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白居易,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锣诛求百计,不恤雕瘵,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与之则纲纪大坏,不与则有厚薄,事一失不可复追。”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久之,徒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诰。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

(摘编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B.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C.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D.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对人称字,表尊敬。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考试者,称为“进士”。
C.陛下,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顾况是个自恃才华的人,而白居易未成年时写的文章就受到他的 推崇赞许。
B.白居易心系百姓,直言进谏。元和四年,旱灾严重,白居易上书建议全免江淮两赋,赈救离散 贫瘠的百姓。
C.白居易超越职权,遭受贬谪。白居易因第一个上书要求倾全力追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而被贬为 江州司马。
D.白居易随遇而安,得以善终。白居易被贬以后,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若忘形骸;后又被 启用,以刑部尚书致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021-01-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擢进士第。进御史中丞。宣徽五坊小使方秋阅鹰狗,所过挠官司,厚得饷谢乃去。下邽令裴寰,才吏也,不为礼,因构寰出丑言,送诏狱,当大不恭。宰相武元衡婉辞诤,帝怒未置。度见延英,言寰无辜,帝恚曰:“寰诚无罪,杖小使;小使无罪,且杖寰。”度曰:“责若此固宜,第寰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帝色霁,乃释寰。王承宗、李师道谋缓蔡兵【注】,乃伏盗京师,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武元衡,又击度,刃三进断靴又伤首度冒毡得不死哄导骇伏独驺王义持贼大呼贼断义手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议者欲罢度,安二镇反侧。帝怒曰:“度得全,天也!若罢之,是贼计适行。吾倚度,足破三贼矣!”及病创一再旬,分卫兵护第,存候踵路。于时,讨蔡数不利,群臣争请罢兵,钱徽等尤确苦。度奏:“病在腹心,不时去,且为大患。不然,两河亦将视此为逆顺。”会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却,它相揣帝厌兵,欲赦贼,钩上指。帝曰:“一胜一负,兵家常势。若师常利,则古何惮用兵耶?虽累圣亦不应留贼付朕。今但论帅臣勇怯、兵强弱、处置何如耳,渠一败便沮成计乎?”于是左右不能容其间。李愬夜入悬瓠城,缚吴元济以报。度统洄曲降卒万人持节徐进,抚定其人。初,元济禁偶语于道,夜不然烛,酒食相馈遗者以军法论。度视事,下令唯盗贼、斗死抵法,余一蠲除,往来不限昼夜,民始知有生之乐。度以蔡牙卒侍帐下,或谓反侧未安,不可去备,度笑曰:“吾为彰义节度,元恶已擒,人皆吾人也!”众感泣。薨,年七十六。帝闻震悼。度临终,自为铭志。会昌元年,加赠太师。

(选自《新唐书·裴度传》,有删改)


【注】蔡兵,蔡州叛军。吴元济占据蔡州叛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刃三进/断靴/又伤首/度冒毡/得不死/哄导骇伏/独驺王义持贼大呼贼/断义手/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
B.刃三进/断靴/又伤首/度冒毡得/不死/哄导骇伏/独驺王义持贼大呼贼/断义手/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
C.刃三进/断靴/又伤首/度冒毡/得不死/哄导骇伏/独驺王义持贼大呼/贼断义手/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
D.刃三进/断靴/又伤首/度冒毡得/不死/哄导骇伏/独驺王义持贼大呼/贼断义手/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坊,文中指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是唐代设立的管理皇帝鹰犬的机构。
B.诏狱,奉皇帝的诏令拘禁犯人的监狱,也指奉皇帝的诏令审讯的案件。文中指前者。
C.节度,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置,授职时赐予双旌双节,总揽一区军、民、财政。
D.铭志,墓志铭。志多用韵文,是对死者的颂扬等之词;铭多用散文,叙述死者生平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度正直刚强,犯言直谏。有小使扰乱官府,索取钱财,县令裴寰不奉承他们,被陷害,裴度不顾皇帝生气,为裴寰辩解,最终裴寰被释放。
B.裴度遭遇不测,获得保护。王承宗等人派刺客到京城行刺朝廷权臣,宰相武元衡被害,裴度也遭遇毒手,大难不死,皇帝派兵守护养伤的裴度。
C.裴度力主讨贼,皇帝信任。朝廷讨伐蔡州不利,大臣纷纷请求停止用兵,裴度坚决反对停止用兵;一些大臣揣摩圣意想讲和,皇帝没同意。
D.裴度为政爱民,团结民众。裴度进入蔡州,把吴元济设立的不合理的规定几乎废除;裴度去看望蔡州士兵,有人劝他要防备,裴度表示信任民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责若此固宜,第寰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
(2)及病创一再旬,分卫兵护第,存候踵路。
2021-01-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19-20高二·江西南昌·期中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隋内史侍郎道衡子也,出继从父孺。年十二,能属文。以父不得死【注】于隋,不肯仕。郡举秀才,不应。闻高祖兴,遁入首阳山,将应义举。通守尧君素觉之,迎置其母城中,收不得去。及君素东连王世充,遂挺身归国。房玄龄亟言之秦王,王召见,问方略。所对合旨,授府主簿,判陕东大行台金部郎中。是时方讨世充,军事繁综,收为书檄露布,或马上占辞,该敏如素构,初不窜定。窦建德来援,诸将争言敛军以观贼形势,收独曰:“不然。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今建德身总众以来必飞毂转粮更相资哺两贼连固,则伊、洛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不若勒诸将严兵缔垒,浚其沟防,戒毋出兵。大王亲督精锐据成皋,厉兵按甲,邀建德路。彼以疲老,当吾堂堂之锋,一战必举。不旬日,二贼可缚致麾下矣。”王曰:“善。”遂禽建德,降世充。王入观隋宫室,且叹炀帝无道,殚人力以事夸侈。收进曰:“峻宇雕墙,殷辛以亡;土阶茅茨,唐尧以昌。始皇兴阿房而秦祸速,文帝罢露台而汉祚永。后主曾不是察,奢虐是矜,死一夫之手,为后世笑,何此之能保哉?”王重其言。俄授天策府记室参军。从平刘黑闼,封汾阴县。尝上书谏王止畋猎,王答曰:“览所陈, 知成我者,卿也。明珠兼乘,未若一言,今赐黄金四十铤。”武德七年,寝疾。王遣使临问,相望于道。命舆疾至府,亲举袂抚之,论叙生平,感激涕泗。卒,年三十三。王哭之恸,因遣使吊祭,赠帛三百段。其后图学士像,叹其早死不得与。既即位,语房玄龄曰:“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又尝梦收如平生,赐其家粟、帛。永徽中,又太常卿,陪葬昭陵。


【注】不得死“不得其死”的省略。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今建德身总众以来/必飞毂转粮/更相资哺/
B.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今建德身总众以来/必飞毂转粮/更相资哺
C.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今建德身总众以来/必飞毂转粮/更相资哺/
D.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衍/其兵皆江淮选/卒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为我所持/今建德身总众以来/必飞毂转粮/更相资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指帝王生前或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的封号。
B.主簿,职官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等。
C.男,是我国古代爵位中的一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D.赠,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文中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收有气节,以孝为大。薛收因为父亲冤死在隋朝,所以拒绝在隋为官;后准备响应高祖起义,被通守尧君素发觉,把薛收母亲安置到城中,薛收只好作罢。
B.薛收有才名,文思敏捷。薛收十二岁时就能写作文章;征讨王世充时的檄文等由薛收执笔写作,他有时在马背上目授文辞,敏捷得就像预先构思好的一样。
C.薛收有胆略,见解独到。面对窦建德增援王世充,诸将纷纷进言退兵来观察贼兵的形势,但薛收力排众议,为秦王运筹帷幄,最终活捉了窦建德收降了王世充。
D.薛收受器重,英年早逝。薛收的谏言多得重视和采纳;薛收病重,秦王先遣使问候,自己在路上望着使者回来,后又亲至薛收府第与他叙谈;薛收去世时年仅而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大王亲督精锐据成皋,厉兵按甲,邀建德路。
2020-12-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南昌新东方】雷氏三中 高二秋季期中试卷 9
19-20高二·江西南昌·期中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敏悟绝人,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其始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九岁暗识声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敏中为相,请谥,有司曰文。东都、江州人为立祠焉。

曰: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注】沴,lì,灾害。②裒,póu,聚敛。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敏悟绝人,文章        工:擅长
B.下诏有所蠲                      贷:贷款
C.宰相天下具瞻                      具瞻:众人仰望
D.九岁识声律                      暗:通“谙”,熟悉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天子旱甚               ②生物之息相吹也
B.①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①居易赋《新井篇》 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①居易贤哉               ②余嘉能行古道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B.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C.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D.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即不到二十岁。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表示未成年,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B.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补校书郎”指官有缺位,选员补充;“加平章事”,指让某人担任平章事。
C.浮屠,亦作浮图。文中“浮屠”与《游褒禅山记》中“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浮图”意义相同。
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赞”中称白居易为贤者。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创作文章。尚未成年时,他的文章就得到自恃才华的顾况的称赞。
B.白居易既是诗人,也是正直臣子。他直言敢谏,但遭人弹劾,导致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白居易最初为政局的安危铮谏,希望以此立功,但中道遭斥贬,后来便转向消极,放浪形骸。
D.白居易用诗歌来规劝政事的得失,有数千篇诗歌得到下层百姓的喜爱,当时的文人争相传阅。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2)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
2020-12-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南昌新东方】师大附中高二秋季 期中试卷 16
19-20高二·江西南昌·期中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彭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奴曹达抵罪,勃所                       匿:躲藏
B.勃戏为文英王鸡                              檄:用檄文声讨
C.勃往,渡海溺水                              省:反省,检查
D.作《指瑕》以其失                           擿:挑出错误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是(     
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③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⑥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王勃命运坎坷,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唯有王勃,慨然应答,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
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4.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2020-12-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南昌新东方】莲塘一中 高二秋季期中试卷 11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早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锣诛求百计,不恤雕瘵,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褒割生人以求所欲。与之则纲纪大坏,不与则有厚薄,事一失不可复追。”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久之,徒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诰。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

(摘编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B.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C.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D.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对人称字,表尊敬。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考试者,称为“进士”。
C.陛下,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顾况是个自恃才华的人,而白居易未成年时写的文章就受到他的推崇赞许。
B.白居易心系百姓,直言进谏。元和四年,旱灾严重,白居易上书建议全免江淮两赋,赈救离散贫瘠的百姓。
C.白居易超越职权,遭受贬谪。白居易因第一个上书要求倾全力追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D.白居易随遇而安,得以善终。白居易被贬以后,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若忘形骸;后又被启用,以刑部尚书致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
(2)与之则纲纪大坏,不与则有厚薄,事一失不可复追。
5.白居易为什么反对李师道用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第?请简要分析原因。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黄帝,黄帝于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坐吏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是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意思是通晓经学,考试时以通经的比例来决定等第。
B.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古代每逢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C.国子监,又称“太学”,在元、明、清三代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D.致仕,指的是交还官职,被迫辞官回家,一般致仕的年龄是七十岁,有疾患则会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崇敬科考优异,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后又考中博通坟典科;其后两次对策,分别名列第一和高等,并因此几次得官。
B.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归崇敬直言进谏,关心朝政。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勇于批评并建议停止。他认为国子学的名称与官名都不正规,建议修改。这些建议均被采纳。
D.归崇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巢刺王者不自安,往往思乱。徵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徵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后帝尝于酒中曰:“魏征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第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而仆所为碑,其家衰矣。

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基,复立碑,恩礼加焉。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巢刺王李元吉。②稷:舜帝的贤臣。③媢:嫉妒。④叔玉:魏征之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B.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C.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D.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使国力强盛,开创“贞观之治”。
B.,同“婚”,指婚姻,古代姻亲关系中,男方父亲称“婚”,女方父亲称“姻”。
C.行在,是“行在所”的省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的地方。
D.少牢,古代祭祀用羊、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上低于太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年少不幸,但志向高远。他幼年丧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但不以经营资产为意,而是胸怀大志,不断学习,通晓诗书术数,后来辅佐太子李建成。
B.魏征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隐太子李建成的河北旧部人心不稳,魏征向太宗建议通过显示公心消除祸患,并在前往安抚的途中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
C.魏征做事坚持原则。在太宗不听从自己建议的情况下,对皇帝的话总是不马上赞同,对此太宗曾提出疑问,魏征回答是因为担心自己立即赞同,皇帝会匆忙行事。
D.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有过改变。魏征死后,太宗痛感思念,但嫉妒魏征者不断诋毁,太宗施加了一系列惩罚,而辽东战役失败后,太宗又想起魏征,并施加恩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舜也。
(2)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
5.魏征进谏有道,知进知退,请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韦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称职,如而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即拜凤阁舍人。

时学校废,刑滥及善人,乃上书极陈:“永淳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贵阀后生以侥幸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垂拱间,仕入弥多,公行私谒,选补逾滥;经术不闻,猛暴相夸。陛下诚下明诏,追三馆生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太学,尊尚师儒,发扬劝奖,海内知响。然后审畀铨总,各程所能。以之临人,则官无旷,民乐业矣。”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州县非其人,后以为忧。李峤、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牧守,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请选台阁贤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后曰:“谁为朕行?”嗣立曰:“内典机要,非臣所堪,请先行以示群臣。”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悉补外。

嗣立与韦后属疏,帝特诏附属籍,顾待甚渥。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韦后败,几死于乱,宁王为赦免。出为许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赐封百户,徙汝州。开元中卒,年六十六,赠兵部尚书,谥曰孝。

(选自《新唐书·韦嗣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B.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C.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D.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经术,指经学,原本是泛指先秦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在汉代罢黜百家后特指解释儒家经典及阐明义理的学问。
C.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主长官。
D.刺史,“刺”,检核问事;“史”为“御史”,本为监察之职。唐代改郡为州,曾改太守为刺史,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嗣立心地善良,甘替承庆受罚。韦嗣立与韦承庆是同父异母兄弟,嗣立生母常责罚韦承庆,嗣立请求代承庆受罚,终于感化母亲。
B.韦嗣立政绩卓著,深受武后赏识。韦嗣立任双流令,政绩在二川地区最为优秀;武则天赞扬了嗣立的能力,并他们兄弟自相替代。
C.韦嗣立针砭时弊,提倡尊师重教。当时教育废弛,韦嗣立谏言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都进入太学,然后量才而用,得到皇帝认可。
D.韦嗣立请求外调,为朝廷分忧。很多人都不愿出京做官,皇帝心忧,书嗣立以才能有限不堪执内为由,主动请求外调出京任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
(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2020-11-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高三上·江西南昌·阶段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秦州田元均

欧阳修

由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

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

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

莫忘镇阳遗爱在,北潭桃李正氛氲。


【注释】①田元均:在镇阳做官时与欧阳修交好,后调任秦州。②遗爱:遗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③北潭:镇阳一处风景幽丽的池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强调田元均虽以儒臣身份出任边将,却能凭借其威盛的名声来安定军心。
B.战马没有嘶鸣,与将士静听号令,军容整肃,此描写是诗人对田元均的赞扬。
C.边疆无战事,诗人勉励友人当带领军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建立守边新功绩。
D.北潭桃花李花芬芳馥郁,象征田元均曾化育一方,也寄寓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2.中间两联是如何刻画田元均怎样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10-30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南昌新东方】2020年-10月-江西南昌-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高中语文-试卷 1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