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诠释、新解读、新创造,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真正让非遗文化的优秀内容在创新表达中绽放时代芳华。

②推动非遗文化的内容创新,科技手段当仁不让,尤其是艺术和科技有机融合的影像作品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将其自然地融入火热生活与时代大潮。非遗文化的荧屏亮相,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传统之美的再认识,也是引领观众对时代与生活的再感知、再体悟。释放非遗技艺在改善百姓生活方面的新动能,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③非遗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核与价值理念,在时代进程中被传承和发扬。目前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 MR(混合现实)等新技术,使视听生产者突破了传统创作藩篱,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审美体验,也为非遗文化注入了创新的活力和再生的力量。例如,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借助虚拟影像技术,呈现了地上建筑复原动画。此时文物不再是静止的,观众可以在真实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的运动变化间,为鲜活的中国故事和先辈们对历史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所感动。纪录片《昆曲涅槃》则让观众透过 VR“亲临江南水榭楼台,一睹昆曲传承人穿越时空的对话。现代视听技术正在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一步步变为现实。

④当下的影像艺术创作既要深谙内容为王的真谛,也需要在全媒体传播中见真章,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故事积极走进大众视野。近年来,电视荧屏中的非遗文化吸引了不少年轻受众。未来,在知识化、情境化、活态化方面的探索尝试,是非遗作品在年轻态创作与传播方面可以发力的方向。当更多电视作品用创新表达让沉潜在岁月深处的非遗宝藏焕发光彩,以沉浸化、移动化、交互化的融媒方式让非遗项目得以全息呈现,秉持中华美学精神让更多的中国非遗感染世人之时,非遗文化便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也就实现了其应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闫伟、杨阳《用影像彰显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删改)

材料二:

①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多样等现实情况,文化产业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创新科技形式为文化新业态赋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②人工智能(AI)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的成本,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依托数字新技术使文化内容的呈现更为生动、更具沉浸式体验感,也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随着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入融合,未来将催生更多的文化新业态和新模式,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一方面,AI等新技术能够助力文化内容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文化数字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文化产品创新的效率和呈现效果;另一方面,AI将不断促进创造力的提升,新技术通过跨形式、多形式的融合创作,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③事实上,由于人类社会对文化内容的需求一直存在,且越来越丰富,因此,无论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还是出现之后,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载体一直在不断升级变化。而数字时代,随着人们对高质量、个性化、有创意的文化内容需求的增加,加之受AI相关技术发展的推动——超大规模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语音、环境背景、音乐渲染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营造出更为震撼的效果,人们对文化内容生产的多元融合才有了更多的设想和展望。

④对于如何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通二者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这还需要跨界合作,即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知识的人才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需要培养“AI +文化 的复合型人才——既懂文化产业,又能够理解创新科技的不能。有了复合型人才,还要打造面向文化产业的通用人工智能平台,通过开放新技术,让开发者无须重复创造,才能有效助力文化与科技融合。

⑤当然,科技催生的文化新业态和新模式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文化发展与复兴的重要一环。文化发展既要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又要能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而文化产业中的大量数据、信息、知识的运用和再创作等,都需要加强原创性,确保内容安全不被侵蚀。因此,自主创新高水平的科技体系对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主动权至关重要,我们要用科技自主为文化创新护航。

(摘编自周志军《科技力量赋能文化新业态发展》,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用创新的形式加以表达,让其与现代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中站稳脚跟的基础。
B.艺术与科技有机融合的影像艺术创作需将“内容为王”与创新传播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将生动的中国故事讲好。
C.当前的创新科技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呈现和传播方式产生影响,对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有一定助益。
D.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载体的升级变化贯穿人类文化发展史,但是对文化内容生产的多元融合拥有更多的设想则是进入数字时代后才有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遗文化的内容创新需要借助新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性转化,否则难以自然地融入火热生活和时代大潮。
B.非遗文化之所以能吸引当代年轻受众,是因为它在知识化、情境化、活态化方面的尝试让其走进年轻人心中。
C.当今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现状需要文化和科技兼顾型人才,还需要打造面向这种产业的人工智能平台。
D.传统文化无论怎样和科技融合,都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华佗五禽戏传承人将五禽戏的功法改编成适合年轻人的舞蹈和操课形式。
B.百度地图上线圆明园大水法三维全景模型,让游客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观感体验。
C.故宫博物院借助数字技术将上万文化典籍数字化收藏,让典籍收藏更加安全可靠。
D.某地政府以小视频形式将当地剧种推向全国,发挥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4.两则材料都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但侧重点不同,请加以概括。
5.假如你的家乡有着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当地政府计划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对其进行大力推广。请你结合材料对当地政府提几条建议。
2024-04-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并在其组织法中提到国际理解教育的使命:“既然战争是起始于人的思想的,就必须在人们的思想中树立起保卫和平的信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此一直致力于“人权、民主、自由、和平”等“共同价值”的传播,以谋求全球和平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承认、理解和包容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原则。

②但21世纪伴随着国际局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国际理解教育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原因在于:其一,全球化时代多样化的世界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凸显出的不同宗教、文化间的冲突,使以传播共同价值为核心内容的国际理解教育模式显示出局限性,需要重新寻找以承认“多样性”为前提的共生模式;其二,全球化范围内人员急剧流动,拥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异质的他者”间相互影响、渗透和冲突,怎样定位这些“他者”并与之共生,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新课题;其三,全球竞争环境下,各国将提高全球竞争力、应对全球化对策等课题纳入国际理解教育,不稳定的全球政治局势也促使各国更加注重“合格国民”的培养。

③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悄然兴起,强调在承认他文化的不可理解性和国家间利益冲突的前提下,探索与“冲突的他者”沟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我们启用中国古代的相关概念“异己”,而用“‘异己’间共生”的理念强调在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形下,培养学生与价值观相悖的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异己”共生的能力和态度。

④“异己”在《后汉书》中已有记载,现代汉语中“异己”概念也并不陌生,主要指政治上对立或意见相左的政治派别、势力、利益集团。“异己”虽然与“己”对立,却不可简单归入“敌人”,它所具有的辩证性特点恰恰可以说明目前不同文化和价值群体并存的状况。首先“异己”具有集团性。异己特指对立团体间对彼此的称谓。如果只是个人恩怨,很少归类为“异己”,如个人之间互为“异己”,则说明他们代表不同的政治利益和主张。其次,互为“异己”的状态指同一集团内部小团体之间的对立,价值观、利益、政治立场虽然对立,却区别于“外敌”,“敌人”,是指彼此身处同一环境、不可回避的状态。最后,“异己”互为存在条件。在相互冲突的争斗过程中,“异己”完全被铲除意味着对立、冲突势力的消失,而这种结果对优势团体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没有敌对势力的绝对统治不可长久。

⑤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理解教育语境中的“异质性他者”正呈现出“异己”之特点:首先,人们将与越来越多的“异质性他者”共享生活空间与生存资源。人们处处看到获得国籍成为新国民的外国人、具有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非法滞留劳工、难民、留学生、观光客等“异质性他者”,同时自己也可能通过上述身份成为他人眼中的“他者”。其次,“异质性他者”间的共存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源自文化差异和价值对立的时候,产生的隔阂是很难消除和解决的。最后,在“他者的异质性”与由此导致的“冲突”无法回避的情况下,合作与共生却势在必行。全球的连带性和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凸显,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更要求各国共同担负全球的未来。在这样特殊的时代,寻找与“异质性他者”和谐共生的模式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课题。总之,今天的“异己”不再是铲除对象,而是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必须与之合作共生的对象,这也是国际理解教育语境下的“异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异己”概念最大的区别。

⑥“‘异己’间共生”教育是近年来国际理解教育模式的新探索,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相悖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方法,培养全球公民的素养。例如,由中日韩越四个国家的学者与大学生合作,分别于2003-2005年、2006-2008年间实施的对话项目,该项目选定四个国家的代表性电影,由参与者提出电影中不可理解的场面,以此讨论其中的文化因素;更有中央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2007-2009年所进行的、以“共有”“赠与”为主题长达三年的对话项目等。王荣曾用“错位沟通理论”分析中日两国研究生对“不可理解的文化现象”进行对话的过程,认为“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经历‘发现和质疑差异——了解原因——反思双方的异同点——再次反省本文化——选择对待冲突文化的态度’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参与者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将自身文化放在文化融合背景下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⑦“‘异己’间共生”不是通过理解异质文化和价值观达到接纳和内化的目的,而是在承认理解的有限性基础上探索合作、共生模式,即理解差异的不可调和性和共生的必然性,以在将来的生活中实践这样的能力。通过“‘异己’间共生”教育模式要培养的是全球化时代能够主导世界潮流、负责全球之未来、与身边的诸多“异己”合作共赢之人。当然,由于不少相关实践尚处于摸索阶段,有必要进一步积累经验和个案,但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英敏《从“和而不同”到“‘异己’间共生”——全球化时代国际理解教育模式的新探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承认、理解和包容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原则;追求世界和平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终极目的。
B.“异己”在古代业已出现,现代汉语中“异己”的概念也并不陌生,指利益上对立或意见相左的派别、势力与各种集团。
C.人们与“异质性他者”共享生活空间与生存资源,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产生隔阂已是常态,这冲突是很难消除和解决的。
D.“‘异己’间共生”既利于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更利于在文化融合背景下更深地理解自身文化,以达到接纳和内化的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4年颁布《关于教育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及教育与人权和基本自由相联系的建议》,有利于“共同价值”传播。
B.“9·11”事件令世界震惊,正如日本学者永田佳之所说,国际理解教育开始由“可理解”为前提转向“无法理解”为前提。
C.在校内举办“**文化节”,介绍国外的食物、服饰与节日,就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相悖的人们进行交流的能力。
D.早稻田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围绕“私有”和“共有”关系进行价值观差异的讨论,体现了国际理解教育模式的新探索。
3.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从不同层面论证“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的国际理解教育原则受到冲击与挑战。
B.第⑥段的论证方法很有代表性,举例论证典型、确凿,引用论证提升了内容的理论高度。
C.第⑦段廓清模糊认识,进一步突出正确观点;也指出目前的实践状况与未来发展前景。
D.本文论证结构十分清晰严谨,采用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并列式论证结构。
4.请围绕“异己”概括第④段和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5.请结合材料,从不同方面介绍下“‘异己’间共生”国际理解教育模式。(诸如其产生背景、实践前提、目的意义、现状前景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科幻快速发展,受到更多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和关注,这与我们社会的整体发展,包括航天事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等,有着很深刻的联系。我们处在快速的现代化、工业化、数字化进程之中,这一进程充满机遇和希望,也有压力和挑战。人们赞叹科学的神奇,期望科技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一切都为科幻的繁荣提供了沃土。

科幻小说基于科学展开想象,构建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科幻世界。用想象拓展人生,是科幻的重要使命。很多人看过科幻电影《地心引力》,这是一部很纯粹的科幻片,它让我们看到,对科幻创作而言,最重要的是创作者要对宇宙怀有充满诗意的感受。好的科幻作品让我们从一滴水见大海,把人从局限的视野中带出来,感受现实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科学是科幻小说力量的源泉,但科学之美被封存在科学的方程式中,普通人需经过巨大的努力,才能窥见她的一线光芒。而她一旦展现在人们面前,对灵魂的震撼和净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其他题材文学难以达到的。科幻小说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它把这种美从方程式中释放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

科幻小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幻想的奇丽与震撼的程度。现代宇宙学大爆炸理论,壮观又震撼人心;生命进化漫长的历程,曲折而浪漫;广义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观,量子物理中精灵一样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所揭示的世界景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作家怎么把这样的科学之美呈现出来?

“宏细节”是常见的手段,也是科幻小说中特有的手段。小说必须有细节,但在科幻文学中,细节的概念已发生了变化。比如,科幻小说《奇点焰火》以“超级视角”描写宇宙大爆炸,创造宇宙只是一场“焰火晚会”。小说用区区几百字的“细节”描写两个人在燃放焰火前后的对话和感觉,却在时空上囊括了宇宙自大爆炸以来的历史,展现宇宙之外的超宇宙图景。在我看来,“宏细节”最能体现科幻文学的特点和优势,

当然,科幻小说表现的并不总是未来和想象,也有现实和当下。以小说《三体》为例,第一部现实感比较强,为读者提供一个供想象力起飞的平台;第二部是从现实到想象过渡的一段漫长航程;而第三部则是比较纯粹的科幻小说,具有强烈的“科幻迷”色彩。从现实起航,到达空灵遥远的世界,这是传统科幻的典型结构,也是中国科幻读者所习惯的从现实走向未来的叙事模式。

这些年,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一些科幻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让科幻抵达更广泛的人群,拉动了科幻产业成长。今天发展科幻文学,要想办法扩大中国科幻作家基数,让更多人才和作品涌现出来。科幻影视的发展,则需要增加人才和经验储备,让新一代科幻编剧、导演、制片人有更多机会参与创作,还要加强科幻影视领域的国际合作,积累更多成熟制作经验。

推动科幻发展,对我们的文艺理论评论也提出了要求。比如,“宏细节”等科幻创作手法,亟待理论提炼,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表现手法。科幻评论也要与时俱进,走出用老眼光看待新作品、新现象的窠臼,用创新的理论、敏锐而有朝气的评论推动科幻创作。

中国科幻出现了很好的势头和局面,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遇,让中国科幻真正强起来。

(摘编自刘慈欣《把握机遇,科幻创作天地宽》)

材料二:

科幻首先必有科学之核,否则很难称之为“科学幻想”。非常重要的是,在拥有科学之核的同时,更应该有文化之核,最终通向生命之核。科学之核——文化之核——生命之核,在某种意义上,科幻文学以此对所有文学寻找“硬核”起到了赋能、引领的作用。

科幻不仅是以科技为依凭的想象,更是对生命的“探照”。我们看到关于生命及其处境的无数可能性;我们感知人类面对宇宙的浩瀚和时间的流转、面对新科技新难题带来的挑战,既有恐惧、疑虑,也有渴望、憧憬。那些如万物灵机、宇宙玄妙的情态和诗性,正是科幻的魅性所在——给生命以超能之力,给智能以正义之心,它让我们不再一味盘桓于此时一地,而是有深度、有向度、有态度地化合积淀,并自信、自主、自然地朝向未来勇毅前行。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以前存在于科幻文学和科幻影像里的场景,果真成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幕幕,甚至成为人类新的生活方式。但科幻的价值功能岂止于“变现”,科幻的本质是关照未来机体与关心哲学本体、关涉历史整体的“三体”创作。优秀的科幻作家们,你们不仅是在幻想,更是在思想;你们不单是在寻找和展示想象力,更是在表达人类命运的自我体认和生命之光所可能达到的射程。而一切超前的去处都来自深厚的来处,你们是令人尊敬的最具有历史心和现实感的沉思者和创造者。

科幻文学,已经不再可能是类型文学,它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以及许多创作方法的集约者,它是人类文明的辉煌存续和待解问题不断结晶又无限生成的状态承载者、势能探求者和秩序追索者——它是我们所需要的审美共同体,是属于文学的真切立体的开新原创天团。它是时代光谱,它是心灵叠影,它是深情容器,它是精神担当。它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和未来更广大更长久的时空史诗中的文学正典。

(摘编自施战军《属于文学正典的科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中国科幻的快速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存在深刻的联系,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数字化进程为科幻的繁荣提供沃土。
B.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幻想奇丽、令人震撼,是因为科幻小说是以科学为基础及力量源泉的,而科学的世界神奇、宏阔而美丽。
C.科幻作品应该具备科学、文化、生命三核,因为科幻基于科学展开想象,所以首先要有科学之核。它最终通向的是生命之核。
D.一部好的科幻文学作品在于增强人类的体能和智能,让人们不再一味地在原时原地徘徊不前,而是能够勇敢地向未来迈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所表现的领域,无论是有关未来、想象还是现实、当下,大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B.对于科幻影视的发展来说,重要的一点是给予新一代从业人员更多机会,增加其经验。
C.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幻作家,重要的是成为具有历史心和现实感的沉思者和创造者。
D.科幻文学不再具有固定的文学属性,它是多种文学形式以及许多创作方法的集约者。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列举了诸多科幻作品,如《三体》等,具体地证明了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
B.材料二说理语重心长,语言精要而隽永,引人深思,整句的运用增强了表现力。
C.两则材料论证结构清晰,材料一是先总后分的结构,材料二是先分后总的结构。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以“科幻文学”为论证的核心,但两则材料的论证目的不同。
4.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时间1期间,幻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B.在时间1期间,科幻中的场景并未变成现实。
C.在时间2期间,科幻的“变现”价值不再重要。
D.在时间2及以后的时间里,科幻文学将成为文学正典。
5.结合材料谈一谈如何创作优秀的科幻作品。
2024-04-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媒体日前报道,我国的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民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化,农业文化遗产正是其中的光辉典范。既不同于文化遗产对文化的倾情关注,亦不同于自然遗产对自然的特别强调,作为一种命名相对较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多指人们根据各地自然生态条件而创造和发展出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景观。它们是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所处环境动态适应的真实写照,不仅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学智慧,浸透着“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哲学思想,而且嵌套产生了一系列特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多重价值,并持续产生着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北方的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到南方的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从东部的黑龙江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到西部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目前,我国已认定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这些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以“活的方式”讲述着鲜活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故事,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它们与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一起,共同勾勒出中华文明壮丽的文明景观,共同守护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因此,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最根本的还在于“用”,在利用中实现传承和保护,不断释放其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良好的生态条件,并保留浓郁的地方特色景观和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这为下一步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条件。遗产地鲜明的绿色标识,赋予原产于此的农产品特别的价值认定,发挥传统品种资源优势,精心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可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时下,文化游、乡村游、体验游等风头正劲,遗产地可通过整体统筹和设计,推出具有特色的文旅路线和产品,打造“小而美”的旅游名片,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和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业文化遗产的直接经营者是农民,保护主体也是农民。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让他们共享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成果,获得更多实打实的收益反哺。云南红河州大力发展梯田旅游,老寨里村民开办的客栈人流和收入大增;内蒙古敖汉一心发展品牌小米并畅销全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浙江青田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田鱼干加工、渔家乐等,涌现不少致富能手。农民生活有奔头,保护农遗自然有动力。因此,要特别珍视遗产地农民参与保护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供政策保障、资金便利、技能培训等多种条件,引导和支持他们更广泛参与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着眼长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农业文化遗产“活化石”变成发展“聚宝盆”,让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永远闪耀青山绿水间。

(摘编自王丹《让农业文化遗产变成发展“聚宝盆”》)

材料二:

数百年来,涉县山区人民针对当地石多土少、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耕技术,用山石垒起梯田田埂,覆土耕种。石堰梯田系统采用的“悬空拱券镶嵌”式石堰结构和多种作物轮作制度,解决了石堰稳固与空间最大限度利用问题,实现了山坡利用的最大化,成为当地粮食供给的重要保障。规模宏大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既是涉县山区人民发扬“愚公精神”的写照,也蕴藏着尊重自然、巧用自然的农业智慧。

与人们熟知的其他遗产相比,不少农业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使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在用,精髓在用,因而更要注重对其进行活态保护与传承。对于涉县旱作石堰梯田,让撂荒地“复活”和建立“农民种子银行”的意义正在于此。目前种子银行已保存171种传统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涵盖26科57属77种。农技人员将这些种子定期进行田间种植和更换,提纯复壮,恢复种性,留下老品种的基因库。把这些梯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好,是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重要的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更新保护的技术和理念,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古人的智慧也可泽被当下、启迪未来。

(摘编自史自强《推动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阐述了如何让农业文化遗产“活化石”变成发展“聚宝盆”,材料二介绍了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的保护传承情况。
B.材料一阐述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多重价值”,“独特”是指其为我国所独有,“多重价值”是就其蕴含的思想文化而言。
C.材料二介绍涉县建立农民种子银行,目前已保存171种传统农作物的物质资源,意义在于留下老品种的基因库。
D.材料二认为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基因库,基因不仅有物种的基因,还有文化、技术的基因,后者更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保持世界首位,这得益于先民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化。
B.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先民因地制宜创造和发展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景观。
C.如果保护和传承好农业文化遗产,就能守护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D.涉县人民采用“悬空拱券镶嵌”式石堰结构,用山石垒起梯田田埂,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3.下面这段文字从上面的材料中删去的,如果还原到材料中,应该放在哪个位置?(     

比如我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世界第一批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稻鱼共生,不仅让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得以保存,而且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食物安全和经济收入。当地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鱼灯舞”“尝新饭”等民俗习惯,独特的乡土文化和气质,带给人们持久的精神慰藉和文化滋养。

A.①B.②C.③D.④
4.两则材料都谈到让农业文化遗产“活下来”,但具体做法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5.怎样才能让农业文化遗产变成发展“聚宝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3-28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有这样一个情节:贾府二小姐迎春的奶妈偷了她一支累金凤拿去赌钱,而这位堂堂二小姐居然不敢声张。累金凤可不是一件寻常首饰,它的全称叫累丝金凤,是用极细的金丝,通过特有的掐、填、攒、焊等技法制作出的玲珑精细的凤型首饰,它所采用的工艺就是现代所称的花丝工艺。书里的这支,还是工艺更加繁复的攒珠累金凤,即镶有玉石珠宝,十分华贵精美,其工艺今天称为花丝镶嵌花丝镶嵌的作品材料昂贵、费工费时,是古代贵族追求极致奢华的产物,只有在富庶的盛世才会大量产生,因而某种程度上也是考察一个朝代是否国力强盛的晴雨表

国力较为强盛的唐代,是花丝镶嵌发展史上的爆发时期。大唐空前开放的时代特色,创造出了富丽而雍容的工艺风貌。相比之下,宋代花丝镶嵌作品,主要以精细化的小件首饰为主。比如洛阳邙山宋代壁画墓中出土的金丝编饰,即以细若毛发的金丝,编成四瓣云朵型,内有枝蔓蜿蜒的金丝卷草纹,中心镶嵌水晶、绿松石等,同样的云朵与卷草,却收敛了雍容,多了几许秀气。从元代开始,花丝工艺进入宫廷艺术时期。纵横欧亚大陆的黄金家族,招揽全国工匠为皇室服务,在原有錾刻、剔地、镂空等工艺外,还进一步发展手工捶揲工艺,做出镂雕纹饰,器物的轮廓与棱角更为明显。但若论工艺的成熟与完善,公认的巅峰时刻却还是明清两代。由于皇室贵族的需求,花丝工艺与宫廷文化相结合,以皇权的伟力,聚集起全国的能工巧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春明修复珍贵的明代金丝翼善冠,作品呈现出的高贵华美而又不失儒雅、阳刚的庄严气象,让他魂不守舍:那种精气神,我能感觉到那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作品,一种极致的工匠精神。

2008年,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APEC峰会期间,一款国礼——花丝工艺繁花手包惊艳亮相。这是作为东道主的中国赠送各经济体领导人的特色礼物,同时也是中国手工艺在世界舞台的一次绝妙展示。经过改良的花丝,撑起手包玲珑的筋骨,而细密的金丝经过巧妙掐填织编,铺陈在手包表面,并在底端勾勒出盛开的北京市花月季。代表中国传统金银细工极致的花丝镶嵌,经历千年风雨,再次于世间繁华绽放。

(摘编自骆文《极致手艺,盛世花丝》)

材料二:

我国共有4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位。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遗保护传承的进程,始终响彻着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的颂歌。在当下,工匠精神受到普遍赞扬,得到广泛发扬。一大批各门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各地广大传承人群,组成了保护传承大军,充分展现非遗的当代价值,大力推动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布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已达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00余名。

目前,非遗工作已初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非遗保护传承成为当代社会生活、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保护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文旅部规划和实施了非遗记录工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培训传承人超过10万人次,全国还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日益完善,制度健全,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非遗作为重要的文化基因,深深融入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也是我们情感交融、彼此认同的源泉。比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民族传统节日以及重要庆典活动,形成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强大精神力量。非遗在繁荣市场经济、促进文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民族村寨,很多地方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织群众,通过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脱贫致富,增加了居民收入,更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

非遗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全人类意义,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族群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多样性。正如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所指出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特性,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我国3个成功申遗的项目中,包括我们和友邻国家联合申报的项目,这是非遗在世界范围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极好佐证。在国际交往中,常常互赠礼品,以表达美好祝愿和深厚友情。陶瓷、雕漆、景泰蓝、苏绣、湘绣等非遗工艺品,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国礼,彰显了我国非遗的深厚底蕴和保护传承的显著成就。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我们体验着更具美感的日常。纺染织绣装点着我们的衣着服饰,丰富多样的烹饪技艺带来了舌尖上的幸福滋味,各种表演艺术展示着我们卓越的才艺技能……这些文化成果显示着生活的五彩缤纷,惠及全社会。

非遗的创造者同时也成为非遗的享用者。蓬勃开展的非遗保护传承实践,铺展开一幅生动的时代画卷。

(摘编自刘魁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迎春的奶妈偷了“累金凤”,迎春并没有声张,这是因为迎春作为贾府的二小姐,性格大度,宽容下人。
B.“花丝镶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考察一个朝代是否国力强盛的“晴雨表”,所以在富庶的盛世才会大量产生。
C.“花丝镶嵌”无论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经历千年风雨,依旧于世间绽放。
D.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布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来看,当代的非遗保护传承充分彰显了人民的力量。
B.非遗保护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保护体系日益完善,制度健全,取决于文旅部规划和实施的一系列举措。
C.我们虽拥有总数居世界第一的非遗项目,但如果不将非遗文化内化为价值观,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就无法形成。
D.纺染织绣装点衣着服饰,烹饪技艺带来舌尖美味,表演艺术展示才艺技能……证明了生活的五彩缤纷源于非遗的传承。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红楼梦》的情节引出了“累丝金凤”不是一件寻常首饰的事实,增加了论述性文字的可读性。
B.材料二开宗明义,然后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清晰。
C.材料二第五段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增强了观点表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使论证充分有力。
D.两则材料都提到我国选用非遗工艺品作为“国礼”,旨在论证礼节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我国非遗传承的成就。
4.材料一、材料二都提到了工匠精神,请结合“花丝镶嵌”这一工艺的流传过程,概括并简要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工匠精神”。
5.材料二最后一段谈到“非遗的创造者同时也成为非遗的享用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024-02-07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以农业为中心的民间文化体系,构筑了一个美丽、和谐的乡村艺术世界。而城市化、城镇化使农民的生存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裂变,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乡土艺术也随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中世代承袭的、用于烧饭炒菜的土灶,也因村庄的大拆迁、大搬迁和农房翻建等原因面临消亡,由此与之相关的灶画也濒于绝境。

“灶画”,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民间非遗艺术的一颗明珠,也是江南民间艺术的瑰宝。如今随着农村向城市迁移,或者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需要灶头。理所当然的,灶画随之被遗弃。没有需求就没有传承,仅剩的灶画艺人年事颇高,手艺却后继无人。“灶画”,是始于汉朝时期的江南民间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灶上作画。这些艺人大多是临场作画,没有参照,一切画作都已经储存于脑,鲤鱼跃龙门、金鸡独立、雅竹淡菊、红梅统统顺手拈来!灶画艺术的韵味往往来自生活气息,热闹、喜庆、吉祥祝福都是灶画的本质寓意。它们往往色彩鲜艳,画风简约而朴实。老百姓们毫不掩饰地在灶画中寄予美好的期盼。

但历史总在被现代化取代,灶画艺术也濒临失传。越来越多的农村老灶被拆除,这意味着承载灶画的主体逐渐消失,即使有新砌的灶头,都是采用瓷砖镶贴,灶画自然也被瓷砖画取代。历史沉淀下的艺术精华却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它本该具有的价值。

千年的灶画历史警醒着我们,艺术的价值往往就是人类生活的价值,人类对于民间艺术的抛弃也是对于人类生活痕迹的磨灭。

(摘编自《灶画:民间非遗艺术的明珠,手艺却濒临失传》,有删改)

材料二:

“农家土灶”进了上海市金山区枫泾中学的课堂。

灶头饭那份柴火的香气虽然搬不进教室,灶膛里烘山芋的欢乐也很难言传,但随着灶壁上栩栩如生的灶画一点点成形,学生们仿佛也能走进那“土土的快乐”。

“灶画里都是故事,这样的课既让我们亲近家乡风俗,还了解了它背后的传承和意义。”功课之余,学生们很享受这样的专注时刻,“我和同学们都没想到,原来爷爷奶奶家的灶头和灶壁画还有那么多艺术内涵。”如今,这一特色课程已经让学生们有了期待。从开始时的互动交流,说说身边看到的灶画;到灶画色彩纹样、文字布局的探究解读;再到动手体验创作,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灶画,这门“土味十足”的课越来越受到学生追捧。

设计这门课程的是枫泾中学高级美术教师娄春花。她告诉记者,在金山农村,昔日家家户户都有土灶,如今土灶少了,但在很多人心中,它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于是,利用学校美术特色教育优势,她主编《人间烟火——金山灶壁画》一书。在各方支持下,这门课程纳入“艺术育人金山模式”区域课程,从原来的“小打小闹”,成为一门常态化课程,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们希望通过对灶壁画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相关知识的讲授,结合实际纹样的绘制,让中学生更加了解家乡,同时也能让当地的灶头文化得到更多关注和更好的传承。”娄春花说。

娄春花的“灶头情结”和父亲有关。她的父亲娄天根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打灶头”老匠人。“我们家三代都是手艺人,从爷爷那辈开始就是泥瓦工,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娄天根说,“像仪门、老式的房子,他们都会建。”家庭熏陶加之自身努力,娄天根很快学到了一手精湛的瓦工手艺。而作为好瓦工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砌个好灶头。

“十个瓦匠里能有一两个人砌出个好灶头就算很不错了。一是砌的灶头要好看,灶壁画也要画得考究;另外一个就是灶头要省柴、聚火,烧水做饭速度快,不回烟。不是经验丰富、善于思考总结的老师傅,很难做好。”娄天根说。

现在,越来越多农村人搬到城镇居住,“打灶头”的人家少了。但只要翻建房子,不少农村人还是会请老师傅去砌个土灶头。娄天根说,这两年明显感觉到,老手艺更“吃香”了,一些城里人也喜欢来寻土灶做的菜饭。

娄天根坦言,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更谈不上什么绘画功底,就靠着揣摩和勤学,练就了这门手艺。听说女儿要把灶头文化搬进中学课堂,娄天根自告奋勇做志愿者,给学生们示范讲解。

“灶画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比如鲤鱼寓意年年有余,猴子坐马上寓意‘马上封侯’。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姜太公钓鱼等图案,算是相对复杂的样式,会画的老匠人已经不多了。”娄天根说,“老话说,灶头旺,就是日子旺、家业旺。土灶进了课堂,小娃娃们喜欢上了老手艺,咱这灶头就能越烧越旺了!”在娄春花看来,灶头文化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灶头是乡愁,承载的是家的味道,是家人的爱,更是一种民俗文化。和学生一起‘还原’农家土灶的点点滴滴,也是一次寻根之旅,寻找乡村的根, 也是寻找每个人心灵的归宿。”

(摘编自《民俗文化进了中学课堂》,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化、城镇化造成了土灶的消亡,使得传承了千年的灶画也濒临绝境,后继乏人。
B.传统灶画色彩鲜艳,画风简约而朴实,内容则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无关联。
C.灶画题材丰富,动植物和人物皆可入画。艺人往往临场作画,没有根据,随兴挥洒。
D.据娄天根介绍,能砌出好灶头的瓦匠凤毛麟角,差距主要在于能不能画出好的灶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灶画属于农耕时代,社会的发展将使它最终失去生存的土壤,为瓷砖画等现代艺术所取代。
B.画一手好灶画,家庭熏陶、自身努力、勤学善思是必要条件,艺术修养是否深厚并不重要。
C.灶画课程的常态化以及学生对灶画的探究和创作将给土味十足的灶画注入新鲜的时代元素。
D.娄春花将传承灶头文化视为一次寻根过程——既是历史和文化上的,也是情感和心灵上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构思不适合用来创作灶头画的一项是(     
A.为新灶画四只挥舞虾钳的草虾,几叶水草,题诗曰:“诸友生来志趣同,洞庭湖里练刀功。有朝一日归东海,化作吞云吐雾龙。”
B.为新灶画一只引颈长啼的公鸡,几株牡丹,题诗曰:“红冠冕服霸王尊,谪凤花仙相悦心。唤醒朝阳驱遗月,吉祥富贵满堂金。”
C.依据荐黄羊、胶牙锡(灶糖)等祭灶习俗,灶上画灶王爷,题诗曰:“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D.小年祭灶,灶上画灶王爷、灶王奶奶,两侧贴一副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
4.非遗是非物质性的,大多没有文字记载,历史上没有档案。请根据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仿照示例,再列几个条目,完成下面“灶画”小档案的表格。
非遗小档案——“灶画”
项 目简 介
历史源头始于汉朝,历史悠久;











5.我们的家乡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如评书、玉雕、剪纸等等。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非遗文化进课堂”,学校准备选择一个项目开设课程,并请同学们为开好这个课程建言献策。请你借鉴枫泾中学的成功经验,简要提出六条实施建议。
2024-02-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具有深厚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回顾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历史,文教昌明、文艺繁荣,是国家和民族走向强盛的重要标志。当前,以文艺事业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新一轮大国综合国力博弈的标配。美国2017年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提出扩大美国影响力”“捍卫美国价值观,面对西方文化大国的文化输出,进一步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是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客观要求。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中国文艺工作历史经验表明,创造能够生动反映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进程、有效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文艺作品,是中国式文艺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使命。《人世间》等文学作品书写了新时代的恢宏史诗;《觉醒年代》《大决战》等优秀影视作品实现了艺术价值和票房口碑的双丰收;《国家宝藏》等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不断引发国学热潮。以上文艺实践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独特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良好根基。

就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而言,新时代呼唤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的文艺作品,也急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的文艺批评。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是否涌现了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而好作品的产生,自然离不开激浊扬清、褒优贬劣的文艺批评。

就文艺教育和文艺普及而言,新时代呼唤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也需要全社会文明程度、审美能力的提升。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本,相较于以色列(人均60本)、美国(人均40本)等文化强国的人均阅读量,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养成仍然任重道远。

就文艺工作队伍而言,一支创作力旺盛、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队伍,是塑造国家经典文艺形象的保证。毋庸讳言,当前一些文艺队伍青黄不接、良莠不齐的情况仍然存在,一些文艺协会脱离群众、争名夺利的现象时有发生,三俗乱象、饭圈文化失德艺人影响了文艺工作队伍的整体形象,这要求文艺工作者力戒浮躁、媚俗和急功近利思想。

(摘编自冯海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艺维度》)

材料二: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古已有之的历史规律。新时代的文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维度。

第一个是历史的维度。在寻找中国崛起背后支撑因素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现代性因素得到重新认识,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让中国人重新验证了中华优秀传统带来的巨大优势。这种优势决定了新时代的文艺在面对过去的时候应如何延续我们的优秀传统,使之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底色和背景,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而面向未来,新时代的文艺需要把历史赋予我们的巨大传统优势转化为当下推陈出新的创作动力,让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创造具有深厚的历史纵深感和思想穿透力。

第二个是现实的维度。新时代的文艺要想体现时代精神,就必须及时捕捉时代发展的脉息,发现时代进步的趋势。无论是从事创作还是理论批评,都应当聆听时代前行的声音,回应社会进步的呼声,反映民族精神的肌理,体味人民大众内心的渴求、焦虑和企盼。

第三个是世界的维度。人类正处在全球化时代,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快速传播,决定了任何国家的文化艺术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中国文艺必须融入人类共同审美创造的洪流,体现人类共同的价值和追求。面向世界的中国文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去表达中国,向世界推广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另一方面是如何让中国文艺真正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来了解中国。

第四个是自我的维度。文艺要遵从创作者自身的感受,要张扬个性、尊重个性,追求独特的个性化表达。伟大的艺术总是来自伟大的灵魂,削平个性的文化永远都是平庸而苍白的。只有个性化的、有表现力的、独特的文艺创造,才能够真正切入时代,走进大众的内心。

这样的四个维度,可以把历史的纵深感和当下生活的鲜活质感、把国际的视野和我们内心的感悟融为一体,有助于当代文艺创作走出简单的模拟古人或抄袭洋人的老路,闯出一条真诚而扎实地融入时代、表达时代的新路。

(摘编自云德《新时代文艺的四个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为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具有深厚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B.材料一中引用诗句“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形象地阐明了文艺实践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与时俱进的道理。
C.从历史维度看,新时代的文艺应当延续我们的优秀传统,回应社会进步的呼声,反映民族精神的肌理。
D.真正的文艺要遵从创作者自身的感受,体现个性化表达,这样才能够真正切入时代,走进大众的内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强盛的“标配”。
B.文艺批评要激浊扬清,要敢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这对创作优秀的时代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C.一支优秀的文艺工作队伍,是塑造经典文艺的保证,而一些人的“失德”行为,会影响队伍的整体形象。
D.全球化时代,中国文艺必须融入人类共同审美创造的洪流,把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自己的唯一标准。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新时代我国文化软实力、彰显“中国影响力”的一项是(     
A.据统计,2020年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剧202部7476集,年产量高居世界第一,生产电影650部,排名世界第二。
B.唐代文化在兴盛后日渐东传,其中包括亚非与部分欧洲国家,传播内容涉及宗教、建筑、科教等各个领域,其制度思想也给西方各国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C.数据显示,我国某短视频社交平台目前在全球已拥有超过10亿活跃用户,2022年3月份,其下载量超过6300万。
D.浙江中医药大学编排的原创话剧《大医精诚·寻找孙思邈》首次公演,展现了新一代中医药学子对“大医精诚”精神的探寻、传承和弘扬。
4.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艺的要求,材料一提出了哪些观点?请予以概括。
5.从材料二的现实维度角度分析小说《哦,香雪》创作的成功之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西方,人们都习惯于把西方的现代化当作是现代化的唯一形态,要么接受,要么就是拒绝现代化,但那已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之时的概念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二十大报告中大家热议的关键词。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系统阐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叙事、理论探索和生动实践中不断生发出来的,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根基。与西方长期以来“国强必霸”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念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坚守的是“和为贵”的观念,从天下的宏阔视野去理解、观照世界,把世界和万事万物看成一个“共生”的过程,从而超越了自私、偏狭的西方式现代化的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注重人的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理想,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注重自然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反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断专行观点和以牺牲他人利益满足自己私利的唯我独尊观点,从历史话语上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升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

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串联式”的过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并联式”现代化逻辑。“串联式”的现代化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依次顺序发展,而“并联式”现代化中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实现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到目前水平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中国要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必须超越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亦步亦趋的模式,必须发挥后发优势,立足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全面推进现代化。事实证明,我们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并不断从现代化的“迟到者”“追赶者”成为“开拓者”“引领者”。

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不仅仅指“并联式”发展战略,还涉及“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诸多中国特色方案。它让想发展、要发展的国家认识到: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可行的、可及的。长久以来,因占据现代化发展早期红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霸权。国际学术界很多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甚至认为现代化只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发生。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证明,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又决定了现代化理论的多样性。由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华山一条路。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摘自《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也是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民族的重要载体。作为青年,我们应该用心用情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会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漫长岁月中曲折探索出来的,如何在国际上通过话语表达本国意愿、展示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以及主导国际事务、维护本国利益,是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巨大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让世界更好地读懂新时代中国。在客观“陈情”的同时,要从理论上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看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要打造高素质全媒体国际传播队伍,充分用好“外脑外嘴”,凝聚国际传播“Z世代”(指出生年代在1995——2010年之间的青年群体,也被称为“95后”)青春力量,守正创新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纬和世界意义,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摘自曲莹璞《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之所以超越自私、偏狭的西方式现代化的观点,是因为它根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坚守的是“和为贵”的观念。
B.西方发达国家体现的是“串联式”现代化过程,依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顺序发展的。
C.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主要是指采取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诸多中国特色方案。
D.用心用情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是我们当代青年人的责任。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解释了“串联式”现代化和“并联式”现代化的不同,然后通过发展历程对比,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性。
B.由材料一可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一直认为其他国家只有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亦步亦趋才能实现现代化。
C.由材料二可知,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也是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D.材料二中,作者首先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重要意义,然后指出了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原因和方法。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常态化保留多对公益性“慢火车”。
B.安徽省黄山市聚焦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五美”目标,全方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C.韩国针对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国情,确立“新村运动”和小城市相对均衡发展的格局,让韩国最大限度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D.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以帮助美国在生产先进芯片方面独占全球价值链高端。
4.中国进入“二十大时间”后,“中国式现代化”一词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请结合材料一说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
5.在今年两会上,有3名“Z世代”代表首次亮相,假如你是其中一名代表,就“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交建议,请结合材料列出你的建议提纲。
2024-01-04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寒假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正面临一场逐渐显现的危机,访问实体图书馆的人数比例持续下滑,图书馆数量也不断减少。

影响图书馆到访率的最大因素无疑是互联网和移动数字设备的普及,然而英美书业、图书馆业资深人士的调查报告对此得出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结论:与其说是电子书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如说是公共图书馆受到数字化发展理念的过多影响,没有更好地优化传统的纸质书服务。

现在,公共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像数据库和新媒体公司,数字化服务当然有利于文化服务均等化,但不应以牺牲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为代价。图书馆大幅削减纸质图书预算,把资金投入到数字化建设中。由于购书预算紧缩,许多图书馆无法及时更新库存,在库书籍总量大幅下降,人们找不到想看的图书,以致访问实体图书馆的兴趣进一步降低。

公共图书馆到访率下降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经济越发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区,实体图书馆到访量下降越快,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图书馆的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水平。调查报告表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社区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除了提供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它还是所在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了部分学前教育、业余教育、社区交际功能,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公共空间、设备和资源,因此对当地居民具有持久的吸引力。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通常拥有多种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和资源,因而在数字时代减少了对实体图书馆的访问次数。

(取材于陈镭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正面临转型。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普通读者最大的痛点不是找不到图书来读,而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不知道哪些适合自己。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最合适的图书最合适的读者建立联系,帮助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借助大数据分析、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图书馆为每位读者绘出精准画像,推荐最合适的图书。

苏州第二图书馆率先建成国内首家大型智慧书库,可容纳700余万册藏书。书库配备了自动存取系统,通过自动存取和分拣传输,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通过线上下单、线下社区投递,解决了大量上班族无暇到馆借书的问题。图书馆还在App“苏周到上开通书香借阅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并准备对接上海图书馆平台,促进沪苏同城资源共建共享。此外,苏州第二图书馆努力打造明亮温馨的市民书房,利用开放空间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将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有机结合。整个借阅区有开架图书8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200余种,呈现开放式布局,实行借阅一体。

苏州第二图书馆有致力于推动地方文化交流与传承的苏州文学馆,有满足少儿阅读、学习等需求的少儿图书馆,有为公众提供高品质音乐鉴赏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音乐图书馆,有运用先进数字技术为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而打造的数字体验馆……

当然,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图书馆服务如何转型,都需要以优质的阅读空间为基础。毕竟,阅读是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图书馆服务向大文化领域延伸的基础。

(取材于王伟健、金武刚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202010月,巴西国家图书馆迎来210岁生日。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和巴西最古老的文化机构,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图书馆见证着巴西的历史变迁,守护着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忆。

早期,国家图书馆主要通过购买和接受捐赠等方式丰富藏品。如今,根据法律规定,巴西全国的出版物都要向国家图书馆提供副本。图书馆以这种方式对国家知识产品进行注册、保管和传播。现在,图书馆馆藏超过1100万件,包括书籍报刊、手稿、地图、文件、画作、照片和音像制品等。

为更好实现馆藏的全民共享,图书馆于2006年创建了数字国家图书馆。为此,图书馆设立数字化实验室,由专业团队对藏品进行高、中、低三种画质的数字化处理,以适应图书馆馆藏、出版物印刷和网上展示的不同需求。民众点击图书馆官方网站的相关链接进入数字馆,即可免费查看里面的所有内容。

此外,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等文化活动,向民众讲述国家历史。在举办实体展的同时,图书馆还利用数字馆免费开放线上展览。1880年,为纪念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逝世300周年,图书馆曾举办建馆以来的首场展览。如今,数字馆中仍保留着当年印刷的展览目录,访问者可以看到当时近500件展品的详细介绍。图书馆将近年来举办的一些重要展览都以这种方式保存在数字馆中。人们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欣赏珍贵藏品。

图书馆的多种创新举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来访。巴西国家图书馆基金会执行董事玛丽亚·马克斯说:在巴西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图书馆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希望民众能通过了解国家历史,增强认同感。

(取材于朱东君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阅读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正面临转型。
B.“市民书房”以文化休闲为主,兼以阅读学习。
C.传统服务功能的弱化影响了实体图书馆到访率。
D.巴西国家图书馆数字馆能使民众跨时空欣赏藏品。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发达程度与对实体图书馆的依赖度正相关。
B.图书馆提供数字化服务有利于文化服务均等化。
C.苏州第二图书馆开通了线上下单线下社区投递借阅服务。
D.提供优质阅读空间应是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基础。
3.面对数字化发展,材料一、二中的图书馆采取了应对策略,以下不属于其中的相关策略的是(     
A.削减纸质图书预算,优先保障数字化发展。
B.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发展智能服务。
C.设立数字化实验室,由专业团队进行管理。
D.优化传统服务,提供优质阅读空间。
4.材料一和材料二虽然出自不同文章,但放在一起具有了内在联系。请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5.某市图书馆为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的作用,向社会征集改进建议,请你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给相关部门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3-12-2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微短剧,是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当前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的高产量阶段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因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视频平台纷纷入局,不断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加码。研究报告显示,重点网络微短剧2021年上线量为58部,2022年则增长至172部。全面认知和科学把握其内在的创作特点,是推动网络微短剧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既需要满足观众对于小体量叙事的要求,也需要呈现出富有吸引力的剧情。好的网络微短剧需要挖掘出网络用户观剧时的心理需求,兼具审美与情感的满足。

短视频的发展依托于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催化出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网络微短剧的发展是短视频向高阶的递进,既符合大众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也借助影视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解决部分短视频内容低俗化、节奏拖沓等问题,满足网络用户的视听新需求。同时,网络用户期望从网络微短剧中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网络微短剧经常呈现出戏剧冲突集中、情感输出直接等鲜明特点,大多情节起伏落差大、振幅强,同时情节间隙小、反转多,动作连接紧密。网络用户从传统影视剧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中走出,在快速的开局、单刀直入的情节、不断迭起的高潮、直白的台词中迅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

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发扬短小的叙事优势,遵循网络用户需要“留白”空间的需求。在保证叙事主干逻辑清晰度的基础上,留给网络用户适当的想象空间,既符合网络微短剧快节奏、精简叙事的典型风格,也满足了网络用户观看作品时参与式、沉浸式的心理需求。网络用户在观剧时置身其中,可与剧情完成互动,投入自身感受和认知,完成艺术的二次创作,实现自我求解。

网络微短剧的高情节强度决定其快节奏的叙事方式,从而产生与之相匹配的叙事视角。在故事开篇就将观众带入一个全知视角,让观众更快地进入故事,并沉浸在剧中人物的视角之中,在不同角色的反复切换中增强自身代入感,在多变的情节和高频的反转中感受剧情行进的紧张感。好的网络微短剧更加考验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拍摄视角的逼真度、全面性,以及对交叉、对比、闪回蒙太奇的合理运用,都是提升网络微短剧叙事能力的关键。

网络微短剧作为网络文艺的新生业态之一,对于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当前网络微短剧不同程度上存在文化内涵薄弱、剧情浮夸、题材猎奇、与现实生活脱节、内容同质化、视听语言缺乏专业性等突出问题。网络微短剧亟待在创作质量上持续发力,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相比传统的电视剧、网络剧,网络微短剧压缩了内容时长,但仍然需要在“小体量”中突显“大主题”、追求“大格局”,提供深层次的思考,以满足受众的精神体验。继续强化价值引领、拓宽题材范围、增强叙事策略、深入挖掘网络用户需求等,是实现网络微短剧健康发展、有序发展的主要途径。

(摘编自张智华、曹馨丹《网络微短剧:“小体量”追求“大格局”》)

材料二:

在注意力稀缺的网络时代,微短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像飓风一样迅速到来,也可以像潮水一样快速退去。微短剧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吸引人的同时还得留住人。笔者在此想再强调两点:

首先,微短剧作者在创作中要坚持“内容为王”,树立精品意识,不能走网剧、网络电影那种“先粗犷发展,再提质升级”的老路。具体而言,作品要贴近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反映群众关切,让作品彰显温暖现实主义的底色。比如,以北京大杂院生活为背景的《胡同儿》,一方面融合了奥运会等大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立足百姓真实生活,聚焦家庭职场热点话题,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成为播放量突破3亿的爆款作品。又如,医疗题材短剧《仁心》,虽然每集仅有短短的2分钟,但展示了主人公不仅治愈疾病也治愈“人心”的价值追求,好看而又富有温情。这种不拜金、不炫富、不猎奇、不洒狗血的作品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说明温暖的现实主义能够赋予微短剧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发挥好平台的规范引领作用,压缩劣质作品的生存空间,为优质作品提供更多传播机会。微短剧的传播高度依赖渠道和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汇聚了大量作品的平台,不仅是单纯的播放渠道,也是创作力量的“蓄水池”和行业人才的“孵化器”。平台鼓励什么、禁止什么、限制什么,会直接影响创作者对于题材和创作方向的选择。我们看到,一些微短剧平台常常通过平台号召、创作扶持的方式来吸纳和培养创作者;还有一些平台通过举办微短剧大赛来发现和培养创作人才。这些都为优质微短剧的涌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平台要加强对微短剧内容的审核把关,提升自身发现、审核、处置问题内容的能力。

(摘编自刘俊《微短剧,吸引人更要留住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网络微短剧具有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正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B.网络用户选择网络微短剧可以获得“替代性满足”,他们认为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
C.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会影响网络微短剧的品质,因而聘用好的摄影师和剪辑师可能提升网络微短剧的叙事能力。
D.如果微短剧作者缺少精品意识,不讲究作品内容,走网剧、网络电影“先粗犷发展,再提质升级”的老路,很难有大的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如果剧情富有吸引力,就更易于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
B.网络用户沉浸在微短剧剧情中,将自身感受和认知投入其中,使微短剧叙事主干逻辑清晰并实现自我求解。
C.网络微短剧压缩了内容时长,但不能压缩主题,需要继续强化价值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作品创作质量。
D.如果劣质的作品在微短剧平台泛滥,就会挤占优质作品的传播空间,也会影响微短剧的健康发展。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以研究报告为论据,通过具体的数字展现了网络微短剧蓬勃发展的现状。
B.材料一在介绍网络微短剧时,主要介绍了其优点,而对其具有的问题并没有详细展开论述。
C.材料二以《胡同儿》《仁心》为例,展现了具有温暖现实主义的微短剧作品的魅力。
D.材料二使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将微短剧平台比作“蓄水池”“孵化器”,使论述生动形象。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网络微短剧,请结合材料分析二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5.网络微短剧获得网络用户青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
2023-12-12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