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红色文化问题上,有两种不自信:一种是误以为文化自信只能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际上排除了红色文化,也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红色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另一种是一谈起红色文化就有些不自信,以为红色文化是革命时期诞生的文化,现在我们成为执政党了,要告别革命了。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按照这两种观点,文化自信根本建立不起来。

既然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经过中国近代革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两大历史时期,始终没有中断,而且还获得了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生,既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弘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获得了当代的新生,那么我们当今所说的文化自信,自然是贯通古今,而绝非专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说,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历史形态的自信,也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当代形态的自信,更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贡献的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摘编自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

材料二:

遵义师范学院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一隅,凤凰山麓,湘江河畔。百年的建校历史成就了学校丰厚的人文积淀,而其中影响学校至今的,便是红军长征过黔北时留下的深深的红色革命烙印。红色文化是我们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该校党委书记王大忠坚定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份自豪,这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挥无数高校所没有的人文资源——红色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记者了解到,遵义师范学院一直本着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育人准则,同时强调坚持传承红色文化。而这样的育人标准,似乎也正是继承了长征精神里舍小为大的精神。遵义本地保留至今的红色文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甚至还对引领学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打好教育这一胜仗,正需要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的共同努力。红色之于教育的影响可见一斑。

(摘编自徐逍君《红色文化能给传统教育带来什么?》)

材料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别指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创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无数革命先驱上下求索、披肝沥胆,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这一伟大宏远的人生理想始终是红色经典传唱不衰的价值主调。革命志士之所以怀着执着的信念前赴后继地顽强奋斗,就是为了铲除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结束人压迫人的历史,追求社会的正义公平,这一美好的社会愿景是红色经典全程展开的价值脉络。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革命英雄克制了一己之私情别绪,投身于民族独立解放的大业,以国为家,以苦为乐,躬行不辍,严于律己,目的就是消除差别,与民同乐。这一朴素的人格与操守是红色经典浓墨重彩的价值主体。因此,红色经典并非一般的历史叙事文本,而是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记忆。红色经典的价值元素也不单纯具有文学的审美意义,更具有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

(摘编自惠雁冰、胡俊生《红色经典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材料四: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根本点在于红色。中国人对红色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火神;而黄帝的字通假,在甲骨文中,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的族群。

红色代表着勤劳、勇敢、创造,代表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也代表着希望和胜利,是中国人民价值追求和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借鉴和运用。正是因为有了红色文化的引领,中华民族才逐步从鸦片战争后备受欺凌、迷茫委顿的状态中挣脱出来,逐步实现了由落后衰败到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红色文化彰显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是中国人民信仰、作风、道德、精神等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革命先烈、英模人物是红色文化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就要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充分利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先烈的故事,深挖各类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红色教育内容,不断为红色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年轻一代了解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他们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和精髓,使他们坚定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继承革命意志,在新征程上始终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状态。

一个民族在其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一定会受到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要想不被敌对势力摧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丧失自己民族的共同信仰。丧失了信仰,就没有了凝聚力,就成了一盘散沙,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斗争中可能遇到的最大政治和文化风险。因而,我们一定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

(摘编自唐宏《用红色文化培养斗争精神》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新生。
B.遵义师范学院建校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其所拥有的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一直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C.对优秀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能否保持始终如一的自信,取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否拥有自信。
D.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伟大理想,也是“红色经典”一贯的价值追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红色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仅仅是对红色文化的不自信,同样也影响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B.遵义师范学院将教书育人与坚持传承红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彰显了红色文化独特的教育价值。
C.作为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记忆,“红色经典”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超越了文学审美意义。
D.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红色文化的深远历史意义和当代实践价值,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3.根据材料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曾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所强调的精神同材料四的主旨是一致的。
B.红色是流动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是想抛弃也抛弃不了的,红色文化必定能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C.红色基因鲜活地体现在革命先烈、英模人物身上,只要宣传他们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人们就能艰苦奋斗、力争上游。
D.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受到了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所以我们才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4.材料四论述“红色文化”时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2023-11-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的崛起给年轻一代的阅读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但由此而带来的“碎片化”阅读趋势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身处其中的青年人应如何对待这样的阅读方式?

其实,“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快速阅读方式,也并非全无是处。有人认为,“碎片化”阅读可以使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以概念和模块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比如“知乎”等问答网站的兴起,让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大家可以迅速找到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现实指导性的建议,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见得是坏事。

但另一个共识是,对于想要通过阅读提高思维能力,获取某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来说,“碎片化”阅读显然是不够的。入职某金融公司不久的小楠就在努力抵抗“碎片化”阅读对自己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微信上的内容太多太杂,但是时间太少了。如果有大段的时间,比如周末或者晚饭后,我还是愿意坐下来,有系统地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他说。“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孰优孰劣?无法一概而论。其实一次阅读是否深入有效,关键在于阅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选择,而非阅读方式的选择。手捧畅销的成功学书籍,和认真阅读一些有含金量的微信推送文章,两者高下,不言而喻。

(摘编自《如何做一个靠谱的阅读者》)

材料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通勤、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阅读时间。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抖音小视频、一个个喜马拉雅音频,内容涵盖时政新闻、明星八卦、育儿心得、心灵鸡汤甚至广告软文……我们从早到晚看微信、刷微博,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仿佛天下事十之八九尽在胸中。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

这一方面与互联网的内容呈现特点有关,跳跃式的非线性阅读,使得人们的思维不断被分散,注意力很难集中于某一个主题,结果阅读变成浏览,知识的获取变成了简单的资讯检索。另一方面,在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不少内容生产者热衷于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些内容适合浅阅读,迎合了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却在逐渐退化。

因此,在这个“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因为没有目的的阅读,就如同没有购买需求的主妇进了熙熙攘攘的大集市,茫然不知所措。在碎片化时代进行阅读,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内容,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器,才能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环境中,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达到阅读的目的。

日本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原尻淳一曾根据谷歌公司7:2:1的投资基准比,从阅读时间分配上对读者的知识结构的建构进行了规划:70%的时间阅读专业领域,20%的时间阅读专业领域周边,10%的时间看未知的领域。从“知道分子”到“知识分子”,从泛化阅读到主题化阅读,其实就是在明确了个人知识体系之后,根据体系内各方面的重要程度优化时间和精力分配,采取苦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结果。

此外,为了应对跳跃性的思维过程和欲罢不能的鸡汤消费,读者可能还需要在阅读形式上进行某些妥协,譬如每周抽取一定的时间脱离教字化环境,迫使自己在纸质的印刷文字上深耕。其实,许多图书馆、文化馆、独立书店已经推出了不少读书日、读书月活动,号召人们将深度阅读作为放松身心的方式。

(摘编自《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材料三:

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思维方式。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为主导的阅读方式,有可能趋向思维的碎片化、平面化、同质化,而在印刷时代形成的那种比较个性化的感知能力可能在降低。

信息时代的阅读很方便,有以往阅读方式所不具备的巨大潜能,当然要充分利用。现今,进行科学研究已经离不开网络资源。对于数字化新的阅读形态,只能主动跟进,而不能消极抵制。但要注意,新的阅读形态可能有利有弊,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可以并存,既读书,也读“网”。一般而言,读“网”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信息,也是上网比较方便。但读纸质书更适合“深阅读”。要想读经典,最好还是读纸质书。因为上网阅读往往会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扰,使这种本来“深阅读”的思维与感受变为“浅阅读”。

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味不尽。每本书的流传过程,它的来路,都可能带有文化记忆。“坐拥书城”“有书卷气”是说一种令人羡慕的气质,这些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是得不到的。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无论现代信息科技如何发达,不能也不应当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在信息时代,既要适应和利用网络阅读,又要警惕和尽可能减少网络阅读带来的弊害。

(摘编自《信息时代的读书生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媒体的崛起给年轻一代的阅读和交流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弊端,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可算是件坏事。
B.阅读方式对人的思维能力产生影响,而“碎片化”阅读的方式无法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这是社会共识。
C.泛化阅读导致读者思维分散,是因为内容生产者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引人们的关注。
D.网络阅读无法培养出“有书卷气”这样的气质,信息时代在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阅读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阅读。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浏览问答网站虽然属于“碎片化”阅读,但是读者可以从中得到生活和工作的现实指导性建议。
B.阅读的质量与数量并无关系,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不一定能使人得到真正的收获与成长。
C.阅读方式的选择相当重要,纸质书阅读比互联同阅读更有利于培养读者个性化的感知能力。
D.要想从“知道分子”变成“知识分子”,就不能“浅阅读”,而要有目的性地对专业领域进行苦读。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某人在浏览某博客文章后,在文后发表留言和作者进行互动。
B.某教师到网站上浏览与教育有关的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C.某同学想了解区块链的有关知识,于是到网上搜集浏览大量有关的信息。
D.某同学每周末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到图书馆或者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目。
4.材料一和材料三论述的内容都与阅读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②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③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以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第4差序格局

材料二:

①亲戚关系,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如今正在青年之中式微,他们以一种逃离的心态远离传统的亲戚关系甚至断亲。这里所说的断亲一般理解为跟直系亲属、同辈之间乃至与长辈之间日常的互动频率降低,或者没有交往,不是法律上所指的绝对的割断亲戚关系。

②传统社会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因为生产力、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总是要互助才能活下去。我们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更多以市场经济为主。我们现在越来越处在逐渐富足的状态,导致了每家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取我们的生存机会。

③另外,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各种内卷。尤其是教育的内卷,使孩子的大量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和作业消耗掉了,他们从小到大都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基本独立于扩大化的家庭。这种内卷化的社会生长环境,对于青少年而言,休闲生活被极大地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与此同时,青少年从小就以学习为主,从小就与学校朋辈同学的见面、交流、互动显著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情感替代,用同学、朋友关系替换了亲缘关系。而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形成了一个圈子,造成朋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

④作为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00后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和生活半径的紧缩化。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抢占了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

⑤最近几十年,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造成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乃至国外选择工作和成家立业。这种居住地的远距离分化,导致了表兄弟妹甚至亲兄弟妹之间也没法频繁交往。

⑥尽管互联网世代的青年呈现了比以往世代更加独立的个性和独自生活的适应能力,断亲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和家庭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00后世代的年龄增长,他们将成家生子,之后形成自己的核心家庭,而结婚带来新的亲戚关系,他们要不断适应成年人的亲戚网络,也将唤起新的亲缘。我把这个称为亲缘唤醒效应,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喚醒。这种心理也可以扩展到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认知层面,即有的年轻人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

⑦还有一个变化是,由于国家推行二孩三孩政策,未来很多年轻人会有二孩、三孩,独生子女的现状会有很大变化。那么他们又有了兄弟姐妹了,下一代就会有二代的表兄弟姐妹。这种回归,当然不一定是完全复原,但某种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是会出现的。

(摘编自何国盛《断亲青年:谁还在走亲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洋社会,“家庭”界限分明,由夫妻双方以及他们的孩子共同组成。
B.中国人的亲属关系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能涉及无穷多的人的网络。
C.材料二所谈及的“断亲”现象更多是一种情感心理意义上的,而不是法律上的。
D.受目前国家二孩三孩政策的影响,可以预期,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会出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用“捆柴”做比喻,形象地说明西洋社会的团体分子一般立在一个平面上,界限清晰。
B.“家庭独立”的程度会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生活的质量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
C.一些年轻人往往成家立业养育子女后,才会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
D.当今社会教育内卷严重地压榨了青少年亲缘交往的时间,这是造成“断亲”现象最重要的原因。
3.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相应结论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李老师在微信中把“工作群”置顶,然后是“家族群”,这种排序体现了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提及的“差序格局”。
B.中国家庭外出访友时经常用“阖第光临”,却无法清楚地说出到底去了哪些人,这说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淡薄。
C.本来关系亲密的张甲和张乙两兄弟,因工作所在地相距较远而导致无法频繁交往,关系淡化,这也是一种“断亲”现象。
D.家长们因教育孩子等问题而相互成为微信好友,关系密切,这表明传统的亲缘关系已经被现在的各种“朋友圈”所替代。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亲缘唤醒”是解决当前“断亲”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谈谈有哪些方法可以“唤醒”逐渐疏远的亲缘关系。
2023-07-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超级英雄”电影,就是影片主人公不是一般的英雄人物,他们往往拥有超越普通人的各种特殊能力,并能运用这种特殊能力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英雄壮举,如惩恶扬善、维护正义、保护民众、拯救世界等。

在中国电影的创作发展历程中,也曾先后出现过一些被广大观众认可和喜爱的“超级英雄”电影。这些影片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和塑造的“超级英雄”形象,在海内外广大观众中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之所以仍需要不断地创作拍摄一批“超级英雄”电影,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因为英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民大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而铭记和弘扬英雄精神则是永葆中华民族战斗力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在各类文艺样式中,由于电影创造的银幕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所以创作拍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了。

其次,由于当下电影观众的审美娱乐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观众群日益多样化的审美娱乐需求,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能买票进影院看电影,在国产电影创作生产中自然也需要拍摄各类具有特殊震撼力的“超级英雄”电影。

另外,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往往称霸全球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若要确保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并能走出去,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争取更多的票房份额,就要以题材、内容、人物和风格独具特色的国产大片与各类好莱坞大片进行竞争,其中国产“超级英雄”大片就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超级英雄”电影呢?我国电影界在“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拍摄方面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无论是古代神话题材和近代武侠题材,还是现实生活题材,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国产“超级英雄”电影的题材、内容、人物、风格等应该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精髓。如《霍元甲》系列、《叶问》系列等很好地表现了他们匡扶正义、惩治邪恶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无论是《水浒传》里的武松等人物,还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等人物,都曾是历代民众崇拜的英雄,他们不仅有高超的武艺和出众的胆识,而且嫉恶如仇、重情重义。

其次,国产“超级英雄”电影创作还应该注重现实,努力塑造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生活气息并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超级英雄”银幕形象。如救火消防员群体、航天员刘培强、志愿军战士等形象,他们虽然没有像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里的主人公那样拥有超自然的能力或者保证超能力的各种装备、武器和技术,但他们超越常人的勇敢、忠诚、担当和牺牲精神,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专业技术能力,成为这些英雄形象感人的艺术魅力所在。

另外,应该看到,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都有高端的特效技术和强大的后期制作技术作为支撑和保障,舍此,这些影片也无法显示其吸引人的艺术魅力。为此,在电影科技和电影工业体系建设方面,我国还需要狠下功夫,迎头赶上。

总之,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和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期待着有更多这一电影类型的好影片问世。

(摘编自《中国银幕需要什么样的“超级英雄”》,人民论坛2021年3月23日)

材料二:

“超级英雄”首先是人物而不是符号,需要具备情感和价值上的共享功能。当前,基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塑造国人自己的“超级英雄”形象,尤为能够呼应社会各界在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和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诉求,满足国人的英雄情结和新时代对于英雄形象的期盼。而如何发掘“超级英雄”人物在中国电影行业和文化背景中的共性和特性,尤其需要思考如何让人物塑造回到作品创作的中心位置,以英雄人物为龙头带动整个叙事和创意的艺术水准和文化品质。

人物回到创作的中心,首先意味着“超级英雄”类型创作中的人物塑造应当成为影视叙事和视听语言的核心考量。在“电影重工业”的呼声下,我国的幻想类影视作品近年来出现重制作不重艺术、重奇观不重人物的倾向,因而故事情节和人物转变也缺乏扎实的情感基础和内心刻画,最终无法真正地在价值观和情感的层面打动观众。

人物回到创作的中心,还意味着创作者要以人物为媒介,营造出和当代社会、现代文明以及青年观众之间的共享性,这既包括了生活质感上的共鸣,更包括了情感和价值上的共享,从英雄人物身上找到自我的投射和认同感。

总之,中国式的“超级英雄”,一定是要植根于中国人的现实焦虑和渴望之中,但它又必须建设性地寻求这种表达的社会理解度和全球共享性。

(摘编自《中国式“超级英雄”如何登场》,《文汇报》2019年5月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多数拥有普通人不具备的各种特殊能力,并能运用这种特殊能力维护正义、保护民众、拯救世界等。
B.为满足当下电影观众多样化的审美娱乐需求,为吸引更多观众进影院看电影,中国“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极为迫切。
C.我国电影界在“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拍摄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霍元甲》系列、《叶问》系列等。
D.“超级英雄”首先是人物而不是符号,中国在“超级英雄”影片创作中应重点思考如何让人物塑造回到作品创作的中心位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也出现过一些讲述中国故事和塑造“超级英雄”形象的电影,但依然不能获得海外市场的认可。
B.为了使中华民族战斗力永存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需要拍摄极具震撼力的“超级英雄”电影。
C.高端的特效技术和强大的后期制作技术,是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称霸全球电影市场的主要原因。
D.幻想类影视作品创作如果不以人物为媒介,营造出一种共享性,就很难真正在价值观和情感的层面打动观众。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下国产“超级英雄”的特点的一项是(     
A.有惩治邪恶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具有时代特点、生活气息,并能体现主流价值观。
C.拥有超自然能力或者保证超能力的各种装备、武器和技术。
D.人物身上能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精髓。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新时代塑造中国式“超级英雄”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3-07-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财经三人谈:“羊了个羊”爆火,是巧合还是必然?

《环球时报》2022.9.24

编者的话:近日,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消消乐类游戏爆火朋友圈,其游戏特色是简单易上手的操作和“永远都过不了”的第二关。用户被逼看广告获得道具的盈利模式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本文旨在探讨“羊了个羊”为什么会爆火,国外如何看待这一类型的小游戏,以及“羊了个羊”可能会对我国游戏产业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一:

“羊了个羊”为什么会火?主要因为以下几点:第一,“羊了个羊”利用反向营销。游戏玩法并不新颖,是模仿而非创新。但其并非以通关来激发玩家热情,而是通过卡关难题甚至“死局”激发玩家胜负欲。

第二,“羊了个羊”上线门槛低。大型网游需要申请版号,而小游戏不需要版号,当然小游戏也不能有充值接口,故而利用广告变现是小游戏的常规操作。“羊了个羊”由此把运营重点都投放在社交媒体传播上。所以,“羊了个羊”并非游戏内容上的创新,而是营销上的成功。

第三,“羊了个羊”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有效传播。当前,微信对于小程序流量略有倾斜,小程序也的确更加容易诞生爆款。

综上所述,“羊了个羊”的确为小游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利用用户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传播力来吸引流量,并以广告实现流量变现。但“羊了个羊”这个小游戏的火爆注定是短暂的。一方面,“卡关”和广告让游戏玩家体验很差;另一方面,没完没了的社交媒体营销和各类广告,可能会让游戏面临违规风险。首先,卡关有诱导营销的嫌疑。游戏制作者一般会留下一条不用看广告就能通关的路径,如果看广告是游戏通关的必选项,那么游戏本身就不是游戏,而是诱导用户看广告,是诱导性营销行为。

其次,广告内容的合规性问题。嵌入广告的内容本身需要严格审核。对于广告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游戏广告中的违规内容,防止违规广告、虚假广告嵌入其中;另一方面,要明确广告内容审核责任,当游戏广告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能够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

第三,防止小游戏利用社交媒体恶意营销。社交圈传播可以很快导入用户流量,但要避免恶意营销和骚扰用户,要赋予用户选择权,广告推送要获得用户的授权。

“羊了个羊”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游戏作品,但它的确是一轮成功的营销。在国外,类似的小游戏也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次数多了,用户审美疲劳很快产生,相似做法的小游戏“卷”成一片。而对于社交平台来说,其也担心小游戏不佳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故而国外很多社交平台正在不断降低这些小游戏的流量扶持权重。

笔者认为,游戏产业可以从中学到游戏营销的思路,利用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扩大游戏影响力,但游戏产业不能在游戏制作上走“羊了个羊”的老路。相信随着我国游戏版号发放正常化,更有新鲜感、制作更加精良的游戏“正规军”将重新占据用户终端。

(摘编自盘和林《营销“成功”难掩违规风险》,作者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材料二:

对游戏行业而言,这种被定义为“超休闲游戏”的品类,往往都会伴随着社交网络上的病毒式传播。无论是现在的“羊了个羊”,还是之前的“合成大西瓜”,浪潮永远翻腾不休,只是浪头大小有别。

作为一款以“三消”(三个相同的图案连接即可消除的游戏——编者注)为基础玩法的游戏,“羊了个羊”深谙“超休闲游戏”的底层设计逻辑。无数玩家成了“羊了个羊”社交裂变链条上的一环,循环往复着“玩游戏——遇到困难——分享广告——继续玩游戏”的动作,让其在短短数天的时间内,覆盖了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与个人朋友圈。

当然,这不是“羊了个羊”的问题,而是“超休闲游戏”在设计之初就天然存在的问题:这类游戏所有设计的最终导向,都只是为了让你点开广告或分享链接,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于社交网络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而“超休闲游戏”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移动端游戏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愤怒的小鸟”作为此类游戏的鼻祖,证实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由于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回报收益高等特点,“超休闲游戏”在国内游戏市场上出现也愈发频繁。

但对游戏行业来说,笔者认为这并不值得鼓励。“超休闲游戏”的投入与产出比是畸形的,而无论是传统的主机游戏、独立游戏,还是常规的移动端游戏,从制作到发行层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充满风险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游戏行业才能拥有如今的盛况。可惜的是,时至今日,我们早已对这些夹杂在信息流与视频广告中的“超休闲游戏”习以为常。和国外成熟产业链下制作的游戏相比,国内游戏产业生产能力与经验相对羸弱,类似“羊了个羊”这样低成本、以营销见长、以“圈钱”为目的的游戏依然大行其道。因此,我国的游戏产业要向上发展,还需要监管的革新、游戏从业者和舆论共同努力。

(摘编自王瞾《“超休闲游戏”长盛不衰是怎么回事?》,作者是游戏门户站3DMGAME主编)

材料三:

一款大概率无法通关的游戏,居然能够引发巨大的话题度,这背后的社会心理现象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从“羊了个羊”游戏本身的游戏规则来看,其吸引人的一点是“低门槛”,只需要玩家点点屏幕,没有复杂规则,一眼就能看懂的游戏设置,是让游戏具备全社会广泛传播的基础。同时,游戏出现的“无规律性”也是激发玩家好奇心和持续探索的动力。可以看到,游戏第二关出现了大量无规律的元素排布,一方面骤然提升了难度,但在另一方面也让游戏就如同刮彩票一般,全凭运气,这满足了玩家猎奇和撞大运的心理,能让他们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开始下一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完全随机也满足了当下社会公众期待的“公平需求”。不少游戏大作,充值付费玩家或者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的玩家的实力肯定要远远强于新手,但是“羊了个羊”这类以随机性为爆点的游戏则不然,没有充值渠道也没有太多技巧,所有人在一局游戏开始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一视同仁,因此也正是这样的设计,具备了让人们乐于分享的基础。

类似于这样的爆款小游戏,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例,其满足了上述的需求之外,或许也因为满足了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即指“先入为主”印象带来的效果。游戏内简单的三消和色彩搭配起到了对人们第一印象的美化作用,进而强化了其传播效果。

当然,随着游戏的广泛传播,自然也有不少人动起了歪脑筋,不少媒体报道有人利用玩家迫切想过关的心理设置了一些诈骗手段,这些行为应当被及时制止和处罚。但需要指出的是,因游戏而产生的违法犯罪并不一定是游戏创作者主观设置的结果,舆论切不可将罪责完全归咎于游戏创作者,对于负面的情况,如何正向引导才是关键。

(摘编自施钢《小游戏火了当心有人动歪脑筋》,作者是心理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羊了个羊”的反向营销手段,是指用逼迫的方式让玩家去关注广告和进行社交圈传播,而不是用激励的方式去引导玩家做同样的事情。
B.“羊了个羊”有一个“永远都过不了”的第二关,所以,看广告就是游戏通关的必选项,在游戏中诱导用户看广告,就是诱导性营销行为。
C.“羊了个羊”游戏虽然爆火朋友圈,但它实质上只是一轮成功的营销,低成本的游戏制作以及较差的玩家体验使得它并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游戏作品。
D.微信对于小程序流量略有倾斜的做法,是因为像休闲游戏这样的小程序更加容易诞生爆款,从而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也并不担心小游戏不佳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
2.下列关于“超休闲游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移动端游戏市场的发展给“超休闲游戏”的长盛不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超休闲游戏”在国内游戏市场上愈发频繁出现,才使得游戏行业能拥有如今的盛况。
B.“超休闲游戏”一般都具有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回报收益高等特点,其开山之作“愤怒的小鸟”的成功,证实了这是一种极具可行性的商业模式。
C.“超休闲游戏”的营销思路,是利用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扩大游戏影响力,以用户流量的巨大规模,通过植入广告等手段来实现盈利,并不直接充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D.“超休闲游戏”的游戏设置一般都没有复杂的规则,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但这类游戏往往都善于暗中利用玩家的游戏心理,使其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3.三则材料都对“羊了个羊”爆火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探讨中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2022-12-08更新 | 292次组卷 | 94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选自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附图:

(选自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有删改)

1.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2.下列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A.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地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D.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3.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2022-10-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网课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剧本杀”观演一体、即时互动的游戏形式,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沉浸式戏剧”。所谓“沉浸”,指的是在这类戏剧中,观众也是戏剧的一部分,他们可以走入戏中,与角色和剧情融为一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沉浸式戏剧”除了要设计复杂巧妙的多线剧本让观众参与表演,还特别注重戏剧空间的营造,往往会为剧本特制一个能够具象呈现戏剧环境,并能容纳所有剧情展开的特殊剧场,其规模和功能都远超传统戏剧舞台。比如上海版《不眠之夜》的演出场所就是一整座酒店改装的。

相比于“沉浸式戏剧”的高投入,“剧本杀”就显得简易多了,更像是一种“沉浸式戏剧”的低配版,留给玩家更多的发挥和想象空间。“剧本杀”本质上是沉浸式游戏,娱乐和社交是其主要目的,正如一名资深玩家所说:“剧本的核心也许是故事,但是‘剧本杀’的核心就不是故事了,而是侦探推理、角色扮演、换装拍照等。”

但是,“剧本杀”与“沉浸式戏剧”一样,都需要优质的剧本。王国维曾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金之所谓杂剧院本者,其中有滑稽戏,有正杂剧,有艳段,有杂班,又有种种技艺游戏。”这说明我国的戏剧演出一开始也是与种种游戏相混杂的,目的是“宴集时所以娱耳目者”。这种以社交娱乐为目的的表演方式,与当时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井生活氛围不无关系。但是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也是事实,其中充斥着许多“佯作愚谬之态”的鄙俗表演和难登大雅之堂的粗词俚语。反观“剧本杀”的剧本现状,盗版、劣质、低俗等问题也较为普遍。金杂剧到了元代,有了关汉卿等“专业编剧”之后,剧本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都有了显著提高。这样的剧本发展路径或许能为我们解决“剧本杀”剧本质量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从当前的“剧本杀”市场来看,剧本是玩家最重视的要素之一。“剧本杀”的剧本与普通戏剧和影视作品不同,它需要创作者为每个角色提供单向剧本,且没有主配角之分;同时所有剧本要共同组成一个逻辑严密又机关重重的故事。这些都非常考验编剧的经验和水平。与文学、影视和所有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创作,特别是新形式新领域的创作,需要理论的指引和批评的打磨方能光彩乍现、更上一层楼。如何运用文学叙事技巧来讲好一个引人入胜的推理故事?如何不动声色地设置悬念伏笔,使之与人物形象设定和环境设定配合得天衣无缝?如何让剧本在沉浸性和游戏性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这些都需要比较专业的批评与探讨方能逐渐形成可靠的理论共识。

(摘编自宋旭红《“剧本杀”要发展,好剧本是关键》,有删改)

材料二:

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报告,2019年度“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成为它的忠实拥趸。为什么它会这样迷人?

从游戏性质出发,爱推理是不少人选择“剧本杀”的初衷。玩家化身“福尔摩斯”,通过剧本信息,拼凑故事、完成最终任务。伴随游戏深入,在迷雾般的线索中抽丝剥茧、还原真相,玩家的掌控欲和征服感会更加强烈。

同时,开放式的独特体验更让人欲罢不能。由于剧本仅交代故事和人物背景,游戏会通过预埋节点的方式,让玩家进行选择,推动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对玩家来说,当下的选择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游戏体验。同时,和不同小伙伴玩游戏也会擦出不一样的故事火花。“推理+开放剧本”开启了多种可能性,让玩家在探索的道路上停不下来。

角色扮演也是一大亮点。在游戏中,玩家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角色,阅读剧本时需要充分揣摩角色心理和人物动机。有时为了任务,玩家需要化身“戏精”,充分运用“阴谋诡计”。“剧本杀”成为年轻人短暂放飞自我的窗口,能够让玩家从“打工人”生活中抽离出来,在4-7小时内沉浸一段别样“人生”。

“剧本杀”之所以好玩,还在于能突破重复和套路。当有人因强逻辑推理而被某些游戏“劝退”时,“剧本杀”却有五花八门的剧本在等着你。仅从剧本来说,在本格推理基础上,又增加了变格本、情感本、欢乐本、阵营本……你可能会在深夜为情感本的剧情痛哭流涕,你可能会在欢乐本的剧情里“嗨”到不能自已,你可能会因为恐怖本中光怪陆离的神鬼脑洞而感到后怕。总之,“剧本杀”正开发更多类型的剧本,以满足新玩家刁钻的口味。

其实,对年轻人来说,“剧本杀”不仅仅只是娱乐。抽离出“玩”的部分,“剧本杀”也丰富了年轻人的社交渠道。“剧本杀”不光能和朋友玩,用以联络感情;还能和志同道合的陌生人拼桌,基于兴趣聚合的人们往往能擦出奇特火花。剧中游戏人物的互动,也能在短时间内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新的行业往往意味着新工作机会,年轻人在“剧本杀”产业蓝海中能扮演的角色有很多。比如成为剧作家,编写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剧本;成为专业DM,体验到推荐好剧本,为玩家带来理想体验等的职业归属感。

(摘编自李依凡《年轻人为何爱上“剧本杀”》,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本杀”有些像“沉浸式戏剧”,让玩家享受到侦探推理、角色扮演、换装拍照等乐趣。
B.“剧本杀”是新出现的即时互动游戏,所以其剧本的盗版、劣质、低俗等问题较为突出。
C.“剧本杀”玩家化身“福尔摩斯”,通过推理还原真相,往往会带来强烈的掌控欲和征服感。
D.“剧本杀”不仅能联络友情,还能和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互动,在短时间内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兰心大剧院》推出“剧本杀”作品,“全员间谍”、阵营各异的形式,的确很适合“剧本杀”,电影里语焉不详,也许是为了给“剧本杀”留一些空间。
B.“剧本杀”行业是一个允许创作者脑洞大开的世界,是一个自由言说的世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创作者完全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挥。
C.北京朝阳区一家“剧本杀”实体店推出了脱单盲盒附加业务,店内有两面墙被展示柜占据,再以星座、出生日期和性格来分类几百个小格子。
D.洛阳博物馆创意团队结合时下最火的游戏,推出了一款融入洛阳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剧本杀”《洛阳东风及时来》,吸引了大批年轻玩家。
3.比较“剧本杀”和“沉浸式戏剧”的异同。
4.对于“年轻人为何爱上‘剧本杀’”,材料二从哪些方面阐述理由的?请简要概括。
2022-05-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偶像的力量必不可少,他们是青少年追逐和模仿的对象,是成长中重要的精神陪伴。偶像是人们心中的崇拜和梦想,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偶像,每个时代也都有每个时代的偶像,雷锋精神让青年感动和传承,醉心学术的陈景润令人深深景仰。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是青年学习的榜样。还有许多偶像,他们不是明星,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虽然他们是“小人物”,但是他们却是一个时代的骄傲,因为他们播撒满满的正能量,他们的故事代代传承,他们的精神是中华儿女的自豪。

然而,不是所有的偶像都能成为正能量的典范,如红花会等低俗嘻哈音乐蛊惑少数青少年网友,《圣诞夜》的歌词内容教唆青少年吸毒与侮辱妇女。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种下了罂粟,在嘻哈等新潮光鲜的外衣下暗藏着深重的毒瘤。

如今信息化、网络化以及新媒体高度发达,许多公众人物和偶像的一举一动能快速地传入到普通人的世界里,许多不良的信息就会对“粉丝”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颇深,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快,学习能力强,但也容易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不懂甄别而迷失自我。因此,公众人物应当更加积极地树立标杆,给青年以正确的指导。而作为担负着祖国与民族未来的青年,更应当自觉地增强自己的本领,抵制不良的社会价值取向,以正能量的偶像为自身的榜样,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今天,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个时代的青少年无比幸运,因为这是一个只要努力就会大有可为的伟大时代。青春是如此短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珍惜这弹指一挥间的时光,如何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大有可为的时代有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摘编自兰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青年的价值取向,青年的价值取向影响着社会的未来。
B.小人物事业平凡,岗位一般,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中华儿女为之自豪的榜样。
C.红花会等低俗嘻哈音乐和《圣诞夜》的歌词均是传播负能量的典型。
D.青少年接受负能量快,传播能力强,更应该自觉抵制不良的社会价值取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阐释得生动形象,给人深刻启迪。
B.文章将富含正能量的偶像与反面偶像进行对比,强调青少年不要崇拜明星。
C.文章联系社会实际对青少年和公众人物分别提出了要求,论证有现实意义。
D.文章提出观点后,凭借典型的事例和雄辩的说理阐观点,论证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恰逢人生之始,如果崇拜负能量的偶像,就会染上毒瘤,不可救药。
B.偶像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崇拜的偶像不同,不同的时代崇拜的偶像也不同。
C.青少年容易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迷失自我,公众人物应当积极树立正面标杆。
D.无比幸运的新时代青少年,要珍惜时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022-05-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梗”仅仅是一种年轻人的语言游戏吗?

南帆

①什么是“梗”?这是一个什么“梗”?两种询问方式立即显示出询问者语言身份的差异。一种询问来自网络语言外部,询问者不得其门而入,网络领域的奇特方言如同令人困惑的屏障;另一种询问发生于网络语言内部,询问者已经熟悉“梗”制造的表意方式。

②所谓“梗”,可能是一个________。比如夏洛特烦恼是一个“梗”;考试不理想时,一首凉凉送给自己是一个“梗”;《灌篮高手》之中“教练我想打篮球是一个‘梗’”;“萧敬腾去沙漠下雨”也是一个“梗”……

③许多时候,网络语言成为划分一个文化部落的标记。网络空间的流行语如同一套特殊的服饰,网络语言共同体热衷于维护某种独特的风格。某些场合,一个擅长穿插网络用语的人,有助于塑造自己的“接地气”或者“亲民”形象,必须及时向这个庞大的文化部落示好。因此,“梗”是众多叙述之间形成的笑点与包袱。这些桥段或者话语在网络空间的持续传递之中伴随强烈的喜剧效果,笑的声音滚雪球一般地扩大。

④“梗”的另一个特征即是被频繁引用。这很快令人想到一个熟悉的概念:典故。相对固定的含义与后续表述的反复征引,“梗”在很大程度上近似“典故”之义。赋诗行文,引经据典——引用传统典籍之中的人物、故事,唤起相近的联想、既定的气氛或者佐证某种观念,典故充当了古今作者交换思想的语言中转站。《文心雕龙》所谓“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典故的引用是诗文常见的修辞策略,络绎不绝的典故显示出作者的渊博与活跃的视野,不同文本之间的典故穿插形成特殊的“互文”关系。典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而重新将相距遥远的文本联结在一起。

⑤“梗”的内容、风格与典故还是存在重大差异。从经典、字典、典籍、典礼,到典范、典雅、典藏、典型,“典”往往包含普遍肯定的法则、标准。因此,典故不仅指传统典籍之中的人物、故事,而且,相当多的典故提供了众所周知的正面榜样与价值观念,或者包含一个失败的案例以及沉痛的教训。换言之,并非过往的人物、故事均有资格充当典故,广泛流传的典故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引经据典不仅显现为文采斐然,也不仅构筑一个彼此激荡的“互文”网络,而是隐含了文化传统内部的深刻对话。

⑥相对地说,“梗”无法承担这种对话。“梗”可以提供一种谈资,一种助兴的点缀,一种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修辞效果。绝大多数“梗”无法尾随经典纳入文化传统,典故则成为文化观念的传承或者启迪。相对于“梗”的嬉皮笑脸,典故则更显得一本正经。比如一个主播的口头禅“芜湖,起飞”,或者来自表情包的“小丑竟是我自己”等,很难想象这些“梗”可能世代相传,演变为严肃的典故。而另一方面,诸如“刻舟求剑”“投鼠忌器”这些典故就似乎缺乏“梗”所具有的玩笑气息,因此,许多“梗”不可能获得典故的待遇,正如更多的典故不可能行使“梗”的功能。尽管没有正式的规定,但目前多数人仍然觉得悲剧乃至正剧的桥段均不宜成为“梗”。

⑦典故与“梗”均源于读者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甚至充满偶然。但是,典故与“梗”的孵化语境远为不同。典故来自传统典籍某些内容的反复引用,引用者多为饱学之士。引用不仅证明某些思想观念赢得的普遍认可,同时表现出引用者拥有广博的学识。古代的某些饱学之士甚至有意炫耀自己的学识,号称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人曾经将过多的典故铺陈比拟为“祭獭”。总之,典故如同一个个扣子钉在众多文本连缀而成的文化谱系之中。相对而言,“梗”带有明显的日常口语风格,大众的语言狂欢成为“造梗”的基本动力,笑声是孵化“梗”的必要添加剂。眉飞色舞的复述,别出心裁的误读,无事生非的重点阐释,夸张的自嘲或者装傻、卖萌,这些策略广泛掺杂于后续的引用之中,有助于“梗”的集聚与成熟。

⑧许多时候,“梗”的形成恰恰是狡黠地利用了典故,某些人“造梗”的目的是提高点击率,获取更多的流量,另一些人“造梗”的目的是带动某种商标,一个著名的“梗”肯定有助于商标的广泛传播。多数年轻人仅仅追求乐趣,他们将大量剩余精力投放于这种语言游戏,“评论梗”“弹幕梗”“身高梗”“撞脸梗”层出不穷。其实,许多“梗”仿佛远非那么有趣,只是一个小小的语言转折而已。

⑨当下,我们又该如何正视以“梗”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的广泛影响力?对于年轻人而言,“梗”更是一种新型表意方式与网络空间的全部文化景观连为一体。上一代人的批评和贬损很难收效,他们似乎与来自网络空间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时区,彼此之间的兴趣、价值判断乃至表述和笑点相距甚远,来自网络空间的语言狂欢节犹如意义不明的喧哗。

⑩稍稍意外的是,来自网络的各种文化愈来愈强盛,似乎也在谋求一种“正典”的形式,并且力图验明正身,步入学术殿堂,赢得一席显赫的位置。一旦时机成熟,亚文化也将迅速放弃无厘头风格,转而遵循学院设置的学科模式,网络流传的“梗百科”显然承袭了辞典的编纂。学术界已经察觉这个迹象,许多学院正在将网络文化纳入正式课程,并且积极发表学术论文。

(选自《探索与争鸣》2021.9,有删改)

1.填入第②段画线处最不贴切的一项是(     
A.巧妙回复B.成语故事C.谐音混搭D.角色形象
2.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梗”作为网络空间的流行语,热衷于维护其独特的风格。
B.“梗”在网络空间的持续传递之中伴随一定的喜剧效果。
C.许多人认为“梗”在悲剧乃至正剧的段子中不太适宜。
D.“梗”源于读者的再生产,因此其被年轻人频繁引用。
3.以下本文论述思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梗”,按照“概念特征—来源与形成—内容风格—如何正视”的顺序展开阐述。
B.在阐释“什么是梗”这一对象的核心概念时,以列举生活常见现象的方式,让读者在普通场景中易于理解和接受。
C.本文按照人们认知事物规律来展开阐述,论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次清晰。
D.在论述事物特征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梗”与“典故”的区别。
4.不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典故被引用既证明其得到普通认可,也表现引用者的学识。
B.饱学之士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所以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C.“造梗”需要大众的语言狂欢,没有笑声就无法产生梗。
D.年轻人往往追求某些语言游戏的乐趣,而出现了各种“梗”。
2022-05-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