也愈复杂,联想愈纷乱,愈难见到它们的本来面目。学识愈丰富,视野愈窄狭;对于一件事物见的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

艺术的世界也还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世界,——是它的不经见的另一面。它不经见,因为我们站得太近。要见这一面,我们须得跳开日常实用在我们四周所画的那一个圈套,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同是一个世界,站在圈子里看和站在圈子外看,景象大不相同。比如说海上的雾。我在船上碰着过雾,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戒惧。耽误行程还不用说,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舟的警钟,水手们手慌脚乱地走动以及乘客们的喧嚷,仿佛大难临头。真令人心焦气闷。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没有一块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不可知的命运去摆布。在这种情境中,最有修养的人最多也只能做到镇定的工夫。但是我也站在干岸上看过海雾,那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那平谧如镜的海水,许多远山和飞鸟都被它轻抹慢掩,现出梦境的依稀隐约。它把天和海接成一气,你仿佛伸一只手就可以抓住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四周全是广阔,沉寂,秘奥和雄伟,见不到人世的鸡犬和烟火,你究竟在人间还在天上,也有些不易决定。

___________。你坐在船上时,海雾是你的实用世界中一片段,它和你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的需要都连瓜带葛地固结在一块,把你围在里面,使你只看见它的危险性。换句话说,你和海雾的关系太密切了,距离太接近了,所以不能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你站在岸上时,海雾是你的实际世界以外的东西,它和你中间有一种距离,所以变成你的欣赏的对象。

一切事物都可以如此看去。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取旁观者的态度,丢开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于是现出事物不平常的一面,天天遇见的素以为平淡无奇的东西,例如破墙角的一枝花,林间一片阴影或是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便陡然现出奇姿异彩,使我们觉得它美妙。艺术家和诗人的本领就在能跳出习惯的圈套,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以外去看,丢开他们的习惯的联想,聚精会神地观照它们的本来面目。他们看一条街只是一条街,不是到某车站或某商店的指路标。一件事物本身自有价值,不因为和人或其他事物有关系而发生价值。

1.下列选项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1段画线部分运用了环境描写,体现了长安街除了实用价值,还有美学价值。
B.举例说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我”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雾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C.本文在平实质朴的语言中,辩证地分析了我们的认识与对世界的了解之间的关系。
D.近处是没有艺术的,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想获得艺术世界的美,距离越远越好。
2.请结合上下文在第3段横线处补写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
3.如果要引用古诗来阐明“距离产生美”,你觉得下面甲乙诗句哪个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杜甫看过唐代舞蹈名家公孙大娘舞剑,写下了有名的句子——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四句描写舞蹈的形容,写闪光,写速度,写爆炸的,写收敛的

这位公孙大娘的舞蹈,正是使张旭领悟狂草笔法的关键。张旭当然从书法入手学习,但是使他有创作美学领悟的却是舞蹈。

杜甫看了公孙大娘舞剑,也看了张旭狂草,他在《饮中八仙歌》里写张旭醉后的样子——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新唐书•艺文传》里对张旭书写时的描述,也许更为具体传神——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

成为狂草的触媒,使唐代的书法从理性走向癫狂,从平正走向险绝,从四平八稳的规矩走向背叛与颠覆。张旭、怀素被称为素,颠与狂,是他们的书法,也是他们的生命调性,是大唐美学开创的时代风格。

杜甫诗中谈到张旭脱帽露顶,似乎并不偶然。同时代诗人李颀的《赠张旭》也说到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脱帽露顶常被解释为张旭不拘礼节,不在意同席的士绅公卿。但是脱帽露顶如果呼应着《新唐书》里以头濡墨的具体动作,张旭的狂草,或许是要摆脱一般书法窠臼,反而应该从更现代前卫的即兴表演艺术来做联想。

唐代的狂草大多看不见了,以头濡墨的淋漓迸溅,或留在寺院人家的墙壁上,或留在王公贵族的屏风上,墨迹斑斑,使我想起克菜因(注:克莱因,法国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用人体律动留在空白画布上的蓝色油墨。少了现场的即兴,这些作品或许也少了被了解与被收存的意义。如果张旭书写时果真以头濡墨,他在酒醉后使众人震撼的行动,并不只是书写,而是解放了一切拘束、彻底酣畅淋漓的即兴。以头濡墨,是以身体的律动带起墨的流动、泼洒、停顿、宣泄,如雷霆爆炸之重,如江海清光之静。张旭的狂草才可能不以书法为师,而是以公孙大娘的舞剑为师,把书法美学带向肢体的律动飞扬。

素,像久远的传奇,他们的”“似乎无法、也不计较坚持留在轻薄的纸绢上,他们的墨痕随着历史岁月,在断垣残壁上漫漶斑驳,消退成废墟里的一阵烟尘,供后人臆测或神往。

颜真卿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是唐楷的典范,恭正大气,但是颜真卿曾向比他年长的张旭请益书法,刻石本的裴将军诗或许可以看到颜真卿与张旭的承续关系。他们的狂草里也并不刻意避忌楷体行书,几乎是用汉字交响诗的方式出入于各种形体之间。

怀素也曾经向颜真卿请益书法。从张旭到颜真卿,从颜真卿到怀素,唐代狂草的命脉与正楷典范的颜体交相成为传承。

(摘编自蒋勋《狂草——颠与狂的生命调性》)

材料二:

书法与舞蹈历来被称为姊妹。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提出: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的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的精神,由舞蹈的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舞蹈家在舞台上翩跹的身影恰似书法家手中飞舞的笔墨,舞蹈家与书法家通过人心、身体协调的内外运动,将种种情感波澜表现在舞动的身姿和飞动的笔墨之中,使观赏者进入审美境界。

舞蹈与书法同属视觉艺术,也同属表演艺术。舞蹈的表演是艺术展现的最终目的,它会随演即逝,而书法的表演只是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展现书法作品,书法作品是不会消失的。书法家表演(即创作)的过程,也与舞蹈一样,非常精彩、优美。

书法中的横、竖、撇、捺、提、折等具体点画,和舞蹈中一些公认的手、足、头的姿态一样,都来自于动作过程的一个平衡的瞬间。王朝闻先生在《门外舞谈》中认为,中国书法的点画与古典舞蹈的动作存在着一种形式方面的联系。他说:这种联系的事很多。例如‘一’字在用笔方面的特点——下笔与收笔所显示的如意(侧卧着的S),与舞蹈的出手——欲右先左和欲左先右的过程多么接近。尤其行书和草书的造型变化以及运动迁转,与舞蹈有更多的相似处。

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那神虬腾霄的气势、旋风骤雨的动态、夏云出岫的变幻、奔蛇走虺的线条、回环圆转的体势,综合起来,立即会使人想到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诗中对剑舞的描写: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传说张旭草书即从公孙大娘剑舞的淋漓顿挫的气势和节奏中以及浓郁豪荡的神韵里汲取灵感,得其神,自此草书长进,传为佳话。今天,公孙大娘的剑舞早已失传,但我们却从张旭的草书中看到了她那优美的舞姿。

中国书法艺术与舞蹈虽是两种艺术门类,但它们的审美属性可以说是相通的,审美学家研究的是二者内在的审美共性。20世纪80年代,某些国内外的书法家和舞蹈家曾尝试将书法与舞蹈合为一体,演员的舞蹈动作配合幕布背景上变幻的书法作品,编排了墨舞剧目,在美国和国内演出过,受到了一定的好评。舞蹈艺术的动态存在于表演过程中,而书法艺术的流动表现已经凝固在线条中,正如郑诵先生所说:舞蹈是动态的书法;书法是婀娜多情的舞姿。

(摘编自《墨乐之韵——李斌权音乐书法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大娘舞剑是张旭领悟狂草笔法的关键,也是他在书法上具备美学领悟的来源。
B.张旭草书亦如公孙大娘的剑舞,皆有亦刚亦柔、亦动亦静,有淋漓顿挫、浓郁豪荡的气势。
C.从张旭到颜真卿再到怀素,唐代书法只要不断创新,就能得以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D.理性、平正、规矩是张旭之前唐代书法创作的特征,狂草的出现是大唐美学上的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张旭、克莱因的作品,只要是有了现场的即兴,那就有被了解与被收存的意义。
B.从现代前卫的即兴表演来做联想,有助于我们能更好地探究“颠”张“狂”素的书法艺术。
C.绘画、戏剧、书法,都显示出舞蹈虚灵的空间,因此舞蹈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核心。
D.书法和舞蹈属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不同,而审美学家研究的是二者外在形式上的共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用诗的形式记录这支当时著名的舞蹈。
B.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画卷》,舞者足蘸墨水绘出山水画卷。
C.唐文宗时,裴旻的剑舞、李白的诗歌与张旭的草书并称“三绝”。
D.书法艺术讲究“疾出涩收”,如华尔兹第二步就是“快出慢收”。
4.请简要举例分析材料一中的两种论证手法。
5.由佟睿睿编导,王亚彬表演的舞蹈《扇舞丹青》,巧妙将折扇作为道具,以扇为笔,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深受好评。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2022-09-2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中的红围巾

郝明

连长放下手中的高倍军用望远镜,揉了揉眼睛。瞭望塔外漫长的边境线上,除了铁丝网和柱桩上还能看到些许黑色,剩下就是满眼的雪白,刺得眼睛生疼。

报告连长,军区正午时分将有物资抵达。

连长转过身,接过通讯员手里的电报本,签上字,回敬一个军礼。

这几场暴风雪呀!连长心里有些感慨。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驻守近20年,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几场雪了。运输道路都被齐人深的积雪填埋,推雪机没日没夜地抢挖,但等挖到这里,估计要年后了。往年军区都是提前几天就把慰问物资运到,今年也不知为什么耽误了。

看看瞭望塔外的天空,灰蒙蒙的阴云像一群无人看管的野马,又在慢慢地压低地面并随风移动着,做好接收准备。

是!通讯员答道,连长,班里的战士们还有一个特殊的准备呢。通讯员有些神秘地笑。

什么准备?要注意安全,年三十了,可以搞点创新。连长有些心疼地望着通讯员,这帮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来自全国的各个省市,头一次在最前沿的萨麦哨所过年,他希望新兵们能过好头一个春节。

在回营房的路上,连长几次从军大衣兜里拿出手机,又几次放回去。过年的这个电话怎么打呢?他是亏欠这个家的,平时照顾不到,就连过年,他不是有任务在身,就是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下级,今年又不能好好陪家人了。连长此刻的心,就像自己脚下踩着的莹白积雪,正发出嘎吱嘎吱的断裂声音。

正午时分,连长站在营房前,他望着草原异常寒冷的天空,乌云黑压压堆成整坨厚铁,正准备压向地面,压向屋顶,仿佛所到之处,一切都会被压成扁扁的形状。

通讯员,停机坪提前做好准备!

是!通讯员接到命令,快步跑向指挥中心,他隐隐约约看到远处天空中一架军用直升机像只小蜻蜓般往这里飞来。

报告机长,目前积云层覆盖严重,地面风速50km/h,顶风25km/h……副驾拿着记录本,神色凝重地望着机长,并且偷偷瞄了一眼后排坐着的霞姐和孩子,两人正一无所知地望着窗外飞来飞去的云彩在指指点点。

尝试悬停!油耗目前如何?机长沉稳地拉起操纵杆,在积云层中间的一条缝隙中果断地穿行过去,开始寻找合适地准备降落。

油量仅维持返航。副驾尽量压低声音。

地面上的连长感觉今天的直升机有些异常,平时如果不具备降落条件,直升机会通知地面部队,然后从缆绳上把物资空投下来,今天这是怎么了?一圈圈地反复寻找机会降落,不断在低矮密集的云层中穿梭,仍在试图寻找机会。

连长,连长!通讯员手里拿着电文和望远镜,有些跌跌撞撞地从指挥中心跑过来。

慌什么!连长有些训斥道,怎么了?

雄鹰呼叫,不具备降落条件,空投后……通讯员停顿了一下,才说,准备返航。

那就接收好了。连长说。

是准备好了接收,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它还总是在盘旋。通讯员和连长一起怔怔地望着天空上的直升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霞姐,松开小宝,让他哭吧!直升机上的副驾向后排喊。

小霞默默松开捂着小宝嘴的手,自己的眼眶里也蓄满了泪水。小宝因为妈妈的手松开了,继续号啕大哭,自打他知道还要飞回去,便不顾一切地开始哭,他感到所有的新年愿望都将会落空。

霞姐,你搂紧小宝,舱门要打开空投了——

等等。小霞望着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把自己脖子上围着的一条鲜艳的红羊绒围巾系在物资的缆绳上,把这个系上。

副驾看着红围巾,不知道为什么,恍惚了一下,他努力保持着镇定。

连长,那物资上绑的是标语吗?红红的一长条。通信员用手里的望远镜仔细地看着,怎么看着像是一条红围巾呀?

连长看着离自己头顶越来越近的物资,还有那条系在上面的红围巾,突然像是被罩进暖融融的红色光环里,沐浴在温存和幸福之中,一种感动和血液绞在一起,开始在体内奔涌,那飘在空中的红围巾,就那么柔软地无声无息地一路过来。

连长目不转睛地望着天空,漫卷的风肆意吹打着他的脸,而这张脸上除了像被刀刻过般的刚毅,再看不出任何表情。他缓慢而坚定地抬起右手,向空中敬着标准的军礼,一字一顿地大声说道:回电雄鹰,预祝返航顺利,祖国和家人都在萨麦哨所心中!

妈妈,你看那是什么!哭闹的小宝忽然发现新大陆一样,指着地面闪闪发光的东西。小霞透过舷窗看到,地面H形的停机坪上,出现了一张闪烁的中国地图,那应该是用一种发光带围成的,里面站着一排小小的人影,个个如雕塑般执着站立,小霞抹去小宝脸上未干的泪水说道:那是爸爸和叔叔们驻守的地方,他们在守护着国家。

妈妈,爸爸会看到你系的红围巾吗?我将来也要像爸爸一样站在里面好不好?小宝似懂非懂地望着妈妈认真地说。

会的,好!霞姐看着儿子稚嫩的脸蛋欣慰地笑着,湿润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远去的发光的中国地图,远去的营房,远去的草地,窗外墨灰色的云朵也被远远地甩在舷窗后。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长对暴风雪这一恶劣环境的感叹,既有对即将空投的慰问物资能否顺利抵达的担忧,也有对戍边战士的关爱之情。
B.小霞在得知飞机无法降落的消息之后,在物资上系上红围巾,传递出对丈夫的深情,也表现出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C.题目“云中的红围巾”一语双关,让连长感到温存和幸福的同时,也给边防军人带来了温暖和感动。
D.小霞把围着的红羊绒围巾系在缆绳上,表现出她在飞机无法降落不能团聚时的机智灵活,用红围巾把亲情连在一起。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写到连长“脚底下踩着的莹白积雪,正发出嘎吱嘎吱的断裂声”,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连长内心的埋怨与烦闷。
B.通信员和连长征怔地望着直升机,表现出他们对飞行员关心的同时,也间接表现出这次的飞行与往常不同。
C.这篇小说运用第三视角,客观地叙述故事,交代了故事的完整过程,也细腻地描写了连长与小霞的心理活动。
D.小说结尾部分,一连用几个“远去的”,写出了飞机无法降落渐行渐远的情景,也间接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3.小说善用伏笔,请在文中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找出小说的两条线索,并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2022-09-28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等五州诸军事。以桓冲都督江、荆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命。初,中书郎郗超自以其父愔位遇应在谢安之,而安入掌机权,愔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壬寅,散骑常侍王彪之卒。初,谢安欲增修宫室,彪之曰:中兴之初,即东府为宫,殊为俭陋。苏峻之乱,成帝止兰台都坐,殆不蔽寒暑,是以更营新宫。比之汉、魏则为俭,比之初过江则为侈矣。今寇敌方强,岂可大兴功役,劳扰百姓邪!安曰:宫室弊陋,后世谓人无能。彪之曰: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为能邪?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卒。初,超党于桓氏,以父愔忠于王室,不令知之。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曰: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既而愔果哀惋成疾,门生呈箱,皆与桓温往反密计。愔大怒曰: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节选《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
B.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
C.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
D.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指兼任官职,一般是兼任较低的职务,与摄、权、假、署、行等词意思相近。
B.右,指上位。古代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故右指上位。
C.参军,官名。东汉末年,有参丞相军事之称,掌参谋军务,权位颇重,至隋唐时兼为郡官。
D.壬寅,古代干支纪年法,其中,“寅”为天干之一,“壬”为地支之一,文中为干支纪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郗愔在一些闲散的职位上悠闲无事,郗超时常在言辞和神色上表现得愤恨愁闷不安,因此和谢家产生了嫌隙。
B.谢玄善于招募勇猛之人,刘牢之经常统领精锐部队作为前锋出战,战无不胜,当时的人称其部队为“北府兵”。
C.王彪之认为,凡是承担天下重任的人,应当使国家安定,使政事光辉显赫,不能把修建宫室房屋当作能事。
D.郗超去世后,他的父亲先是哀痛惋惜,甚至因此患病,但后来大怒,是因为看到了郗超与桓温秘密谋划的往来信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
(2)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
5.谢安想要增修宫室,王彪之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不赞同的原因与魏征给唐太宗十条建议中的哪两条相同?请用《谏太宗十思疏》原句回答。
2022-09-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大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桓公得管仲、隰朋、九诸侯,一匡天下,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士佐急矣。

周公旦白屋之士所下者七十人,而天下之士皆至;晏子所与同衣食者百人,而天下之士亦至;仲尼修道行,理文章,而天下之士亦至矣。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由是观之,远近之人,不可以不察也。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苑·尊贤》)

1.下列对文中通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B.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C.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D.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合诸侯”与“暮云四合”中的两个“合”字含义不同。
B.“毕朝周室”与“锋芒毕露”中的两个“毕”字含义相同。
C.“钟子期听之”与“悉听尊便”中的两个“听”字含义不同。
D.“伯牙破琴绝弦”与“韦编三绝”中的两个“绝”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匡正天下,召集诸侯朝见周天子,终成五霸之首,是因为得到了管仲、隰朋等贤良之人的辅佐。
B.周公旦降低身份结交七十位贫贱之士,晏子给予上百个士人跟自己衣食同等的待遇,天下士人闻风而至。
C.杨因求见赵简子时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赵简子认为杨因其人瑕不掩瑜,极其看重他,并授予他相的职位。
D.子路询问孔子国家治理之道,孔子指出要“尊贤而贱不肖”,子路继而援引范、中行氏之事提出疑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2)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2022-08-2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