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血战松毛岭》讲述的是关于松毛岭战役的一段历史——1934年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国民党50万军队向中央苏区推进,松毛岭成了中央苏区东线最后的屏障。7个昼夜。在这山岭上,一万多名红军将士献出生命,为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的集结和转移时间。而他们的名字、生平、容貌都湮没在历史尘埃里,几不可考。

松毛岭战役中,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赢得了一线生机,他们的故事,正是伟大建党精神最生动的注脚。在编剧龙平平看来,20世纪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的过程,而松毛岭战役正是觉醒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此前的革命题材文艺作品,多是聚焦一个或几个公众熟知的历史名人、革命领袖进行创作,而松毛岭战役中则没有这样的大人物。这场战役中的人几乎没有文本可考。那么,该怎么讲好这个故事?创作团队不断自问,最终,他们的解法是四个字:守正创新。

守正,守的是正确的历史观。龙平平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首先要处理好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艺术加工必须基于史实,不能天马行空。因此,文艺工作者需要尽最大可能贴近历史,用真实的、符合时代逻辑的叙事告诉观众那段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剧中的群像塑造,有农民出身,誓死追随红军的独立团团长余光明;有大地主的私生女,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女军医朱音;有逃离国民党军队,又毅然加入红军的旧军官跛佬;有小算盘打得精明,又肯为红军慷慨奉献的商人项万金……这些人物都不是完人,他们身上大大小小的毛病,皆源自不同的社会地位、身份,以及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这样的人才是真实的。龙平平说,只有这样复杂、立体而可信的人,通过一场场艰难的斗争,一点点成长、觉醒,最终为了自己的信仰冲锋陷阵、流血牺牲,才能引起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共情。在他看来,这是此次创作过程中最大的创新——我们讲了一群普通人的故事一把大量默默无名的,甚至没有历史记载的红军将士,从历史概念还原成了栩栩如生的‘人’。

龙平平认为,当前,正值革命题材文艺作品最好的时代,党中央号召开展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而年轻人对历史知识、革命精神的渴求又极其热烈,文艺工作者有必要、更有责任抓住这一契机,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革命先烈的奋斗与牺牲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什么关系通过文艺形式传达给广大观众。

一个国家的魂牵系在‘英雄’身上。但‘英雄’不光是大人物,还有许许多多像松毛岭战役中英勇献身的红军战士一样的普通人。龙平平表示,对年轻人来说,只有知道了新生活从何处来,才能明白自己该向何方行。

(摘自《点燃当代青年心中星星之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文学家和艺术家来说,衡量他们的人生价值要看作品;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也要看作品。
B.文艺工作者只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就能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留下艺术经典。
C.《血战松毛岭》讲述的故事是伟大建党精神最生动的注脚,充分体现了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融合。
D.文艺作品中展示出的复杂、立体而可信的人物形象,能引起观众,尤其是能引起年轻观众共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坚持守正创新,都具体论述了守正创新对在新时代开拓文艺新境界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B.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血战松毛岭》充分展示了创作者的历史观:艺术加工必须基于史实,叙事真实且符合时代逻辑。
C.龙平平认为现在是革命题材文艺作品“最好的时代”,文艺工作者应通过文艺创作满足年轻人对历史知识、革命精神的渴求。
D.电视剧《血战松毛岭》是文艺工作者践行新时代文艺作品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的方针而创作出的优秀作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B.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C.明代文坛著名的“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清代诗人黄遵宪在《杂感》一诗中写到:“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请结合材料一概述文艺工作者的“重任”的具体内容。
5.当代革命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根据材料二相关内容谈一谈。
2023-02-2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21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两亿多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在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地方实践上,上海市明确提出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重点打造枢纽型的社区养老综合体,集成日托、全托、助餐、医养结合、康养服务等功能,强化社区养老资源与服务的统筹调配能力。四川省提出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力争实现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可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和实务界的迫切任务。

社区养老综合体中的社区并非行政区划的法定社区,而是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多元需求为中心的地域生活共同体。综合体概念源起于城市综合体,强调业态融合,广泛应用于商业综合体、服务综合体,田园综合体,等等。陈仕达认为养老综合体是养老养生一体化的解决思路与解决方案。叫养老综合体概念的机理在于摒弃传统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二元化困局,实现多元服务紧密结合、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一元服务体系。可落地、可持续的社区养老综合体建设方案将为完善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重要驱动力。通过对我国社区养老综合体的实践总结,借鉴美国与日本经验,本文尝试探寻出一条多主体联动、多服务融合、多职业联合的社区养老综合体的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综合体主要采用三种模式。一是民办公助的市场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案例可分为保险型、产业型和嵌入式。保险型的典型代表是2010年3月成立的首个养老社区——泰康之家,这是由泰康人寿投资建设的养老社区实体,在借鉴美国退休可持续照护社区CCRC)经验的基础上,将养老社区的投资、开发、运营一体化,力求实现保险与医养的有机融合。

二是产业型养老社区模式。近年来,康养小镇、虚拟养老、养老地产等多个养老社区百家争鸣。其中,九如城养老产业集团是基于全产业链的养老综合体概念建设的典型代表,该集团在社区内建立十大中心(养护中心、颐养中心、康复中心、护理中心、失智照料中心、抗衰老中心、体检中心、研究中心、培训中心、数据中心),在老年人生活、医疗、娱乐、宗教、学校五个方面,满足退休老人从健康养生到临终关怀各个阶段、不同层次的需求。九如城在CCRC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元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在于运营团队和管理,侧重康复、理疗、护理人员的培养和建设,致力于解决养老服务的人才缺口问题。

三是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展较快,日间照料、助餐点、托老所、康复中心等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老年人的需求。2020年,上海老龄委提出在中心城区力推社区嵌入式养老,率先以社区养老顾问的服务方式,成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领头军。枢纽式为老服务综合体是实现嵌入式养老的典型。为老服务综合体中设置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照护之家、敬老院、护理院,基本采取社区嵌入式设置,各类便民服务网点、助餐点以及文体中心等毗邻建立,形成15分钟生活服务圈,老年人不离开社区就能得到各类服务。

(摘自《新视野》2022年3期《我国社区养老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有删改)

材料二:

在《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1)》的发布会上,青连斌指出:社区养老肩负着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和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的功能,社区养老要明确其‘依托’的本位,最主要的就是依托社区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实际上,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都要‘依托’社区。发展我国养老服务的重点是居家养老。而在社会政策研究领域,有不少研究者早就将社区服务的依托功能与平台作用联系在一起。比如,潘屹等人认为:调动社区资源,即充分利用社区中的各种服务形式、服务组织和设施,由家人、亲友、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内(外)各种性质的服务机构对社区内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各种照护服务。因此,社区养老社会服务是指社区综合各种社会力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社区成为养老服务资源的链接和组织平台。景天魁提出: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是以社区养老机构为支撑点,将辖区内的家庭养老、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等形式整合在社区这个平台上,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心理健康等综合而全面的养老服务,努力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的养老服务问题,为其他国家的养老服务事业贡献出中国的经验与道路。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发布的《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政策的国际共识》向从事老年照护的专业人员倡议到:在长期照护系统工作的健康照护和社会照护人员必须做好准备以提供广泛、全面的居家服务、社区服务和机构服务。

(摘自《新视野》2022年3期《老年护照社区平台:认识误区与发展思路》,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递增,养老形势日益严峻,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
B.社区养老综合体建设方案将不断完善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为其提供不竭动力。
C.与传统的社区养老相比,社区养老综合体是一种突破二元化,以多元养老需求为中心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D.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依托社区这一平台,用最低的成本解决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养老问题,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和做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社区养老这一话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想要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的养老问题,需要依托社区,才能做好真正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
C.社区养老服务能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所以需要调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
D.集合多元服务、整合不同主体资源等是打造社区养老综合体的关键。
3.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传统美德的选项是(     
A.《论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B.《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C.《弟子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D.《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三种养老模式各有何优点。
5.如何完善社区居养老服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2-1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玉溪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山海情》《觉醒年代》《叛逆者》等“现象剧”“出圈”了。这些国剧以充满审美意趣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让我们与“他们”真切相遇,从中,我们看到“他们”,更看到自己。

人们时常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价值失落感叹唏嘘,无奈彷徨,而艺术往往可以提供一条救赎之路。2021年“出圈”的国剧作为一种重要参照,以高贵的“戏核”,首先在价值引领上实现了与观众的共情。很难评判,为什么大众艺术少有讲述大众自己的故事,那些聚焦北上广深的都市生活剧创造出无数鲜亮的人物,其实与数量庞大的大众全无关系。而《山海情》却不同,它讲述了大山里、戈壁滩上的大众出走乡里、移民戈壁、创造奇迹的故事。乡民中间的马得福、白老师是山里的普通人,却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英雄。

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于创造永恒的生命奇迹。如果说《山海情》是集合种种以成典型,《觉醒年代》却是在真实历史人物基础上的艺术创造。真实与虚构的勾连,奇特的艺术生命力恰在于不灭的灵魂与活着的人之间进行跨时空的对话,其间所迸发的激情与优雅的火花,是当下人们跳出庸常迈向崇高的灯火。电影导演徐皓峰曾说:“故事的核心是观念,许多故事无魅力,源于观念无趣。”《觉醒年代》的创作依靠文献和方志,但它却以诸多虚构的情节抵达了真实的生命。

爱与生命,是文学艺术的母题。无论是《山海情》,抑或是《觉醒年代》《叛逆者》等,都以微细的镜头捕捉到了这个强大的主题。而所谓红色或说主旋律,也的确因为“爱”的审美表达而获得认同,并因此获得经典意义。《觉醒年代》穿透了历史,拍出了那个时代的可怜与绝望、奋起与追索。一个时代的政治与意识形态、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的命运,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得以表达,令人倍感怜惜。历史上有无这段情节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者以匍匐在大地上的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相约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片段,跨越时空,让屏幕前的观众们一同泪流。

“出圈”国剧要表达“红色”,但它们的情调、气质和风格却不是一路高歌地追求革命、歌颂人民和表彰先进,甚至恰恰相反,这些正剧的潜流竟是悲情感怀与悲剧韵味。这些作品因浸润了悲剧的情调,而获得了审美的高度,也由此暗合了人们越发挑剔的审美感受力。希腊悲剧和《荷马史诗》,是西方许多人文知识分子和作家的终生读物,《红楼梦》在中国具有同样的阅读魅力,悲剧的力量可见一斑。2021年的几部口碑国剧都因塑造了无限痛苦的悲剧人物,而拓展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2021年口碑国剧接连亮相荧屏,它们当然也难免瑕疵,但这些剧却召唤和集聚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引领我们去体味困窘下中国人的百态人生,去倾听先驱伟人的斗争呐喊……这些好故事的全部意义也许正在于——当它抵达观众时,可以支撑起人格的坐标,令人们获得自省。

(摘编自《2021国剧“出圈”:红色基因的审美表达》)

材料二:

“红色经典”感染力的基础之一是历史逻辑的充分显现,它在文学叙事中遵循了历史发展逻辑,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和“共产党何以救中国”的历史信念,其高扬的共产主义信仰既是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也是中国人民认同的一种历史逻辑的展开。因此,凸显历史维度、尊重历史真实是“红色经典”再生产遵循的基本原则。原本生成于特定历史语境的“红色经典”再生产,既要尊重历史逻辑真实,再现特定历史环境的残酷性、严肃性,在生存底线一再退守中奋起抗争和义无反顾,从而成就革命大义的合理性;也要立足现实条件,在时代精神中展示真实的人性,生动诠释革命党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恰恰是在眷顾和留恋“小我”中来成就“大我”的徘徊、不舍,而又毅然决然的坚定执着,由此触及到时代的精神巅峰,在真实人性和人情的普遍生成和传达中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需要新文化的引领,需要以文艺塑造新人,需要发挥文艺引导社会风向的作用。“红色经典”再生产要实现经典化,就要立足当代艺术高原追求艺术的卓越性,尤其要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人物。“红色经典”再生产要避免英雄形象的扁平化、人物性格的定型化,既要尊重历史真实,更要倾听时代的声音,要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以及英雄的成长史。也就是说,塑造英雄人物要刻画人物的“七情六欲”和家庭生活,这也成为再生产能否实现经典化的关键。

基于历史真实,追求艺术真实,“红色经典”再生产一定要明白英雄人物首先是“人”,但更要明白英雄人物之为英雄的超越性和特殊性,因此对其“烟火气”的刻画要有“度”,再生产要基于现实主义原则,以英雄主义为轴心展开,要回到社会生活的常识、常情、常德,以增强新时代人民的归属感、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

(摘编自《新时代“红色经典”的创作及使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价值引领层面引发观众的共鸣,是“出圈”国剧受到人们好评的重要原因,大众艺术如果脱离大众,就很难受到欢迎。
B.正是虚构的情节让《觉醒年代》创造了永恒的生命奇迹,由此可见真实的历史基础对于艺术创作并无裨益。
C.无论是希腊悲剧、《荷马史诗》《红楼梦》,还是当下“出圈”的国剧,都表明悲剧的审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D.“红色经典”再生产,必须站在历史的维度,将历史的真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聚焦北上广深的都市生活剧没能“出圈”,其重要原因是,这些剧作中观众只能看到“他们”,而看不到“自己”。
B.《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李大钊的友谊,以及他们与妻子儿女的深情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并不影响剧作对“爱”的审美表达
C.《山海情》等国剧虽然不是完美无瑕的,但却能广受好评,与这些剧作能引发观众的共情、引导观众进行人格自省是分不开的。
D.“红色经典”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只要能基于现实主义原则,注重“烟火气”,就能增强新时代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持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电影《辛亥革命》援引了《与妻书》的内容,表现了林觉民在生与死、小家与国家之间的艰难抉择。
B.复排的京剧《白毛女》在前辈们所创作的经典基础上,立足新时代,丰富了人物形象,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C.3D电影《智取威虎山》在致敬经典的同时,用现代科技为影片插上了视觉奇观的翅膀,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D.建党百年献礼影片《革命者》既注重呈现李大钊革命先驱的形象,也力求刻画他作为人夫、人父的柔软温情。
4.一部能“出圈”的国剧,应该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一进行概括。
5.讲好红色故事关键在于塑造更立体、更饱满、更鲜活的党史人物形象,新时代应该如何塑造红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2023-02-12更新 | 31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平高学校(师宗县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

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当前,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需要拓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和途径,拓展村民参与治理的广度、深度,整合各种治理资源,实现不同治理主体协同联动。

(摘编自蒲实《准确理解把握乡村建设行动路线图》)

材料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电商的东风渐强,一批返乡农民、非遗传承人和新农人回到乡镇,共同守护与发展家乡。电商大大加速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壮大了产业、繁荣了经济、凝聚了人气,提高了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与此同时,一种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用户潜在购物兴趣,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兴趣电商应运而生。时代赋予了农村耕耘者“电商”这把利器,用短视频等优质内容将农村土货和消费者连接起来。兴趣电商让逐梦者帮更多农民筑梦。2022年初,抖音电商推出“寻找同行者”计划,致力于挖掘优质达人和商家,助力他们在平台实现更长远的发展。青海“90后”姑娘牛梦琳把家乡的枸杞拍成短视频发布到抖音,打开了销路,不仅帮乡亲们卖出200多吨枸杞,还带动村民一起拍短视频、直播带货。这种产地直送的电商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各种差价,帮农民分享到更多的价格红利,让黄土地变成聚宝盆,圆了乡亲们的致富梦。

兴趣电商让逐梦者共绘家乡发展蓝图。过去,农村劳动力在家乡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只能外出打工,给老人和孩子留下远去的背影。电商上下行双向贯通的特性推动了资源要素在城乡双向流动,让个人打拼与家乡发展之间有了更紧密的结合点。返乡青年曾庆欢靠着抖音电商卖光了家乡湖南新化县所有豆腐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农村因此形成良性循环——园区越多、产业越强,则招工越多、人气越强、家乡越来越繁荣。

兴趣电商让逐梦者吃下“定心丸”。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面对很多风险挑战,特别是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市场风险带来的价格波动时常冲击着脆弱的农民,谷贱伤农、农产品滞销事件时有发生。抖音电商有效增强了农村从业者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线上售后反馈、直播带货过程中和消费者互动,从业者能科学对接市场需求以需定产、开发新产品,从而规避市场风险,大大增强家乡农业产业的韧性和市场竞争力。

(摘编自缪翼《梦想不会辜负乡土!这个电商平台让更多家乡好物被看到》)

材料三: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农业迸发活力。互联网将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聚焦“顶层设计”,着力“强保障”。越来越快的网速和不断优化的网络服务,让互联网已加速在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农村电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聚焦“电商营销”,着力“强产业”。互联网的普及,让一部小手机,就可以联通大世界,互联网打通了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外的信息壁垒,特别是近两年来出现的网络直播带货,更是助力农产品销售迈上了快车道。

聚焦“系统建设”,着力“强合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利用互联网搭建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外,利用大数据为乡村发展稳定搭建生产平台、金融平台、旅游平台、治理平台等同样需要重视。

(摘编自高鑫《“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有助于发挥信息化的作用,更有助于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B.只要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学会直播带货,就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C.抖音电商直接连接了农村土货和消费者,能减少中间环节差价,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D.不同治理主体协同联动能够夯实乡村治理的根基,提升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振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梦琳帮助乡亲们卖出200多吨枸杞是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
B.互联网技术使农业迸发活力,既可以助力电商带货,还可以搭建旅游平台。
C.2021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规模数据体现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成效。
D.互联网普及让小手机联通了大世界,因此,网络直播带货能助力农产品销售。
3.互联网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有哪些方面的助力?请根据材料概括。
2023-01-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故事说明的是中国人自我现状的丰富性,反映的是面对整个宇宙、社会和自然的多种境遇。要想更好地沟通世界、触动他者心灵,势必要让中国故事能够多角度提出和回答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层面的问题,多层次展现中国人面向全人类的坚守与胸怀。

讲故事作为文化行为要传达价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要有积极的思想价值、道德力量,讲中国故事,就是沿着中国人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的鲜明传统,表达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诉求,书写中国人价值实现的积极努力,鲜明反映倡导什么、弘扬什么、坚守什么。但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不单单指向中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还应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活价值理念产生密切联系,注重表达那些更具普遍性、更具恒久意义的价值,并增强其说服力。正如学者刘梦溪所说,有一些价值“不仅适用于一个时期、一个朝代、一段历史,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历史时期,所有的历史段落,既适用于传统社会,也适用于当今社会;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一些永恒的价值理念,在表述上、概念的使用上不一定相同。但是这些价值理念可以通过互相阐释,达到理解和沟通”。如果离开价值观表达上的共通性,中国故事的辐射力就不足以很好地与世界沟通。当前不少文艺作品思想内容承载量有限,价值支撑不足,缺乏对普遍人性尺度的发掘,尤其是不少以玄幻、穿越等为主题的网络文学,似乎在努力传递一些是非诉求,但缺少真正富于世界性的、恒久的价值理念,能引起共鸣或产生深刻影响的作品凤毛麟角。

问题是时代最鲜明的声音。人类都生活在不断缩减的时间阴影之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同样经历着生存、发展等诸多根本性问题,对宇宙、自然、人生不断提出一些根本性疑问,地球上的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他人不断较量中成长与发展,经历着同样的根本性生存发展难题,提出一些共同的根本性疑问,这是从人类共同体生活的根源处自动流溢而出的,正像泉水是从泉眼里涌出来的一样。而人类共同体生活的根源,正在于自由的个体心性对身处其中的人类生存困境的真切体验以及竭力脱困的奋斗。当代作家、艺术家必须要有面向世界的开阔胸襟,以中国故事书写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命运与挑战。作家、艺术家历来得时代风气之先,把中国故事与人类的根本性困境联系起来,以故事幻想、发问和探究,才能使中国故事的建构与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们忧喜相关、休戚与共。

讲故事有一条主旨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回归人性、挖掘人性,从人性最核心最隐秘之处,探寻人类精神的奥秘。讲述获得世界认同的中国故事,就要注重基于人类人性层面来思考问题,不单要注意选取受政治、地区、人种等因素影响较小的题材,找到跨文化传播中最普遍的共性,在创作中突出“人”的价值,捕捉“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律动,充分体现个体的价值精神,以及充分利用细节与接受者建立关联,而且还要注重在亘古不变的人类共同情感、在探索人性深层次的优点与缺陷上下功夫,以期让中国故事共通性的最大化得以实现。比如,中国作家麦家的小说《风声》《解密》《暗算》等在国际上很受欢迎,就在于作家善于挖掘人性和破译人的精神世界密码。

(摘编自梁鸿鹰《讲好中国故事:当代文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二: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外传播面临的重要课题。

统筹全局,创新传播理念,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顶层规划相对不足,话语体系滞后,经常被西方媒体抢先甚至牵着鼻子走,有时显得非常被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竞争中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媒体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主动作为,积极进行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国际战略布局;加快对外传播的议题设置和规划工作,赢得广泛认同,进而占领引导舆论的制高点和“发球权”。

创新表达方式,提高业务本领,强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既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也要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既要有道,也要有术。这就要求新闻媒体练好内功,主动提升全球媒介沟通和传播能力,加强对国外不同受众习惯和特点的研究,以融通中外的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

弹好“钢琴”,积极拓展公共传播新路径。媒体外交、民间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新的话语平台。应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全面、及时、权威地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应组建官方与民间相结合、境内与境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传播矩阵”,弹好“钢琴”,发出中国好声音。

(摘编自郑少忠《讲好中国故事,既要“敢讲”又要“善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好中国故事势必要让其能多角度提出和回答宇宙观等层面的问题,多层次展现中国人面向全人类的坚守和胸怀。
B.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传达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诉求、价值实现,还要传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而恒久的价值理念。
C.讲好中国故事只要注重基于人类人性层面来思考问题,注重人类共性,深度探索人性,就能最大限度实现共通性。
D.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媒体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练好内功,提升能力,加强研究,融通中外,发出中国声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了学者刘梦溪的话,从纵横两个维度阐述了价值理念既应具有恒久意义,适用于任何时代;又应具有普遍意义,可以互相阐释。
B.材料一对当下文艺作品讲述的中国故事给予了客观评价,既批判了网络文学都缺少真正的恒久价值,又举例肯定了一些作家善于挖掘人性。
C.材料一把“人类共同体生活的根源”比作“泉眼”,其根源正在于自由个体心性对身处其中的人类生存困境的真切体验和竭力脱困的奋斗。
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先总体上提出论述话题,然后再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总分结构中套嵌着并列结构。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所述“讲好中国故事”价值内涵的一项是(       
A.《西行漫记》一书,向世界展现了冲破重重封锁的中国工农红军形象以及革命根据地的面貌,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故事。
B.《三体》讲述了外来三体文明将要入侵地球、占领地球的故事,反映整个宇宙文明状况会怎样,会有怎样的道德体系,涉及外星人入侵、高科技危害甚至社会女性化等未来议题。
C.《我诞生在中国》选取大熊猫、金丝猴和雪豹等几个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家庭的故事,在展示中国美好自然风光的同时,形象阐释了“天人合一”“阴阳互生”等中华文化深刻内涵。
D.《清史稿》中记载了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的林守仁进京赶考,却客死京城。他的妻子王氏办完林守仁的丧事,给女儿做了一双鞋,然后回到卧室自尽,宣扬了中国节妇的故事。
4.两则材料都对讲好中国故事进行论述,论述的角度和重心有何不同?
5.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在文艺评论中说:“影片《万里归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分析样本。”请结合材料一对影片讲述的中国故事加以分析。

作为首部将中国外交官撤侨故事搬上银幕的电影,《万里归途》讲述的是努米亚共和国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因故滞留努米亚,后由于老同事章宁中枪牺牲,他临危受命前往协助撤侨。在任务顺利结束后,却因还有一批被困交战区失联的同胞等待救出,宗大伟在迫切渴望回国与亲人团聚和冒险营救同胞的矛盾挣扎中,最终选择逆行进入战区,凭借智慧与勇气,寻找并带领同胞穿越战火和荒漠,从反叛军的枪口下带领同胞归家的故事。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过去几年,一直听到实体店抱怨电商抢生意的声音,这让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互联网除了替代别人,能不能创造新的价值?如果说第一代的互联网应用就是桌面办公互联网,第二代的互联网应用就是乔布斯用苹果手机和App Store应用商店重新定义的娱乐移动互联网。在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提出一个概念,叫“互联网+”,指出互联网将跟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进入互联网的“互联网+”时代。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到今天的互联网3.0时代,大家期待着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变,期待着这个蓝海的出现。但是这个过程却整整经历了五年,为什么?因为没有像5G这样的技术为它赋能。光说要连接万物,车联网、物联网,实际上能力达不到。5G一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我们期待已久的这场革命,因为5G的到来,正向我们走来。

5G的应用场景首先是增强移动宽带。理论上,5G网速是4G网速的10倍到100倍。100倍什么概念?看一个1080P的高清视频一个小时需要10个G的容量,用5G下载只需要1秒钟,而在4G时代,可能要1分多钟。

大连接是指每平方公里的连接数量能达到上百万级。5G解决的是大连接的容量能力,万物互联,每平方公里中连接的不仅仅是人,路灯、井盖等各种市政管理的设施都要接入5G网络,就必须要具备大连接的能力,这是5G容量能力的体现。

接下来是低时延。5G时代,仅有1毫秒的时延,而我们拿针扎自己感到疼痛的反应时间是10毫秒。低时延主要用于控制类的操作。5G的大连接和低时延都是面向新型应用的,为车联网、物联网的应用提供基础。

5G到来的应用不仅是消费互联网,更是万物互联的产业化的应用:车联网、物联网、工业制造、进销存管理等大量的工业应用。这些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将面向一个新型的操作系统,进行自动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生态。

(摘编自吕廷杰《5G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材料二:

2020年,路透社报道指出,“疫情期间网络负荷爆满,中国经受住了这一考验,网络适度超前建设显然功不可没。这也让大家尝到了5G网络的甜头。”香港《南华早报》文章认为,疫情暴发后大量用户需要更快的网络连接和低延迟来支持多种应用,比如直播和远程会议,中国5G移动服务行业的长期发展将得到加速。

5G技术在中国覆盖范围之大,也令国外网友艳羡不已。

2019年,在YouTube平台,一则视频“云南偏远少数民族脱贫”(Remote ethnic group rises above poverty in Yunnan,China)获得好评如潮。其中记录了中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生活的今昔对比。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云南独龙江乡,深处峡谷,自然条件恶劣。新中国成立初期,独龙族“一步跨千年”,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当世界步入数字时代,独龙族还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吗?不少网友在视频中发现,这么偏远的村庄居然有5G,很多人表达了羡慕之情。

2019年至今,以5G技术填平“数字鸿沟”的努力一直在持续。今年7月,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实现5G网络全覆盖。电商、直播带货这些数字时代的产物,正逐渐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三农”领域的博主,在中国越来越多。

(摘编自2022年10月04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17日在郑州举行的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释放出明确信号,在中国5G网络已初具规模之际,5G发展步入新发展阶段:“奋力开创5G融合应用新格局”。

在过去两年中,5G已开始融入工业、能源、医疗、交通、媒体、教育等各行业。中国移动打造了上百个5G应用场景样板间。中国联通形成300余个灯塔项目。

今年起,5G融入行业将从样板间进入大规模复制阶段。为了系统化推进5G应用发展,工信部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并将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为5G赋能行业保驾护航。

5G“扬帆”还需要夯实网络基础,分步实现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此前工信部提出,做强系统、终端等优势产品,补齐芯片、仪表等短板弱项,大力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优化升级。

此外,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在发展5G的同时,考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演进方向、演进技术路线,提前谋划部署。“这是5G发展的成果,也是5G未来发展的延续。”

(摘编自2021年05月18日《中国新闻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的应用场景,具体包括增强移动宽带、大连接、低时延等三个方面,为建成产业互联网提供了基础技术平台。
B.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网络负荷爆满,中国网络适度超前建设,在有效助力抗疫的同时使5G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C.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的独龙江乡能够快速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与中国5G技术的大范围覆盖密不可分。
D.随着5G技术与越来越广泛的行业相融合,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为之保驾护航。5G步入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互联网3.0时代,要实现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变,离不开5G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
B.前几代互联网时代更关注人民的日常生活,而5G时代跳出生活层面,更关注产业的融合发展。
C.5G在与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要做强优势,补齐短板,有序推进产业链各环节优化升级。
D.在大力发展5G技术的同时,国家提前为6G技术谋篇布局,有利于抢占未来高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3.同样是对5G重要作用的相关报道,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怎样的侧重?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2-11-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五)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做强做优“中国制造”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推动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劳动生产实践看作人的类生活与类本质,进而把“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区别开来。人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创造和改造,人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今天,在崇尚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恰恰要求实践主体既要具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要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卓越的匠心以及关切他者之人文情怀与职业伦理的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的转变,其关键就在于推动科技创新并把原创的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运用到生产领域,促进制造业的实践创新,并通过创新解决发展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迫切需要生产主体拥有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

创新和创造不仅是人的生产这种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而且是任何生产组织(包括产业、行业、工业、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一个生产和经济组织失去了创新能力,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创新需要人、财、物等硬实力,也需要生产主体和劳动者的文化软实力,而生产和经济组织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就是直接支撑创新、创优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把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学知识,并且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成是公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

实现创新发展只有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工程素质与工匠精神,就是说需要“科学素质与工程素质”和“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因为以科学精神为统领的科学素质是把握、运用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必要因素,有助于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创新和创造的前提、基础。而创新和创造也离不开工匠精神,需要大胆探索,永不言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唯有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才能按照美的规律造出品质优良的 “中国制造”,同时塑造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新产业人、新行业人、新工业人和新工程人等新型实践主体。

(摘编自张秀华《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

材料二:

什么是工匠精神?有人会说:对于个人,工匠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是守专长、制精品、创技术、建标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是讲合作、守契约、重诚信、促和谐,分工合作、协作共赢、完美向上的社会风气。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工匠精神永不过时,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考工记解》记载,“周人尚文采,古虽有车,至周而愈精,故一器而工聚焉。如陶器亦自古有之。舜微时,已陶渔矣,必至虞时,瓦器愈精好也”,反映的正是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不断追求技艺精进的精神。

据说,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创作热情却不受影响。创作期间,他边写边批阅,即使写完,自己又“增删五次”,用自己的话来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他以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历经多年最终创作出《红楼梦》,穿越历史长河,震撼了世人,作为经典流传至今。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深刻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了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其中修表师傅修好一个文物表,需要200多天时间;修瓷器师傅给一个地方着色,可能要几万笔……当他们看着一件文物在自己手上复活时,就能收获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工匠精神激励我们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用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要执着专注地苦练基本功,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自我淬炼,主动接受工作重任,向工匠看齐,在各种挑战中不断磨砺自己、突破自己。

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工匠精神永不过时,让我们一起在思想上、态度上、行动上全方位践行工匠精神。

(摘编自张丽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推动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就能做强做优“中国制造”,并实现创新发展。
B.创新需要人、财、物等硬实力,也需要生产主体和劳动者的文化软实力,二者都很重要。
C.创新和创造离不开科学精神,也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创新和创造的前提、基础。
D.有人认为,对个人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干一行,精一行,作者不认可这一说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区别开来,人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B.当前我国正在向工业强国、工程强国转变,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运用,促进制造业的实践创新。
C.创新和创造是人的生产这种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所以创新和创造需要大胆探索,永不言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D.《考工记解》记载的“周人尚文采……瓦器愈精好也”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不断追求技艺精进的精神。
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二中“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
B.工匠精神永不过时,工匠精神在今天仍有价值和意义。
C.当今时代,工匠精神能激励我们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D.曹雪芹精益求精,历经多年艰辛而创作出《红楼梦》。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工匠精神,但其主要内容不同。请简要概括。
5.“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启发意义。工匠精神引发了你对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的哪些思考呢?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口语交际中,情感交流主要依靠表情、身姿、动作等体态语来完成。而在网络交际中,交际者身处异地,体态语无法观察,于是发展出网络表情符号来进行补充。照此看来,网络表情符号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表情的模拟,弥补了网络语言情感交流手段不足的缺陷。然而,网络表情符号的作用不止于此,它还发展出了体态语所没有的功能。

首先,有些网络表情模拟真实表情,并将其明确化、符号化了。在真实的人际交流中,表情本身是变化多样的。同样是微笑,有人笑不露齿,有人抿嘴一笑,有人仅仅是嘴角上扬。其语义指向也是含混的,既可以表示赞同、默许、欣慰,也可以表示嘲讽、不屑、无奈……真实表情是一种人体器官的本能反应,没有像语言符号一样经历约定俗成的过程;而其实质是想表达一种情绪或者情感,很难逻辑性地精确把握,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然而,在网络表情中,真实表情被符号化为千人一面的图像,每个人发出的“”都是一样的;在使用中,其情绪或情感也慢慢固定下来,指向一个确凿无疑的情感状态,比如“”就是表示“高兴”。在这个意义上,网络表情已经脱离了本能反应,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现象。

其次,有些网络表情符号模拟了特别的体态语,使之能够普遍应用。这些体态语虽然在口语交流中真实存在,但其实很难控制,很难广泛使用。例如因为窘迫、尴尬而额角流汗的表情是可能发生的,但生活中这样的情绪反应其实是很少见的。不过,在网络语言中,表示“大汗”的“”却随处可见。再如使用频率很高的笑哭“”,在真实情境中也是很难做出来的。这时候,网络表情把自然流露的情感状态变成了一种自主选择的交际策略,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控制和使用。

最后,有些网络表情符号还创造了实际交际中并不存在的体态语,以此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绪意义。比如“”这个网络表情,用来表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这在现实中就是不存在的,没有人会在旁观看热闹的时候真的掏出一片西瓜来吃。而这个“”主要表达戏谑嘲讽的态度,有时直接用作反语的标记,这种表情也完全不可能在真实交际中发生。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口语交际中反而不能够简单明确地表达旁观、嘲讽的态度,而要通过语气、语调、表情、身姿等手段来综合实现,而且还不一定能够表明态度。在这方面,网络交际借助网络表情符号反而更加便利,更加直观准确。

由此看来,网络表情符号并不完全是对真实表情的模拟,两者的差异也带来了网络时代情感表达方式的变化。据说人类真实的表情有几千种之多,使用者根据生物本能在下意识地使用它们、理解它们。到了网络年代,虽然丰富的网络表情提供了诸多选择,但日常使用的其实只有几十种。为了弥补丰富程度、细腻程度不足的缺憾,我们开始夸张化地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动不动就是五六个表情连用,“浮夸”成为网络交际的一种集体风格。与此同时,情绪的流露也变成了交际策略,网络交际中表情符号的选择虽谈不上深思熟虑,却也经过了一定的利益权衡和得失考量,“表情”慢慢变成了可以控制的逻辑反应。这种种变化,是网络表情符号广泛使用后的必然结果,是耶非耶,还留待我们好好思考。

(摘编自徐默凡《网络表情是对真实表情的模拟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表情符号补充了网络交际中交际者缺失的体态语,真实展示了交际者的表情、身姿、动作。
B.真实表情是一种人体器官的本能反应,是情绪、感情的流露;一些网络表情则把真实表情符号化。
C.在口语交际中,有时就算借助了语气、表情等手段也未必能表明态度,这催生了网络表情符号。
D.网络表情符号的广泛使用使“表情”变成可控制的逻辑反应,不是情绪的流露,交际丧失真实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三个角度围绕网络表情模拟真实表情的问题进行讨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B.文章中的事例分析细致具体,对“微笑”的阐述、特别体态语的分析都能够体现这一点。
C.本文的论证深入浅出,严谨论证的过程中不乏幽默生动,体现出作者较好的文字功底。
D.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尾段在收束全文观点的基础上,还强调了第一段提出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表情符号可以模拟特别的体态语,还发展出体态语没有的功能,可以说,它丰富了情感表达的方式。
B.人们把一些虽然存在但难以控制的体态语变成了固定的符号,这为网络表情符号能够被普遍应用创造了条件。
C.在网络交际中,网络表情符号能够补充体态语所没有的功能,并且使用方式越发多样化,所以值得大力提倡。
D.“‘浮夸’成为网络交际的一种集体风格”与网络社会交际中表情达意的需求有关,并不是作者的负面评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藏品火了。今年1月,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原作《群虾图》首个社交化数字藏品在上海嘉禾首届冬季拍卖会竞拍,最终以30万元落槌价成交;北京冬奥会举行期间,国际奥委会官方授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发售,售价99美元,售出当天秒无。当下,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企业甚至艺术家个人都开始试水数字藏品,这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所谓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具有可追溯、难以篡改等特点。传统藏品和数字藏品相比,前者锁在保险柜里,后者则在网络账号里。

这可能会把千百年来的收藏形态给彻底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收藏,都是实物形态的,珠玉宝器、简牍书卷,无论如何得有一个可触摸的实实在在,来提供一种占有感。数字藏品就不是这样了,它是虚拟的,超物理形态的,说是一个藏品,其实只是收藏了一段代码。

数字藏品可能会避免一些传统藏品的遗憾,比如不会有那么多毁损,金字搭不用拆下来搬进博物馆,《富春山居图》也不用分开收藏,虫蛀、风化、腐蚀,这些收藏大敌将不复存在。当然,这不代表数字藏品就更耐久,一个技术性的变化,可能就会导致藏品消失。小说《三体》里未来人类选择留下文明的形式依然是石刻,这是个有启发的假设。所谓藏诸名山、纸寿千年,恐怕没有哪个数字载体可以超过物质留存,人们怎么可能指望千变万化的互联网出现海枯石烂的故事?

在现阶段看,不同的收藏方式还是各有优劣,人们不妨各取所需。不过数字藏品的出现,依然足够有冲击力,让传统的文化定义开始发生转移。传统的艺术创作,追求的是经典化、古董化、精英化,那么今天有可能变得日益技术化、日常化、平民化。人类对文化的欣赏、拥有与满足,开始摆脱物质限制,走向一种超现实。人们在纯粹的物质世界之外,制造了一个平行空间,这里有全新的价值模型,有独特的阐释逻辑,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让人迷惑也充满刺激。

或许,对许多人来说,接受数字藏品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对数字藏品,我们不妨用一种历史观去看待。现实世界的发展总是会带来很多意外,颠覆认知的画面也会不断出现,文化与艺术,也可能变成代码与符号,以虚拟的方式,贴近人们的生活。

可以想见的是,作为新生事物,数字藏品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让人大惑不解的景象。这些问题,可能还需要从实践中去找到解决办法,但没必要以一种排斥的、传统的、怀疑的态度去对待新生事物。每一次技术变革、审美重建,总会带有一点头脑风暴的眩晕感,人们应该有这个准备。

(摘编自罗兵《当一款艺术品变成了一段代码》)

材料二:

人们期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字藏品有望与现实世界中更多实物相结合,成为链接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为数字经济创造无限可能,给社会发展与治理带来新的机遇。

想象很丰满,现实还有点骨感。总体上看,由于涉及场景较为复杂,落地模式不够清晰,数字藏品的实际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达到生态开放、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然而,各类投机炒作活动却已经有了苗头,一双虚拟球鞋、一个概念性头像、一张卡通图片等以天价交易的新闻频现。越来越多消费者将目光聚焦在数字藏品这一概念,而非作品本身,花样百出的噱头、千奇百怪的产品,逐渐偏离了数字藏品本身的技术内涵。

任何新技术的发展,既需要包容又不能纵容,既需要创新也不能出界。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投机炒作行为,以规避可能的金融或法律风险。新技术只有建立在安全的市场环境、健全的法治秩序中,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技术是中立的,所释放的最终价值取决于使用者。站在技术的新风口,企业、平台既要富有创造力,也要守好边界、尊重规律。目前一些天价数字藏品的实际应用意义并不大,许多现实场景与数字藏品结合的安全性还需充分验证,随意夸大数字藏品的概念外延,或者一心投机变现,都不符合科技进步规律,也不是产业发展的长久之策。数字藏品开发者、运营者还需不断进行技术攻关,推动集成创新,构建全产业生态,让数字藏品有个好前程。

(摘编自李华林《数字藏品能否有个好前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以《群虾图》数字藏品高价成交、售价99美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当天“秒无”等为例,论证数字藏品火了。
B.数字藏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实物收藏形态,它可能会避免一些传统藏品的遗憾,从而超过物质留存。
C.虽然数字藏品可能会出现不少让人难以理解的景象,但是人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数字藏品,不必盲目排斥。
D.面对数字藏品这一新生事物,人们期待在未来能够将其与现实世界中更多的实物相结合,这样有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藏品能够火爆,其根本原因是一些人的投机炒作,所以需要通过法律监管,规避可能的金融或法律风险。
B.传统意义上的藏品为实物形态。与之相比,数字藏品具有难以篡改等特点,存在于网络账号里,具有虚拟性。
C.艺术作品的数字收藏与实物收藏各有优劣,但对许多人来说接受数字藏品可能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D.数字藏品的实际应用刚刚起步,其开发运营还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难关,需要相关人员不断进行技术攻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所涉及对象不属于“数字藏品”的一项是(     
A.2021年8月2日,腾讯发售访谈节目《十三邀》的数码艺术收藏品,该藏品集成了嘉宾的发言数字音频语录,限量300件。
B.2022年3月29日,洛阳龙门数字石刻系列在幻核APP上正式发售,一共有8款。有多达200名消费者在幻核APP购买。
C.2022年5月,江苏扬州博物馆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馆藏的仕女画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观众线上观赏。
D.上海交响乐团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将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唱片进行数字化转录,于2022年3月限量发行一万套,定价19.9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2022年8月以来,数字藏品行业迎来了“寒冬”,多家相关的企业经营困难。数字藏品行业如何健康发展才能走出“寒冬”?请你结合材料,给出建议。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端午节已走过两千多年的岁月,可谓历史悠久,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环境中,如何深入发掘端午文化,坚持守护端午传统,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文化命题。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影响最为广泛的说法是发轫于纪念战国时期忧国忧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汉儒刘安称他志洁行廉,宋儒朱熹赞誉他仁至义尽”。千百年来,古人每年在五月初五这天纪念和感恩屈原,周而复始、从未间断,形成一系列民俗习惯,如包粽子、戴香包、赛龙舟等。这些民俗习惯皆能人人参与、实践和感悟,因而有助于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变成每个个体小生命的重要节点,凝聚成中华民族大生命的重要传统。

然而,时与世易,俗与世变。当今中国加速由传统农耕社会迈入现代工商社会,许多基于农耕生活形成的端午习俗日渐淡化甚至彻底消失。比如,在城镇里,人们或许还会吃粽子、戴香包,但很少有人再亲手包粽子、做香包,就连赛龙舟、祭屈原等最重要的纪念活动,也开始变得注重表演性甚至商业化。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发生碰撞,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外来节日文化竞争,端午节也不例外。比如,明天是端午节,后天则是由西方传来的父亲节。许多赶时髦、爱热闹的年轻人,似乎更喜欢过带有异地域情调的父亲节,而不是最具本土风情的端午节。在古今断裂中西竞争多维文化生态格局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端午节作为一个旅游、休闲、娱乐以及购物的日子来过,甚至有人戏称端午小长假是屈原投江留给今人的福利——因为在四大法定传统节日之中,唯有端午节为纪念古代人物而设。进而言之,今天的人们虽仍在过端午节,但却越来越远离甚至是遗忘了端午节的真正精神及其文化传统。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端午节的尴尬境遇而过度焦虑,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所说:重建过去生活方式虽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传统依然是人们依恋的对象之一,也是生活和思索的出发点之一。有些端午传统习俗流失固然可惜,需要抢救,但更需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让端午节所承载的爱国精神与高尚情操,能更加现代化、人性化地与我们的生命发生紧密的联系,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就此而言,端午节仍然路上,而我们需要重新学过端午节。

(摘选自2018年5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由传统农耕社会加速向现代工商社会过渡,是端午习俗日渐淡化甚至彻底消失的内在原因。
B.在城镇里,已很少有人亲手包粽子、做香包,甚至连赛龙舟、祭屈原等活动也非常注重表演性甚至商业化。
C.世界多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外来节日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竞争,是造成端午节尴尬遭遇的外在因素。
D.与最具本土风情的端午节相比,许多赶时髦的年轻人,似乎更钟情于带有异域情调的“父亲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表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端午节所面临的尴尬遭遇。
B.关于端午节习俗,作者认为既应坚守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这种认识具有理性辩证色彩。
C.文中引用爱德华·希尔斯的话,论证了端午节习俗更需要适应现代生活的重要性。
D.文章从端午节的起源谈起,再到端午节的尴尬遭遇,最后提出解决办法,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端午节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可以看出,古人对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是推崇和颂扬的。
B.端午“小长假”是屈原留给今人“福利”的看法,是当前社会遗忘端午节真正精神和传统的集中表现。
C.因为传统依然是人们依恋的对象,是生活和思索的出发点,所以端午节的精神和传统不会走向消亡。
D.只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就能让端午节承载的爱国精神与高尚情操更好地融入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