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体现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与社会制度的属性紧密相连。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因此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在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同时,前进道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当是人人共享社会财富并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自己的社会,这需要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制度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体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此,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根本上维护公平正义。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涉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制度。同时,严格按制度行事,充分发挥科学合理的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作用。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权利公平,从内容来讲,是指公民平等享有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不因性别、出身、职业、财产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过程来讲,是指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能得到保护,任何公民都不能被排除在法律赋予的权利之外。这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基本的要求。机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成果。机会公平并不必然导致结果公平,但没有机会公平就必定没有结果公平。规则公平,是指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要受规则的约束,并且是受同样的规则约束,没有例外。

(摘编自《十八大报告解读: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材料二:

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将其摆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平等发展、平等享有。

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的充分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只有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公平正义才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还不得不带有个体的差异性,还不得不承认社会成员因体力、智力、勤奋程度以及家庭情况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现实经济结构和社会条件要求所谓“绝对公平”。

(摘编自《如何理解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社会主义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比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C.制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这个根本保证。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实现有个体差异性,人们享有不同的生活质量是正常的,不必去追求公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我们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就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就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机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成果,没有机会公平就一定没有结果公平。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抓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效。
3.下列关于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恩格斯的言论,论证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
B.材料一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行对比,论证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C.材料一从“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等三个方面阐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论证深入,有说服力。
D.材料二引用马克思的言论,论证了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4.根据两则材料,下列选项不属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范畴的一项是(       
A.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B.下大力气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物质基础。
D.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享有各种平等的权利。
5.两则材料都围绕着“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来阐述,但在内容上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人以一种亲和的姿态探天问地,并且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想象拟构原本神秘莫测的宇宙天地。地上有王都与方国,天上也有中央与四宫。除了天上,还有地下,其空间秩序也按照地上的政治体制进行想象和建构。自殷商开始,古人就形成了“四方卫中”的政治方位空间观。《周易·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可见,中国早期在横向平面与纵向立体的双重维度建构空间秩序,形成一个贯穿天上、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其目的是要使万物各处其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

上述天尊地卑、高下相从、中侧拱卫的空间格局,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这种空间观也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并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例如,人物画、山水画中的主从关系布局,礼制建筑的整体安排,重要礼仪中人的身体动作、朝向与位置、器物的摆放等,均要考虑主次、尊卑、贵贱等伦理关系。不仅如此,这种伦理空间观还弥漫在小说的空间叙事中。比如,《西游记》除了表现天地神怪为取经与阻碍取经而展开的争斗外,还透露了神佛、凡人、妖魔必须共同恪守的分位意识,任何想脱离自己的本位者,都将受到严厉惩罚。再如,《红楼梦》通过对贾府和大观园中建筑群落整体布局的描绘,以及有关省亲、庆生、节庆、雅集、游园、远嫁、吊丧等生活场景的叙述,建构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世情人伦空间。小说中出现了两类以女性为形象载体呈现出来的伦理空间:一是以贾元春为中心的君臣伦理空间,二是以贾母为中心的长幼伦理空间。前者以上下尊卑的空间性伦理为依据,后者以先后长幼的时间性伦理为根基。

(摘编自詹冬华《传统文艺空间形式的文化品格》)

材料二:

作为一个具体生存的人,他是无法抽离于物理空间而存在的。住宅、书房等等都是物理空间,放置于文学作品中就是故事空间。

在《雷雨》中,有着许多值得探究的故事空间。

首先就是序幕中的教堂附设医院,《雷雨》中对它的描述是尽显颓败样貌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医生的言论中知道此刻破败的医院在当年可是金碧辉煌的周公馆。当年显赫一时的周公馆,变成如今破败的医院建筑,这个故事空间的样貌变化已经暗示了《雷雨》整个叙事的开始与终结,由看似圆满完美的家庭模式开始,终由家破人亡、象征着未来的年轻人死亡的悲剧结束,这个医院无形之中推动了《雷雨》整个故事叙事的展开。

周公馆也是一般人所谓的家宅空间。在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中对于家宅空间有着十分积极的描述:“我们应该证明家宅是一种强大的融合力量,把人的思想、回忆和梦融合在一起。”“这样一座家宅号召人做宇宙的英雄。它是战胜宇宙的工具。”可是《雷雨》中的周公馆(家宅空间)却是十分消极的象征:家宅已经变成扼杀人性的集权象征。这个周公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当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的缩影,是人类社会中压抑健康人性的抽象事物的具象。于此,周朴园是个无能为力的弱者,他曾经想搬离这个住宅,但是还没搬离就发生了家破人亡的悲剧。周朴园最后还是要回到这个住宅去看望侍萍、繁漪,这个住宅如同每个人生命中无法释怀的事物与回忆,即使想逃避也无法逃避。

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交谈中多次出现“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这些空间。在《雷雨》中这些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周朴园使用那些与侍萍还在周公馆时所用的“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来构建自己内心属于侍萍的那部分空间,这个空间是周与鲁相识、相恋的见证与象征,由此才有后面剧情的展开。而对于侍萍来说,这些家具是其内心关于周朴园的记忆的保留空间。在她和周朴园交谈时,她眼睛中搜寻到了这些熟悉的空间,回忆由此打开,如同潘多拉盒被打开,她和周朴园曾经的过往由此被开启。周朴园与侍萍关于彼此的那部分心理空间此刻由这些家具而重合,导致两人多年之后重识彼此身份,也最终推动叙事走向了悲剧的高潮。

龙迪勇在《空间叙事学》讨论了空间与人物性格的关系:“让读者把某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一种特定的‘空间意象’结合起来,从而对之产生一种具象的、实体般的、风雨不蚀的记忆。而这,也构成了叙事作品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又一种方法——空间表征法。”《雷雨》中所描述的各种空间就是人物性格的表征:周冲出场时提到了花园,花园这个空间象征着纯洁、单纯的品性,但是也是脆弱的。周冲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注定无法生存,于是最终死于花园旁边的电线,与同样纯洁的四凤一起。花园的纯洁,电击的无情,象征着在那个年代天真、单纯的人是无法生存的。“矿”这个多次出现的空间是鲁大海身上那种有干劲、有生命力、勇敢、粗糙的性格体现,矿上那种石头横行、粗狂杂草的空间意象正好与身体强健的鲁大海相契合,代表着工人阶级、下层民众的强壮的原始生命力,但也代表着鲁大海性格中粗糙不细腻的性格。

(摘编自袁佳运《空间叙事视角下的〈雷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想象拟构未知的世界,使原本神秘莫测的宇宙天地不再具有神秘感。
B.中国古人的伦理空间观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在艺术创作的思想中。
C.加斯东·巴什拉笔下的家宅空间是积极的象征,《雷雨》中的周公馆(家宅空间)却是消极的象征,它扼杀一切人性。
D.“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这些空间在《雷雨》中意义重大,能让读者看到周朴园内心与鲁侍萍相关的心理空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让万物各处其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就必须在横向平面与纵向立体的双重维度建构空间秩序,形成复合空间体系。
B.古人的伦理空间观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除了在人物画、山水画、建筑、礼仪、小说中有所体现,在诗词中应该也有体现。
C.面对家宅空间,周朴园无能为力,他曾经想要搬离却未能搬离,想要逃避却无法逃避,可见周朴园也受到了家宅空间的束缚与影响。
D.把某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一种特定的“空间意象”结合起来,二者必须具有相似点或相关性,否则便无法有机结合,无法运用空间表征法。
3.下列各项的说法,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空间与人物性格关系”的一项是(     
A.鲁四老爷在客厅里接待“我”,寒暄之后“大骂新党”,表明了鲁四老爷崇尚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学、捍卫封建道统、思想顽固守旧的特点。
B.使用眼镜、表套、刀套、车篷等工具,戴墨镜、穿羊毛衫、堵耳眼、歌颂过去的行为,表现了别里科夫迂腐守旧、害怕变革的特点。
C.草屋已经“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破败的草屋寄托着林冲长期寄身此处的打算,表现他隐忍与随遇而安的特点。
D.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露出了光辉灿烂、热闹非凡的神仙洞府,其中的“虎鼓瑟兮鸾回车”表现李白心情极度愉悦,充满了快乐。
4.下列选项是结合材料一观点对《西游记》中以下故事进行的分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黄袍怪居住在碗子山波月洞,他原是天界奎木狼星,与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相爱。玉女托生为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奎木狼星便下界占山为怪,将其摄来与之作夫妻,之后捉住唐僧。孙悟空向天界求助,玉帝令四大天师查勘,方知端底,遂命二十七宿星员收他上界,罚去给老君烧火。

A.以上故事里隐藏着一个天界、人间、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
B.玉帝派神仙下界捉妖,表现出天尊地卑、高下相从的秩序。
C.奎木狼星作为天界神仙应该恪守分位意识,但他未安其位。
D.玉帝最终对奎木狼星的惩罚客观上维护了伦理空间的稳定。
5.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空间”在文学作品中有何作用。
昨日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的兴趣,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使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改善了用户的体验,但是也可能引发用户信息来源片面、价值现念极化等社会问题。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但是长期依赖算法技术推送用户喜好的信息,很可能导致用户形成信息茧房,严重影响用户的行为和决策,从长期看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对现代互联网环境的描述,指的是个人或群体被包含在一个信息壁垒内,自主或不自主地把信息选择行为固定在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选择之内,进而在思想和情感方面产生对这一类信息的亲近和对其他类信息的排斥,久而久之,人们在信息选择上愈发局限。信息茧房恰当地描述了信息如同“蚕茧”一般,包围着人们,让人们无法以不同的态度与视角认识社会。

依照桑斯坦的观点,信息茧房的前置条件是“回音室效应”。“回音室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受众身边存在同质化的信息反复传播的情况,强化了信息受众对这一类信息的偏听偏信,也为茧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茧房内部自然充斥着用户个人兴趣倾向的信息内容,而不符合用户个人兴趣的信息就会被排斥于茧房外部,长此以往,用户会固化认知,甚至产生偏见。

“群体极化”是信息茧房可能产生的一个后果,它指的是在茧房真正形成并已经影响到人的思想与精神的时候,可能出现由于茧房之间信息差异而导致人与人的争端和纠纷,也就是说,信息茧房最终可能导致非理性行为。同一茧房中的人往往三观一致,各自形成的信息茧房也基本大同小异,由此信息茧房中同质化内容的反复传播,会使群体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观念深信不疑,进而产生群体极化。

此外,信息茧房内部的信息完全是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的部分社会公共议题因不受喜爱而被隔绝在用户个人茧房之外,无法对用户产生引导的效果,用户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就会有所减弱。

消解信息茧房的影响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主动思索才能见微知著,广采博收才能营养均衡。用户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时,应重视个人媒介素养的提升,养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

当然,信息茧房也有着自身的优势。由公众根据自我需求和兴趣爱好而建构形成的信息茧房,剔除了公众不感兴趣的无效信息,汇聚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内容,无形中充当了“策展人”的角色。信息茧房内同质化内容的不断流动,能够汇聚人们对同一问题的多元意见,整合公众群体的智慧。

(取材于徐红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面对信息茧房现象,我们不必焦虑。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大到信息资讯,小到衣食住行,人们或多或少地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着。人们得益于其高效与便捷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行为数据“供给”算法,助其成长。媒介传播是由更先进的工具来承载的,当前媒介技术的弊端或将在媒介成长的过程中得以解决。

用户信息选择的同质化是信息茧房存在的前提,虽然用户偏爱自己感兴趣或观点一致的信息,但具有不同信息素养水平的用户对差异观点的包容度、对算法推荐的敏感性都有所不同。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用户对自己所处的信息茧房的认知,并对此做出行为上的调整,如进行多平台信息检索、多源信息验证、社群真情辨别等。有学者发现,受教育年限较低的用户,更容易落入信息茧房中;而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的用户,即使日常信息获取时间超过3.9小时,却依然不会落入信息茧房之中。因此通过延长受教育的年限来提升用户信息素养,提高其对流量信息、过度推荐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其主动搜寻信息的能力,是消解信息茧房影响的长期任务。

技术的功能设计源于用户的偏好,最终又影响到用户,对于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茧房问题,需要让技术“以人为尺度”,优化用户所接触的信息世界。目前已有围绕网络资源管理与技术改进开展的措施,通过内容监管、热搜榜单、信息搜索、算法改进等多元信息组合的方式,构建多元信息渗透的“信息蜂房”。

在上述探索的基础上,消解信息茧房的影响应该提升至信息治理的高度。当下信息环境复杂,虽然算法治理一直被寄予厚望,但网络信息平台对流量价值的追求让算法改进的落地与茧房消解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落实治理机制。

(取材于张玥、庄碧琛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兴趣,会利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B.信息来源片面、价值观念极化等社会问题可能是由个性化信息服务引起的。
C.被包含在某一个信息壁垒内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信息选择行为都是自主的。
D.我们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着,但也不必因信息茧房而焦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既得益于新技术的高效与便捷,又以自身的行为数据助力新技术成长。
B.用户信息素养水平影响着自身对差异观点的包容度和对算法推荐的敏感性。
C.随着一些措施的落地,目前媒介技术的弊端或将在以后得到解决。
D.在当下信息环境中,算法治理因为能够超预期实现茧房消解而被寄予厚望。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息茧房”现象的一项是(     
A.退休的张女士玩手机上瘾,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拍视频,并上传发布。
B.在购物平台多次搜索“育儿常识”后,以后打开APP会自动推荐《婴儿食谱》等相关书籍。
C.小张喜欢足球运动,经常上网查阅球星资料,打开手机会收到有关梅西的资讯。
D.B站用户关注诗词诵读的内容,会收到平台推进的李白《静夜思》的名家诵读。
4.如何看待“信息茧房”?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5.怎样消解“信息茧房”的不良影响?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纯文学破圈、出圈的话题由来已久,之所以如此,大概因为这一话题表达了人们对文学内部生产固化僵化的焦虑和文学外部传播深度广度的渴望。

②这种焦虑和渴望,几乎贯穿了文学活动——构思、写作、发表、评价、传播——的全过程。如果再细想一下,这两个问题——破文学的艺术之圈与破文学的传播之圈——似乎如幽灵一般盘桓在现代中国文学百年的纵深之处。比如,五四前后的“文学改良”“文学革命”破的是文学的“媚雅”之圈,强调文学的大众化和启蒙意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破的是文艺脱离群众之圈,强调文学的民族化和群众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先锋文学破的是小说技艺形式单一的圈,解放了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时代的文艺工作强调破圈,目的是推动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等。

③故而,从本质上说,文学破圈是文学在任何时代都可能面对的话题,换句话说,文学在各个时代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遭遇“圈子之困”,文学破圈是对“圈子之困”的某种反思和突围,也是文学之树常青的“法宝”。

④我们今日重提这一话题,盖因时代巨变、媒介革新、文化转型给文学这门古老行当的承续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焦虑和渴望。“和物体相依为命的时代过渡到和信息相依为命的时代”(韩炳哲语),信息巨大的增量和流量让文学的信息(知识、见识和精神)传递本质在这个时代显得贫乏,文学的想象力日渐落后于火热的现实。从纸质媒介过渡到数字媒介,传统文学在文字和纸张之间建立起的亲密无间的二维关系被多维的数字媒介弄得有些黯淡无色,纯文学读者锐减。文字系统所创造的文化正逐渐被人工智能系统所创造的文化侵蚀,由媒介平台的模型和代码系统构造的“真实世界”正在挑战文学所虚构和描摹的真实世界。与流行的社交平台及短视频相比,今天的纯文学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时代文化的建构呢?新时代的诸多变化,似乎让纯文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圈子之困”,如何破圈?——这一问题顺势而来,不得不去面对。

⑤文学破圈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话题,因为文学之圈,圈圈相套,要破壁的不是单一的圈,它更似一个文学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破一圈不足以铸造新文学。

⑥文学破圈、出圈,破的是自我的藩篱,出的是逼仄的传播空间,目的是让一个时代的文学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⑦为了与网络时代五花八门的新奇信息争夺读者的注意力,美国编剧詹姆斯·弗雷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劲爆小说”。他在《让劲爆小说飞起来》一书中描绘了“劲爆小说”的基本元素:它有强大的吸引力,故事富有戏剧性;它触动读者的身心,感人或者令人愉悦;它道出人类社会重要的东西,或明或暗;它的表达简洁、准确和美。弗雷把“强大的吸引力”置于“劲爆小说”的首位,实际上是在破除旧有小说以及旧有的小说理念那种繁复、冗长、乏味之圈,但又不失小说追求的精神高度以及美感。或许,那种因为思想性、艺术性兼具而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劲爆作品”,会成为我们纯文学在网络时代开辟新疆域的有效“武器”,成为文学破圈的那只利剑。

——摘编自石华鹏《文学破圈的潜台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文学的艺术之圈与破文学的传播之圈,这两个问题表达了人们对文学的焦虑与渴望。
B.用“幽灵”来形容现代中国文学始终存在的破圈问题,表明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
C.代码与模型构造的“真实世界”,其实是指人为制造出的虚拟世界,它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D.纯文学破圈如同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说明了文学要走进更多人的心,其任务的艰巨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采用举例论证,证明“文学破圈是文学在每个时代都会面对的问题”这个观点。
B.文章第④段中引用韩炳哲的话,强调信息化迅猛发展给纯文学带来新的焦虑和渴望。
C.文章在情感态度上,对纯文学破圈充满了期待,希望文学作品能够走进更多读者的内心。
D.全文从提出问题到分析历史和现实境况再到寻找解决方法,采用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如果能打破文学创作中的固化、僵化思维,就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B.在当下,纯文学要摆脱困境,关键是要主动运用信息数字等媒介来提升作品的知名度。
C.文学之树常青,是每个时代、热爱文学的人的由衷的希望。勇于反思和突破是其力量源泉。
D.虽然文学之圈,圈圈相套,但作家朝着“劲爆作品”的方向努力,一定能找到文学破圈的出口。
2024-04-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菁师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乡村振兴的内涵既包括物质的富裕,也包括精神的富足。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包括四种类型:农耕农业文化——蕴含丰富的农业生产、天文、气象等文化知识,节日节庆文化——传统节日中庆祝丰收、团圆以及祈福等文化活动,手工手艺文化——建筑雕刻、物件制作、食品加工等技术技艺,孝亲敬老文化——生老寿辰、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守住乡土文化的魂,扎深乡村的根,是对乡土文化历史地位和意义的准确定位,是对乡村振兴的科学研判和把握,有利于乡村振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

发掘农耕文化的哲学内涵,拓展传统文化的深度。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伴随着传统的农耕农业生产方式被机械化农业生产取代,人们很难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关于劳动的哲学内涵。目前各地已经开创插秧、掰玉米、割水稻等系列体验活动,目的就在于让人们体验劳动过程中的欢乐、艰辛、收获等,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可以在城市郊区开辟城市田园,方便让群众到郊区体验亲自劳作、亲自收获的过程,增强对传统农耕文明的认知,弘扬节日节庆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高度。“乡而不俗,土而不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日节庆的活动比较多,如春节、中秋、清明等;还有很多集体活动,如庙会、集会等。传统节日和活动一般都有其特定的主体和主题,例如:以家庭为单位,以团圆、祭祀、丰收等为主题……但往往因此,这些活动的参与具有圈子化、家庭化等局限性。应注重把一些传统节日上升为区域性的、周期性的活动,扩大范围,提升影响。各地可以充分挖掘本地传统节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激活乡土文化,搞活本地经济;也可以充分利用全国性节日——农民丰收节,助推乡土文化创造和传播,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和提速。

弘扬手工手艺文化,拓宽传统文化的广度。中国有句俗语是“艺养身”,今天看来是“艺养村”。小手艺可以做成大产业,小物件可以做成大品牌。只要认真挖掘和精心培育,传统的技术技艺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可以重现生机,成为农业主产业之外的得力补充。小吃背后是大产业、大民生。如北京“庆丰包子”,陕西“肉夹馍”、广西“螺蛳粉”等,这些民间小吃都是经过不断积累、慢慢推广然后做成大产业。此外,也要注重支持传统技术技艺开班收徒,保证独门绝技后继有人;支持传统技术技艺走向市场,创收增收;资助传统技术技艺促成产业,做大做强,发扬光大。弘扬孝亲敬老文化,保持传统文化的纯度。“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中国孝亲敬老的传统源远流长。围绕孝亲故老文化做文章,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乡村振兴不跑偏、不走样,端正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乡风文明的品质;另一方面孝亲敬老也是大产业,有大文章可做。乡村康养院可以为城市离退休人群提供休闲、娱乐、疗养、健身的好去处等。

没有乡村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展品”;没有乡村振兴,乡土文化就是“藏品”。保护好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让乡村振兴带有乡土气息;传承好乡土文化,让乡村振兴仍有乡土模样。

(摘编自谢亚军、杨睿《传承乡土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

材料二:

传统乡土节庆、民族习俗等文化景观带来了体验乡村和寄托乡愁的丰富载体,乡土文化还成为特色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重要源泉。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达到富民、育民、乐民的效果。

以文富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顺应回归生态、回归乡村的消费趋势,保护乡土文化独特风格,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内容与内涵,发展文、农、旅融合性产业,加强文化和科技的嫁接丰富乡土文化产品形态,将乡土产品卖出去,让乡土韵味传播出去,引入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大力开发乡土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文化体验、乡村研学、实景演艺、农耕参与等业态,实现乡村文化的主客共享。发掘乡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和艺术技艺,发展形态多样的艺术乡村,开发乡土美育课堂,推进乡土艺术进校园、进社区。依托农家书屋等阵地建设乡村文化集市,联通政府集体、企业、农户等主体,打通生产、流通、营销环节,打造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IP,赋予地域农产品、传统手工艺产品文化印记和文化韵味,形成品牌价值,拓展乡村产品价值空间,让资金流与知识流相得益彰。

以文育民,发挥乡土文化的治理功能。弘扬乡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号召、吸引乡里乡外的能人支持、投入乡村建设,凝聚乡村发展的合力。将乡土文化的现代性价值写入村规民约,弘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道德文化和村规民约、乡村道德,实现人知人颂、人信人守。

以文乐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乡情陈列馆等主题功能空间,形成留住乡愁、保存记忆的文化场所。在乡村规划建设中融合乡土文化元素,不仅在文化标识上,更要在功能布局、服务供给上,凸显顺天应地、孝亲和吾、敬老护幼、邻里和睦等精神内核。以歌、舞、棋、艺展现乡土文化,支持、引导、鼓励乡土文化活动经常性开展,让乡土文体文娱活动走进百姓日常生活。搭建多种形式的“乡村舞台”,挖掘传统节日、节庆文化,推动传统节日活动更深刻地走进百姓生活、丰富滋养百姓生活。所有这些举措,最终是为了促进百姓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摘编自魏鹏《让乡土文化育新风润生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乡村振兴的内涵包括精神的富足。
B.传统的技术技艺要重现生机并将其做成大产业,支持传统技术技艺开班收徒而保证独门绝技后继有人是最关键的举措。
C.以文富民,可以发展文、农、旅融合性产业,丰富乡土文化产品形态,将乡土产品卖出去,让乡土韵味传播出去。
D.以文乐民的目的是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要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礼堂等,形成留住乡愁、保存记忆的文化场所。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包括农耕农业文化、节日节庆文化、手工手艺文化、孝亲敬老文化四种类型。
B.清明、庙会等传统节日和活动的参与具有圈子化等局限性,无法实现对乡土文化的传承。
C.没有乡村振兴,乡土文化就是“藏品”;要传承好乡土文化,让乡村振兴仍有乡土模样。
D.要发挥乡土文化的治理功能,将乡土文化的现代性价值写人村规民约,弘扬乡土道德文化。
3.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不属于“传承乡土文化举措”的范畴的一项是(     
A.加快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实现机械化和无人化生产。
B.利用“农民丰收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乡土文化活动。
C.福建打造“沙县小吃”统一的地域品牌,形成产业化发展。
D.某中学开辟了校园菜园,让学生亲自体验劳作、收获的过程。
4.班级学习小组开展关于“乡土文化”的探究学习活动,你将在活动上进行发言。请结合两则材料,从四个方面写出你的发言提纲,要求简洁、准确。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论了乡土文化,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2024-03-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引发更多关注的,不是剧情,也不是人物,而是影片中的48首唐诗。影片将国人耳熟能详的唐诗名篇巧妙融入叙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由唐诗浸染的绚丽画卷。诗歌不仅为电影成功引流,也为影片提供了不一样的质地,让人们看到了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

诗歌被称作“文学桂冠上的宝石”,最能体现“文学之美”。相较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诗歌更注重情感表达,更能彰显诗人的精神气质,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读诗之人的情感共鸣。诗歌的语言表达还特别强调美感,古希腊人就将诗语称为“长了翅膀的语言”,那些经过诗人精心锤炼的诗语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将进酒》《燕歌行》《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长安三万里》中的几十首唐诗随着剧情的发展自然引出,与故事情节浑然一体,写就了盛唐的诗意与失意。当那一首首曼妙的唐诗从电影中“走出”,不仅激活了观众关于唐风诗韵的记忆,也为现代人叩开了一扇领略“文学之美”的大门。“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雄浑之美、“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的冲淡之美、“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纤秾之美、“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的豪放之美……单纯的影像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而融入了唐诗的影像却带来关于美的想象,创造出穿越千年的壮丽诗境,这大概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古典诗词之美,既美在意象意境,也美在韵律情感。为提升作品的美感,像《长安三万里》一样借用古典诗词元素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尾曲《菊花台》,歌词使用了“菊花残”“花落人断肠”“北风乱”“影子剪不断”等大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旋律则巧妙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晓畅和谐的韵律之美。由于古典诗词的美已经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审美集体无意识之中,所以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音乐作品,融入古典诗词之美总能够使欣赏者陶醉。

不仅是古典诗词,现代诗作品同样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在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诗歌《打个响指吧》曾多次出现,与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密切配合。更可贵的是,它充分发挥了诗歌在情感上的感染力,既像剧情的预言,又如令人难忘的回响,大大提升了剧集的艺术品位和思想深度。

在《长安三万里》的结尾,高适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影片想告诉人们,长安的“形”遗落在历史的长河里,长安的“神”却已然永恒。对影视作品而言,华丽的特效、精彩的台词、曲折的故事,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观众遗忘,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却具有恒久的魅力。

“文学之美”,不仅美在言为心声的真实,也不仅美在寄情于辞的畅达,更美在创造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比如,文学的一大优势是讲故事的能力十分强大,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都是文学叙事的长项。与文学作品相比,影视作品在文本特性描述方面处于劣势。

影视作品要想体现“文学之美”,需要在创作中借鉴文学的优势。《长安三万里》在叙事上采取了一种让观众作为旁观者的内聚焦视角,通过高适来讲述李白起伏的一生,进而来展现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的兴衰,并捎带着勾画出王昌龄、岑参、王维、杜甫等人的命运轨迹。这些诗人的命运轨迹,共同编织出一首长安史诗。相较于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高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陌生而又“普通”,从高适的视角展开叙事,能够展现出凡人姿态,传递出高适作为“普通人”的情绪,这样容易拉近观众与历史和剧情的距离。

呈现“文学之美”既要将文学性有机融入影视作品,又要在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文学也有自己的软肋,那就是文学的语言属于单一媒介,而且比较抽象。相较于文学,影视在再现具象事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影视是更通俗的艺术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挖掘“文学之美”、呈现“文学之美”,需要文学与影视双向奔赴,以文学涵养影视创作,以影视带动文学传播。在具体的影视创作中,既要将文学性有机融入作品,又要在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在这方面,动画因为有更强的虚构能力和创造自由,在呈现“文学之美”方面具有优势。比如,《长安三万里》以动画来呈现诗歌意象就是成功的尝试。

在全媒介时代,为了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也为了让作品中的“文学之美”得到广泛传播,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已开始有意识地将影视产品的衍生转化前置,在创作之初就考虑到影视艺术的特点,强化对影视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的运用。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将影视、动漫、游戏、文学等不同文化资源进行自由整合。正因如此,这些作品出版后迅速进行了影视化改编,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共振传播。

中国文学不仅有诗词,也有小说、戏剧、散文等其他体裁;不仅有数量庞大的文学作品,也有丰富的文人形象和文学故事。随着全媒介时代的到来,影视作品可以用更灵活的形式、更多样化的手段,传播严肃文学的魅力,让“文学之美”以更轻松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

(摘编自桂琳《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由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谈起》)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三万里》中的几十首唐诗与故事情节浑然一体,为观众展开了一幅由唐诗浸染的绚丽画卷。
B.充分发挥现代诗在情感上的感染力,注重其与剧情、人物的搭配,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
C.影视作品往往追求特效、台词、故事层面的完美,忽视了“文学之美”,但其实“文学之美”才能让它走得更远。
D.《长安三万里》叙事上采用的内聚焦视角,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的兴衰和剧中人物的命运。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三万里》中的48首唐诗展现了“文学之美”,引发了更多关注,相对而言,电影的剧情和人物表现力较弱。
B.文学和影视各有优势,文学善于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而影视更擅长再现具象事物,且艺术形式更通俗。
C.如果作家能在创作之初就有意识地将影视艺术的特点整合进文学作品,就更有利于“文学之美”的广泛传播。
D.乘着全媒介时代的东风,严肃文学可以借助影视作品更灵活的形式、更多样化的手段将自身传播给大众。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古诗词动漫》充分发挥动画强大的虚构能力,将诗歌意象和历史故事结合起来,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B.《中国奇谭》通过动画手段将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彰显了传统文化韵味和文艺美学精神。
C.张爱玲《金锁记》被改编成了舞台剧,较之原著,人物对比鲜明,并且更为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剧情。
D.《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黑猫警长》动画片均由儿童文学改编而来,借助动画的形式,再结合既搞笑又温馨的文学精彩内容,让观众在笑和泪中得到了启发。
4.《长安三万里》引发关注,诗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5.学校动漫社和诗词社计划合作拍摄一部动漫微电影《古诗遇到月亮》,请结合材料观点谈谈如何让诗词在影片中发挥作用。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距今100多万年前,人类学会了利用自然界中的火,从此开启了能源时代。在经历过漫长的柴薪时代后,随着工业革命兴起,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缺口。所幸,当木材已无法满足人类需求时,煤和石油等高热值的化石燃料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迎来了大爆发。然而在短短200多年间,人类燃烧了数千亿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按照目前的储采比,全球已探明的化石燃料仅够人类再使用百年左右,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所导致的气候危机更是迫在眉睫,留给人类完成能源转型的时间屈指可数。

在2021年联合国举行的能源高级别对话会议中,联合主席阿奇姆·施泰纳强调:2021年必须成为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历史性转折点”,为了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和《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世界各国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而电池作为储存电能的主要装置,已成为新能源时代最重要的器件之一。

然而,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各种电池,都存在各自的短板,例如铅酸电池重量体积大、能量密度低、使用寿命短且含有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的重金属铅;锂离子电池,虽然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应用广泛,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易燃易爆且成本相对较高。

金属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是利用锌、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海水制成的,具有许多电池所不具备的优势。由于性能卓越,金属空气电池有望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未来绿色储能设备,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这项研究。

首先,金属空气电池的蓄电量特别高,由于它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理论上正极容量是无限的,再加上氧气不需要存储在电池内,使得金属空气电池的理论蓄电量比常用的锂电池大得多,理论电量是锂离子电池的6~10倍,实际蓄电量可达锂离子电池的3倍。如果用作汽车动力电池,有望实现1000公里以上的超长续航。

其次,金属空气电池成本低廉,电池组成材料常见易得,主要使用的耗材,如负极用的金属锌、镁和铝等,都是地壳丰度元素,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最后,金属空气电池更为安全,由于使用水系电解质,没有易燃易爆成分,不存在燃烧或爆炸的风险。

金属空气电池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无需专人维护,其制造、使用、回收等流程均无有害物质释出,也被称为“面向21世纪的绿色能源”。金属空气电池在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金属空气电池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为助听器等小型用电设备供电,目前小型锌空气电池已被设计为纽扣电池,广泛用于助听器的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中的铝空气电池可以作为电动车、无人机和便携设备等的理想供能选择,而且只需要更换负极金属板,不需要充电,提高了充电效率和便捷性。将金属空气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联用,可使其兼具高蓄电量和长续航的优点,续航时间可达到锂电设备的2~3倍。镁空气电池和铝空气电池可作为应急电源、用于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电力供应或户外活动中的电源,关键时刻仅需加水即可提供可靠的电源供应,2公斤左右的金属空气电池即可满足三口之家的应急用电,并且不会产生噪声和有害物质,是绿色安全的电力来源。对于地形复杂的地区或者边远岛礁,采用金属空气电池供电,技术难度低,安全性高。

金属空气电池虽优点众多,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电源,但是并没有实现规模化应用,其实际使用过程中仍面临多种关键技术瓶颈。例如锌空气电池功率小、寿命短;镁空气电池续航短;铝空气电池放电过程析氢副反应严重,导致电解液短时间内沸腾,通常使用时长不超过15分钟,会出现“烧开水现象”;空气电极侧存在氧气获取速度慢、使用寿命短等缺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属空气电池的应用和推广。

国内外多年来都在攻关。当前金属空气电池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大多数技术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但部分技术,如一次锌空、铝空电池已初步具备工程化应用的潜力。有国际市场咨询公司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国内外对金属空气电池相关技术的整合以及电池器件结构的设计优化,金属空气电池将会真正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金属空气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电极材料选择更多样,且资源储量丰富。可以预见,在大规模储能蓬勃发展的未来,空气电池作为储能技术备选方案之一,必将迎来大展拳脚之时。

金属空气电池绿色安全,可实现循环再利用,能进一步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风、光资源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在无风、夜晚等情景时,仍需要火电来维持电网的功率,而在风、光资源极佳之时却需要限功率运行以减小电网的负担,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弃风”和“弃光”,因此有人戏谑地将风电和光电称为“垃圾电”。以往的研究都致力于利用锂电和氢能存储这部分电能,而金属空气电池将为“变废为宝”提供更加绿色安全且廉价的途径。

(节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在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落地生根,不仅给城市加装了巨型“充电宝”,也给当地工业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新动能。

走进辽宁大连的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集装箱整装待发。这些即将运往各地的集装箱,并不是普通运货用的集装箱,而是一个个全钒液流电池模块。一个装的是电池电堆,另一个装是钒电解液,把两个集装箱上下摞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绿色储能电站,这里面可以一次性储存3000度的“风光电”,如果按一个家庭每月用200度电计算,它可以为一个家庭提供15个月的用电量。与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不同,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高,不存在爆炸起火燃烧的风险,循环使用寿命长,可以达到25年,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风电、光电是来自大自然的绿色能源,但稳定性较差。如何把“风光”能源储存起来,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首要问题。这样的电池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正常运行,也可以在零上50摄氏度高温下安全输电。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的风光电站,有了这种集装箱式的“充电宝”,就可以大大减少风光电峰值时的浪费,提高并网发电的效率。

这些集装箱式的“充电宝”还能相互连接,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储能电站,更大程度地去调节整个电网的灵活性,在用电低谷的时候,可以尽量多充电,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可以去承担电网发电的这部分任务,尽量多去对外输出电能,来保证整个电网的一个平稳运行。

眼下,北方正陆续进入冬季供暖期,这样的巨型绿色“充电宝”,不仅能保证城市电网的平稳,还能在城市遇到极端灾害断电时,提供电力输出,保障城市快速恢复运转。

要发展“全钒液流电池”绿色储能,钒矿资源是首要条件。勘探数据显示,我国钒矿储量层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47%以上。但在之前,我国对钒的利用,大多用在钢铁冶炼中。而现在,炼钢的副产品有了新的“钒”响,它的含钒量可以达到90%以上,全钒液已成为储存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在钒电解液生产基地所用的钒,主要来自钢铁冶炼后产生的钢渣。

生产钒电解液的原料的来源是钒钛磁铁矿,在炼钢的过程当中,钒会富集到钢渣当中,钢渣再经过处理,最终变成钒的初级产品,那么钒的初级产品进入到化学和电化学的处理装置当中.最终变成钒的电解液的最终产品。目前,辽宁大连这个目前世界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生产基地,正在打造全链条的生产服务,让新能源储能加足马力、扬帆起航。

(节选自北青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和《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而作为储存电能的主要装置的金属空气电池的发明可谓应运而生。
B.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各种电池,只要解决各自短板问题,就能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储能设备,因此,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这项研究。
C.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是城市的绿色“充电宝”,同样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
D.在冬季供暖期,辽宁大连这种集装箱式的“充电宝”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保证城市电网平稳,而且能在遇到极端灾害断电时,保障城市快速恢复运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属空气电池要真正给人类带来便利,可能还需要对金属空气电池相关技术的整合以及电池器件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阐释了金属空气电池或全钒液流电池的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
C.金属空气电池可将风电和光电这些“垃圾电”产生的“弃风”和“弃光”能源“变废为宝”,进而实现循环再利用。
D.我国钒矿储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以上,这也为发展“全钒液流电池”绿色储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现在我国对钒的利用,还大多用在钢铁冶炼中。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未来绿色储能”研究的一项是(     
A.早在20世纪90年代,挪威和意大利就以海水为电解液开发了用于深海油气井探测控制系统的镁空气电池,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B.2014年7月,以色列一家公司曾采用铝空气电池作为电动车动力电池,实现了惊人的1600公里续航,震惊业内。
C.目前,在电动自行车的市场,铅酸蓄电池占到95%的市场,锂电池攻占了手机电池以及笔记本电脑电池等小型电池市场。
D.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落地生根,城市有了巨型“充电宝”。
4.“2021年必须成为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历史性转折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
5.作为“未来绿色储能”需必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4-0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830日,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制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很快就爆火出圈,逃出大英博物馆更是连续两天登上多平台热搜。

这大概和一直以来国内互联网上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的说法有关,也和近期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的消息有关,但若只谈论这些,显然并不足以形容这部短剧的火爆。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剧情并不复杂,煎饼果仔饰演的一位中国记者,在英国碰巧撞上了奇异的同乡——夏天妹妹饰演的在大英博物馆中幻化成人后逃出的玉壶精灵。一开始记者并不相信玉壶精灵所说的话,随着剧情的发展,他渐渐地知道,缠着自己说要回国的女孩,真的是大英博物馆中所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而传言被盗的玉壶居然是自己逃出来的。

这第一集不到3分钟的短片,就贡献了颇多金句。从这个角度来看,《逃出大英博物馆》似乎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能量,用晓畅直白的语言,将一个民族深沉而隐秘的情感通过一个小切口表达出来。

从制作上,我们也看到了这部剧对自媒体短剧审美的提升。过去一段时间,一些人并不喜欢短剧的简单直接与频繁反转,因为它放弃了各种铺垫,简单而粗暴。但《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客观来讲,该剧本身也存在一些短视频的普遍问题,比如喜用背景音乐、慢镜头等,但这都无法掩盖其从创意到剧本,从妆造到动作、从构图到光影上的用心,还有远赴英国拍摄等台前幕后的付出,这些都经得起大众的审视与琢磨。

在我看来,这部剧还有一个不易察觉的惊喜之处,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遵循与追求,其画面结构、镜头语言,呈现出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从故事的叙述上,拟人化手法的呈现,让无生命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等有了生命,把文物流落海外的抽象情绪,变成了可见可感的具象画面,一击即中我们心底的最柔软处。

当然,更重要的在于,这部短片以拟人化手法,让人找到了更多共情的着力点。相关评论区频繁出现的玉壶图片,以及大英博物馆的各类文物,还有相关知识的普及,促使我们更详细地了解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网友代入后的各种解读,无疑拓宽了这部剧的涵义,让这部剧不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共鸣。有网友就说,如果文物能说话,会不会也感叹: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所以,《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以艺术手法呈现了流落海外文物的处境,更将我们深切的民族情感凝聚于此。

说起这部剧的制作缘由,也颇有意思。几个月前,一网友在煎饼果仔的评论区留言说,可以拍一部动画,就叫逃出大英博物馆。谁知几个月后,这部短剧面世,就成了现象级爆款,这大概就是民间智慧的双向奔赴吧。

(摘编自黄静《一上线即爆火出圈,〈逃出大英博物馆〉凭什么》)

材料二:

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是世界性难题,既有的国际公约在追诉时效和强制性等方面,存在约束力小、执行力弱等问题。对此,我国不断拓展流失文物追索渠道,促成文物回国。比如,2014年青铜器皿天全方墨器身的回归,就是由省级博物馆出面、民间收藏家出资,通过多方协商达成洽购的方式促成,既尊重市场,又讲究策略。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主动有序推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为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规则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在流失海外文物追索中,我国探索多样化的文物追索路径,为国际社会提供追索成功案例和经验。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追索返还流失文物,促成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如今,我国高度重视历史文物保护,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让保护文物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众多,每一件文物面对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仍然任重道远。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除了成功追回的国宝,还有更多的文物,期待回家。进一步拓展文物追索渠道,形成海外文物追索的机制,我们需要和国际社会更深入地沟通、更紧密地合作,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推动。

(摘编自王珏《点亮国宝回家之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以传言被盗的玉壶“自己逃出来”为剧情,可能是从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的消息获得了灵感。
B.“四两拨千斤”中的“四两”指《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艺术化手法,“千斤”在文中指中华民族深沉而隐秘的民族情感。
C.在剧情设计、动作和妆造、构图光影等方面的用心,使《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审美水准远远超过其它的自媒体短视频。
D.通过协商洽购的方式促成的青铜器皿天全方爨器身回归,为建立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规则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较一般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顺利面世并成了现象级爆款,可以看作是民间智慧与家国情怀相辅相成、交融汇合的成功案例。
B.材料一是文艺评论,“在我看来”“不易察觉”等词语表明,只有“对中国古典美学的遵循与追求”这部分内容,才是作者本人的见解。
C.《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爆火出圈,可以表明,一部艺术作品所形成的艺术价值,除了创作者赋予的价值以外,往往还来自受众的解读。
D.我国的历史文物在近代史上流失海外,在当今时代不断成功追回,这些经历能折射出一个国家文物保护的能力与其国力强弱息息相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一书挖掘有代表性的文物从流失到归来的曲折命运,勾勒出流失文物七十余载“回家”路的壮丽画卷。
B.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不断提高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推广水平,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
C.近期播出的《中国国宝大会(第三季)》以今日视角,探索中华文明源起,勾勒中华文化的基因图谱,揭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D.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亚运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和京杭大运河,生动地向世界展示了杭州古蕴。
4.“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好中国故事是宣传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的基本途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讲述中国文物故事方面的成功之处。
5.如何推动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2-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村并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B.村庄一旦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将失去依托,孝祖敬亲的传统可能就因此断裂。
C.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关注合村并居中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是得不偿失的。
D.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至少有8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B.丢弃乡土文化特色,只是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就不能让搬入新居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C.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这种情形。
D.在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A.祠堂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要大力兴建。
B.对农村现存的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避免其倒塌给村民带来危险,可予以拆除。
C.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D.陕西省安康市谭坝镇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
4.近日,我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
5.结合材料二,请简要概括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
2024-02-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性质上说,数字经济是载体而非目的,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是过程而非终点。数字经济的发展,作为提高和分享生产率的手段,承担着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责任。只有确立这样的功能定位,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数字经济才能获得持续和健康的发展。相应地,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数字经济既应该也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数字经济发展并不自动产生成果共享的“涓流效应”,只有在充分融合、连接的前提下,才能带动各类产业的生产率进步。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初次分配是决定生产率提高和分享的基础领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对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合理激励,都是在初次分配领域产生的。分享生产率成果需要以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生产率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效率,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途径则是生产要素的不断重新配置。数字经济恰可以利用其最突出特征,即具有良好的连接功能,推动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以及资源配置空间的不断拓展,推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初次分配也是分享生产率成果的关键领域,但这一功能的产生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不存在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解决收入分配的涓流经济学,在效率与公平之间也非天然存在着对立消长关系的“大取舍”。研究表明,国家之间在收入差距上的不同表现,并不仅仅在于再分配力度的大小,还首先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存在的在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上的差异。因此,若要使数字经济充分实现生产率分享,进而实现更多更高质量就业岗位创造、劳动者报酬提高以及收入差距缩小等目标,需要规制和政策有意为之。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再分配领域的相关制度安排。数字经济提高生产率的作用,最主要来自“熊彼特机制”,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再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在优胜劣汰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中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率提高的步伐不是齐头并进的,生产率提高的效果更是云泥之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显示,在采用数字技术或者说数字化转型方面,行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进而在生产率表现上形成巨大的差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曾经在一篇短文中指出,人们随处可见计算机时代的来临,唯独在统计中看不到生产率的提高。这句话揭示了人们苦思不得其解的现实问题,这个矛盾现象被称为“索洛生产率悖论”,并引起广泛讨论。显而易见,这个悖论也适用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即何以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整体生产率的提高仍然受到制约。

在尝试回答“索洛生产率悖论”时,有研究发现,寻租和寻求政策保护都会产生阻碍新创市场主体进入、无效企业退出的竞争障碍,对于创造性破坏机制不能发挥作用难辞其咎。例如,美国企业的进入率和退出率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整体处于持续降低的态势,这使美国经济的营商活力显著降低。生产率提高的停滞意味着做大蛋糕的幅度减弱,分好蛋糕也就成为无米之炊,导致美国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可见,加大再分配力度,建立健全广泛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从社会层面对劳动者进行更好的保护,而无须以此作为借口,妨碍在数字化转型中让创造性破坏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无论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再分配领域,还是在第三次分配领域,数字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导向,都可以显著影响生产率的分享程度。提高生产率是市场主体应用数字技术的主要动机,必要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生产率的分享。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系统和正式制度安排之外,还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可以通过“助推”方式提高数字经济发展中生产率分享的水平。

这种助推力量作为正式制度安排之外的运行环境,具有非强制性、行为后果副作用小、更加倚重当事人“向善”动机等特征。在助推这种行为中,善意和恶意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换言之,两者之间的界限常常就是不清晰的。如果在企业的经营函数中缺乏向善动机,就不可避免形成恶意助推。

有助于共享生产率成果的助推,在三个分配领域皆可以体现。其中,包括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等内涵的第三次分配,尤其适合于借助这种助推方式,开辟更多扶贫济困和改善收入分配的贡献渠道。可以说,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三个分配领域协调配套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法律法规、社会规范、舆论引导以及社会诚信体系来营造一个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让各种市场主体自觉地把社会责任具体体现为科技向善、管理向善和创新向善的行动。

(摘编自蔡昉《数字经济发展并不自动产生“涓流效应”》)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对目前的数字经济首先要做好功能定位,不能寄希望于“涓流效应”,也只有如此,数字经济才能做出贡献。
B.数字经济良好的连接功能能够使生产要素不断得到合理的重新配置,从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率成果的分享。
C.作者完全不认同“熊彼特机制”,因为其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具有差异性的问题,需要制度层面的制约才能解决。
D.在三个分配领域,数字化经济长远健康的发展除了需要政策导向、制度安排,还需要有一种善意的“助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经济如若能够获得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将有利于我国共同富裕伟大目标的最终实现。
B.在数字经济发展活动中,政府部门所制定的规制和政策比自发的市场经济机制更加重要。
C.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劳动者的各项权益,有利于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实施。
D.某些企业如若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思回馈社会,毫无担当,往往很难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3.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整体上采用总分的论述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思路严谨清晰。
B.文本在论证时多处使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如“索洛生产率悖论”等,体现了学术性。
C.文本举美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正例,是为了说明加大再分配力度的重要性。
D.文本通过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具体论述了“数字经济发展并不自动产生‘涓流效应’”这一观点。
4.文本中所说“数字经济既应该也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指什么?请简要说明。
5.“涓流效应”认为:虽然科技进步的成果为创新企业家率先获得,但是终究会以一种滴流的方式惠及普通劳动者和其家庭。作者认为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涓流效应”不会自动产生,原因何在?请根据文本概括。
2024-02-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