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有民族和国家无论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如何不一样,都不可避免地要走上现代化道路,只是有时间上的早晚和途径上的不同而已。就此而言,现代化既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与价值指向,又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具体实践和现实运动。中国式现代化深刻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成功走出了一条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理性地看待和透视西方式现代化实践,剥离其主观为资本的不利因素,挖掘其客观上形成的一般性经验和发展规律,并充分利用和借鉴西方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如工业化是任何现代化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和保障、科技进步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思想创新和教育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等,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打下了深刻的中国烙印。比如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等理念,走出了一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当代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理论基础。相对传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现代化开拓了新境界。

中国进入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和进程。在中国实现现代化以前,世界的现代化只是少数人的现代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发达经济体有35个,但这35个经济体的总人口还不到10亿。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国进入现代化意味着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占比将从现有的不到七分之一迅速提升为三分之一。这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的伟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发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世界已进入现代化的均是资本主义经济体。而中国进入现代化,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吸取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全世界的后发展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借鉴,贡献了中国式的智慧与方案,这是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进步与成就。

西方的现代化是建立在霸权崛起逻辑基础上的现代化,而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和平崛起的内在本质。中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国家实力增强后,也向世界作出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在疫情肆虐、经济低迷、国际局势纷乱复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这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借鉴西方式现代化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B.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中国走出一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C.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其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相关原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而中国的现代化也拓展了世界现代化的道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科技进步都已成为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B.中国进入现代化,将大大提高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这将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C.在吸取人类现代化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必将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超越的目的。
D.当今世界不确定性增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烙印”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最终落实为人类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
B.中国式现代化是扎根于中华文明深厚土壤,通过百年奋斗开辟出的现代化道路。
C.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内在矛盾。
D.中国式现代化,一以贯之地强化制造业,力促科技进步,并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4.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现代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做出哪些开创性意义?
5.我们如何更好实现中国现代化?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2023-07-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非遗保护经历了移植借鉴、申遗热和规范化保护等阶段。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非遗方面累积了很多中国经验。但基础理论的缺失,已成为当前文化遗产事业的瓶颈。二十年来,非遗的实践探索走在了观察与理论思考的前面,现在中国非遗由保护行动向学科学术转向的时机已经成熟。

任何事业除了实践探索,还要有理论作支撑,若想行稳致远更离不开学术学科作保障。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一是学术体系建设。而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体系建设长期落后于保护实践,亟须从理论层面加以厘清与辨析。

首先,观念需要进行再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成效集中体现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实施。特别是后者,非遗的诞生让文化遗产体系有了更为宽博的框架,有关遗产的许多评价内容和信息诸如传统、信仰、历史事件等非物质性均难以从单纯的物质构造中解读出来。非物质同物质一样承载着人类记忆,而非遗的实践探索所面对的是生活的万花筒,所获取的观念难免碎片化,需要依托知识分类体系进行具象化处理。

其次,概念需要进行再解读。2011年颁布实施的非遗法让中国非遗走上了依法保护的道路,令缔约国刮目相看。而从理论审视,中国的非遗保护以履约实践为主基调,应该在移植、借鉴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超越。

一是主体性原则需要充分彰显。具体表现为一些学术研究中见物不见人,以及遗产主位观的缺失。遗产价值既应关注历史、科学等客位价值,亦不可忽略诸如价值观、信仰和情感等主位价值。

二是分类体系需要完善。无论知识的构造体系还是分类谱系,还需有更严格的梳理、认识和甄别,并兼及那些与艺术无关的非遗项目与门类。

三是真实性意涵有待进一步明晰。遗产的真实性并非局限于设计、工艺、材料和寿命等物理因素,同样存在于传统、精神和感觉等非物质因素。

其三,学科体系构建需再阐释。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分支体系,难以脱离文化遗产本体而存在,自身建构也必涉及本体、价值、形态、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以及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等一系列实践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依托学科建设,获得系统的理论指导。

中国非遗从素朴的实践感知向理论自觉跃进绝非一蹴而就。非遗能否独立成科须首先回答其是否为独立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式,与物遗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准确定义并恰当阐释非遗以及展开合理保护是构建文化遗产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非遗与文化遗产的关联性源自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式,前者以情趣、思想、理想,意志和观念等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更深刻地受民族的历来文化影响;而后者作为历史文化母体蕴含民族和时代的元文化状态,包括原始的记忆、神话、传说、图腾等原始胚胎。二者存在脐带关联,结构上同源,并与主体的文化同脉,非遗与物遗共同构成文化遗产本体。唯有文化遗产的框架体系完善了,研究基础夯实了,才能逐步向非遗学和文化遗产学过渡。

非遗说到底是文化问题,既有自信与自觉,又反映民族的文化观。有了好的基础理论建构与学科体系,非遗保护可持续性会加强,也能使文化遗产更好地活起来,并在国际上树立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

文化遗产学作为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其建构受着诸多相关学科理念和方法的限制,需要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学科体系加大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

(摘编自王福州《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

材料二:

中国的非遗保护是实践工作走在前面,并在实践当中逐渐摸索推进的。先有实践探索,再根据工作需要制定政策法规,而学术研究则紧随其后。非遗保护是一门实践的学问,用实践去推进各项工作,边实践边研究,不可能停下来先研究如何去建立学科和理论体系,再来指导和开展工作。

非遗保护也是一个横向领域。《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提到,我们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作一个离散的文化活动或生产领域,但它的确存在于《文化统计框架》的所有文化领域之中,因此它被作为一个横向领域来表述。如果严格按照现有的学科分类,目前非遗还不是一个学科,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它的边界,但非遗保护的学术理念把相关学科联系在一起,已经大致形成了一个没有分际的、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

因此可以说,在研究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实践走在前面;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横向领域。

(摘编自王晨阳《以实践探索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之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践探索方面累积了很多中国经验,为非遗由保护行动向学科学术转向提供了条件。
B.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式受民族的历史文化影响更深刻,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文化遗产的本体。
C.只要有基础理论建构与学科体系,非遗保护可持续性就会加强,文化遗产就会活起来,我们在国际上就有话语体系。
D.严格来说,目前非遗还不是一个学科,但非遗保护的学术理念把相关学科联系在一起,大致形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设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需从观念、概念、体系构建的角度加以理论厘清与辨析。
B.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是否为独立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
C.中国非遗保护从移植借鉴起步,要进一步发展,需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
D.人才培养是我国加快非遗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非遗保护主体性原则的一项是(     
A.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期间,专门召开了探讨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影响的边会。
B.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向体验者展示大运河文化遗产繁华岁月景象。
C.“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
D.“无界2021乡村振兴公益展”通过记忆、情感、材料等展现贵州村寨人文美学生活。
4.“文物保护要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激发起磅礴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向心力。”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5.有人认为,在非遗保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上,材料一、材料二观点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6-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Chat GPT是一种智能增强技术,它能做的事情是智能生成各种类型的文本。比如,生成数据伦理的大纲,生成某个前沿问题的研究现状。这明显增强了搜索能力,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效率。

不过,能够起到增强效果的Chat GPT会产生一些伦理问题。一是智能鸿沟问题。这一技术目前是受到限制的,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会导致使用者群体中差距的拉大,也就是由智能技术导致的鸿沟。二是社会公平问题。除非这项技术能够像手机一样普及,否则这种公平问题会非常显著地暴露出来。能够利用Chat GPT工作的人,很可能效率显著提升;而无法使用这项技术的人,效率则会保持在原有水平。三是依赖问题。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会感受到这项技术的便利。比如,能够迅速生成课程大纲、撰写文献综述、搜索关键信息等。这会让使用者逐渐对这一技术产生依赖。但这种依赖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以搜索文献为例,借助这项技术能够迅速找到相关文献,并且可以撰写出一个像模像样的综述文本。尽管借助Chat GPT可以快速生成一份文献综述,但却失去了相关能力的学术训练,那么结果可能是研究者和学生丧失了这方面的能力。

面对Chat GPT迅猛的攻势,学术界普遍采取防守姿态,尤其是不少大学相继禁止这一技术在作业和论文写作中的使用。然而,禁止并不是最优的处理方式。技术似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进来,所以相对来说,理性引导更为妥当。

要理性引导,则需要考虑智能体与人类的关系。我把二者的关系模式比喻为画龙点睛。以文本大纲生成为例,Chat GPT能够围绕数据处理的收集、存储、使用等环节中的相关伦理问题,生成一份基于数据处理环节的数据伦理大纲。从狭义角度来看,这份大纲是恰当的,能够反映数据处理环节伦理问题的一些方面。然而从广义角度看,这份大纲则过于狭窄,尤其是仅从数据处理本身来理解数据,并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比如数据化、数据与生活方式等重要问题。而我们能做或要做的,是对生成文本进行画龙点睛的处理,通过调整使生成文本起来。这样以来,智能生成文本的地位也开始明确;在生成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人类的点睛之笔,缺乏这一笔,智能生成的文本只是没有灵魂的文本。若不这样,则难以保证人类的意义和价值,相应的伦理问题也会产生。

(摘编自杨庆峰《Chat GPT:特征分析与伦理考察》)

材料二:

随着Chat GPT等强大的人工智能产品的出现,人类的向往似乎正在日益变成现实,但很多人似乎并没有因此欣喜若狂,反而陷入了恐慌。这正如叶公好龙故事所描述的情景:当心心念念的真的出现在面前时,叶公却惊慌失措。这不禁让人反思,人类对技术的喜好是否也存在着一种叶公好龙式的矛盾心理。人类希望技术越来越先进,但又不希望技术太先进。这种矛盾心理反映出技术与意义之间的张力:技术一边在创生意义,一边又在消解意义。所谓意义的创生,是指技术让人类的实践范围不断扩大,使以前不能实现的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不断开拓出新的疆域,让人类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创造新的意义。所谓意义的消解,是指凡是被技术征服的地方,那些依靠旧工艺进行的活动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就是在这种意义创生消解中不断前进的——二者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

Chat GPT的出现似乎正在打破这种平衡。在Chat GPT出现之前,有不少人认为,人工智能只能做一些常规重复性工作,而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但Chat GPT的出现让一些人担忧。如果Chat GPT真的能够进行创新,那么人类的地位将不保。

事实上,Chat GPT的本质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工作原理是基于之前出现的单词,预测给定文本中的下一个单词或单词序列。问及“Chat GPT能否创新,类似询问演绎法能否发现新知识。从一个角度来看,演绎法的结论都已蕴含在大前提中。在这个意义上,演绎法并不能产生新知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演绎有时能够揭示某些未知信息。比如,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前提,可以推导出电磁波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演绎法又能产生出一些之前未被发现或是被忽视的新知识。与之类似,Chat GPT在前一种意义上不是创新,在后一种意义上却可以说是某种创新。

目前,Chat GPT还有两个局限。一是无法理解生成单词的上下文语境或含义,二是只能提供接受过训练的信息,无法回答训练数据之外的问题。所以,面对Chat GPT带来的意义危机,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应对思路。首先,可以在某些特殊领域(如一些教育领域)设立禁区(就像在体育领域禁止兴奋剂使用一样),这些领域不能使用Chat GPT。其次,积极开发新的意义空间,提高驾驭Chat GPT的能力,让Chat GPT成为人类的好助手。最后,守住原始创新这个人类安身立命的桥头堡,走在人工智能的前面,保证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摘编自张卫《积极应对Chat GPT带来的意义危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者在使用Chat GPT过程中感受到它的便利,进而逐渐对这一技术产生依赖,最终导致丧失相关方面的能力。
B.要理性引导智能技术就需要考虑智能体与人类的关系,并且同时保证人类自身在技术运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C.先进的技术既可以让人类在更大的空间创造新意义,也可以在它征服的领域使依靠原有技术的活动失去原有的意义。
D.无论是蕴含在大前提中的结论,还是产生出的之前未被发现或是被忽视的新知识,都不是演绎法的原始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够解决技术门槛和使用者的问题,Chat GPT带来的伦理问题就有可能避免。
B.Chat GPT基于训练数据生成相关内容,所以它并不能总是提供完整或正确的答案。
C.正是技术对“意义”“创生”与“消解”的动态平衡,才使得人类文明不断前进。
D.只有守住“原始创新”这一堡垒,人类才能走在人工智能前面,掌握自己的命运。
3.下列不符合材料二提出的积极应对以Chat GPT为代表的语言人工智能带来的意义危机的做法的一项是(     
A.作为世界上声望颇高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已经规定,Chat GPT等大模型不能被列为作者。
B.有人用AI(人工智能)做翻译工作,一小时翻译完十万字的书,文从字顺,而且只有少量错处。
C.记者通过和Chat GPT交互式的问答,快速搜集、整理资料,辅助自己进行新闻写作,比如对新闻背景的挖掘。
D.面对语言智能的新发展,未来可以着重考虑在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化、理解与生成多模态语言等方面发力。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2022年11月,一则新闻让Chat GPT应用被推上热搜,一名学生用Chat GPT生成的论文,被教授打了高分。有科学家说:“我们真正感到震惊的是Chat GPT竟然这样‘像’人,而不是它多么超越人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位科学家的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经岁月繁华与沧桑变迁之后,中华老字号面临多重困境和发展瓶颈,但有一批中华老字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破重围,获得消费者的持久关注,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重焕新生的老字号成功的奥秘在于循着时代发展脉络,锐意革新传统思想观念,大胆实施跨界融合创新战略,采用新方法多方位多视角地讲好了品牌故事,充分展现了老字号故事的生动性、鲜活性、亲民性,以及品牌形象的科技化、时尚化、年轻化,吸引并留住了消费者。因此,老字号们要提升和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找到故事新讲法,以实现品牌跨越和突破。

伴随国潮文化的日趋走红,将老字号的悠久历史、精神内涵与当下的国风国潮有机融合,通过国潮化的产品、广告、影视剧等向消费者讲述全新的品牌故事,可以升华品牌的文化属性和情感价值,加强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收获文化消费红利。

现代消费者注重从消费场景氛围中获得多维度高质量的体验价值,所以,为消费者营造创意十足的老字号故事感知场景,捕捉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遵循老字号特有的文化底蕴,注重线下实体店、展厅、卖场、专题活动场所的装饰细节设计,充分展现老字号的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重现老字号传统风格的消费场景,唤醒消费者对老字号久远岁月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创意设计和打造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新消费场景,甚至是一个与现实老字号交互映射的老字号元宇宙。五芳斋推出的首位虚拟艺人五糯糯,虚拟的老字号游戏场景,在手游的武侠世界中披上一套瑞蚨祥出品的虚拟外观皮肤……这些虚拟的消费场景在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的同时,讲述了老字号的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精湛工艺、创意产品等故事。

老字号借助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整合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活动,易形成品牌话题,引发大众讨论,有助于传播品牌故事、提升知名度、扩大销量。当然,老字号企业要加强市场调研,准确获知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痛难点,及时创作出与老字号故事相关的创意化、优质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筛选合适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定期投放和宣传。

从总体上看,做得较好的老字号,其故事新讲法主要表现为:以老字号企业为背景,建立“老字号+”的故事思维,充分挖掘老字号原有的文化积淀、历史价值和人文内涵,促进老字号资源与工农、文旅、体育、健康、科技、艺术等资源的结合,创新文化、工艺、业态、产品、服务等,通过新技术、新媒体、新场景等形式进行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有效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老字号企业,增强老字号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消费。

(摘编自孙盼《老字号故事要有新讲法》)

材料二: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品牌发展的优秀代表,其创立、发展、衰弱与复兴书写了我国民族品牌发展的兴衰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老字号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等多重冲击下陷入经营困境,逐步走向衰弱乃至退出历史舞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定的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大部分曾经面临较大生存挑战。

究其原因,除了企业层面的经营管理因素外,还有诸多外部因素。时代变迁中的经济制度改革、企业所有制变革等政策因素给老字号持续经营带来挑战;改革开放后,新兴民营品牌、外资品牌等快速进入市场,逐步吞噬老字号原有的市场份额,老字号品牌影响力日渐式微;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革命对传统生产工艺带来巨大冲击,加快了产品创新周期,对老字号产品形成替代。在外部因素冲击面前,部分老字号缺乏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创新,面临生存挑战。

文化是老字号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有的老字号在探索创新发展中,重新潮轻传统,重营销轻品质,重利益轻责任,反而加快了消亡。因此,必须在核心文化层面凝聚共识,形成共鸣,坚定文化自信,树起引领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旗帜。每个中华老字号都曾经是时代工商业的领军者,尽管不同老字号有着各自的核心产品和服务,但在所有中华老字号成功的背后,都凝结着几代中华民族工商业人共同的精神文化,那就是艰苦创业的企业家精神、追求卓越质量的工匠精神、重视商业信用的诚信精神、勇于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以及和合与共的社会责任。这些共同的精神文化是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守的文化根基,也是引领带动更多经营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旗帜。

尽管有了政府的品牌认定和扶持政策,但最终决定老字号发展的仍然是市场,是老百姓的消费选择。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勤修内功直面老字号历史遗留体制机制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激励机制,提高老字号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研发设计产品和服务,优化生产工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更好发挥中华老字号在质量强国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老字号要提高创新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时代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加大数据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投入,实现高水平数实融合,铸就创新发展能力。在供给侧,要利用数字技术讲好老字号的中国故事,打造云端老字号,实现中华老字号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消费端,要加快全渠道数字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老字号消费洞察能力,积极探索新媒体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应用,抓住数字时代发展机遇,突破传统营销和渠道限制,创新与消费者互动方式,成为引领中国乃至全球消费的民族品牌。

(摘编自赵京桥《提升老字号文化新内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字号只要找到故事新讲法,就能实现品牌跨越和突破,吸引并留住消费者,从而提升和保持市场竞争力。
B.通过与当下的国风国潮有机融合,老字号在升华品牌文化属性和情感价值的同时,也可以收获文化消费的红利。
C.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品牌发展的优秀代表,在外部因素冲击面前,因其缺乏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创新,面临生存挑战。
D.无论在供给侧还是消费端,中华老字号都要利用数字技术完成创造性转化,取代传统生产营销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线下实体场所和网上虚拟场景为消费者营造创意十足的老字号故事感知场景,提供了沉浸式交互体验,让消费者获得高质量的体验。
B.老字号创作出与老字号故事相关的创意优质的图文作品,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营销,有助于传播品牌故事、提升知名度、扩大销量。
C.尽管核心产品和服务不尽相同,但工商业人共同的精神文化才是老字号成功的关键,也是老字号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D.老字号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品牌认定和政策扶持,也需要内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管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吴裕泰紧跟“只此青绿”的国潮风,巧妙汇聚历史文化与时尚品质,推出“只此青裕”袋泡茶,受到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热捧。
B.东阿阿胶重视利用网络营销力量,不断创新潮流营销,持续进行“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构建起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长效运行机制。
C.屹立在中山路上的春和楼,历经百年沧桑,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山路如何变化,鲁菜的老味道始终没有改变,成为青岛人舌尖上的乡愁和记忆。
D.王老吉推行《王老吉鸿门夜宴》广告片,通过剑拔弩张的饭局与心平气和的凉茶之间的强烈反差,在促进消费者了解传统的同时也传播了品牌文化。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如何提升中华老字号文化新内涵、实现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擅长分析,但机器可以做得更好。机器可以分析数据,并针对不同用例需求找到相应的规律——不管是诈骗信息识别、垃圾邮件检测、预测快递送达时间,还是为你推荐可能感兴趣的短视频——而且它们还在不断迭代,变得越来越聪明。这种机器被称为分析式人工智能

但人类不仅擅长分析,还擅长创造比如写诗、设计产品、制作游戏与编写程序代码。以前,机器在这些方面无法与人类抗衡,它们只能做些分析型或机械式的认知计算。但现在不一样了,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机器已经可以创造有意义并具备美感的东西了。这一新型的人工智能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就是说,机器并非如之前那样仅分析已有的数据,而是生成了全新的东西。

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正在变得更快、更便宜,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其生成的结果比人类创造的还要好。从社交媒体到游戏,从广告到建筑,从编程到平面设计,从产品设计到法律,从市场营销到销售,每一个需要人类原创力的行业都将有可能被颠覆。某些岗位将完全被生成式人工智能取代,有些则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人机协作。总体来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有非常广泛的终端应用市场,帮助人们更好、更快并以成本更低的方式去创作。最理想的情况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会把创作与知识类劳动的边际成本降为零,极大提升生产力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摘编自Sonya HuangPat GradyGPT-3《生成式AI:充满创造力的新世界》)

材料二:

Chat GPT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成果,显示出不同于分析式人工智能的若干新功能。比如,生成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从而成为聊天高手,生成人所需要的文案或艺术作品从而成为写作或创作助手,生成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成为编程能手……它正在不断成为知识生产甚至创造性工作的断载体,以至于被视为横空出世的新物种

其实,Chat GPT的生成功能根源于机器学习算法,迄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都基于这种算法,是经验主义或归纳逻辑的认识论原则在算法理论中的体现。不同于分析式人工智能所遵循的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原则,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从大量的数据训练中形成模型,然后用这种模型去指导对新的个别的认识。

Chat GPT以生成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时,确实显示出与以分析的方式处理信息时的不同效用。然而,是否一旦具有生成功能,人工智能就可以威力无穷?并非如此。其一,生成有生成的长处,分析也有分析的长处。两者在人类智能活动中是互补的,在人工智能中也是如此。其二,即使是生成,也要进一步看是何种生成。就智能的生成性来说,也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如果将Chat GPT的生成性与人类智能的生成性相比,它还只是一种初级的生成性,较人类智能的生成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尤其还不能实现后者的创造性生成。

从严格意义上看,Chat GPT的生成只是信息的生成而非知识的生成。哲学界一般认为,知识是被验证的真信念Chat GPT所生成的东西,既未被验证,也不一定为真。事实上,它常常会输出错误的答案,生成一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它不像分析式人工智能那样基于演绎推算在输出结果上具有唯一性,而是会因归纳和综合材料的变化而使生成结论也发生变化。当归纳或综合了错误的歪曲性的信息时,就会生成扭曲事实的错误结论。所以,至少在目前的水平上,Chat GPT所做的工作只能算是信息的加工,所生成的是新信息而非可靠的真知识

Chat GPT的生成是一种从有到有的生成,即一种生成另一种,而非无中生有的生成。智能领域最重要的生成,是无中生有的生成。Chat GPT的生成,是将既有的东西经过浓缩或转译后生成为另一种,无非是既有的改头换面,这是只具备初级智能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人则不然,在少信息甚至无信息的情况下,人类智能也能生成有,形成全新的信息或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创造性生成

Chat GPT生成能力的增强,并未从根本上动摇人机之间的主客关系。它并没有形成可以与人的创造性生成智能媲美的能力,因而也没有从实质上取代人的智能和职能,两者的关系仍旧未变:人是Chat GPT的使用者,Chat GPT是人的工具;人提出问题,机器生成答案,答案服务于问题,机器满足人的需要。另外,Chat GPT只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生成了类似人回答问题的文本,还不可能生成自我意识、主体意向、动机欲望。而人在应对环境的智能活动中,是不断生成自我意识的,而这才是高端生成能力即创造能力的本体论根源:所以,Chat GPT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上。从本质上,它仍然只是模式识别技术,是机器学习算法范畴内的模型和场景应用的一次飞跃,还够不上革命的称谓。

但即便如此,Chat GPT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将机器思维的长处发挥得更透彻,借助它可形成人与机器之间协同式、互联式的知识生产,造就混合智能或脑机互惠的新形态,由此进入人机分工的新阶段:由智能系统更多更高效地完成工具性的智能工作,人类则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己作为主体的作用,即向技术系统提出任务、设定月标、启动其运行并享受其带来的成果。在这个意义上,“Chat GPT恐惧“Chat GPT崇拜一样,都是不必要的。

鉴于此,一方面Chat GPT确实因为对机器智能生成性的新开发新应用,展现了新的功能甚至新的神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生成仅仅是智能模拟的初级功能,还不是真正知识创新意义上的知识生成,所以需要以平常心看待它的意义,需要在Chat GPT附勉热湖中加以必要的祛魅

(摘编自肖峰《何种生成?能否创造?——Chat GPT的附魅与祛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析式人工智能:   
B.生成式人工智能:   
C.Chat GPT:   
D.人机分工新阶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更快并以成本更低的方式创作,不断降低创作与知识类劳动的边际成本,也可能颠覆部分行业,取代某些岗位。
B.分析式人工智能所遵循的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原则人在输出结果上具有唯一性: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遵循演绎推理原则。
C.材料一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创造能力,某些情况下甚至能超越人类;材料二认为其目前与人类智能的生成性相差甚远,还不能实现真正的创造。
D.材料二中,“附魅”指人们的“Chat GPT恐惧”或“Chat GPT崇拜”行为,“祛魅”体现为作者呼吁人们在Chat GPT的“附魅”地潮中保持冷静和理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署名中的“GPT-3”是一种生成式人工智能,这说明写作领域已实现人机协作,发展空间广阔。
B.Chat GPT可以根据李白的诗歌归纳出一定的算法规则,然后模仿李白的风格,创作出媲美李白诗歌的作品。
C.如果Chat GPT归纳或综合的是正确的信息,那就不会输出错误的答案,也不会生成“一本正经”的胡说。
D.Chat GPT不能从实质上取代人的智能和职能,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人机之间的主客关系,其意义十分有限。
4.围绕对Chat GPT“祛魅”这一论题,材料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5.有人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机器人写作”能完全取代人类写作。请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反驳。
2023-06-1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校际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已不仅仅是对媒体人的一种素养要求,更是网民在互联网世界的必备能力之一。媒介素养是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有学者也曾指出,它更像是一个囊括人们综合能力的大帐蓬,更强调人们在接受信息时的信息检索、识别、组织以及利用能力。

(摘编自《网民需具备媒介素养,获取信息却未必能看到真相》陈方)

材料二:

面对在新媒介环境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现象与问题,青年人如何积极适应不断更新的媒介环境,形成和保持自己的思想定力和是非判断力,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高质量信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这应当成为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青年人理应就自身媒介素养的建构去把握好四个:时代温度、文化厚度、思想深度与媒介尺度。

追求火热的时代温度。互联网深刻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构建了全新的媒介环境。从文字图片到网络直播,再到短视频,各种新技术样态不断出现,我们周围的媒介环境也变得庞大而复杂。在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革新和媒介环境变革过程中,青年人应当主动把握时代脉搏,利用好新的媒介技术,掌握新的媒介环境,将时代内涵融入自身的媒介素养的建构中。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时候,网络上出现了医护人员与方舱医院患者一起跳舞的短视频,还有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慢直播,这些朴实而又珍贵的影像,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在情感上给人以抚慰和力量,还凸显出重要的社会价值。

传承精深的文化厚度。文化的厚度决定了青年人的思想高度,我们青年人应当在网络新媒体互动过程中,积极传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价值,体现中国优秀文化的内容,向大众展现中华文化之美,摒弃情绪化和极端化的宣泄、辱骂甚至网络暴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在世界文明的激荡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树立和突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媒介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卓然的魅力。

培育扎实的思想深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造就中华民族与人文发展的基石,当人们在不断追求进步和奋斗的过程中,将文化赋予思考的权利移植于某种思想高度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从中感悟人性之美好、人性之道义,即中华民族文化讲求的和文化是人与外界的天人合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更是人自我认知的统一。人们从时代的温度和文化的厚度中收获成长的果实,更不断滋养自己,逐渐成为不同领域的播种者。尤其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播种者即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收割者看似是受众,又因传—受关系的合一导致身份的合一,人们不再纠结于究竟是还是,而是将更广泛的视野放置于信息本身。当我们借助便捷的新媒体载体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的同时,我们很可能也陷入了被动思考的阶段,这种被动状态与尚未思考之间是对位的,孰真?孰假?真亦假,假亦真?信源、信道与信宿之间的内核关联又是否与信息传达的效果相一致?我们究竟应该相信谁?这些议题的出现,均指向了人之所谓人的内核——思想定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心、定神、定行之力,对每一个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的网民,尤其是青年人来说,都具有直接、鲜明与迫切的现实意义。面对弱水三千的迷失感,青年人应当具有坚定的思想定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理性、广博的知识所赋予思想以成熟呈现的能力,具有只取一瓢饮那般魄力,自觉避免在鱼龙混杂的信息狂流中迷失思想的航向。

把握恰当的媒介尺度。无论是成熟的思想,还是建构网络文明的责任,都终将落脚于一把公平、公正的媒介之尺。它既带领人类在网络的帮助下,丈量了世界的宽度和广度,又以一把戒尺之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训。诚然,其目的不在于强求具备编解码能力的我们进行某种思维的规训,而是直指时代、文化与思想议题共同影响下的一种反思性,更确切说是促使我们学会自省,这是面对某些过度娱乐化现象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意识,是看他者醉于灯红酒绿时保持自省的心态平衡,是看遍世间万物却明晰其内在的规律真理。

(摘编自《青年人要把握好网络媒介素养的四个》谢辛、胡雨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是网民在互联网世界的必备能力之一,对媒体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素养要求。
B.面对在新媒介环境中出现的问题,青年人建构自身的媒介素养的目的在于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
C.青年人在网络新媒体互动过程中,应当积极传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价值的优秀文化,坚决拒绝网络暴力。
D.公平、公正的媒介之尺既带领我们在网络的帮助下,丈量世界的宽度和广度,又促使我们学会自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素养”这一话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材料一的作者认为,媒介素养包括人们的多种能力,而信息检索、识别、组织以及利用能力尤为重要。
C.材料二多用关联词和限定性词语,如“不仅……还”“很可能”等词语,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
D.材料二选用的论据既有确凿、典型的事实论据,又有具有高度权威性的道理论据,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3.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6-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成为文艺创作的新风尚。从流行的各类文创产品到“戏曲进校园”“非遗进课堂”等活动,从以《千里江山图》为创意起点的舞剧《只此青绿》到以唐俑为灵感创作的节目《唐宫夜宴》,从文创热、汉服热到传统生活美学的讨论……可以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多方位、多层次的。这些成果正在滋养着当代文艺创作。

如今,传统文化的营养日益构成当代文化的底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社交礼仪等。当然,也包括当下的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基于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更要善于发掘中华文化资源,立足时代语境和文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创意和技术的融入。因而,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艺术创作,不是对古典艺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而是融入当代文化视野和审美理念的一种艺术创造,其形态和意蕴既是古典的又是时尚的,彰显的是当代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表达力。比如,借助良好的创意和数字化技术支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戏曲研学创演节目《拿手好戏》,以沉浸式体验为主,设计闯关谜题,锤炼学员们的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功夫,开播以来受到观众好评。这个节目正是通过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通过唯美的视效,展现传统戏曲的隽永魅力。沉浸式体验、影视化呈现、时尚化表达,使大众对戏曲有了深刻的认知和真切的感悟。引发观众感慨“美哉”的,是历史情怀,是中华传统美德与价值观念,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密码。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知易行难,是一条考验认知、考验审美、考验技术的路。这条路只要走通畅,一定会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大有裨益。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审美意蕴的中国当代艺术,让受众更生动地感知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同时,有助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彰显中华美学风范。

(摘编自范玉刚《传统文化应有当代表达》)

材料二:

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虚拟数字人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有机融合,打造出全新的IP形象。比如,“天妤”的设计以传统飞天和唐代女俑为灵感,她衣袂飘飘,妆造典雅,发型设计是“双环望仙髻”;头上戴的嵌松石花钗、珍珠流苏花钿等饰品,是在史料基础上,参考唐代出土文物设计而成;妆容上使用的黛眉、斜红、莲花形花钿、桃花妆容,则还原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女俑妆容,通过对虚拟数字人外在形象的打量观赏,观众得以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亲密接触”。

数字人的设计制作并非易事,既需要技术支撑,又需要文化打底。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的设计制作,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研究、整理、应用、传播的过程。比如,为了让“苏东坡数字人”贴近苏东坡的原貌,中华书局在容量超过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心进行海量搜索,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关键词精准抓取到一批涉及苏东坡客貌形象的古籍文本数据。同时,又通过图像搜索技术,抓取了由宋至清涉及苏东坡的100余幅画作,既包括苏东坡的单人画像,又包括如“西园雅集”“赤壁”等主题的群像以及若干石刻画像拓片等,从而初步形成对于苏东坡客貌形象之“古籍真实”的把握,然后再由权威专家进行系统校验,确定下来超写实“苏东坡数字人”的每个细节。由于这种整理和研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应用性”,所以能够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非像纯学术研究那样,研究成果大都只能存在于论文中。

数字人要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效发挥作用,可以始于颜值,但最后还是要终于价值,因为人们开发数字人,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使用。

2022年7月,身着汉服的“艾雯雯”在国家博物馆上岗。她穿梭于国博各展厅,为慕名而来的全球游客介绍着国博14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夭夭”,除了在各大博物馆提供讲解、导览服务,还担任“文博虚拟新闻官”,经常跟随展览出海,传播中华文化。

在传统戏曲领域,数字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活跃。京剧领域已出现“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粤剧界已诞生粤剧数字人“小勤”,而“秦筱雅”则是秦腔数字人的代表。“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甚至还现身梅兰芳大剧院,并与台下观众深情互动:“距离我上一次登台已经过去了60多年,没想到我们又重逢了。”那一刻,数字人不仅复原了梅兰芳先生的形态、声音及面部表情,也让人看到了传统戏曲振兴的希望。

数字人让大量文化瑰宝重新“复活”,以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走进烟火生活,焕发青春活力。可是,数字人建设毕竟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其中,内容生态是制约数字人发展的最大瓶颈。虚拟世界中的“你我他”,即使只是存在于数字空间中的化身,也需要现实生活内容作支撑,需要“故事”来引流。唯有如此,数字人才能既拥有好看的“皮囊”,又拥有丰满的“灵魂”。

(编自俞国林王建《数字人: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下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基于此,新时代的文艺创作都应当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取材。
B.“天妤”数字人取材于传统文化,其外在形象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视觉化呈现,能使观众得以了解中华传统服饰。
C.设计制作“苏东坡数字人”,完全是一次对苏东坡主题古籍文献、图像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力争贴近苏东坡原貌。
D.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数字人”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之美,其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有效推动传统文化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沉浸式体验、影视化呈现,到时尚化表达,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由之路。
B.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的设计制作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应用性,比纯学术研究有价值。
C.数字人为原本依赖人和舞台的传统戏曲的振兴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
D.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类数字人将会取代纸质书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音乐作品《三星堆·神鸟》将三星堆文化与民族音乐、电子音乐等多元艺术表达形式结合起来,实现了传统演奏与现代科技的交互融合。
B.戏曲《四郎探母》遵循中国特有的审美文化,在服饰装扮上,杨家将穿明式官服,而铁镜公主踩花盆底、戴旗头,俨然是清代后妃的打扮。
C.以“天妤”为主角的系列短剧《千壁寻踪》圈粉无数,观众领略了即将失传的巾舞的无穷魅力,见识了传说中“反弹琵琶”的精妙绝伦。
D.《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转换场景,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手法,讲述典籍的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如何更好地打造“数字人”?请结合材料简析。
2023-06-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老龄化,在当代具有全球性趋势;关爱老年人生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目前生活状况整体较好。但本次调查对老年生活核心内容的语言生活仍缺少必要的关注。语言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以语言文字为桥梁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语言生活的质量高低和优劣对于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解老年人的真实语言生活状况,笔者课题组于20228月在江西、广东、江苏、重庆等省市的30余个城市和农村展开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55份。调查对象整体上是8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

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在语言能力方面,多数老年人在社交中不存在语言障碍,但仍有37%的老年人在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中经常存在因方言差异等带来的语言不通问题。在交际对象方面,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与中青年特别是青少年交流明显不够,83%的老年人很少与青少年交流,60%的老年人甚至与子女和孙辈的交流都比较少;70%的老年人表示与中年人交流有代沟,88%的老年人表示与青少年交流有代沟。在说话时长和交流意愿方面,46%的老年人表示每天说话的时间比之前减少了,43%的老年人表示主动交流的意愿比之前降低了。在网络交际方面,很多老年人会使用手机购物、查询信息、社交聊天、娱乐等,也有41%的受访老年人表示用手机只打电话,基本不会做别的事;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占47%,但会使用微博、邮箱等其他网络应用的老年人只占5%88%的老年人还是习惯于使用电话进行联系和交际。在了解流行语和新词语方面,只有1%的受访者表示很熟悉,有84%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不知道。

④多数老年人从内心渴望跟上语言生活的时代步伐,但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的制约又使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积极参与社交语言生活。

⑤生理老化导致老年人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所下降,如听力、视力、记忆力、发音能力、词汇检索能力、话题把控能力、语言产出流畅性、句法使用复杂性、语言理解准确性等方面,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在社会交际中存在语言使用的实际困难。

⑥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环境和意愿。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社会角色,这些角色通常连续性地排列着,每个角色都和一定的年龄或生命阶段相联系。衰老会引发某些角色的丧失或中断,比如老年人从家庭、单位、社会的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无角”,这往往成为部分老年人郁郁寡欢甚至自我封闭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构成一个亚文化群体,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可以找到共同语言,更容易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但与群体外人员有较明显的心理距离,因此老年人往往缺少与年轻人交际交流的主观动力,有时甚至刻意回避与年轻人的交流。

⑦此外,很多随子女进城的老年人,由于环境陌生、方言障碍带来社交机会少、交谈对象单一、交谈话题狭窄等问题,可能会被无形地孤立,内心产生孤独,从而缺乏健康多彩的语言生活。

(摘编自刘楚群、夏学胜《过好语言生活享受幸福晚年》)

材料二:

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较上年增加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较上年增加0.7%,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不仅中国如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老龄化形势尤其严峻。与此相应,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不可忽视。

②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是老龄化社会各方必须思索的重要问题。对老年人语言衰老及障碍的研究,是提供语言训练、延缓衰老、促进积极老龄的基础;对老龄社会中老年人语言交际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前提。

③目前,针对服务老年个体的语言需求、解决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国际上已形成专门的学科分支——老年语言学。该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老年人语言衰老与障碍的特征及机制,研究和解决老龄社会中的各类语言交际问题,研发延缓或改善老年人语言能力退化的服务或技术。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尚存在三个明显的“不平衡”:一是老龄社会语言问题的复杂性与老年语言学研究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我国老年人改善语言生活质量的需求与研究成果应用范围及水平之间的不平衡;三是国外老年语言学发展水平与我国老年语言学现状之间的不平衡。

④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要求。这些均与解决老龄社会语言问题、提供语言服务相关。

⑤我国发展老年语言学,要率先攻克在老龄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语言学问题,主动服务“脑科学”等重大战略性科学攻关问题的研究等;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如面向老年人的语言能力量表编制、提取相关老年疾病的语言标志物、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研发语言障碍的筛查诊断系统等;服务老龄化社会治理,积极开展社区语言认知障碍筛查、科普,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开设语言课程或活动以提升老年人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促进积极老龄化。

(摘编自黄立鹤《当你老了,语言也会衰老吗——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与我国老年语言学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心理健康等取决于其语言生活的质量,提高老人语言生活质量才能让他们更好安享晚年。
B.多数老年人渴望让自己的语言生活跟上时代,但现实并不乐观,因为他们受到生理老化、方言障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C.基于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现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D.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工作是重中之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其心理也随之发生改变,有的老人因此郁郁寡欢甚至自我封闭。
B.在故乡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习惯了农村传统的社交方式,在跟随子女去城市生活后,可能感到孤独不适。
C.推动老年语言学研究,建设老年语言学学科,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
D.为了解决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不平衡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关爱老人语言生活”的一项是(     
A.“父母在,不远游”,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回乡就业,实现游子和家人的“双向奔赴"。
B.“不怕人老,就怕心老”,文东街道提供便捷场所,引导老年居民常出户、广交友、多唠嗑。
C.“春蚕不老,夕阳正红”,“银发知播”借助网络平台,面向广大网友传授自己的毕生所学。
D.“执着追求,甘于奉献”,上海民营企业家郝捷连续十六年向长宁爱晚亭敬老院捐款捐物。
4.两则材料都引用了数据,请任选一处说明引用数据的作用。
5.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组织研学活动,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发展老年语言学的调查报告。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这份报告的调查内容及相应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 一个外国同行问道:在很多中国舞蹈节目中,为什么表现年轻人恋爱经常用同一个动作套路——一见钟情,女孩子害羞地跑到舞台一边,一只手放在身后,男孩子再三试探后上前一把拉住 ……

外国同行的问题,让笔者十分尴尬,也十分感慨。长期以来,抄袭模仿,千篇一律一直是文艺创作中的痼疾,这在舞蹈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经常看舞蹈的朋友会发现,很多舞蹈作品总是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破解舞蹈创作中的同质化问题需要系统化思维。

首先,舞蹈编导要勇于放飞想象的翅膀,不断从鲜活的社会生活和广泛的阅读中寻找素材和灵感。历史传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帝王将相、贩夫走卒……这些都可以用舞蹈作品来展现,所以舞蹈编导在题材选择上,不要随大流。不要扎堆,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同质化问题。即便是一些经常出现在舞蹈作品中的题材,也可以通过这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让作品产生新意,其中的关键是编导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悟,让作品反映出编导的思想观念和个人情怀。而要做到这些,舞蹈编导就要在创作中戒除功利心态,摆脱物质的袭扰,沉下心、俯下身,将心思专注于作品的打磨上。

其次,要完善舞蹈教育体系。切实改变重技术轻思想的教育思路。要挖掘并保护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鼓励学生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大胆用舞蹈语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舞蹈教育不能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不能只注重对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应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舞蹈的创造力,不仅要摒弃门户之见,还要鼓励学生打开眼界,多向传统经典学习、多向当代优秀作品学习,多向音乐、文学等其他文艺门类学习。舞蹈是一个实践出真知的行业,除了教授理论知识,还应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因为舞蹈编导的独创性思维都得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获得,如果舞蹈教学只停留在观看、讲解、赏析作品上,学生们很难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也就很难摆脱对前人作品的模仿。

再次,加强包括舞蹈艺术评论在内的文艺评论工作,提高文艺评论的质量,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影响力,营造健康的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加强舞蹈评论人才建设是当务之急。舞蹈评论家既要懂舞蹈,又要会评论,还要有比较好的文字功底。可目前这样的通才太少,很多舞蹈评论评不到点子上,导致一线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不服气”“不买账。对于一线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而言,要摆正心态,秉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此外,舞蹈评论与舞蹈创作要加强互动,彼此借力,相互砥砺。评论不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说自话,创作也不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娱自乐。唯有如此,大量优秀的舞蹈作品才能不断涌现。

(摘编自陈伟科《如何破解舞蹈创作中的同质化难题》)

材料二: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舞蹈始终承载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以独特的身体姿态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旨归,呼应国家、时代和民族的文化需要而不断更迭。中国舞蹈始终以挺拔昂扬的身体姿态,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也向着更深沉的文化自信舞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国文化交织激荡的背景下,自国外而来的多种舞蹈形式也逐渐进入中国视野,为中国舞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比如,舞剧是西方外来的舞蹈形式,对其进行中国本土视域下的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不断秉持的践行宗旨。当我们不断探讨像《宝莲灯》《小刀会》这样的民族舞剧创作,如何奠定了中国当代舞剧的创作形态的时候,民族身体语言的运用与融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视。虽然我们当时还未完成自身的系统建构以供舞剧创作使用,但是民族身体语言的存在本身,足以彰显它在当时更多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身份的符号性彰显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一进入舞剧创作就直接进入一种以西方芭蕾为基准的身体语言运用与体现中。所以,也是秉持着这样一种内在创作理念的延续与体现,我们才会在今天看到像《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优秀舞剧的创作层出不穷。其创作的背后皆内含着中国舞蹈创造的最核心动力,就是以更自觉的心态,以更具文化自信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对我们国家作为具有内在深层文化底蕴的主体形塑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回望历史,中国舞蹈艺术在新时代蓬勃发展的社会语境中,不断与时代浪潮、世界文化进行着深度互动,并在文化自信与自省的体认下,充分彰显中国舞蹈主体的自我成长与本体意识的确立,以舞蹈身体文化自信的呈现树立起国家形象的高度自信。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重要的文化策略与文化实践方式,中国舞蹈艺术 必当坚定文化自信,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与传统相连;放眼全球艺术潮流的风起云涌,与世界相通;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舞蹈作品回应时代呼唤和人民期盼,与现实融汇,以昂扬的身姿舞进“新时代

(摘编自苏娅《以昂扬的身姿舞进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的身体文化自信建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质化”在文中是指舞蹈领域内很多舞蹈作品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给人似曾相识之感。
B.“门户之见”在文中是指舞蹈教育局限于本领域、只注重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培养。
C.“小圈子”和“小天地”在文中均指的是舞蹈艺术创作、舞蹈艺术评论的专业领域。
D.“挺拔昂扬”在文中是指中国舞蹈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旨归的独特身体姿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蹈编导唯有在创作中戒除功利心态,摆脱物质的袭扰,沉下心、俯下身,将心思专注于作品的打磨上,才能使自己的舞蹈作品产生新意来。
B.一线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不服气”“不买账”,是因为舞蹈评论家不能既懂舞蹈又会评论,还缺乏较好的文字功底,导致评不到“点子”上。
C.以更自觉的心态,以更具文化自信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对我们国家作为具有内在深层文化底蕴的主体形塑中去,这是中国舞蹈创造的最核心动力。
D.中国舞蹈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策略与文化实践方式,必当坚定文化自信,与传统相连,与世界相通,与现实融汇,以“昂扬”的身姿舞进“新时代”。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近几年产出的舞剧中,往往有着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即使在表达家国情怀的主旋律舞剧中,也难以避免地使用爱情故事中悲欢离合的情感表达桥段。
B.在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中,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粗略统计,群舞“1038”队形编排超过了50%,观众每看两个舞蹈就会看到这样的模式化编排,十分扎眼。
C.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吕艺生高度评价山东艺术学院的群舞《喜鹊衔梅》:“这是一个很有创新意识的作品……托物言志,这个舞蹈小作品意义很深远。”
D.无论什么角色,不管什么剧情,只要是男女主人公的双飞舞,都会出现男演员将女演员抡起来扛上肩,女演员再接着做“倒叉”像杂技一样的高难度动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就河南卫视舞蹈取得成就的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2021年春晚舞蹈《唐宫夜宴》起,河南卫视频频将传统文化与创新综艺形式结合,网剧串联歌舞,融合绘画诗歌,不仅推出中国节日系列“奇妙游”,还屡屡制造出刷屏的爆款节目,备受年轻观众喜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更盛赞河南卫视是舞蹈界的福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牌坊、院落、街道、老民居等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更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保护、传承、利用好文化遗产,有利于激活城市活力、塑造城市品牌、增加城市魅力。

城市是一个活态的生命体,需要不断更新。可城市更新又面临着诸多悖论,比如大拆大建和不当的整治更新会导致老城风貌消失;若将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封存固化,又会使其失去活力和使用价值。保护文化遗产既不能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不能将文化遗产封存固化,而应采取一种渐进的、由点及面的城市更新方式。具体而言,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和最大隐蔽原则,在保护城市整体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老城进行必要的小尺度提升性改造,针对基础设施进行活态化改造,按照点(文化遗产建筑)、线(历史文化街区)、面(活态城市空间)的顺序进行老城更新。

文化是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中尤其要注意的因素。城市更新改造时,被保留的文化不应仅仅作为一种静态化修辞的建筑而存在。要想让文化遗产成为活的文化,不能对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而必须依托人进行活态传承,即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传承,以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方式,激发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对特定的文化空间进行微改造,如增设社区美术馆、创意书店、生态绿地等,以实现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与百姓生活的活态融合。作家冯骥才在描述对历史名城巴黎的观感时曾说,巴黎的卢浮宫、凯旋门和圣母院等,只是历史的几个耀眼的顶级的象征,而巴黎真正的历史感则表现在城中一片片的老街和老屋中,因为这些昔日的空间中有活生生的历史,有血有肉,生动而真实。

因此,在探索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从保护文物的角度、追寻历史的角度、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操作,还要从关爱人、体谅人的角度出发,关心当下居住在历史街区中的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尽可能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建立诸如老北京文化活态博物馆等以居住为主要形态的社区,使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不再是死气沉沉的硬件展示。

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就要通过文化遗产增加社会互动、突破传播的时空限制、建构新的传播模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文化遗产的价值脱离不了其原本的社会体系,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中,不仅要关注媒介对文化遗产器物层面的信息呈现与符号表达,更应利用新媒介的传播优势阐释文化遗产的符号所指和意涵。文化遗产传播是文化遗产价值增值的过程。因此,不能将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存量看待,例如将文化遗产看成文物、遗物、不动物、过时物等,而应将其看成动态的流量——随着多媒体、互联网、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文化遗产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将得到空前增强。

总的来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也能产生社会效益,还具有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文化效益,更能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国际影响力,更能增强文化自信。

(摘编自于小植《在城市更新中让文化遗产起来》)

材料二:

有着2800余年历史的平遥古城,宛若一幅行走的画卷,呈现出明清时期汉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万千气象。古城内,大街小巷纵横,300余处文物、近3800座古民居错落其间,相映生辉。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平遥有了世界坐标,中华血脉绵延未来。

古城南街窑门巷12号,历经300余年岁月,迎来了逆生长。政府出资6.7万元,将破损严重的地方修好,把西边倾斜的小二楼扶正。近10年间,平遥古城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财政资金修缮了104处院落。这些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挂上了历史建筑的标牌。

“80肖旭是土生土长的平遥人,在外从事文创产业多年,返回故里专事汉服研究与旅拍,复原了双林寺供养人服饰,少女们身穿这样的服饰在古城徜徉,活起来的文物走进更多年轻人的世界。像这样返乡创业的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平遥漆器产业不断发展,国礼品牌快速发展……

走过2800余年,古城依然有着蓬勃生命力,至今,在这里还居住着4.2万城市居民。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开发旅游的同时,高度重视百姓生活。平遥人也为保护古城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平遥古城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历史样貌。

山西省政府下发文件,规划建设平遥非遗数字展示馆,打造中国文化遗产传承弘扬展示示范区,并将之发扬光大、推向世界。平遥古城历久弥新,未来可期。

(摘编自李倩倩、侯琎《山西平遥古城:守护千年 今又芳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既包括各种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各类文化传统与历史文脉。
B.文化遗产需要依赖于人,进行活态传承,而不是一味地采取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
C.保护文化遗产要多方施策,这不仅要保护文物、追寻历史,还要关爱人、体谅人。
D.文化遗产塑造城市品牌。传承传统文化,既要坚定文化自信,也要担承历史责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拆大建势必会封存固化历史文化街区,因而老城区更应该按照“点、线、面”的顺序进行有序更新。
B.材料一用冯骥才描述巴黎的观感来说明,城市真正的历史感在于老街老屋,那里才是文化价值的所在。
C.80后平遥人肖旭的创业故事,是年轻人参与文化传承的生动个例,也是平遥古城活化文化遗产的缩影。
D.材料二引入具体数据,讲述真实故事,列举政府文件,运用对比论证,突出文化遗产传承的任重道远。
3.以下做法中,不属于“活化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在老城文化核心区域搭建实验性的舞台化互动与活动空间。
B.平遥古城企事业机关单位搬出老城区,严格控制居住规模。
C.开办社区艺术画廊,吸引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同学习交流。
D.深入开展研学旅游活动,让更多的人体验古城的淳朴之美。
4.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平遥古城在保护与发展中活化文化遗产,有很多成功之处,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
2023-05-12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莱阳市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