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AI)是指在机器上实现类似乃至超越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等智能的系统。人工智能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也称通用人工智能,是指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的、能够自适应地应对外界环境挑战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也称狭义人工智能,是指人工系统实现专用或特定技能的智能,如人脸识别、机器翻译等。迄今为止大家熟悉的各种人工智能系统,都只实现了特定或专用的人类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系统。弱人工智能可以在单项上挑战人类,比如下围棋,人类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的对手了。

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虽然我们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核心芯片与元器件、机器学习算法开源框架等方面起步较晚,但在国家人工智能优先发展策略、大数据规模、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产业规模、青年人才数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挑战与机遇同在,机遇大于挑战。尽管是后来者,但我们市场规模大,青年人多,奋斗精神强,长期来看更有优势。我们可以预见,本世纪中叶前后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下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百年。当然,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储备还远没有达到开启智能时代的量级,还需要持续积累和创新。现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还无法满足实现强人工智能的需求。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类脑计算、生物计算、量子计算等。

人工智能把我们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更有利于人类充分挖掘自己的智能潜力。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我们应该以积极态度拥抱变化。与其担忧工作被抢走,不如与机器“共勉”,机器尚在持续学习,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更加努力学习、终身学习吗?

(摘编自高文、黄铁军《人工智能带领人类——从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

材料二: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续写”文学名著的现象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人工智能的“作品”中,“林黛玉大战孙悟空”之类“脑洞大开”的情节纷纷亮相,大大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料。一时间,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产生了不少讨论。许多人不禁想问: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能否取代人类?

其实,这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创作能力”。但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创作”基于强大的算法与数据储备,背后是严密的逻辑与计算,与人类的艺术创作有本质不同。当下的人工智能再“智能”,也不具有情感与思想,而文学创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指出:文学是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着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钱谷融先生也提出过“文学是人学”。说到底,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极强的个人思想与情感表达力,人工智能仅凭数据计算,并不足以使其获得这一能力。

中国古人讲:“文章憎命达。”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个体与国家的苦难,杜甫很难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千古名句。同理,《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也饱含了作者的血泪。情感的抒发、改造与升华,造就了动人心魄的佳作。这些与人紧密相关的东西,很难在人工智能身上得到体现。

从这一点来说,人工智能就算写出来的作品再“像样”,也无法取代人类进行真正的文学创作。其最高的上限,也只不过是精巧的“模拟创作”——这些成果看起来像文学作品,但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创作。

当然,如果我们放宽对“创作”的定义,还是应当承认:人工智能的写作,在很多领域有不小的价值,甚至可以取代一部分人类的工作。此前,有人提出可以在媒体领域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新闻写作。而中国地震台网的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已经可以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发布最新的地震消息。仅就速度而言,动作再快的媒体人也不可能比人工智能更快。不过,即便是在新闻写作上,人工智能也无法彻底取代人类。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新闻事件的点评与解读,都是超出人工智能能力之外的事。

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取代情况,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我们的生活,这个思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夸大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即便有一天,科学进步到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开展几乎所有繁重劳动的地步,文学创作仍会是捍卫人类精神力量的宝贵园地。

(摘编自黄西蒙《人工智能真的能“创作”文学作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在机器上实现模仿乃至超越人类智能的系统,分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
B.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是基础理论研发最早和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
C.人工智能的创作是由严密的逻辑与计算支撑的,创作的过程需要强大的算法与数据储备。
D.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创作”,文学创作则需要进行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无法满足实现强人工智能的需求,因此,强人工智能之路任重道远。
B.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充分挖掘自身智能潜力,所以人类智能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赶超。
C.当下的人工智能创作只能算“模拟创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因而不具备实际的价值。
D.媒体人的工作速度不可能快过人工智能,可以预想未来最先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就是传媒。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刘慈欣的小说《诗云》中克隆诗人“李白”虽能凭借技术写成出神入化的诗歌,但始终不理解艺术的精妙之处何在。
B.当代文学的写作实践中一直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人工智能的创作则对这一倾向有着强有力的冲击。
C.“微软小冰”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并开设“小冰的诗”专栏,出版方称《阳光失了玻璃窗》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写的诗集。
D.诗人衣米一说:“即便机器人写诗了,我也不会取消写诗。我的生活体验和生命记忆,机器人和上帝都不可能替我写出来。”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学校辩论社计划近日开展辩论活动,辩题为“人工智能创作会不会取代人类创作”,正方立场为“人工智能创作会取代人类创作”,请你结合材料,站在反方立场撰写辩论要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远古人类是怎样与自然相处的?他们如何获取、利用资源?他们的脑袋里有哪些奇思妙想?他们也爱美吗?也创作艺术作品吗?多年来,伴随着考古科技手段与理论的不断进步,这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我们对远古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了更多了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制石器。早在1920年,我国甘肃庆阳北就曾发现一批打制石器。这一发现拉开了我国旧石器考古研究的序幕。在我国,系统的石器研究开始于北京周口店遗址,该遗址的发掘在推动中国旧石器时代学术队伍的建立和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显示,远古人类对石材的利用采取更为经济的使用策略,例如使用就地取材的脉石英制作权宜性石器,而用远距离开发获取的优质原料来制作精致石器。

民以食为天——远古人类吃什么。研究表明,在距今4万年到1万年的更新世晚期,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极为频繁,出现多个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早期人类的文化与生存方式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强烈影响,远古人类采取了不同的适应生存策略,例如食谱范围拓展、资源利用强化、迁徙领域扩大、技术装备更断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远古人类也用装饰品和颜料。装饰品是反映人类象征思维的非实用人工制品,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在行为和思维的进化上出现了巨大的飞跃。装饰品具有重复性高,分布广泛的特点,它能够承载更多关于人类社会活动的信息。在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了众多的装饰品遗存。其中出土的穿孔砾石、石珠、穿孔兽牙等多达141件装饰品,距今约29100年到10470年前,选料丰富,加工精细,显示出远古人类的审美追求。

远古人类的文化遗产——岩画与岩刻。近年来,研究者已经深刻认识到岩画是一笔持续时期极长且数量极为巨大的文化遗产。我国至少存有约十万幅古代岩画,遍及大江南北。以往对于岩画的研究,测年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2022年,科学家通过铀系测年测定东亚大陆最古老的彩绘岩画——金沙江岩画最早绘制于13000多年前,首次确认我国保存有旧石器时代彩绘岩画,揭开了中国有高精度测年的旧石器时代彩绘岩画发现与研究的序幕。

随着更多考古遗址的发现和先进科技的应用,会有更多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远古人类的生活将得到更多展示。

(摘编自尚雪《遇见远古人类的美好生活》)

材料二:

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的运用,考古得以更精确地揭示古代遗存的面貌和特征,更广泛提取考古遗存包含的多样化信息。考古学研究从来不是一门学科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集多学科所长、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使中国考古正在全方位进行跨学科融合,而面向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国际考古研究的前沿性课题,更使中国考古不断延伸研究触角、细化学科分支。

从传统的手铲释天书到科技大显身手,科技赋予考古的能量越来越大,成为考古发展的新动力。20237月,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举办了第二期玉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坊,吸引了60多人报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表示,通过交流,看到了大家对这个技术的需求,希望将来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开展工作。

现代科技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考古的思路、方法和内容,让考古变得更加精准、安全、高效,还助推我国考古事业抵达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就在2022年,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长江口二号古船,经过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的月池缓缓露出水面。长江口二号古船从发现到水下调查,再到整体打捞,科技赋能始终是推动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动力。

(摘编自赵晓霞《科技为考古打开新窗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打制石器的发现拉开了我国旧石器考古研究序幕,推动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学术队伍的研究工作。
B.随着我国高精度测年研究开始发展,科学家通过铀系测年确认我国存有旧石器时代的彩绘岩画。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运用科技可以为考古学研究助力,二者有着相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材料二指出,考古学不能只依靠一门学科知识,而应当交叉融合多个学科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因此远古人类依据环境采取了不同的适应生存策略。
B.装饰品反映人类象征思维,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装饰品表明远古人类具有审美追求。
C.中国考古已对人类、农业、文明起源等课题开展了研究,并广泛延伸研究触角、细化学科分支。
D.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整体打捞,表明我国水下考古有了新突破,说明科技赋能推动考古与文物保护。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2021年,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利用数字化手段,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了800年前的临安。
B.2021年,考古工作者利用蚕丝蛋白检测技术,在三星堆祭祀坑发现大量丝绸残留物。
C.2023年,考古工作者采用三维模型数字拼接的方法跨坑对接了两件大型青铜器。
D.2023年,考古工作者发现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早就将铬镀膜技术用于铜车制造。
4.下列选项对材料一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问题引出探寻远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话题,进而多领域展开论述。
B.材料一主要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中心突出,分论点明确,观点鲜明,逻辑思维严密。
C.材料一第二段主要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两则考古实例,说明远古人类在石器方面的成就。
D.材料一最后指出因为利用了先进科技手段,所以当下考古的相关研究领域就能取得突破。
5.两则材料都表明科技赋能考古工作,使沉寂的古老文化再次焕发生机和魅力,请写出材料外的三个事例。
2024-04-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三新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曾几何时,“冲动消费”是当代年轻人的代名词。和“货比三家”的中年人、“舍不得花钱”的老年人不同,他们“随心所欲”“疯狂刺手”。特别是在网购便利的背景下,年轻人更是沉迷于“买买买,我买故我在”带来的疯狂快感中。彼时,头部主播一声“OMG,买它!”,就能让无数网友激情下单,疯狂剃手。这也使得有的青年成了“隐形贫困人口”。然而,近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放下以往过度的消费欲望,开始“反向消费”,主张起“该省省,该花花”。而这种更理性、关注可持续和强调性价比的消费观念,也不断影响着市场发展趋势。它是野性消费、超前消费的对立面,是一种积极、绿色且深思熟虑的消费选择。与源于经济压力被迫减少开支、牺牲质量的“被动降级”不同,“反向消费”并非只以“省钱”为主要目标,而是在理性、绿色、健康、可持续的价值观驱动下,不再追求“面子工程”,选择舍弃“不必要”,是要把可支配收入最大化利用,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多的快乐。

“反向消费”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代青年消费逻辑、生态文化、社会意识等方面观念变化的影响。随着人们对共享经济理念的认可以及受“反向消费”热潮的影响,年轻一代在面对不常用的产品时,逐渐开始接受并热衷购买二手商品,甚至会主动将闲置品出售,实现物品使用权的有效循环。这部分年轻人的观念已经发生转变,他们积极回归商品的自身价值和本质用途,积极参与到这种二手商品的售卖循环中。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越来越多的共享产品和服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共享单车、共享衣橱、共享住宿等。这些共享物品的出现,都极大地方便了年轻人的生活,让他们可以在轻松享受到所需资源的同时,不必付出过多的金钱和时间。过去的消费者,支付意愿会受到商品的心理所有权(即个体对目标物的心理拥有感)影响。而现在的青年消费者则不再强调对商品的物质占有,而是将目光转向使用体验。因此,这种对无形资产的接纳和非物质化的转变,使得年轻人的生活更加灵活和自由,迎合了他们的可持续消费价值观,也与目前营销学中更加关注服务提供、无形资源和价值共创的观念一致。

在购买全新商品时,积极参与“反向消费”的年轻人也不再盲目跟风追求牌子与面子,不再攒钱购买超出预算范围内的奢侈品以彰显自身的品位与身份。随着对于消费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理性,青年群体更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平价商品。在渴望构建完整自我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作用下,他们也强调耐用、方便、环保等青年更关注的商品属性,体现出青年群体追求个性发展与善于理性反思的群体符号特征。此外,“反向消费”热潮下的年轻人时刻注重“货比三家”。这些年轻人会在购买商品之前通过互联网了解产品信息,做足功课,“货比三家”,甚至货比几十家。他们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获取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购后评价,然后综合考虑商品的性能、质量、价格、折扣诚意等多个方面,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商品。他们在“悦已”的条件下追求“质价比”,从而实现良性的节约、适度的消费。此外,随着“羊群效应”减弱,青年群体在消费时更依赖自己独立的判断,不愿跟风凑热度。

随着电商消费节大促的不断发展,消费者渐渐习惯在“6·18”“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时囤积商品以享受大额优惠,可以省出一大笔开销。事实上,许多囤积的商品总是没能顺利消耗就过期了。这些因货在挤占人们生活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反向消费”下的年轻人则果断拒绝盲目囤货。他们观察到平台促销优惠规则设计复杂、购物节及促销活动频繁且时间跨度大等问题,购物欲被逐渐稀释;更关心自身消费权益的保障与购买物的合理使用,冲动囤货行为减少。消费者选择把可支配收入最大化利用,更偏向选择购买“我真正需要的”而非可能由外界因素诱导产生的“我想要的”,更偏向于购买保值、长期使用、耐用的商品。他们在选择使用或者保留商品时往往十分谨慎,通常会做深思熟虑的选择,强调消费“少而精”。

“反向消费”热潮下,许多人有意识地改变了之前的购物模式。他们拥有辩证思维,看待信息不会再盲从“潮流”。青年群体不再一味地追求西方品牌,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国内生产的带有文化符号的优质商品,国货成为安全可靠创新的代名词。尤其是在资源耗竭与环境威胁的影响下,当代年轻人更是选择“支持国货”,支持国内更具性价比的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期待同品牌共同成长。“反向消费”下的青年们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国货的认可度极高,他们对国内企业产生更强的同理心与品牌忠诚度,他们也会为国货的成长感到自豪与欣喜。随着民族自信心日益增强,中国年轻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自信也随之增强,对国货的兴趣也日趋浓厚。

(摘编自孙瑾《年轻人“反向消费”的典型表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我买故我在”到“该省省,该花花”,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在变,社会的发展在变,生活的压力让我们不得不减少开支。
B.与过去的消费者相比,“反向消费”的年轻人不在乎物质归谁所有,而是更在乎使用的体验感,因此生活也更加灵活和自由。
C.“反向消费”是一种积极、绿色且深思熟虑的消费选择,它强调购物要有理性,要考虑物品的性价比,反对“面子工程”。
D.各大购物节看似可以享受优惠,实则全是套路,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我想要”的陷阱,而不是真正因为“我需要”而购物。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反向消费”的一项是(     
A.租房时对于一些临时用品,会考虑租借或者到二手平台(例如闲鱼、转转)上购买。
B.买咖啡时选择自带杯子,点外卖时选择不需要餐具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频率。
C.小张在网上购物之前会浏览销售平台上提供的网友购后评价、询问朋友或热心网友等。
D.在“6·18”“双十一”“年货节”的时候认真研究平台机制,选择最便宜的囤积产品。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将“反向消费”和野性消费、超前消费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反向消费”的优势地位,正面批判了过去错误的消费观念。
B.文章先阐释了“反向消费”的概念,然后再结合生活实际具体介绍“反向消费”的表现,让读者对“反向消费”有更清晰的认识。
C.“OMG,买它!”“我买故我在“”该省省,该花花”这些生活化的引用,让文章在理性反思的同时又具有生活气息,简洁贴切。
D.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四段的中心论点:“反向消费”下的青年群体会根据自身情况,平衡长期规划与短期欲望,他们的消费更谨慎、明确。
4.在“反向消费”的潮流下,下列对企业或商家提出的建议不合理的一项是(     
A.推出二手专卖、租赁、维修等服务。
B.为商品设计精美的外包装,以此来吸引顾客。
C.优惠活动设计要合理,简单直接。
D.打造有新意和个性的产品,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追求。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当代青年“反向消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4-03-20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一段名为广西“科目三”的舞蹈在网络中爆火,不仅获得了国内青年群体的喜爱,还迅速走出国门,引发海外观众争相模仿,在社交媒体中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文化样本。“科目三”究竟有何魔力?究其原因,首先舞姿动感、随性摇摆,这样轻松愉悦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可以无负担地参与这场舞蹈狂欢,提供了一个释放情感与压力的出口。其次通过无厘头的欢乐方式消解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良情绪,这也恰好契合青年群体“去严肃化、去精英化”的内容需求。此外,短视频平台也借此造浪,开启“科目三舞蹈接力”等话题讨论,进一步激发用户的创造力与参与热情。就这样,在全民模仿和改编的过程中,“科目三”不仅火遍了全中国,还在全球掀起“科目三”的巨大浪潮。

“科目三”克服了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成为跨越民族、沟通全球的新符号,让全球的网民实现情感上的同频共振。“科目三”是大众眼中土味文化的典型。这里的“土”并非“老土”,而是“本土”的象征。它扎根于群众生活,鼓励平凡人勇敢表达自我,传递出积极生活、乐观实践的态度。通俗文化也吸引着高雅艺术,当世界拉丁舞冠军克里斯蒂娜和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纷纷跳起“科目三”,高雅艺术借助平易近人的形式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通俗文化与高雅艺术间又共享着“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特质,雅俗不再遥遥相望,而是彼此接纳,形成了新的艺术视界。

置身热烈的狂欢中更需要冷静的思考,“科目三”在一片叫好声中也存有质疑。尽管其在形式及传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们更需要挖掘其隐藏在表征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避免通俗向低俗滑落,让其精神标识和文化内涵能够真正扎根大众心田。

(摘编自冷凇、杨雅如《“科目三”:全民参与,打造现象级文化传播样本》)

材料二:

中国古代“雅俗文化观”起源于奴隶社会,在儒家思想体系逐步完备并成为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它实际上成为剥削阶级的真理标准、道德标准和审美标准。社会主义“雅俗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摒弃旧雅俗文化观鄙视劳动人民、排斥俗文化的观念与方法,科学揭示了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雅文化和俗文化是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雅文化是成熟、完备的文化形式,俗文化是不成熟、不完备的文化形式。所谓文化形式的成熟和完备,是指某一精神的或物质的文化样本符合它所属的文化形式公认的规范和要求,代表这一文化形式在这个时代的较高或最高水平,即所谓的经典、传世之作。这里的“经典”不仅是指经典的精神形态的文化,还包括经典的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如,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经典饮食文化、烹饪技术,经典的建筑文化、建筑技术,经典的中医文化、中医医疗技术,传承已久的手工艺文化、高超的手工艺技术等等。所谓不成熟、不完备,是指精神的或物质的某一文化样本虽然包含相应的文化要素,但还处在自发的、初始的、比较素朴状态的文化形式。比如,合乎规范的文章和杂乱无章的文章,样态和结构规范的建筑物和不规范的建筑物,符合宗教规范的寺庙与乡村小庙,严谨规范的音乐舞蹈与随意发挥自娱自乐的音乐舞蹈等等,前者属于雅文化的范畴,后者则属于俗文化的范畴。

雅文化与俗文化二者相互区别,并有其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和“文化圈”;在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内,还存在着不同学派流派、不同传统和风格的区别,存在着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区别。但是,无论是雅文化、俗文化,还是不同流派、地域、民族的文化,总归都是统一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和交流。这种联系和交流维系着社会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雅文化与俗文化的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在:其一,俗文化是雅文化的基础和源泉。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源泉和动力,一切文化归根结底都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没有实践就不能深入客观事物的内部发现其内在结构和联系,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没有实践就没有劳动的喜悦、失败的烦恼、情感的升华、人生的感悟;没有实践就没有对自然界的好奇和艺术的灵感。一句话,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社会实践本质上是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化财富和精神文化的实践;实践出真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说“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因此,任何社会文化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建立在最广大、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普通人的文化灵感和原生态的文化元素是雅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任何雅文化的发展都需要“采风”于俗文化,自我封闭的雅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其二,雅文化是俗文化的飞跃与升华。雅文化形态毕竟不同于俗文化的原生态,也不是所有的俗文化都可以上升为雅文化。由俗文化到雅文化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形态的质的飞跃;实现这个飞跃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文化创造过程,有赖于雅文化主体的才华、智慧和辛勤劳动。其三,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任何社会的雅文化总是通过教育、展示、宣传等手段这样那样地影响到俗文化主体,进而影响俗文化形态的发展和提高;即使在相对封闭的“二元文化体系”中,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社会,俗文化的提升和发展,正是通过推进雅文化的社会化大众化实现的。

(摘编自王少安、周玉清《两种对立的雅俗文化观论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俗文化与雅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雅俗不再遥遥相望,而是彼此接纳。二者的出发点一致。
B.材料一指出“科目三”在形式及传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果能挖掘其隐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就能上升为雅文化。
C.材料二指出中国经典的饮食文化、经典的建筑文化、经典的中医文化、传承已久的手工艺文化等等,都可以称之为雅文化。
D.材料二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任何社会文化的发生和发展都建立在人民实践的基础上。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古代的“雅俗文化观”鄙视劳动人民、排斥俗文化,所以作者坚决反对这种旧的雅俗文化观。
B.广场上随意发挥自娱自乐的音乐舞蹈既然包含了相应的文化要素,就可以归为成熟、完备的文化形式。
C.不同流派、地域、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是统一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因为它们之间能发生联系和交流。
D.只要通过教育、展示、宣传等手段推进雅文化的社会化、大众化,就能促进俗文化形态的发展和提高。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篇进行设问,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广西“科目三”在网络中爆火的原因。
B.材料二运用排比,既突出实践对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也增强论证气势。
C.材料一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D.材料二第四段从三个方面对雅文化与俗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展开了论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阅读以下材料,试分析雅文化与俗文化是如何进行融合的?

在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中,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李白、高适融入西安百姓过新年的热闹场景中,现代人与大诗人隔空饮酒对诗,将春节“在一起”的团圆文化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在岳云鹏与孙越的对口相声中,二人通过“飞花令”的一逗一摔,为观众送来笑声的同时,也很好地传播了传统诗词文化。总台春晚还把大山里“田野诗班”的孩子们请上舞台,观众从他们亲手创作的诗歌和“如果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的歌声中,感受到孩子们用眼睛、用耳朵、用情感描绘“年”的浓浓诗意。

2024-03-02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必须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必须树立大种业观,不断推进种业创新。菌草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大力发展菌物种业是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高度重视菌物种业振兴,推动菌物种业蓬勃发展,这对于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几千年的采摘、食用和生产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量由1978年的5.8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4000万吨,增长近700倍,产量、出口均占全球70%以上。食用菌产业符合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循环经济理念,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天,食用菌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菜,而且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2020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这也是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虽是菌物资源大国、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但还不是食用菌强国。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领域多项技术仍有待突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菌种培育技术。解决菌种培育卡脖子问题,保障食用菌种源自主可控,重在加强食用菌种业源头创新,切实做好菌物种质资源普查,强化珍稀和濒危菌物资源的保藏保护、良种繁育及其生物转化研究、抓紧建立国家级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菌物保藏保护、基础研究、菌种创制创新高地。重点疏通生物育种应用的卡点,加强学科统筹和资源配置,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有效调动科研机构、食用菌企业科技人员育种的积极性,着力创制一批遗传背景丰富、关键性状优异的核心菌物种质资源,构建系统化、流程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分子技术育种体系,育成一批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加工特性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的新品种,不断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竞争力。

种业产业要上去,龙头企业得上去。当前,我国菌物种业龙头企业还不够多,育种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需要进一步加大菌物种业投入,推动科企合作,加强菌种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推动生物育种成果及时高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兴旺提供有力支撑。

(摘编自李玉《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材料二:

2022214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调研《耕地问题调查》,对如何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进行了深入报道,引发了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础。《耕地问题调查》揭示耕地问题现状,以及耕地保护的痛点难点,提出了开展耕地保护的思路、措施和建议,对推动下一步耕地保护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卢景波表示,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力保障。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加大对耕地保护、面积产量、收储调控、应急保障的考核力度。同时,加快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进程,持续抓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贯彻执行,提升粮食依法治理水平,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做好粮食保供稳价。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优粮优价导向,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党政抓粮两个积极性。创新完善粮食流通监管,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自然资源部国土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卢曦认为,报道对现行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梳理清晰、脉络顺畅,观点极有针对性。特别是围绕为何保、怎么保,保在哪等关键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保护耕地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前,全球谷物跨境贸易量每年8000多亿斤,只占我国粮食需求量的一半多,大米跨境贸易量约900亿斤,只有我国大米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18亿亩耕地红线是经科学测算和反复论证得出的,是14亿多中国人的生命线,这就是必须坚守耕地红线的道理。在粮食供需紧平衡状态下,中央出台措施不断保护耕地,才能确保人民衣食无忧。

(摘编自乔金亮、黄晓芳、刘慧《保护耕地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树立大种业观,振兴菌物种业,推动菌物种业蓬勃发展,是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关键一环。
B.虽然我国是菌物资源大国、生产大国,但菌物种业龙头企业与国外相比不多,在菌种培育方面还有“卡脖子”的问题,加强育种创新势在必行。
C.作者认为,要切实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须加大对耕地保护、面积产量、收储调控等的考核力度,须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D.我国目前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生命线,中央出台了保护耕地的相关措施,《耕地问题调查》对“怎么保”的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答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书记为金米村的木耳产业点赞,是对当地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肯定。
B.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有利于育种的科技创新, 有利于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竞争力。
C.18亿亩耕地红线永远不能被突破,它是中国人的生命线,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好保障。
D.两则材料都在谈粮食安全,但角度不同: 前者主要谈菌物种业,后者主要谈耕地保护。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粮食产量下滑,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威胁到了我国粮食安全。
B.合肥市政府与吉林农业大学签署了菌物科研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现代种业产业链的发展。
C.我国种业发展成效显著,水稻、小麦、大豆都是自主选育品种,水稻亩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D.湖南安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通过优化设计和选址,避让耕地116亩。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如何才能“端好饭碗”?
2024-02-0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树立了注重社会调查的学术传统。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需要继承这一学术传统,通过社会调查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加深对的认识和理解,在将理论创新与现实关怀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承担起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责任。

社会调查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枢纽环节,也是对社会的基础与本质予以理解的一种方法体系。首先,社会调查是具象化的。社会调查扎根于特定的地域和人群,以一时一地的社会风貌为对象,试图理解和把握在具体情景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气质、风俗、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变迁趋势。其次,社会调查是历史性的。要对一个特定资料作出有效解释,就要善于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了解那些习以为常却又容易视而不见的背景;就要将材料置于时间维度之下,避免片面解读或过度诠释。再次,社会调查是整合性的。人类社会发展既存在一般规律,也充斥着碎片化、非预期和非理性现象,社会调查就是要将这些规律和现象都纳入总体性分析框架,做到对事实本身的把握和尊重。最后,社会调查长于共情。在具体场景中所唤起的感性认识,可以使调查者尽可能避免成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这种从情感上激发的对的体恤之情,可以使事物的一面被充分挖掘出来,由此提炼出的理论便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

中国社会学自诞生之初,就深深打上了社会调查的烙印。对的理解、现实的观照、理论的创新,这三者的密切结合贯穿学术传统始终。有学者在民生疾苦中理解社会性质。陈翰笙的经济调查蕴含人文精神,认为只有深刻认识数量众多的农民的生存状况,才能理解乡村社会,并据此判断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而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有学者在人的处境中寻找和确立立场。雷洁琼在江西的经历使她始终秉持用资料说话的精神,反对为了社会学而社会学,主张着重观察社会变迁给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学者用社会调查串联起学科的本土化与国家发展战略。费孝通所著《江村经济》,既是社会学实地调查的范本,也是他后来开展研究的出发点。改革开放后,费孝通三访江村,通过小城镇研究的系列成果,探讨了中国式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总结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框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驻足当下,如何应对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回顾我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将社会调查的实践精神融入历史的、具体的情景之中,发现社会生活的表达,使得到认识和尊重,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才具有人民性和主体性。

今天,我们正步入一个需要用中国思想影响世界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所能做的,恰是通过社会调查,把握根植于我们历史与文化之中、与时代变迁相碰撞所激发出来的体验与思想。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理提炼,就能更好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中国社会变迁的根本性作用——对外提供世界认识中国的途径,对内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建构本土化与自主性兼具的知识体系。

(摘编自邢婷婷《在社会调查中发现》,有删改)

材料二:

在时间社会学看来,年龄是社会用以规定生命时间结构的一个关键要素,它一方面呈现了生命的时间序列,另一方面也让生命时间具有规范性,使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被指定了不同的角色期待和社会位置。正因如此,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就有着不同的时间节奏。对于青年这一特定的年龄阶段而言,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年轻,这看似同义反复的话语其实预示着青年的本质属性——有着看似用不完的时间和一生中最为旺盛的体力精力。我们研究青年,有必要重拾被忽视的问题——时间,以获得一种关于如何走入青年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由时间生发开去,我们就可以找到理解青年的钥匙。我们可以以时间社会学为研究视角,探讨移动互联时代青年工作的真实状态以及时间制度是如何影响青年的。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可以体会到周遭的世界在不断地加速,对于青年个体而言,他们只能主动跟上或被裹挟着卷入加速的时间之中。这种加速的时间观念外化为工作制度,使得青年的工作状态呈现出节奏快”“并行多”“协同杂”“全天候的特征。同时,时间也愈发显示出其自身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有时会发生偏离,成为控制青年精神的枷锁。以三次均在35岁以下大城市就业青年群体中开展的调查为例——2019年在北京进行的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蜂鸟)调查2020年在深圳进行的互联网青年工程师(码农)调查2021年在上海进行的高校青年教师(工蜂)调查,三次调查虽然开展的城市不同,关注的群体不同,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间对于青年的塑造和修饬。在移动互联时代,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在某种程度上重合了,个体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愈发强烈,个体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日趋紧张,现代化对人的压迫感越来越强。从这个意义而言,对于时间的理解和认识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因为它折射出一个社会制度究竟如何看待青春,如何对待青年,以及如何帮助个体度过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

(摘编自廉思《移动互联时代青年劳动审视》,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扎根于特定的地域和人群,试图理解和把握一时一地的社会风貌在具体情景中展现出来的内容,是社会调查具象化特征的体现。
B.长于共情的社会调查将会从情感上激发对“人”的体恤之情,调查者也会成为完全的参与者,从而提炼出有直指人心力量的理论。
C.通过社会调查,挖掘时代语境下中国人看待问题的原则及特征,之后再去梳理整合,这是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
D.时间社会学认为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着不同的时间节奏,由此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被指定不同的角色期待和社会位置。
2.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在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我们要努力构建出能够阐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理论体系。
B.社会调查要在情景和过程中加深对人的理解,善于观察人在情景中展现出来的想法和习惯,深刻领悟社会大众的所思及所为。
C.移动互联时代,时间的强制性成为控制青年的枷锁,外卖骑手接单后面对倒计时模式,常常感到被时间所裹挟,压力陡增。
D.“人无处不在工作之时,无往不在工作之中”成为当下的真实写照,私人时间与公共时间界限的模糊让劳动者更加投入。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门见山,开篇即鲜明点出我们要传承注重社会调查这一学术传统。
B.材料一在论证中既回顾历史,又立足当下,提出了中国社会学的现实责任。
C.从陈翰笙等人的例子中可看出,他们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注重对现实的观照。
D.比较而言,费孝通的研究更呈现理论的创新性,放在文段最后更有说服力。
4.材料二最后一段使用“蜂鸟”“码农”“工蜂”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时间”,但两者议论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2-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你如果曾在云南省澜沧县的农田里看见他,或许想不到他是一位院士。他时常头顶草帽,卷着半边裤腿,扛着锄头,脖子上搭一条毛巾,“吧嗒吧嗒”地和农民聊天,手把手地教他们种马铃薯。他就是“农民院士”朱有勇。

朱有勇的确“有勇”。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了澜沧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朱有勇请缨到澜沧扶贫。那一年,他已经60岁。来到澜沧后,他跑到农户家里走访,发现很多农户住着四处漏风的篱笆房,家里只有几袋苞谷、几只鸡。看到这些,他的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掉。“是真的穷,”朱有勇说,“我们是人民培养出来的科技工作者,却没有让这里的老百姓享受到我们的科研成果,这是我们的亏欠。”他就下定决心,留在这里。

在科研方面,朱有勇是专家,但在扶贫上,他还是个“新手”。他首先面临着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民们应该种什么。经过深入考察,他发现这里很适合种植“冬季马铃薯”,因为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最怕下雨,而澜沧县的冬天几乎无雨,温度最低12℃。这样的气候不仅适宜马铃薯生长,且能让其品质更佳。朱有勇越想越兴奋:“这简直是为马铃薯‘量身定做’的!”他想到这里,不禁笑出声来。

但种植“冬季马铃薯”是一个冒险的决定。云南并不是马铃薯的主产区,更鲜有人尝试在冬天种植。万一失败了,农民一整年的收入就打水漂了。果然,有人表面上答应要种马铃薯,第二天就去地里撒了油菜种。对此,朱有勇并不气馁:“扶贫是一步步来的,有人配合,也有人不配合,要反复做工作。”他劝说村民,从10亩地中拿出2亩种植试试。不成想,这一尝试,地里结出了全村当年最大的马铃薯,足足有2.5公斤!最终,一亩地的“冬季马铃薯”卖了5000多块钱,这几乎是他们从前一年的收入,大家都高兴坏了。而那些往日怀疑重重的村民们,此时全变成了“哑巴”。

扶贫路上,朱有勇坚持授人以渔。从2017年开始,他先后在澜沧开设了“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林下三七”等种植培训班,培训学员超过1500人。乡亲们拥有了一个“院士老师”,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们的活儿,就是要把天拉长、地拉宽。我们不光研究马铃薯,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朱有勇坚定地说。

(摘编自李春雷《农民院士》)

材料二: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时代强音,我们就能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②“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建设,需要广大劳动者添砖加瓦。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为提高拖车效率,用八年练成了一把停进车库的绝技。完成同样的运输任务,他带领的班组比别人快30%90后核级焊工师延财,在手腕上吊两块砖,苦练焊接技巧,成为“免检焊工”,为核电机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每一份收获、每一项成就,都是靠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得来的。脚踏实地,辛勤付出,广大职工群众挥洒的点滴汗水,必将汇聚成国家发展和事业进步的壮阔长河。

③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大家“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指出“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海岛电工赵儒新,本着服务人民、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三十多年如一日,为12座小岛上237户居民的生活全天候待命,守护万顷碧波上的灯火。实践表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诚实劳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④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是新时代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科技的竞争更趋激烈,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面向未来,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广大职工群众都应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努力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⑤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业。新征程上,广大职工群众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以昂扬的姿态、进取的态度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就一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断添砖加瓦、增光添彩,在新征程上赢得新的荣光、铸就新的伟业。

(摘编自崔妍《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有勇认为澜沧县的冬天气温不低于12℃,几乎无雨,只适合种植马铃薯。
B.为使农民能科学种植,朱有勇亲自在农田里教导他们,还开设种植培训班。
C.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D.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如果不诚实劳动,就不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有勇下定决心留在澜沧县扶贫,是因为他想让科研成果惠及当地的农民。
B.朱有勇指导村民种植“冬季马铃薯”大获成功,说明了科技扶贫成效显著。
C.勤劳是成功的基础,可见辛勤劳动是促进国家发展和事业进步最重要的品质。
D.科技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更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④段观点的一项是(     
A.朱有勇为了帮助农民找到发展突破口,深入考察当地自然条件,冒险选择过去鲜有人种的“冬季马铃薯”,使农民实现增收。
B.袁隆平在潜心研究杂交水稻时,顶着烈日和寒风,扎根田野数十年,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难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C.张秉贵为了更好地服务顾客,花费无数心血去熟悉柜台中的商品,凭借着“一团火”的服务精神,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
D.钟扬在建立“种子宝库”的过程中,迈着长期痛风的腿,“攀爬”在世界上最高的地区——青藏高原,将采种子视为一件乐事。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材料一是人物通讯,材料二是新闻评论,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这两种文体的区别。
2024-02-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

(摘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与汉字作为持久稳定、绵延不绝的文字符号系统密不可分。

汉字是世界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文字学家黄德宽指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持续稳定且历久弥新的自源文字符号系统,这一特点从根本上保证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续传承。汉字体系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完整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

汉字本身也承载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准确揭示和科学阐释其中蕴藏的内涵,可以直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汉字不仅鲜明体现了这一特性,而且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

汉字是中华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汉字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在于其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完善文字构造方式,丰富字词表达。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术语,对此,我们以形声造字法创制了化学元素字等新字词。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离不开汉字所发挥的强大维系功能。

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发扬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汉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得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汉字能够适应汉语多方言区交际的需要,形成了跨方言区的汉语书面语系统——雅言。从雅言到官话再到民族共同语,汉字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向心力和中华文明的持久影响力。当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与汉字蕴含的巨大文化张力和文化魅力息息相关。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离不开汉字的传承传播。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汉字的这种包容性既体现在汉字适应社会需求不断丰富,能够以开放姿态兼收并蓄外来文明,为我所用;也体现在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系统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内广泛传承传播,充分展现了汉字文化的包容开放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美与共。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是这一特性的生动写照。

中国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这深受积淀深厚的农耕文化影响,也在汉字对外传播形成的和平互鉴的汉字文化圈中得以彰显。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不仅在中国范围内被普遍使用,而且在周边地域传播,对朝鲜、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是解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摘编自霍志刚《汉字: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和中华文化传承,且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也是相同的。
B.材料一指出中华民族走什么路、有什么样的品格、信念、胸怀等都是由中华文明的特性决定的。
C.材料二认为汉字孕育了中华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推动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
D.材料二指出汉字能成为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续传承。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准确揭示和科学阐释汉字中蕴藏的内涵,可以直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历史。
B.汉字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完善文字构造方式,丰富字词表达,所以汉字体系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
C.中国民族众多,地域广袤,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发扬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D.汉字文化圈的形成证明了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在周边地域传播,对全世界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使用了引证法,引证法的使用增强了文章论证力量。
B.材料一各段层层递进,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等突出特性。
C.材料二举用形声造字法创制新字词的例子来证明汉字守正创新的特点。
D.材料二论证结构是“分一总”,分五点论述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4.材料一中有很多判断句,结合文本分析判断句的作用。
5.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用大篆、小篆、楷书三种字体的“和”字向世界传达了哪些中国理念。
2024-01-2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一册册历史典籍……这些藏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展览质量越来越高。如今,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边看展、边学习,通过立体鲜活的文物感悟文化传承;一些博物馆为环卫工人、司乘人员、快递员、外卖员等举办专场活动,让一线劳动者更好体验文化魅力,增加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的社区和博物馆联合举办活动,丰富了社区老人的生活。走进博物馆的门槛降低了,博物馆和人们的距离拉近了,博物馆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普惠性不断增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会客厅。博物馆释放出的独特文化吸引力,擦亮了城市名片,形成了巨大的“溢出效应”。今年夏天,各大博物馆爆满的行李寄存处,成为观察博物馆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窗口。“跟着博物馆去旅行”成为不少游客青睐的出游形式,有力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经济是城市的体格,人文是城市的灵魂。不少城市凭借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地域文化,为经济活动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让千年文韵和现代经济和谐共生、相互助力。

然而,随着公众参观热情的持续高涨,预约难等情况随之出现,还有“黄牛”趁虚而入,将免费门票变成“讲解套餐”高价出售,既损害了博物馆的便民性,也给博物馆管理运营带来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也采取系列措施来优化服务。有的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提高人数限额,优化服务供给;有的博物馆出台专项管理办法,规范社会讲解,优化参观体验;有的博物馆联合警方,对“黄牛”进行专项打击,宣传引导观众共同抵制“代抢”等扰乱参观秩序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让热度留存下来,把文化传承下去。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越来越多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承载的是无穷的精神力量,点亮的是充实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所亲切的大学校里,增长“何以文明”的见识,触发“何以中国”“旧邦新命”的深思,思接千载、鉴往知来,更多人将涵养深厚的文化情怀,增强“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底气。

(摘编自许晴《让博物馆点亮城市文化生活》,人民日报,2023824日)

材料二:

“博物馆热”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也印证了博物馆在创新宣传与服务成效上有口皆碑。如何让“博物馆热”生生不息,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网红”,我们需要深刻思考,多措并举。

首先,拥抱数字浪潮,实现文化与技术的共生共融,是博物馆永葆生机和吸引力的重要方向。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探索新型文旅服务,创新叙事表达,扩大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但要注意把握适用性原则,不能因为过度追求展陈技术的“浓妆艳抹”,而忽视了对展品内涵和主题的阐释。

其次,当前,博物馆在展览内容、展示展品等存在同质化问题。事实上,不同博物馆的资源禀赋天然不同,应当结合地域特色,打造专属文化IP,让“博物馆里的文脉底蕴”直抵人心。一方面,“家底丰厚”的博物馆,应打造核心的特色藏品;另一方面,中小博物馆要发掘核心的灵韵价值,提炼独道的故事线,完整阐释文物的历史内涵与时代风貌,让游客看得懂、有所得、有所悟。此外,还要增强体验愉悦感,黄牛治理问题是必不可缺的关键。

最后,作为城市文化符号和文旅产业的重要一环,博物馆承担着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最新使命。一是整合优质资源,强化产业合作意识。搭建博物馆与科研院所、文化企业等行业的协同合作,以跨界、鼎新、技术赋能等方式,推动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现代服务业等跨界全要素的深度融合;二是从边缘走向中心,加速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要主动延伸消费服务的物理空间,由博物馆拓展到社区、景点、酒店、车站,甚至整个城市,不断扩大文旅融合的价值辐射。在各类主体的融合共享和价值共创下,“博物馆热”将更具活力和张力。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汉中市博物馆,了解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他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意义宏大,关涉城市软实力、文旅产业发展、经济竞争新赛道等诸多方面。要精心谋划好博物馆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统领起来,推进博物馆的展边界拓展、核心文化馨香、价值裂变加速,让“博物馆热”绵延不绝。

(摘编自万晨《由“博物馆热”引发的思考》,湖南日报,20238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释放出独特的文化吸引力,承载着无穷的精神力量,不仅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能坚定文化自信。
B.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会客厅,其形成的巨大的“溢出效应”指的是有力推进城市文旅产业的发展。
C.实现文化与技术共生共融,博物馆要把握适度原则,重在通过技术更好地阐释展品的内涵和主题。
D.打造专属文化IP,让“博物馆里的文脉底蕴”直抵人心,博物馆要结合地域特色,无需考虑自身规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逻辑严谨、充满说服力而又通俗易懂。
B.“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汉中市博物馆的指示,都诠释了博物馆的重要意义。
C.博物馆面对运营管理存在的困境,只有采取措施优化服务,才能更好地把热度留存下来,把文化传承下去。
D.在各类主体的融合共享和价值共创下,“博物馆热”将更具活力和张力,更好地辐射带动经济发展。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敦煌博物馆,推出“数字藏经洞”“云游敦煌”,提供智能化、互动性、沉浸式的观展方式。
B.国家博物馆发布通知,自7月16日起,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
C.西安将“五星级酒店+精品博物馆”的成熟模式,引入曲江艺术博物馆,与邻近景区大唐不夜城、大雁塔自成一体。
D.人们为了一睹佛教造像,专程探访佛像数量多、品种全、雕刻精美、跨越时间长的青州博物馆。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如何让“博物馆热”生生不息,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网红”?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4-01-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五)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彼时的欧洲,正在因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后的二次衰退烦恼;亚洲主要发达国家日本,焦虑于通货紧缩和增长停滞;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在后金融危机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淖里挣扎。全球总需求萎缩,经济学家萨默斯悲观预言大停滞,同时呼吁发达国家再发展

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尽管在二战后接受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多达数万亿美元,但只有寥寥无几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大量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贫困的考验,在发展的困境中寻路。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7%,外汇储备达3.82万亿美元,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在此3年前,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贡献国,此后中国一直保持领航,持续释放增长红利。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角色发生历史性改变,在全球发展合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发展奇迹,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发展模式也亟待应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始大规模结构调整。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需要,也契合了国际合作的现实需求。作为最大新兴经济体,中国一端连着最广袤的大陆,一端朝向最广阔的大洋;世界工厂依然稳健,世界市场冉冉而升。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超大规模经济体,处于全球发展合作的特殊时空交汇点。

(选自《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材料二:

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彰显了友谊和合作,体现着信心和希望。

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经济发展快一些的国家,要拉一把暂时走在后面的伙伴。只要大家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成就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把别人的发展视为威胁,把经济相互依存视为风险,不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快。

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我曾经讲过,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选自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

乌干达《新景报》网站今年1月刊文说,在中国看来,由众多国家组成的世界千姿百态,各国都有自己的习俗和社会经济体系。墨西哥《千年报》网站题为《中国与一带一路》的文章指出,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强加意志于相关国家,不在投融资合作中附加政治条件,不谋取政治私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激发各国实现互联互通的热情,朋友圈持续扩大,来自欧亚大陆、非洲、中东和亚洲的很多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去年底刊文,以埃塞俄比亚为例,阐述一带一路倡议在埃塞俄比亚机场、公路、铁路、天然气管道、风力发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认为该倡议在融资、基础设施发展和地区一体化方面为非洲内陆国家埃塞俄比亚带来贸易和投资机会。文章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帮助非洲大陆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一体化,实现互利共赢。如今,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卢旺达的辣椒酱、肯尼亚的红茶……各种非洲产品正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国际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各方追求绿色发展的权利,响应各方可持续发展需求,中国形成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共识。《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曾发表文章指出,全球变暖正在造成社会经济和地缘政治问题,绿色政策和技术或有助于缓解变暖趋势,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倡议有望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美国石油价格网站今年7月刊文关注中国正在迅速扩大的绿色能源生产和增长潜力,指出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密集投资已初见成效。在拉丁美洲,大约90%的风能和太阳能技术产品由中国公司生产。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在一篇题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的文章中也指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计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一半,中国将处于领先地位。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清洁能源合作与投资,将有力推动全球清洁能源行业发展。

(摘编自《一带一路十年,这些亮点令外媒瞩目》新华社北京1014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学家萨默斯悲观预言“大停滞”,是因为彼时的欧洲、亚洲和美国经济都陷入到了危机中。
B.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得到过发达国家的援助,但发展成发达国家的却寥寥无几,面临的困难依然严峻。
C.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使得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领航地位,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D.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了发展奇迹,而长期高速发展使发展模式面临新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贸易伙伴众多,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这体现出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
B.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大家能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再大的困难都能够解决。
C.要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就不应把别人的发展视为威胁,不应把经济相互依存视为风险。
D.我们要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未来,需要有从容的定力、负责的态度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3.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认为“一带一路”的倡议符合中国和国际的实际需求。
B.材料二总结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出的认识,提出“一带一路”走的是人间正道,倡导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C.材料三引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的文章,是为了证明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已占据领先的地位。
D.三则材料围绕“一带一路”的主题,以不同的体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
4.材料二使用了“后卫”变“前锋”,“陆锁国”变“陆联国”的说法,请简析其作用。
5.外媒关注到了“一带一路”的哪些亮点?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2024-01-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六)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