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杜鹃花

辛弃疾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佳,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

一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毕竟花开谁作主?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

【注】词人创作这首词时,正因其恢复中原失地的政治举措与当权者因循苟安的方略不相协调被弹劾归家。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紫千红过了春”一句写早春时节,各种花卉竞相开放,描绘了一派百花争奇斗艳的美。
B.下阕开头两句描写杜鹃花主要从颜色入手,同时以“罗巾”喻花,进一步凸显出杜鹃花的轻盈柔美之态。
C.下阕“毕竟”三句是词人生发的议论,诗人以“惜花人”自比,看似是惜花,其实是其心忧时局的真实写照。
D.这首词用笔细腻,以婉约取胜,情感也抒发得委婉含蓄。在以豪迈慷慨风格为主的辛词中别具一格。
2.这首词中的“杜鹃声苦不堪闻”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描写了杜鹃啼鸣,但抒发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2024-02-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此时辛弃疾约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饥鼠”“蝙蝠”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半夜眼中所见,表明这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B.“屋上”二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词人耳中所闻,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
C.上阕四句语言平淡,运用白描手法,渲染出独居的环境氛围,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D.下阕“眼前万里江山”一句写出词人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对眼前大好河山的赞叹。
2.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注】①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的前三句连用与送别有关的典故,描绘了一幅情致缠绵的离别图景,表达了主人公送别时凄苦怅惘的心境。
B.“烟柳暗南浦”一句用“暗”字,既扣合题目“晚春”,点明了暮春时节,又抒发了词人对春光易逝、韶华不再的感叹之情。
C.“片片飞红”预示春将归去,“都无人管”与“更谁劝”,这两句则以递进的形式,进一步抒发了怨春怀人之情。
D.结尾借梦呓之语:春天到来,把忧愁送来了,怎么春天离去,却不把忧愁带走呢?表达了盼归之情,细腻而缠绵。
2.请分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主人公离别后复杂的心理活动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系即景抒怀之作、上阕重在写景,细腻而不呆滞;下阕重在抒情,委婉而不绵软。
B.风雨后花径落花飘零散乱,令人黯然;但“园林渐觉清阴密”、又令词人颇为欣喜。
C.“流莺乳燕”本是美好事物,词人却“怕”其“得知消息”,可见言外另有所指。
D.“彩云依旧无踪迹”,词人以彩云喻所思之人,想写信倾诉,却不知将书信寄向何处。
2.全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青山不听从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落笔奇崛,既写出青山的特立,又借物喻人。
B.第二句紧接首句,运用设问的手法,写出词人怜山并自怜,融合了对山的情感与自我感伤。
C.“岁晚”点出时间,“太寒生”写出寒冷的天气,同时也是词人悲伤落寞的心理感受的外化。
D.这首词篇幅很短又通俗易懂,但它的内涵却极为丰富、深刻。可见,本词言近旨远,辞浅意深。
2.请鉴赏本词“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的妙处。
6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心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B.“偃蹇”一词用来形容西岩的状貌很恰当,也可以引申为词人的骄傲和傲慢。一笔两意,巧妙之极。
C.下阕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皆因诗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情相互交融的情景。
D.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用笔轻灵,奇思妙趣,最后浅浅着笔,卒章显其志。
2.简要分析“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2021-06-09更新 | 13078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裒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2020-04-27更新 | 388次组卷 | 26卷引用:【市级联考】甘肃省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片区丙组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和卢国华)

辛弃疾

汉节东南①,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②。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③无根潦④。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注]①汉节东南:指卢国华时任福建提刑使。②旌纛:军中之旗。③易除殆类:指南宋朝廷中那些不以金人为意,专事享乐的人。④根潦:指浮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节东南”几句写卢国华任福建提刑使时,乘坐四匹马拉的车子光彩满路,仕途上春风得意。
B.“须信是”几句写相信友人为官之处的七闽大地会有福星来到,也是期望友人在任能有所作为。
C.“庭草”两句描述卢国华做官闲暇时光的惬意生活,闲看秋草自生、秋阳照在榕树上而心满意足。
D.“但欲搜”几句紧扣标题中的“和卢国华”,写“我”现在只想寻找一些好的词语来答谢您的新词。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①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②碧玉梢。

注:此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①香篝:熏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②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两句写征尘扑面,去路迢迢,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开篇暗含愁苦之意,为下片抒写羁旅之悲作了铺垫。
B.三、四句“周遭碧、分外娇”作者以欢悦抒情的笔调,描写碧绿的山峰,盛开的花朵,写出了城外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C.最后两句中的“愁”字是寻觅“相思句”构思过程中苦恼的“愁”,不知不觉中才“摇断”了马鞭的“碧玉梢”,这一句形象表达出词人此刻轻松愉悦的心情。
D.本词视野广阔,写景优美,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词风不同。
2.简要赏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