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具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在浙江台州葭沚老街,体验纸伞制作、制茶、翻簧竹雕、彩石镶嵌等技艺成为热门文旅项目,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将米粒大的陶泥放到微型拉坯机上,用指尖捏出花瓶的形状,再用竹签、镊子精雕细琢,景德镇陶艺师傅王文化创作微型陶艺作品的视频走红海外,累计播放量超过1亿。《只此青绿》以《千里江山图》为蓝本,用舞蹈名画,让观众沉浸在中华文化特有的意韵中。今天,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独特魅力,展现出蓬勃生机。

文化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一种文化要具有穿越时空的引领力,凝聚力,辐射力,必须有其主体性。回望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百余年非凡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点燃精神的火种、重焕文明的辉光,使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与现实中国的崭新气象相融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沉的文化自信、勇毅的文化担当,激活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把中华文化发展推向新阶段。这一文化主体性,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两个结合建立起来的。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具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才能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和自觉,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升腾中国气象。

(摘编自徐壮、施雨岑、王鹏《巩固文化主体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系列述评之六》,《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文化领域的时代使命是要坚守民族文化主体性,完成文化相承延展的任务。文化类电视节目无论是内容叙事还是节目架构中,都有当代元素和时代精神的融入,这些节目并不以文化回归为目的,而是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为民族文化再增添新的一笔,从而达到真正传承的自信和坚定。

文化类电视节目展示了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阐释,将传统的思想精神与当下的价值观念联结。《典籍里的中国》中《楚辞》一集,读书人撒贝宁与屈原在对话中引领观众感悟《天问》,领会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与屈原一同感受当前中国航天事业中的天问一号”“祝融号的成果,指出中华民族如何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延续。在这样一集节目中,不仅完成了与古人对话的想象,也是完成了一场影响观众心灵的对话。文化类电视节目如果只是浅表式罗列文化符号,或者倚重媒介化手段,而没有价值层面的根源和传承,那节目的深度意义仍会因为脱离文化土壤和现实而消解。节目即使凭借形式和内容能在观众群体中获得成功,却也会因为没有深层次的共通点而无法维系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寻找共通点,即寻找传统文化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共通联结,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共通联结,社会大众与时代背景的共通联结。从这一点看,近年来总台推出的几档文化类电视节目一方面围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紧紧扣住了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另一方面也积极促成了新的解释项的产生,将时代精神的溯源过程呈现了出来,完成了从古至今,从一个到另一个的意义延展。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始终强调时代和民族的使命,将个人的养性修身置于集体、家国和时代之中,具有超越性、责任性、自由性的人文气息。总台所推出的几档文化类节目兼顾了集体与个人,既有宏大的家国情怀,也有细致的恒久话题。《国家宝藏》和《典籍里的中国》侧重于展示历史的纵深与辉煌,着眼于中华文化整体的传承,节目借助历史长河中璀璨的个体,先贤君王或文化大家,让作为后人的我们产生尊敬和崇拜的感情,从而把自己融入中华儿女的集体身份中。这里的节目话语带有凝聚力和号召力,营造的是一种仰视浩瀚星空的磅礴氛围。相比之下,《朗读者》和《经典咏流传》则是俯瞰自己,于永恒的人类话题中感悟生命,对话自己。《朗读者》以陪伴、告别、青春、故乡等为主题,于经典文学作品中融合人物故事,让每一个听者带入自己的经历,产生情感共鸣。《经典咏流传》将古代诗词中诗人的个人情感承袭延续,展示了至今不变的情愫与感动。如贵州省石门坎支教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演唱了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效果,原因就是演唱者本身与诗人的情感具有一致性,都表达出对渺小自我的坚持和对生命的期待。如此一来,社会大众在节目中可以得到多种层次下的情感唤醒,得以进入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真正被民族文化感召和影响。

(摘编自侯沈汐《具象再现唤醒:电视节目对文化主体性的媒介再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文化主体性,而二者的出发点和论述侧重点也基本一致。
B.材料一认为,要具有对自身文化产生高度的认同,就必须坚持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
C.材料二通过比较,对《国家宝藏》的情感沿袭和《朗读者》的身份认同给予了赞扬。
D.电视节目如果没有价值层面的根源和传承,即使有深度意义,这个意义也会被消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电视类节目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方式,有责任承担文化相承延展的任务。
B.文化自信的树立,离不开文化主体性;一种文化要有力量,那么必须有其主体性。
C.文化类电视节目只有抛开“文化回归”的目的,才能达到真正传承的自信和坚定。
D.没有深层次“共通点”的节目,即使观众喜闻乐见,也无法维系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举了葭沚老街微型陶艺和《只此青绿》的例子,说明了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性。
B.材料二从两个方面递进分述了文化类电视节目在文化主体性再塑方面的重要作用。
C.材料二第二段先摆出观点,再分析典型案例,最后强调了寻找“共通点”的重要意义。
D.材料一提纲挈领,论述了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问题,材料二具体到媒介方面进行了论述。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文化主体性的时候都提到了“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一档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应该具备哪些特征,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分析。
2024-04-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联考二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些年所讲述的中国故事中,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在讲故事的艺术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味求新,普遍学西方,但如何对待中国自身的叙事资源,如何在故事中建构起中国风格、中国语体的文化自觉还不明显。二是中国小说迷恋写凡俗人生、小事已经多年了,这种写作潮流,起源于对宏大叙事的反抗,然而,反抗的同时,伴随而生的也是一种精神的溃败——小说被日益简化为欲望的旗帜,缩小为写一己之私,这种变化的直接代价是人格的光辉被抹平,人生开始匍匐在地面上,并逐渐失去了站立起来的精神脊梁。

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国故事的精神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公正地对待历史和生活。只看到生活的阴暗面,只挖掘人的欲望和隐私,而不能以公正的眼光对待人、对待历史,并试图在理解中出示自己的同情心,这样的写作很难在精神上说服读者。没有整体的历史感,不能以宽广的眼界看世界,作家的精神就很容易陷于偏狭、执拗,难有温润之意。这令我想起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的开头所说的,他劝告我们要对本国的历史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钱穆提倡的对历史要持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既是他的自况之语,也是他研究历史的一片苦心。文学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作家对生活既要描绘、批判,也要怀有温情和敬意,这样才能获得公正地理解人和世界的立场。可是,“偏激的虚无主义”在作家那里一直大有市场,所以,很多作家把现代生活普遍简化为欲望的场景,或者在写作中单一地描写精神的屈服感,无法写出一种让人性得以站立起来的姿势,写作的路子越走越窄,灵魂的面貌越来越阴沉,慢慢地,文学就失去了影响人心的正面力量。

精神视野的残缺,很容易使作家沉陷于一己之私,而无法在作品中展示更广阔的人生、更高远的想象。而好的小说,不仅要写人世,还要写人世里有天道,有高远的心灵,有渴望实现的希望和梦想。有了这些,人世才堪称可珍重的人世。中国不少当代小说惯于写黑暗的心,写欲望的景观,写速朽的物质快乐,唯独写不出那种值得珍重的人世。为何写不出“可珍重的人世”?因为在作家们的视野里,早已没有多少值得珍重的事物了。他们可以把恶写得尖锐,把黑暗写得心惊肉跳,把欲望写得炽热而狂放,但我们何曾见到几个作家能写出一颗善的、温暖的、充满力量的心灵?那些读起来令人心惊肉跳的欲望故事中,有几个写到了灵魂深处不可和解的冲突?为现代人的灵魂破败所震动,被寻找灵魂的出路问题折磨的作家,那就更少了。

很多小说都成了无关痛痒的窃窃私语,或者成了一种供人娱乐的肤浅读物,它不仅不探究存在的可能性,甚至拒绝说出任何一种有痛感的经验。作家们只要一开始讲故事,马上就被欲望叙事扼制,根本无法挣脱出来去关心欲望背后的心灵跋涉,或者探索人类灵魂中的那些困境。

欲望叙事的特征是,一切的问题最后都可以获得解决的方案,也就是获得俗世意义上的和解;唯独灵魂叙事,它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它在俗世层面是没有答案的——文学就是探究那些过去未能解答、今日不能解答、以后或许也永远不能解答的疑难.因为这些是灵魂的荒原,是每一个人的生存都无法回避的根本提问。只有勇敢面对这样的根本提问,人才有可能成为内在的人,文学才能被称为寻找灵魂的文学,木心说:“五四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不成熟,原因是作者的‘人’没有成熟。”确实,作家如果没有完成“精神成人”,其文学所刻画出来的灵魂就肯定是单薄的。

当下时代,写作门槛已越来越低,以各种方式流行的中国故事实在太多了,有些是为了满足读者某种阅读的趣味,有些是消费性写作潮流的产物,但最值得倡扬的,还是那些完成了一种精神的中国故事。毕竟,一味地展示欲望细节、书写身体经验、玩味一种窃窃私语的人生,早已不再是写作勇气的象征;相反,那些能在废墟中将溃败的人性重新建立起来的写作,才是有灵魂的、值得敬重的写作。我相信后者才是中国文学精神流转的大势。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看到这一精神大势的变化,也唯有如此,在中国故事中所创造的中国形象,才是健全的、成熟的、真正有中国气派的。

(摘编自谢有顺《如何完成中国故事的精神》)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艺术上一味求新,缺乏中国特色,在内容选择上过于狭隘,缺少人格的光辉,是这些年作家讲述中国故事时的普遍误区。
B.作家要对生活抱有“温情与敬意”,也要描绘、批判,避免沉陷于一己之私,这样才能有宽广的视野,才能展示更广阔的人生。
C.文学失去了影响人心的正面力量,是因为很多作家把现代生活普遍简化为欲望的场景,或者在写作中描写了精神的屈服感。
D.中国当代小说不写值得珍重的人世,而写黑暗的心、欲望的景观、速朽的物质快乐,是因为在作家们的眼里人世已不值得珍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以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回应我们所处的时代,真正把握时代潮流,直面人生的诸多难题。
B.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写出人世里的天道、人性的善良、人世的温暖,传达出人们美好的希望和梦想,通向深微的人心。
C.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的形象是丰富和复杂的,能给读者提供有痛感的经验,那么就意味着该作家跳出了肤浅,完成了精神的成熟。
D.重塑作家的灵魂,让其能够公正地对待历史和生活,才可能出现有灵魂的、值得敬重的写作,才可能讲出中国故事的风骨。
3.下列各项中,最能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以公正的眼光对待人、对待历史、对待生活,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B.缺乏高远的心灵和希望、梦想,精神视野残缺,就无法讲好中国故事。
C.讲故事的人要突破欲望叙事的扼制,将写作上升为灵魂叙事,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D.在废墟中将溃败的人性重新建立起来的写作,才是有灵魂、值得敬重的写作。
4.请根据文章内容,为“欲望叙事”下一个定义。
5.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述思路。
2024-03-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文物工作的顶层设计日益健全,事业发展整体向上向好,全国革命文物工作成果斐然、令人瞩目。

保护是革命文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现有3.6万多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在我国的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超百万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历史见证。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每一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更好的保护,才有更好的传承,而保护的成果最终要惠及人民。2021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北大红楼旧址、中共一大会址、遵义会址旧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重新修缮开放,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感悟初心使命,人民群众崇敬英雄、体验感怀的大学校。革命文物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中,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增强弘扬革命传统的自觉性、主动性。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应当在守正创新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全面展示党的百年奋斗和伟大精神,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树立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用心用情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让红色精神绽放时代光芒。许多革命旧址通过实施活化利用提升工程,使珍存的旧址会说话、陈列的文物会发声,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

激发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应注重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建设、旅游提质相结合,与乡村振兴、老区发展相结合,与惠及民生、增进福祉相结合。湘鄂赣、鄂豫皖、闽西等革命老区整合红色资源,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珍贵的革命文物与游客面对面。去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52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主题线路,20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主题线路,28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线路,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导览图

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以互联网的手段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以有利于被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的形式对革命历史进行展示,使其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比如,红军强渡大渡河长征文化线路数字化展示体验及教育传播试点项目,通过5G、AR(增强现实)、大数据和4K直播等新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和线上研学移动化需求,增强公众对长征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作为互联网+中华文明重点示范项目中唯一的革命文物示范,该展示被列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工程。

(摘编自任姗姗《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材料二:

中华民族是有着强大文化创造力的民族。在富饶丰美的神州大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全民族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中国人的文化禀赋和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使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它反对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却并非盲目地排斥一切传统文化,而是主张尊重自己的历史和民族特性。毛泽东提出,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他主张,对传统文化应采取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发展民族新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

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积淀和形成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胞物与”“兼爱非攻的和平向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节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仆意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道德修为,虽千万人吾往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革命文化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滋养。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善于披沙沥金、萃取精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他们的著作哲理浓郁,意味隽永,处处闪烁着民族智慧的光彩,带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鲜明印记,成为灵活化用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典范。诞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革命精神,无不蕴含着优秀民族文化的元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实现了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跨越性创新和发展。

毫无疑问,革命文化首先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心任务,这是由它的政治属性决定的,但是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并非相互隔绝、截然对立的关系,只不过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形态而已。革命文化没有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采取简单的否定和排斥的态度,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继承其中合理、积极的部分,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并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直接源头。

(摘编自于化民《党史视野中的中国革命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革命文物众多,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就超过三万处,各类革命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B.为了惠及人民,并让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学习革命历史,我国的各类红色博物馆都没有建造围墙。
C.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这与中国人的文化禀赋和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有重要的关系。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革命文化从中汲取了无比丰富的营养并发展、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旧址可以通过实施活化利用提升工程,使珍存的旧址、文物会发声,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
B.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采用公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对革命历史进行展示,能够促进革命文化更为广泛的传播。
C.老一辈革命家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哲理浓郁的著作,这些著作成为灵活化用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典范。
D.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都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形态,革命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兼容并包和全面吸收的态度。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一论述的“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一项是(     
A.广西灵川县九屋镇实施红色资源保护项目建设,完成了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工作,对长征步道等长征遗址进行保护,并展开对长征史实和事迹的挖掘研究。
B.北京大学复原了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并向公众开放。
C.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伟大时刻的影片《1921》《红船》,以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角的英模传记片《守岛人》《我的父亲焦裕禄》,这些电影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的革命历程。
D.网络视听节目“红色文物100”等一批党史类文艺作品引发社会热议、全民共鸣,为拓展革命文物教育功能、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提供了新的经验。
4.两则材料都谈到革命文化,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革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2023-11-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钟情的一种娱乐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少人一方面拒绝着短视频对时间的吞噬,一方面又无法控制自己在闲暇时刻打开熟悉的短视频App。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有人下载了某类手机应用程序,通过强制锁机的模式让自己放下手机,专注学习进行自我提升。有人直接将手机丢入手机监狱——一种带计时的如手机大小的盒子,防止自己对手机的沉迷。这都是借助外界手段摆脱手机对自己的控制,但取得的效果并没有那么显著,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让我们沉迷于短视频的深层原因。那么,为何我们会如此沉迷短视频呢?

App的精准推送只是将内容推送到手机程序中,我们完全可以拒绝浏览,但是恰恰相反,不少人抱着手机熬夜刷短视频。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呢?深层原因在于短视频给予我们即时满足的快感。短视频内容的轻松愉悦,对深度的放逐,对用户口味的迎合,使我们当即获得愉悦感。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的漫长时间积累,也不需要如王羲之般苦练出一个墨池,只需要一个短视频的时间——长则几分钟,短则十几秒——就能使我们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低投资、高回报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轻松愉悦,但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显然是不可取的。总是能听到身边人或者网友对自己长时间刷短视频行为的自责:闲暇时间都在玩手机中度过,每次都很后悔,但是下次还是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呢?

我们应该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为更长远的满足放弃当下的即时满足。闲暇之余,阅读一本书、学习一项技能,不仅时间长,过程还可能枯燥无聊;这远远不如放逐深度、迎合用户趣味的短视频对我们的吸引力大。但刷完短视频的我们除了哈哈大笑,还能收获什么呢?几乎没有。而阅读带给我们的是苏轼所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作家三毛所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是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是一种延迟满足,它带给我们的是进步、充实和成长。延迟满足的培养,让我们从心理到行动来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而不是借助外物强制拒绝。

我们还可以合理利用算法技术。既然算法技术能通过播放、点赞、关注获悉我们的喜好,然后精准推送,何不利用算法技术为我们推送更多优质实用的短视频呢?如有意识观看、点赞、关注实用类、学习类、传播正能量的短视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短视频App推送更多优质视频,从而脱离算法技术的陷阱。

(摘编自王园园《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有删减)

材料二:

如今,短视频以其个性化、碎片化、高黏度的特点,成为网民广泛应用的视频媒体之一。下班路上刷一刷,等电梯时抖一抖,吃美食前拍一拍……各类短视频应用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大家记录生活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

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

据统计,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5.01亿人;2019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2亿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人。无处不在的传播场景、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超乎想象的惊人流量,彰显着短视频旺盛的生命力,但也应看到,短视频在急速生长的背后,难免存在种种乱象,短视频拍摄的花费问题日益凸显,短视频侵权成为知识产权问题的新表现;移花接木的剪辑手段制造拼接真实,把公共场所当成取景地,公众成了群众演员,影响到公共秩序;未经过滤的劣质内容引发社会担忧……今天,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下,传播业态加速换代、应用场景不断更新,如果疏于治理,短视频平台将面临更多风险挑战。

可喜的是,近年来有一批优秀短视频创作者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尽管审美风格不同,讲述方式各异,有的精致,有的粗放,有的安静,有的热闹,但都鲜活蓬勃,与社交媒体时代负面内容更吸睛不同,短视频时代更看重记录美好生活——点赞风雨中坚守岗位的交警,记录消防员逆行的最美背影,歌唱普通人的亲情与爱情……时代需要更多把中国故事讲得有意思、有意味、有意义的拍客,用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作品向世界展现一个朝气蓬勃的中国。

(取材于牛梦笛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这个中心问题,材料从当下现状出发,探究为何沉迷,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材料在论述“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的具体方法时,采用了递进式的结构,分别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C.材料使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加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有力地支撑了论点,论述生动。
D.材料第三段通过苏轼的诗句和三毛所说的话语,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延迟满足形式之一的阅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2.下列选项,不能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讲好中国故事”观点的一项是(     
A.某自媒体平台邀请明星代言产品,增加了流量和广告效应,吸引无数粉丝。
B.某明星带领粉丝们一起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以劳动的形象展现于个网络平台。
C.网红博主李子柒身着中式服装,制作精美物品,打理田园生活,富有中国传统韵味。
D.某媒体制作中国女排运动员朱婷胸怀梦想,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视频并发布。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为短视频的发展提几条建议。
2023-11-0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陕西师大平凉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是通过民俗活动表现出来的,民俗活动越丰富,越有利于传统节日的传承。因此,要围绕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髓,创新其表达方式与传播形式,增强节日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吸引力、感染力,让传统文化贴近人民,融入生活。

传播传承节日文化,既要借助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传统的象征性场景、仪式性物品,也需要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通过当代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呈现在人们面前。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过节新形式不断出现。比如,元宵节,人们在微信群里约一场诗词飞花令;清明节,人们在网络空间参与线上祭扫活动;还有更多的人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分享自己家乡热闹的节日场景,又透过别人的镜头走进了不一样的过节现场。如今,各地在组织线下节日活动的同时,往往借助各种线上平台,推出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满足不同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节日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跟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演进密切相关,它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大环境,而是会随着时代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比如重阳节,长期以来,避祸除邪消灾、强身健体一直是其主要文化内涵,但是随着时代进步,我国对重阳节中的敬老意涵加以强化,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赋予其老年节的时代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厚植新时代青年爱国情怀,塑造新时代青年思想品格,引导新时代青年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些学校利用传统节日打造红色思政课堂,不仅有效推动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更加深入人心,还带动孩子们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弘扬了革命精神,传承了红色基因。

传统节日要与时俱进,就要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与意义。但是赋值应建立在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之上,背离或扭曲节日文化内涵的赋值是没有生命力的,也终究会被淘汰。

(摘编自张春枝《文化内涵是传统节日的灵魂》)

材料二: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和表现形态,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能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认同、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节日礼仪已经深深融入民众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具有引导思想观念、涵养精神情感、评判道德选择、约束规范行为等重要功能。这些社会功能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节日承载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符号,传承了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在中华文化发展与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轫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却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与危机。

伴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多元复杂的状态,传统节日受到了各种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节日观念的淡薄化。传统节日是建立在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文化体系上的,而伴随着这种文化体系的瓦解,传统节日失去了其存在的文化依托。当前,由于缺少对传统节日的宣传、重视与保护,许多传统节日没有具体的礼仪庆典活动,节日气氛严重缺失,许多传统节日逐渐简化成为一种日期的标示,这消解了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文化理解与精神向往,导致民众的传统节日观念逐渐淡漠。其次,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的单调化。当前,许多传统节日沦落为购物节”“美食节,人们将传统节日简单地理解为休闲的假日,而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内涵却被抽空。再次,传统节日文化寓意的庸俗化。当下,许多传统节日的商业色彩与功利色彩越来越浓厚,过度的商业化包装与市场运作,使传统节日原本的文化元素与文化意义被抹杀,逐渐沦落为商业炒作的工具。同时,伴随着传统节日的文化教化功能的式微,其娱乐功能却被无限放大,许多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与文化内涵被随意曲解,逐渐沦落为媚俗的工具。最后,传统节日面临西方节日的冲击与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西方文化与西方节日不断涌入。西方节日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推动下,强烈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给本就处于困境之中的传统节日带来更为严峻的现实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有效的载体支撑。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传统节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功能。传统节日活动既是以风俗礼仪等物质形态形式呈现的物态文化载体,又是以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影响与塑造民众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与精神品质的精神文化载体,同时还是以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让民众体验与感悟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内涵的实践活动载体。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传统节日是特定的人类族群或团体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的实践与提炼,凝结而成的文化表现形态。当前,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载体功能,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高度统一,使传统节日的发展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

(摘编自苗瑞丹《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探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俗活动可以表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民俗活动越丰富,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就越有利。
B.虽然传统节日与时代环境密切相关,但我们在创新时不能背离或扭曲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C.依靠传统节日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能是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途径。
D.传统节日具有载体功能,主要体现在物态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和实践活动载体等上。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在第一段明确提出论题,再在主体部分具体论证了如何传播传承节日文化,有理有据。
B.材料一中,作者用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列举了一些当下传播传承节日文化的新形式的事例来加以论证。
C.材料二指出,传统节日受到的各种冲击和挑战导致了我国农耕文化体系的瓦解,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复杂。
D.材料二既指出了传统节日的意义与其载体功能,又指出了当下传承传统节日的现实危机,给人启发与思考。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传统节日发挥着重要的载体功能”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在清明节和重阳节时,后人以扫墓和祭祀的活动表达出对先人的怀念,彰显孝道,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
B.外出打工的人们不怕奔波回乡,与家人共度佳节,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增加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
C.正月十五、二月二、寒食、七夕、腊八等节日保留、渗入、积淀了大量的原始信仰习俗,表现出丰富的人文性。
D.“年”,俗称“年三十”“年三十夜”。民间广泛流传着“年”是一个在除夕之时出来伤害人畜的怪兽的传说。
4.当下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存在哪些阻碍?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5.文中说“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是一个必然趋势”,那么应如何将传统节日与现代化相融合呢?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对于乡村地区来说,尤其如此。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以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才能激发职业教育新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中途教育,是终身教育,也是全民教育。以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振兴,要重点面向乡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肄业生等年轻学生群体开展,鼓励好学的青少年、动手能力强的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促使年轻人持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队伍支撑。同时,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让职业教育更好发挥“扶技、扶智、扶志”的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摘编自杨汉森《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民论坛网2021年4月14日)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来,职业教育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迎来大改革大发展的新阶段,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1.13万所职业院校,3088万名在校生,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整个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数据显示,我国技能人才已超过2亿人,占就业总量的26%。然而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与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不管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还是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都需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支撑。

职业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而不是一种教育层次,这是职业教育的鲜明定位。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不高,成长“天花板”太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甚至成为“低人一等”的“二流教育”。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用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用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来破解。只有职教毕业生掌握高超的技能,找到好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打消家长以及全社会对接受职业教育没有前途的误解。

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要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形成全社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从职业教育自身出发,则要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的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行业和企业办学,从而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摘编自李一陵《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光明网2021年4月14日)

材料三:

聚焦“技能专业”重点,树立“术业专攻”的育人理念。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围绕行业标准与企业发展、习惯养成和素质提升,推进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职业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把企业课程植入专业课程规划中,开设更多与企业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职业技能课程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赋能,培养造就推动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生力军。

疏通“评价方式”堵点,贯通“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最终目标与责任所在。在培养模式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为学生搭建快速成长的发展平台。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探索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在导师选择上,由原先的被动选择到由学生自主选择,老师给予专业成长和职业规划上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特点进行课程学习,夯实学生职业发展基础;在学业能力水平的评价上侧重综合评价,不以“一张答卷”论英雄,不以“一把尺子”做衡量,着重从评价参与者和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同时提升职业院校的内部治理能力。

破解“课堂形态”难点,构建“系统高效”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课程要注重系统性,形成学校与社会、技术与应用同步的课程机制。课程体系的系统高效要深化多方合作,把课堂搬进企业里、建在岗位上,将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将所学专业与生产项目有效对接,将校园课堂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以工学交替的形式丰富课程内容,以实训锻炼的方式优化课程品质,凝聚教育合力,助益学生成长成才。

(摘编自巫红萍《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人民论坛网2021年4月1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B.职业教育是中途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是专门面向乡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肄业生等年轻学生群体开展的教育。
C.职业教育的鲜明定位在于,职业教育是一种类似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是一种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的教育层次。
D.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甚至成为“低人一等”的“二流教育”,这些只是家长以及全社会对接受职业教育没有前途的误解。
2.根据上面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在高技能人才方面还比不上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
B.职业教育不但要自身出发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还需要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
C.“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为学生搭建快速成长的发展平台。
D.只要把课堂搬进企业里、建在岗位上,强化实践教育和实训锻炼,就能构建职业教育“系统高效”的课程体系。
3.我国为何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10-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这类病毒原本可能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病毒被引到人身上,与一些人乱杀、乱吃野生动物有关。而事实上,野生动物不仅在营养上没什么优势,吃了还可能致病。人类历史上夺走近2500万欧洲人生命的黑死病,祸首就是来自老鼠、旱獭身上的病菌;导致SARS的冠状病毒源自蝙蝠,并以果子狸为中间宿主……虽然吃的时候烧熟、煮透可以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但在捕捉、运输、储存及销售过程中,相关人员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动物活体或冻货,依然有很大的概率被各种细菌、病毒感染。这些野味没有经过正规的检验检疫,一旦携带可传染人的病原体,后果不堪设想。17年前的SARS,今天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都是惨痛的教训。

(摘编自《善待野生动物,别让舌尖上的疫情重演》)

材料二:

不论细菌还是病毒,都要突破人体的重重防线才能够完成入侵,但人体终将发现它们的存在,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有着自己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

人类保护自己的方式首先是防御,皮肤和黏膜使人体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当有害物质将要侵入人体时,皮肤和黏膜会将外界致病因素阻挡在体外。接下来,黏膜表面和人体内部会有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在巡逻,防范病原体的入侵。以溶菌酶为例,它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流出而使细菌溶解;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结合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当强大的病原体突破了前两道防线后,人体的反攻才刚刚开始。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特殊的免疫细胞的分析,人体生产出了可以特异性识别入侵物的抗体,抗体可以让病原体粘连在一起,不再具有入侵性,最终暴露在细胞间的病原菌会被杀灭。但入侵了细胞的病毒是否就安全了呢?非也!人体可以精妙地识别哪个细胞被病毒感染了,进而派出杀手杀死被感染的细胞,释放细胞内部的病毒,供抗原消灭。

然而,人体的反击是需要时间准备的,病原体就会通过这样的时间间隙大肆入侵,占领人体。细胞感染一度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比如当年鼠疫在欧洲叫黑死病,曾在几年间就使欧洲人口减少三分之一;我国现在还将鼠疫和霍乱列为甲类传染病。直到抗生素的发现和推广,人类才控制了细菌感染的暴发。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改变内部代谢,阻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进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但是,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因为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完全不同。由于细菌拥有细胞壁,还有自己的核酸复制机器和核糖体,所以抗生素只要针对这些靶点设计,就能保证杀伤细菌,且对人类的副作用很小。但是,病毒没有细胞壁,没有自己的核酸酶,也没有核糖体,它所有的功能都依靠宿主细胞来完成,所以抗生素并不能杀死病毒。

理想的抗病毒药物是既能作用于病毒增殖周期的某个或几个环节,予以干扰或阻断,又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常见的药物病毒唑,会干扰病毒复制所需的RNA的代谢,从而起到抑制病毒扩增的作用,但对人体有很大的副作用。

针对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也在细胞水平上初步筛选出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物。但对于病毒的治疗,人类始终没有找到像抗生素一样具有普适性的特效药,积极的治疗都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去对抗病毒,因为只有生物本身才真正懂得如何对抗生物。

(摘编自《专家详说细菌和病毒》)

材料三:

传染性疾病即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人类经历了无数恐怖的传染病,诸如天花、鼠疫、1918年甲型流感,动物疫病中也有牛瘟、口蹄疫、禽流感等。技术革命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清洁饮水、免疫接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拯救了无数生命。但是生物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它可以带来人类文明,也可以威胁人类生存。生物技术若被人谬用,将对人类健康、农业、环境造成威胁。可能被谬用的生物技术,包括病原微生物的改造与合成、基因编辑、种族基因武器、仿生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只要是一个懂生物技术的人,随便在实验室就可以人工合成病原。小儿麻痹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可以通过大家熟识的小儿麻痹糖丸预防。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实验室,就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加拿大的科学家人工合成了类似天花的马痘病毒。先进的DNA合成和基因编辑技术让科学家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使有害细菌变得更致命,甚至可以将随处可见的微生物制造成武器,经过特定基因修饰的微生物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快速产生致命毒素。2016年美国国家情报部门已将基因编辑技术列入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清单。

(摘编自《〈生物安全法〉对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重要意义》)

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流程,最准确的一项是(     
A.   
B.   
C.   
D.   
E.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染性疾病规模式暴发,是人们通过乱杀乱吃把原本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引到自己身上造成的。
B.目前的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来杀灭细菌,但对没有细胞壁、核酸酶以及核糖体的病毒是无效的。
C.在没有找到普适性特效药之前,人们只能暂时借助某些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物以及自身免疫力来对抗病毒。
D.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合成病原体的难度大大降低,懂得生物技术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制造致命病菌。
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病原体会利用人体反击需要时间来入侵人体,科学家如果能找到相应办法,或许能提升人体防御能力。
B.抗生素与溶菌酶在杀死细菌的机理、过程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杀灭病菌。
C.人们使用的常见抗病毒药物病毒唑虽然有副作用,但是对病毒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没有任何影响。
D.当前针对没有细胞壁、核酸酶以及核糖体的病毒进行防治的最理想方法就是在其找到宿主前将其杀死。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时间的延伸,也是空间的拓展,标注的是世界范围、世界影响、世界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引领着当代中国的发展,为破解中国问题提供行动指南,也不断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从而成为引领中国与影响世界双向推进的科学理论。

环顾当今世界,当代资本主义出现历史性衰落。政治极化、贫富分化以及各种社会认同危机不断引发混乱与动荡,全球治理面临系统性危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增多。这就依然需要我们向恩格斯请教,像他那样时刻关注这个世界,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给以科学的回答。同时,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塑造优势,就必须在伟大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发挥引领中国发展的强大威力,不断开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天下情怀和坦诚的大国担当,牢牢占据人类文明制高点、人类道义制高点,鲜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的全新主张,为破解治理、信任、和平、发展四大赤字提供了有效思路,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新领域,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航船指明方向。

(摘编自何毅亭《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材料二:

202011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恩格斯的名字是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对全球化时代更为复杂的困境和难题,我们是多么需要向这位毕生致力于资本批判和对人的解放之路进行探究的当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马克思语)请教,他是一位多么值得我们深刻铭记和隆重纪念的伟人!

资本批判的复杂性在于,不仅要厘清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现实机制,更需要从理论上勾画和建构起资本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力量布展的逻辑及其抽象——具体体系。这是最为艰难的思想创造,也正因如此,《资本论》的写作成为马克思毕生最重要的工作。遗憾的是,尽管完成了《资本论》大部分初稿,并于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但直到1883年去世,马克思也没有完成第二、三卷的定稿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他对资本逻辑和体系结构的揭示并未完整地呈现出来,而这一工作是由恩格斯来完成的。恩格斯以毕生无私的付出,资助马克思的生活,配合和协助马克思的工作,晚年又以近乎双目失明的代价整理亡友的手稿。诚如列宁所说: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资本批判并不是纯粹的理论建构,更需要将其转化为变革资本社会的实践。但变革资本社会并非轻而易举,相反,它充满艰难和坎坷。为此,恩格斯特别重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方式和途径问题。他与马克思超越一般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深刻之处在于,基于对无产阶级改变自身命运、变革资本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认为这种人的解放不是生命个体的短期行为,而是一场漫长的社会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目标与手段之间、总体与局部之间、长远与短期之间并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犬牙交错,充满了矛盾,致使革命之路远不平坦。为此,恩格斯晚年特别注意到,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理论,如果直接引入实践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因而他强调无产阶级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革命策略的调整。

恩格斯去世后,资本主义在20世纪发生了很多变化。诸如过去单纯的私人占有出现了社会化趋势,分配方式上普遍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中下层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怎么看待这些积极的变化与恩格斯所进行的资本批判之间的关系呢?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状况可以看作是恩格斯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深远的后续效应。假如没有他对资本历史发展轨迹或运行逻辑的揭示、对资本社会化扩大的趋势的预见,人类的发展就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发状态,通过多方面的举措和手段对资本进行调控和规范。而20世纪后期以来消费社会”“数字资本主义的来临,不过是资本所带动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趋势的最新体现。在此意义上,恩格斯的资本批判在当代依然是不可超越的。

而在实践层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经历了20世纪的发展和波折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异军突起,展示了勃勃生机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不仅解决了中华民族长期贫困和落后的问题,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更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思想和意旨,显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将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摘编自聂锦芳《恩格斯诞辰200年:致敬不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在变化的时代中塑造优势,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B.当面临全球化的困境和难题时,我们可以从革命导师恩格斯那里寻找答案。
C.无产阶级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调整革命策略来应对人类解放这场社会运动。
D.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诸多变化,正是恩格斯进行的资本批判产生的后续效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政治极化、贫富分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混乱与动荡,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性衰落的直接原因。
B.《资本论》对资本逻辑与体系结构的揭示和完整呈现,是马克思、恩格斯伟大友谊的见证,更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C.变革资本社会并非易事,充满了艰难险阻,这不仅需要理论建构,更需要将其转化为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实践。
D.人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发状态,实现对资本进行调控和规范,证明了恩格斯的资本批判在当代仍然不可超越。
3.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4.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班级读书会上,同学们就“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展开讨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回答。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素描是大多数美术专业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又有美术考级的市场引导,让家长产生了这样的认识——学美术必须从学素描开始。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素描学习?素描学习是否越早越好?学美术一定要学素描吗?

让我们先从什么是素描谈起。

素描一般是指用铅笔、钢笔、毛笔、炭笔等作为工具,以单色的形式在平面上刻画图像的绘画。严格地说,素描并无固定的形式,题材也无限制,有人物、静物、风景等。素描原是学院训练写实绘画基本功的手段,或作为绘画创作的稿本,后来才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素描不等于绘画,绘画也不等于艺术。素描也不仅仅指那种写实风格素描,它的绘画形式可以很多元化,举凡写实、写意、抽象、具象、漫画、油画、铅笔、炭笔、水彩、科技艺术、数字生成等颜色相对单一的作品都可以叫作素描。

素描不是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全部,只是一个绘画的门类,而绘画又只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近代的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比如凡·高、雷诺阿等,写实素描的作品并不多,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家。在西方艺术进入现当代语境后,从未学习过素描、不会画画的艺术家也大有人在。行为艺术、互动装置、摄影、电影、数字生成艺术等等,并不都需要完全通过素描学习来获得造型基础能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需要素描功底,不学习素描也不会影响你对艺术的理解和创作。

中国古代所有伟大艺术家,没有一人学过素描,同样造就了伟大的中国艺术。西方和中国的绘画,最大的不同是西方重视写实,中国重视写意,中国画传统的白描、双钩也是造型基础训练。中国画的写生讲应物象形”“骨法用笔”“随类赋彩,最终达到以形写神。张彦远在《画论六法》中说: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就是指用有力量的准确线条造型。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篇》中也讲道:笔乃作画之骨干也。骨具则筋络可联,骨立则血肉可附,骨之不植而遽相尚以文饰,亦犹施丹艧于粪土,外华而内腐。又说:……即笔以求墨,则法有所归而头头是道,离笔以求墨,则骨之不植而靡靡成风。可见,传统中国画的造型更强调笔力”“骨法”“笔墨,也讲求训练绘画的基本功,只不过不是用西方的素描方法,最终是要达到写物之生意、以形写神的境界。

当然,素描作为具象绘画中的造型基本功,可以训练人们对造型观察的敏锐度。具体说来,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能体会空间关系的变换,了解形式美的规律,追求构图的美感,掌握科学的透视原理与精准的造型能力,以及运用明暗调子表达物体不同的质感、量感等等,这些对于全面提升视觉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唯一重要的。

那么,学美术要从素描学起吗?我认为,少儿过早地学习素描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害。

素描的基本要素需要心智达到一定程度的成长方能理解,比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的透视,明暗关系、三大面五调子等,这些概念超出了12岁以下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尤其是10岁以前的孩子,由于语言的自我表达能力还不完善,出于与外界强烈的沟通欲望,他们会本能地将心中所想和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画出来与人交流。如果这时加强素描训练,就会强化他们的概括能力而丧失感知生活和自我表达的敏感性。美国艺术教育专家霍德华·加德纳认为:过早地培养儿童的概括能力容易让他们养成概念化的习惯而变得死板。

目前大量学校和机构的素描教学内容主要是写实素描,它的目的是培养高度概括、观察模仿、写实刻画的能力。在素描写生中如果只会机械地描摹范画、抄袭明暗,就容易养成概念化的毛病。如果不理解,只是用铅笔机械地去描摹那些干巴巴的圆柱、方体、石膏像,孩子很难体会到绘画的乐趣和成功的快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表达、心理反应不同,单一色调、相对枯燥的素描创作,违背了儿童的天性。用不了多久,原本喜爱画画的兴趣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不仅会让孩子丧失学习艺术的兴趣,而且容易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压抑其性格发展,不利于培养自信心与成就感。

对于孩子而言,绘画创作本身是制造快乐的过程,好的艺术教育应该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全面的审美素养,而审美意识、想象力、创造力并不需要写实素描作为基础。因为除了素描外,色彩搭配、构图能力、线描造型、创意思维都是美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单独强调写实素描基础训练是很片面的,也达不到美术开发心智的作用。

古人说: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艺术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是思想的教育,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技轻道。因此,我们要改变少儿美术学习中对素描功利化及片面化的认识,让孩子们在美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摘编自郑勤砚《学美术一定要从学素描开始吗》)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描并无固定的形式,题材也无限制,素描不等于绘画,绘画也不等于艺术。素描不仅仅指那种写实风格素描,它的绘画形式可以很多元化。
B.行为艺术、互动装置、摄影、电影、数字生成艺术等等,并不需要完全通过素描学习来获得造型基础能力。所以,艺术家不需要素描功底。
C.10岁以前的孩子,如果加强素描训练就会强化他们的概括能力而使其丧失感知生活和自我表达的敏感性,容易让他们养成概念化的习惯而变得死板。
D.只有改变少儿美术学习中对素描功利化及片面化的认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不舍本逐末、重技轻道,才能让孩子们在美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描不是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全部,只是一个绘画的门类,写实素描的作品不多甚至可以不学素描,都不会妨碍一个人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家。
B.在文中作者虽然提出“不学习素描不会影响你对艺术的理解和创作”的观点,但也肯定了素描对于全面提升视觉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
C.学习素描会违背儿童的天性,容易让他们产生挫败感没有自信,使其原本喜爱画画的兴趣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不能让儿童学习素描。
D.10岁以前的孩子,会本能地将心中所想和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画出来与人交流,这时候更容易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全面的审美素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道”大而无形,需潜心修行,常年探索,或可一朝开悟;而“技”实而可秉,有可操作性。
B.艺术教育是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培养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人的教育。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它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播知识、感受和欣赏音乐,而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
C.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丰富人们的艺术素养、精神内涵和人格魅力等具有积极意义。我国自古就注重人的艺术素养培育,把“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列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儒雅、高贵品性的要素。
D.《庄子·养生主》中,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会分技、艺、道三个层面,技艺只是基本,只有进入道的境界,面对时尚纷繁复杂的事物,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中国古代所有伟大艺术家”,是怎样“造就伟大的中国艺术的”。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少儿过早地学习素描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害?”请根据文本进行分析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艺术的发展与人类整个发展进程紧密相关,这方面,科技也是如此。科技和艺术的发展也一直如影随形,比如,达·芬奇的绘画里就涉及解剖学,他用一种美术的概念让人们对解剖学获得认知;照相机的出现导致了印象派的出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雷诺阿,他的很多创作都参考了照片。这也导致西方的绘画在某一段时期内,一直跟科技的东西有一种反向思维,艺术家们希望绘画艺术离照片尽可能远一些,画家在创作时更多的是从照片里找到他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但形成的绘画作品还是希望寻找艺术本体的价值。

AI的出现无疑会给人类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知。艺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甚至会是颠覆性的。事实上,每一次新科技的出现,都会颠覆人类原来的认知方式。未来AI在艺术创作方面会不会超越人类?精神的东西能不能和人本身分离开?艺术创作和精神到底是什么关系?在我看来,艺术创作和精神是不能分离的,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目前我们了解到的AI的创作实际上都是把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最后呈现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件新的“艺术作品”其实分享的还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AI的“创作”经验和知识的更新,也必须经由人类对它们的数据更新来完成。

AI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我觉得艺术跟别的领域一样,它的边界也是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不断地被打破的过程中。所以,今天我们关于“AI时代的艺术边界”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无限的讨论,艺术与科技的相互影响还会继续发展,我们的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提升。

(摘编自张子康《艺术发展的边界在不断拓展》)

材料二:

艺术与科学,都深入现实,源于现实,超越现实,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艺术、艺术品、艺术家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同样,科学、技术、科学家的概念也有着本质区别。

艺术是“提炼”的“神似”,而AI“艺术品”是“模仿”的“形似”,“提炼”与“模仿”有着本质区别。“提炼”是有生命力的,而“模仿”没有生命力。

人乃万物之灵,有与生俱来的直觉、灵感、感情与智慧。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创的拥有最高智慧的艺术品,因此都具有唯一性。如无唯一性,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便无法应用。如此说来,AI颠覆艺术的可能性便不存在,包括生物学上的克隆人,也不是真正的人类。在我看来,凡可被AI取代者,均不能称之为艺术。如今的AI也只是技术上的应用创新,而非科学创新,如今的智能机器人科学理论仍然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提出的。诚然,智能机器人会淘汰大部分工作,其中包括大量简单重复的、高危的工作。但智能作诗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诗作,高水平的、独创性的、蕴含诗人丰富情感的、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诗作仍然会存在,而且生命力会很强。同样,智能绘画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画作,具有独创性的、蕴含人类创作者丰富情感的画作永远有生命力。纵观艺术史,历史对艺术作品的自然淘汰不也是如此吗?我们能读到的经典诗作、画作,必是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诗作、画作,而大部分普通的诗作、画作被历史淘汰了,当然这个淘汰的时间很长。因此,AI的出现,也可以认为是人类主动应用自己的智慧,把自然淘汰的时间缩短。

我相信,未来,艺术会借助科技的手段,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样,艺术家的想象力也会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摘编自韩倚云《AI时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为代表的科技高速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同时,这些科技也逐步与艺术融合,作为艺术的辅助手段,供给艺术的需要。AI时代的艺术供给,较传统手段更加多样灵活,贯穿艺术产生的全过程,它能为艺术创作、收藏、传播、展示等提供更多元的形式和手段,激发各类主体的艺术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

AI时代,艺术供给焕发了新活力,也诞生了新形式。包括京东方在内的不少科技企业都在持续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如何为艺术供给带来更多可能性。他们依托各自的技术积累以及在人工智能、艺术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探索,构建数字艺术物联网生态,打造了一些和传统体验完全不一样的数字艺术欣赏与交易平台,并通过与传统艺术机构和艺术创作者合作,提供优质艺术及衍生品的产品与服务,这些AI时代的艺术供给让大众能随时随地接受艺术和美学的熏陶,甚至欣赏到一些原本遥不可及的艺术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AI时代,数字化艺术品标准也亟待确立。数字化艺术品标准的确立,有助于使未来艺术呈现的形式更加丰富,也有助于更多数字艺术馆的打造。让大众的艺术欣赏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美术馆、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可通过标准化的数字化形式呈现,借助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

(摘编自罗娇《科技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一直存在并发展,我们的认知会不断提升,AI时代艺术发展的边界将无限拓展。
B.材料二认为,艺术能助力科学,科技手段也能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目前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
C.材料三认为,科技与艺术结合能创造更多创新成果,同时数字化艺术品标准也亟待确立,以期出现更多元的艺术呈现形式。
D.三则材料都认为,AI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它创作的“艺术作品”其实呈现的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体系无疑会受到AI时代非常明显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但艺术自有其产生机制,不会被AI取代。
B.材料一所说的“反向思维”,是指某一时期西方绘画希望能尽量远离科技的影响,而追求艺术本体的价值。
C.艺术与科学都能反映客观世界,但他们也有着本质区别,艺术有生命力,而AI“艺术品”则没有生命力。
D.智能机器人只会淘汰掉那些无独创性、感情贫乏、脱离了时代的艺术作品,他并不会影响艺术史的自然淘汰。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需要超乎寻常地去观察、去发现、去捕捉,去挖掘有价值的瞬间和现象。
B.当今的艺术早已不仅仅承载于纸上、布上或墙上,它还存在于屏幕之中、光电之中、虚拟现实之中。
C.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使得科技有了伦理考量,而且也让科技发现和创新成为无限可能。
D.如果AI艺术突破了既有的艺术边界,那也不是AI艺术的突破,而是人类运用AI的突破与延伸。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023-09-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