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②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③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①这首词为作者谪居江西上饶时期所作。②贺老:指贺怀智,唐开元天宝年间琵琶高手。③沉香亭: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此亭观赏牡丹。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尾龙香拨”极言琵琶精美名贵,杨贵妃的《霓裳》曲,更标志着琵琶的“黄金时代”。开篇借唐喻宋,正面描写出北宋初期歌舞繁华盛世,有以小见大之意。
B.“辽阳”指边防之地,“锁窗”指雕花的窗户,这里运用借代手法借指女子的卧室。作者由琵琶联想到闺中少妇演奏琵琶,思念远戍辽阳征人的情景。
C.同为女子典故,写昭君十分苍凉壮阔,写思妇则婉约细腻,体现了稼轩词豪放与婉约并举、慷慨与细腻融合的艺术风格。
D.本词咏物抒怀,委婉曲折、含蓄不尽。以贺老定场和沉香亭中玄宗与贵妃玩赏的故事做结,呼应篇首,寄慨遥深,令人动容。
2.陈廷焯《云韶集》评谓“此词运典虽多,却一片感慨,故不嫌堆垛。心中有泪,故笔下无一字不呜咽。”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024-01-1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系即景抒怀之作,该词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颇有辛词豪放词风。
B.风雨后,花径落花飘零散乱,令人黯然;园林青绿茂密的树阴也未曾带来欣喜。
C.“流莺乳燕”本是美好事物,词人却“怕”其“得知消息”,可见言外另有所指。
D.“彩云依旧无踪迹”,词人以彩云喻所思之人,想写信倾诉,却不知将书信寄向何处。
2.全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嘲红木犀【1】

辛弃疾【2】

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开元盛日【3】,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4】,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5】,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6】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注释:【1】木犀:桂花的别称,花有浓香。其红花者称为丹桂。【2】辛弃疾:写作本词时作者被免职,于上饶带湖闲居。【3】开元盛日:杜甫《忆昔二首》中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4】凝碧池上:安史之乱,安禄山掳梨园弟子数百人,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5】翠华远:指北宋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幽禁。翠华,皇帝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6】取次:随意。
1.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写唐宫丹桂美景,实际借唐喻宋,侧面反映当时北宋的繁荣昌盛。
B.“十里”两句写桂花之多、桂花之香,其花蕊犹如金粟点缀,独具风采。
C.“管弦”三句写凝碧池上有管弦之音、清风明月,当时的宾主却满面愁容。
D.“翠华远”三句,紧承“风月愁侬”,写了宋旧宫破败,物是人非的愁苦。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由眼前实景入手,纵横古今,处处写花,处处说人论事,融汇深沉的忧思。
B.“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与“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所表达的情感相近。
C.词人借木犀外表随意、香气浓郁的特点表达被迫赋闲、不改其志的高尚情操。
D.此词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在今昔对照中寄托黍离之悲,词意凄婉,含蓄幽深。
3.有人说结尾三句甚是巧妙,请结合词句,简述其妙处。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释】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下面对词的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临江仙”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再用前韵”是说使用之前一首词同样的韵,诗人不止写了这一首词送给弟弟。
B.“钟鼎”与“山林”分别指在朝为官的生活和隐居乡野的生活,“钟鼎山林都是梦”一句指出富贵和隐逸的生活都是幻梦。
C.上阕以记叙起笔,暗示祐之的人生际遇,劝慰他看淡人世间的名利荣辱,不如选择闲适的生活方式:饮如甘露一样的酒,写构思精巧的诗。
D.这首词虽然为送别而写,但没渲染送别场景,不作悲戚忧伤之态。这里的送别,有从容,有豪爽,有豁达。
2.请简要分析下片中“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的艺术手法。
2022-03-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两个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南宋孝宗淳熙八年,四十二岁的辛弃疾,被免掉了职务,此诗为作者回到带湖新居过退隐生活时作。 ②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③征求:指赋税征敛。
1.下列对两个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词上阕写其闲居带湖暂时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
B.辛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情趣盎然。
C.杜诗颈联写邻妇“提防”“远客”,即吴郎,认为他一来便插疏篱,像是有意防她,简直是多管闲事,表达邻妇“疑惧”的心理。
D.杜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措词委婉而又入情入理。
2.两个作品里都写到对扑枣者保护、关心的态度,不让他人干扰。然而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却又有不同,试作概括分析。
2022-03-2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①吕叔潜:作者志同道合之友。②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中秋之夜,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飞镜”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金波”描绘了月光浮动的景象。
B.“被白发”表达了词人对嫦娥历经沧桑的形象化表述,“欺人奈何”以质问的方式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痛苦。
C.词的下片,词人想象自己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理想。
D.全词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瑰丽激昂的优秀词章。
2.请赏析“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精妙之处。
7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上西平·送杜叔高

南宋·辛弃疾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注:杜叔高两次从故乡金华到三百里外的上饶,拜访罢官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欢洽。辛弃疾与之宴游与赠答,存词诗14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新奇不凡,用“恨”“新”两字回环反复,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倒出了心中长期积压的“恨”。
B.上片用“浮云”,不仅写出了暮春天气特点,也形象地描绘出朝政的昏暗。
C.下片开头以排山倒海之笔,盛赞杜叔高的豪气、人品和才华,词人器重叔高之意隐然言外。
D.词尾写送别友人后,词人在绿杨阴里,掩门扉听阳关,畅想他日再聚时欢谈诗文的情景。
2.这首词套用了杜甫的名句“落花时节又逢君”,但同杜诗表现的感情又有不同,试对此加以赏析。
2021-10-23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人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注】这首词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己酉),是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的松冈、茅檐、避暑、避雨,简练概括了词人罢官退居后的生活场景。
B.“醉扶怪石看飞泉”,竟是前回酒醒处,这一特写镜头,刻画出一个闲散淡泊的词人形象。
C.下片转写农村风情,诗人简笔勾勒出农家婚娶景象,灯火笑语里洋溢着生活的温暖与热闹。
D.这首词在描写闲散生活时透露出“志士凄凉闲处老”的身世之痛;在描写农家纯朴生活时,却反映出作者超脱美好的情感。
2.请赏析结句“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的妙处。
2019-12-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行”二句感叹江山已改,亲朋白头,表达了一种人生老去、报国无门的哀愁。
B.“归休去”三句表面说不必等到封侯才可归隐,实则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愤懑。
C.“出处”本指出仕与隐处,词人此处以浮云做比,写出了自己仕途屡经沉浮的经历。
D.“得似浮云也自由”中“也”字表现了词人致仕、退隐后的自由与喜悦之情。
2.“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都是写愁的名句,请分析其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