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材料二:

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贡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

(节选自《孔子世家》)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由与求A也B相C夫子D远人E不服F而G不能H来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特指战争、祭祀等军国大事,文中指战争。
B.疾,文中指憎恨,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的“疾”意思相同。
C.萧墙,门屏,古代宫室中起掩蔽作用的当门屏障,文中意思是内部。
D.党,文中指因共同政治见解而结成的团体,与今天“政党”的“党”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氏准备讨伐颛臾,孔子对冉有的表现很不满,引用史官周任的话,给予了严厉斥责。
B.冉有认为颛臾会成为鲁国的忧患,孔子认为颛臾是社稷之臣,国家真正的忧患在萧墙之内。
C.季桓子说历史上鲁国曾几度兴盛,但因得罪孔子,国家又衰落了,故要求季康子任用孔子。
D.因公之鱼阻挠,季康子没有征召孔子而征召冉有,子贡嘱咐冉有请求季康子征召孔子为官。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无乃尔是过与?
(2)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
5.根据材料一,请简要分析:孔子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批评了冉有。
2024-04-0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绝而赦无罪则仁广而义大矣。”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公曰:“攻取之数何如?”管子对曰:“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公曰:“然则取之若何?”管子对曰:“而礼之,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对曰:“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公曰:“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管子对曰:“用货,察图。”公曰:“野战必胜若何?”管子对曰:“以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节选自《管子·小问》,有删改)

材料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选自《论语·为政》)

【注】①共:通“拱”,环抱,环绕。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诛A暴禁B非C存亡D继绝E而赦无罪F则仁广G而义H大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受鲍叔牙举荐而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B.“假而礼之”中的“假”,与《劝学》“善假于物也”的“假”意思相同。
C.“厚而无欺”中的“厚”,与《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的“厚”字词性不同。
D.“牧民”中的“牧”,与《谏太宗十思疏》“思谦冲以自牧”中的“牧”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问如何治而不乱,明察而不受蒙蔽,管仲认为须明确责任而后安排官职;桓公又问如何富国,管仲回答要努力耕种,但在时间上可以灵活调整农时。
B.桓公询问战胜敌人的武器,管仲认为需选豪杰、聚良器、招巧匠;针对如何攻取敌人,管仲提出烧毁装备、夺取粮食等具体措施。
C.管仲在回答桓公问题时,循循而人,依理展开,既展示了国相的才能,又不乏辩士的风采。
D.桓公苦于民众太少,管仲不但揭示深层原因,而且提出了“信、忠、严、礼”的主张,并希望桓公能“慎而行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
(2)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
5.管子和孔子“为政”都强调“德”,但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武伯问: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节选自《论语·公冶长第五》)

材料二:

十一年春,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及清。季孙谓其宰冉求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帅师,城而战。不者,非鲁人也。鲁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战也宜,政在季氏。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于诸侯矣。季孙使从于朝,俟于党氏之沟。武叔呼而问战焉,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懿子问之,对曰:小人虑材而言,量力而共者也。武叔曰:是谓我不成丈夫也。退而搜乘,孟孺子泄帅右师,颜羽御,邴泄为右。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季孙曰: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季氏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己徒卒。老幼守宫,次于雩门之外。

师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师不逾沟。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逾之。如之,众从之。师入齐军,右师奔,齐人从之,陈瓘、陈庄泗。孟之侧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林不狃之伍曰:走乎?不狃曰:谁不如?曰:然则止乎?不狃曰:恶贤?徐步而死。师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宵谍曰齐人遁。冉有请从之三,季孙弗许。孟孺子语人曰:我不如颜羽,而贤于邴泄。子羽锐敏,我不欲战而能默。泄曰:‘驱之。’公为与其嬖僮汪锜乘,皆死,皆殡。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

(节选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注】①鄎(xī):周代诸侯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境内。②一子: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中的一家。“二子”即其中两家。③搜乘:检阅军队。④须: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师A获B甲C首D八E十F齐G人H不I能J师K宵L谍M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背,文中为背部对着之意,与李密《陈情表》中“慈父见背”的“背”意思不同。
B.属,文中为服从命令之意,与《赤壁赋》中“举酒属客”的“属”意思相同。
C.强,文中为坚持之意,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虽欲强聒”的“强”意思不同。
D.涉,文中为渡过之意,与《诗经·氓》中“送子涉淇”的“涉”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齐国的进攻,执掌鲁国政权的季孙咨询身为家宰的冉求,冉求开始给出的两种策略都被季孙直接否定了。
B.冉求认为季孙既有不可推卸的捍卫鲁国的职责,也有战胜齐国军队的实力,他旗帜鲜明地认为季孙应该出战。
C.冉求有意等候在武叔、懿子上朝的必经之路上,面对武叔、懿子的询问,故意贬低他们,并成功让他们退朝后检阅军队参与战争。
D.鲁军不肯冲过沟去与齐军接战,樊迟指出问题所在是不信任冉求,并建议多次申明号令,冉求接受了建议并成功让鲁军出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孙使从于朝,俟于党氏之沟。
(2)孟之侧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
5.材料一中,面对孟武伯的提问,孔子用“可使为之宰也”评价弟子冉求,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冉求能够“为宰”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甲】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时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乙】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于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B.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C.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D.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文中的侍坐体现了孔子和弟子们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B.舞雩,是鲁国求雨的坛,舞,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仪式,以舞蹈呈现,故称舞雩。
C.师襄子,即师襄,春秋时期鲁国的乐官,孔子的老师之一,加“子”以表尊重。
D.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后世读书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坐》中的子路希望受命于危难之际,通过三年的努力,使一个内忧外息的国家达到大治,展现了他作为军事家的气魄。
B.冉有和公西华看到子路被老师“哂”,担心坦言志向也会招致老师的批评,故而谦虚低调,不敢言大志,只敢述小志。
C.【甲】文中曾皙鼓瑟,【乙】文中孔子学琴,反映了儒家对音乐的重视,孔子将礼乐并重,认为音乐能促进人格的养成。
D.两篇选文中,孔子一为人师一为弟子,为人师时循循善诱,为弟子时精益求精,司马迁敬仰不已,尊其为至高至上的圣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处的句子。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2)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你赞同孔子“吾与点也”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2023-04-23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者越王勾践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区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支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与之分庭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白圭。

(《史记·货殖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1)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孔子家语》)

(2)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论语·子张》)


【注】①废著:犹“废举”“废居”,买贱卖贵。②原宪,字子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③货殖:指商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B.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C.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D.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币,古人用作馈赠或祭祀的丝织品,引申为财物、货币,文中指货币。
B.厌糟糠的“厌”指“满足”,与《短歌行》“山不厌高”的“厌”义同。
C.分庭抗礼,以平等的礼节相见。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
D.祖,形声字,文中指效法、宗仰,与“唐宗宋祖”中“祖”字意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货殖生利,要洞悉“时”“用”。计然认为,应该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
B.勾践能够灭吴并称霸中原的主要原因有:按计然的策略治国十年,使国家富强;重赏士兵,使士兵勇于作战。
C.谋财兴家,应择地、择时。范蠡功成身退后择陶邑隐居,借陶邑的位置优势与时逐利,富有后,还行仁德之事。
D.白圭经商如治国施政、统兵作战,他认为经商需要的不是智、勇、仁、强,而是权变、决断、取予、有所持守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2)能薄饮食,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5.材料一中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请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子贡对孔子名声、思想的传播起了哪些作用。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②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2022-11-09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在某校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学说“我就读不进《红楼梦》”,有同学说“我就不爱读《三国演义》”,还有同学说“《论语》读起来才没劲呢”。请针对此现象,任选上述三本书中的一本,结合小说情节或《论语》名句,谈谈如何“走进经典”。要求100字左右。
2020-07-09更新 | 193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13-14高三·安徽·阶段练习
8 . 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要求:不少于60字)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③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2019-07-11更新 | 18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卷
2011·湖南·高考真题
真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答:                                                                  
2019-01-30更新 | 66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4-15高三上·湖北孝感·阶段练习
10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做工之人想要把事情做好,就一定要使工具变得锋利。推而广之,做一件事要做好准备工作,正如《礼记》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B.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C.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弓箭队队长弗比斯虽然英俊潇洒,却不但风流成性,而且极为卑鄙;与之相反,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丑陋不堪,但是心灵高尚。这显现了人性复杂的一面,也印证了一句老话——人不可貌相。
D.《小狗包弟》通过叙写一只小狗的悲剧命运来反思“文革”,展现“文革”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创伤,有以小见大之效。巴金向小狗包弟“表示歉意”流露出这位老人真实的忏悔之情,更体现了知识分子拷问灵魂的良心。
2016-11-18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上学期十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