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20-21高二上·湖北·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在社会学里,我们称之为 “面对面的社群”。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声来辨别来者是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着我们。你不妨试一试,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很少太太会在门外用姓名来回答丈夫的发问。( )我有一次,久别家乡回来,在电话里听到了一个无法辨别的“我呀”时,的确闹了一个笑话。

1.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文中划线句子含义的一项是(     
A.习以为常B.熟能生巧C.耳熟能详D.游刃有余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
B.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C.咬文嚼字必须遵循谨严精神,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D.曹植在建安诗人中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诗艺术精湛,钟嵘《诗品》誉之为“诗中之圣”。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我们因为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时候用到了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
B.而且因为我们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时候将要用于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
C.但是因为我们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时候用到了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
D.而且我们因为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时候将要用于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
2021-05-01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项脊轩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古风流人物【       】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展览以文物为载体,展现苏轼艺术造诣与其人格风范。作为千年以来诗书画三绝的佼佼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绝唱,有绝唱之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豁达洒脱。他的文人风骨与其“豪放词”的风格气骨碰撞出 的光彩,再加上他一生坎坷经历和     的浪子情怀,构成了他的传奇文人形象。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张振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中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他一生卷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却又是 的。他的诗文作品展现了他的内心、流露出他的本性,“莫不真笃而诚恳【       这样让人“竞折腰”的一位文人典范,他的生活情趣乃至精神思想都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千年的时光中,文人墨客们因为他留下了许许多多或纪念,或致敬【       】赞美的印记,这些痕迹拼接起来,可以让我们对苏轼的精神思想和人格魅力如     ,可见一斑。

1.依次填入文中方括号内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B.——       。)       。”       
C.:       )。              
D.:       。)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绰约多姿 落拓不羁 光风霁月 管窥蠡测
B.绰约多姿 倜傥不羁 风花雪月 管中窥豹
C.璀璨夺目 倜傥不羁 光风霁月 管中窥豹
D.璀璨夺目 落拓不羁 风花雪月 管窥蠡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样一位让人“竞折腰”的文人典范,他的生活情趣乃至精神思想都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B.这样让人“竞折腰”的一位文人典范,他的精神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高影响。
C.这样让人“竞折腰”的一位文人典范,他的生活情趣乃至精神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这样一位让人“竞折腰”的文人典范,他的精神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然也主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

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     )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钢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十九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十六七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全灭了。

——摘编自王佐良《上图书馆》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A.“好香的菜——你们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道。
B.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C.24小时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中太阳会升起15次。
D.你不能如此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的人。
2.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
B.给我教益极多的清华,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
C.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
D.清华给了我极多的教益,这当中我的一大恩师是它的图书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一片灿烂的新世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1高一下·浙江·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①_________,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②_________,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1.和语段中加点部分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B.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C.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茶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为“总不能充分去感受那秋味、秋色和秋意”,从语意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1-03-26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4课-故都的秋 第二课时
20-21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弄死它为了自卫,”老头儿(桑地亚哥)又高声说, “我把它顺顺当当地给弄死啦。”
B.据《南都娱乐周刊》记者透露,周立波为某企业做脱口秀表演,出场10分钟,报酬高达90万元;在《达人秀》栏目的出场费更是每集近100万元。
C.品尚网自称是“国内第一家国际顶级奢侈品在线私卖”的电商网站,其发展轨迹,被称为典型的互联网电商模式——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
D.《老人与海》一文除了对事件的叙述,还有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找出来,分析一下,看看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主题起什么作用?
2021-03-20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10分钟课前预习练-老人与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地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天空那么蓝,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B.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其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
C.苏轼彰显着他独特的魅力,正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D.“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路的挂过去, 叫作“发扬国光”。
2.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方式,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她们奔放,热烈地叫着香雪的名字;她们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地笑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9-10高三·河南郑州·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萨特的《墙》道出了世界的荒谬,无罪的被处死,戏弄敌人变成成全敌人,抱必死决心的偏不死,藏起来的偏被抓,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
B.“科学把距离缩短了,”墨尔基阿德斯吹嘘说,“要不了多久,人们不用离开家门,就能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
C.他又付了五个里亚尔,就像把手放在圣经上为人作证那样,把手放在冰块上高声说道:“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发明。”
D.鲁迅以表现人生、改良人生为创作目的,他所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阿Q、祥林嫂……等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2021-03-12更新 | 28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5课 阿Q正传-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1-22高二上·浙江·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南宋词人姜夔,号白石道人,兼精诗、书、乐,以布衣终。他生平有一段情事,刻骨铭心,常于其文字中露出鳞爪,却又语焉不详。夏承焘曾细细寻绎钩沉,终于使这段情缘浮出了水面。原来,姜夔早年客居合肥,与一对善弹琵琶的姊妹相遇,并与其中一位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姜夔因生计不能自足而不得不游食四方,二人遂无法厮守终老。【乙】姜夔诗中提及此事的,只有“送范仲讷往合肥”绝句三首;而他的词中,与此情有关的有二十二首之多,约占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足见其萦心不忘。前人多因不晓本事,常常责其费解,王国维尚且有“白石有格而无情”之讥评。事实上,姜夔用情既专又深,在两宋文人中很多人只能望其项背。【丙】这也使得他的词具有极为感人的品质,诚如夏承焘所说的,“在唐宋情词中最为突出”。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焉不详B.本事C.诚如D.望其项背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1-03-11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扬州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跟随在他(袁隆平)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甲】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乙】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丙】猛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B.饥馑C.猛然D.屏气静神
2.文段中的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正确的一项(     
A.甲B.乙C.丙
2021-03-10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4课 (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很多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每到春天,木棉盛情绽放,灿若华灯。木棉开得分外耀眼,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烈焰般的木棉映红了整座城市。没有树叶遮蔽的树枝更显遒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他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作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偶尔看到一朵下落的木棉花,带着旋转倏忽坠地,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夸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年少时,很少仔细打量花花草草,认为它们只是为世间添了几许色彩。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一朵花、一棵草都不可小觑。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不同的一项是(     
A.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C.船上人听到水面的喊声,在隐约里也喊道:“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
D.西北的长堤上有一丛竹子,也有几株桃树,却不见桃花,没有“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境,让我有些失落。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鼓胀的木棉花苞就开了,红色的花瓣开满了没有叶子的枝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