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读书(节选)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20124月《社会科学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
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C.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2.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C.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D.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D.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4.文末划线句子“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B卷综合能力提升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AI)是指在机器上实现类似乃至超越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等智能的系统。人工智能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也称通用人工智能,是指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的、能够自适应地应对外界环境挑战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也称狭义人工智能,是指人工系统实现专用或特定技能的智能,如人脸识别、机器翻译等。迄今为止大家熟悉的各种人工智能系统,都只实现了特定或专用的人类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系统。弱人工智能可以在单项上挑战人类,比如下围棋,人类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的对手了。

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虽然我们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核心芯片与元器件、机器学习算法开源框架等方面起步较晚,但在国家人工智能优先发展策略、大数据规模、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产业规模、青年人才数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挑战与机遇同在,机遇大于挑战。尽管是后来者,但我们市场规模大,青年人多,奋斗精神强,长期来看更有优势。我们可以预见,本世纪中叶前后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下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百年。当然,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储备还远没有达到开启智能时代的量级,还需要持续积累和创新。现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还无法满足实现强人工智能的需求。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类脑计算、生物计算、量子计算等。

人工智能把我们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更有利于人类充分挖掘自己的智能潜力。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我们应该以积极态度拥抱变化。与其担忧工作被抢走,不如与机器“共勉”,机器尚在持续学习,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更加努力学习、终身学习吗?

(摘编自高文、黄铁军《人工智能带领人类——从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

材料二: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续写”文学名著的现象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人工智能的“作品”中,“林黛玉大战孙悟空”之类“脑洞大开”的情节纷纷亮相,大大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料。一时间,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产生了不少讨论。许多人不禁想问: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能否取代人类?

其实,这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创作能力”。但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创作”基于强大的算法与数据储备,背后是严密的逻辑与计算,与人类的艺术创作有本质不同。当下的人工智能再“智能”,也不具有情感与思想,而文学创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指出:文学是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着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钱谷融先生也提出过“文学是人学”。说到底,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极强的个人思想与情感表达力,人工智能仅凭数据计算,并不足以使其获得这一能力。

中国古人讲:“文章憎命达。”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个体与国家的苦难,杜甫很难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千古名句。同理,《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也饱含了作者的血泪。情感的抒发、改造与升华,造就了动人心魄的佳作。这些与人紧密相关的东西,很难在人工智能身上得到体现。

从这一点来说,人工智能就算写出来的作品再“像样”,也无法取代人类进行真正的文学创作。其最高的上限,也只不过是精巧的“模拟创作”——这些成果看起来像文学作品,但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创作。

当然,如果我们放宽对“创作”的定义,还是应当承认:人工智能的写作,在很多领域有不小的价值,甚至可以取代一部分人类的工作。此前,有人提出可以在媒体领域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新闻写作。而中国地震台网的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已经可以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发布最新的地震消息。仅就速度而言,动作再快的媒体人也不可能比人工智能更快。不过,即便是在新闻写作上,人工智能也无法彻底取代人类。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新闻事件的点评与解读,都是超出人工智能能力之外的事。

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取代情况,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我们的生活,这个思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夸大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即便有一天,科学进步到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开展几乎所有繁重劳动的地步,文学创作仍会是捍卫人类精神力量的宝贵园地。

(摘编自黄西蒙《人工智能真的能“创作”文学作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在机器上实现模仿乃至超越人类智能的系统,分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
B.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是基础理论研发最早和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
C.人工智能的创作是由严密的逻辑与计算支撑的,创作的过程需要强大的算法与数据储备。
D.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创作”,文学创作则需要进行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无法满足实现强人工智能的需求,因此,强人工智能之路任重道远。
B.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充分挖掘自身智能潜力,所以人类智能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赶超。
C.当下的人工智能创作只能算“模拟创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因而不具备实际的价值。
D.媒体人的工作速度不可能快过人工智能,可以预想未来最先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就是传媒。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刘慈欣的小说《诗云》中克隆诗人“李白”虽能凭借技术写成出神入化的诗歌,但始终不理解艺术的精妙之处何在。
B.当代文学的写作实践中一直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人工智能的创作则对这一倾向有着强有力的冲击。
C.“微软小冰”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并开设“小冰的诗”专栏,出版方称《阳光失了玻璃窗》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写的诗集。
D.诗人衣米一说:“即便机器人写诗了,我也不会取消写诗。我的生活体验和生命记忆,机器人和上帝都不可能替我写出来。”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学校辩论社计划近日开展辩论活动,辩题为“人工智能创作会不会取代人类创作”,正方立场为“人工智能创作会取代人类创作”,请你结合材料,站在反方立场撰写辩论要点。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并在其组织法中提到国际理解教育的使命:“既然战争是起始于人的思想的,就必须在人们的思想中树立起保卫和平的信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此一直致力于“人权、民主、自由、和平”等“共同价值”的传播,以谋求全球和平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承认、理解和包容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原则。

②但21世纪伴随着国际局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国际理解教育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原因在于:其一,全球化时代多样化的世界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凸显出的不同宗教、文化间的冲突,使以传播共同价值为核心内容的国际理解教育模式显示出局限性,需要重新寻找以承认“多样性”为前提的共生模式;其二,全球化范围内人员急剧流动,拥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异质的他者”间相互影响、渗透和冲突,怎样定位这些“他者”并与之共生,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新课题;其三,全球竞争环境下,各国将提高全球竞争力、应对全球化对策等课题纳入国际理解教育,不稳定的全球政治局势也促使各国更加注重“合格国民”的培养。

③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悄然兴起,强调在承认他文化的不可理解性和国家间利益冲突的前提下,探索与“冲突的他者”沟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我们启用中国古代的相关概念“异己”,而用“‘异己’间共生”的理念强调在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形下,培养学生与价值观相悖的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异己”共生的能力和态度。

④“异己”在《后汉书》中已有记载,现代汉语中“异己”概念也并不陌生,主要指政治上对立或意见相左的政治派别、势力、利益集团。“异己”虽然与“己”对立,却不可简单归入“敌人”,它所具有的辩证性特点恰恰可以说明目前不同文化和价值群体并存的状况。首先“异己”具有集团性。异己特指对立团体间对彼此的称谓。如果只是个人恩怨,很少归类为“异己”,如个人之间互为“异己”,则说明他们代表不同的政治利益和主张。其次,互为“异己”的状态指同一集团内部小团体之间的对立,价值观、利益、政治立场虽然对立,却区别于“外敌”,“敌人”,是指彼此身处同一环境、不可回避的状态。最后,“异己”互为存在条件。在相互冲突的争斗过程中,“异己”完全被铲除意味着对立、冲突势力的消失,而这种结果对优势团体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没有敌对势力的绝对统治不可长久。

⑤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理解教育语境中的“异质性他者”正呈现出“异己”之特点:首先,人们将与越来越多的“异质性他者”共享生活空间与生存资源。人们处处看到获得国籍成为新国民的外国人、具有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非法滞留劳工、难民、留学生、观光客等“异质性他者”,同时自己也可能通过上述身份成为他人眼中的“他者”。其次,“异质性他者”间的共存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源自文化差异和价值对立的时候,产生的隔阂是很难消除和解决的。最后,在“他者的异质性”与由此导致的“冲突”无法回避的情况下,合作与共生却势在必行。全球的连带性和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凸显,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更要求各国共同担负全球的未来。在这样特殊的时代,寻找与“异质性他者”和谐共生的模式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课题。总之,今天的“异己”不再是铲除对象,而是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必须与之合作共生的对象,这也是国际理解教育语境下的“异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异己”概念最大的区别。

⑥“‘异己’间共生”教育是近年来国际理解教育模式的新探索,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相悖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方法,培养全球公民的素养。例如,由中日韩越四个国家的学者与大学生合作,分别于2003-2005年、2006-2008年间实施的对话项目,该项目选定四个国家的代表性电影,由参与者提出电影中不可理解的场面,以此讨论其中的文化因素;更有中央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2007-2009年所进行的、以“共有”“赠与”为主题长达三年的对话项目等。王荣曾用“错位沟通理论”分析中日两国研究生对“不可理解的文化现象”进行对话的过程,认为“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经历‘发现和质疑差异——了解原因——反思双方的异同点——再次反省本文化——选择对待冲突文化的态度’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参与者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将自身文化放在文化融合背景下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⑦“‘异己’间共生”不是通过理解异质文化和价值观达到接纳和内化的目的,而是在承认理解的有限性基础上探索合作、共生模式,即理解差异的不可调和性和共生的必然性,以在将来的生活中实践这样的能力。通过“‘异己’间共生”教育模式要培养的是全球化时代能够主导世界潮流、负责全球之未来、与身边的诸多“异己”合作共赢之人。当然,由于不少相关实践尚处于摸索阶段,有必要进一步积累经验和个案,但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英敏《从“和而不同”到“‘异己’间共生”——全球化时代国际理解教育模式的新探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承认、理解和包容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原则;追求世界和平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终极目的。
B.“异己”在古代业已出现,现代汉语中“异己”的概念也并不陌生,指利益上对立或意见相左的派别、势力与各种集团。
C.人们与“异质性他者”共享生活空间与生存资源,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产生隔阂已是常态,这冲突是很难消除和解决的。
D.“‘异己’间共生”既利于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更利于在文化融合背景下更深地理解自身文化,以达到接纳和内化的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4年颁布《关于教育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及教育与人权和基本自由相联系的建议》,有利于“共同价值”传播。
B.“9·11”事件令世界震惊,正如日本学者永田佳之所说,国际理解教育开始由“可理解”为前提转向“无法理解”为前提。
C.在校内举办“**文化节”,介绍国外的食物、服饰与节日,就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相悖的人们进行交流的能力。
D.早稻田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围绕“私有”和“共有”关系进行价值观差异的讨论,体现了国际理解教育模式的新探索。
3.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从不同层面论证“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的国际理解教育原则受到冲击与挑战。
B.第⑥段的论证方法很有代表性,举例论证典型、确凿,引用论证提升了内容的理论高度。
C.第⑦段廓清模糊认识,进一步突出正确观点;也指出目前的实践状况与未来发展前景。
D.本文论证结构十分清晰严谨,采用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并列式论证结构。
4.请围绕“异己”概括第④段和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5.请结合材料,从不同方面介绍下“‘异己’间共生”国际理解教育模式。(诸如其产生背景、实践前提、目的意义、现状前景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漫葡小镇地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长廊核心地带,与上百家酒庄毗邻。结合这样的产业资源,漫葡小镇定位“艺术+旅游+葡萄酒产业”,并与区内多家酒庄达成合作,提供酒庄深度游。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部门精心打造漫葡小镇,建成葡萄酒体验馆、儿童拓展区、文艺品鉴区、非遗展示区等专属区域,并将葡萄酒元素融入其中,使葡萄酒产业链体系更加健全,进一步满足游客需求。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街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拓展“葡萄酒+文旅”、体育、康养、生态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多产业融合、高综合产值的复合产业。到2035年,酒庄旅游游客量达到500万人次以上,建成相关产业的配套企业20家以上,酿酒葡萄及葡萄酒年销售收入达640亿元以上,带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360亿元。

(摘编自贾莉《葡萄酒与文旅的完美碰撞》,宁夏日报2022年4月13日)

材料二:

和绝大多数博物馆不同,殷墟博物馆新馆将出土文物全部成组展出。殷墟博物馆新馆一楼的“探索商文明”序厅,采用了中国考古最具特色的“探方”作为背景,以时间为轴、以重要发现为线索,全面系统梳理殷墟自1928年至今取得的重要成果,追溯了整个商文明的探索历程,绵延近六百年的商代历史画卷渐渐清晰,铺展于游客眼前。

在新馆一楼车马遗迹专题展厅中,23辆殷墟出土的马车文物得以大规模呈现在游客面前。除了“车辀轹、马蹄疾”的壮阔景象外,位于车马文物后方的文物打包过程同样吸引着游人的目光:工作人员将手铲微微倾斜,轻轻刮落表层泥土,在游客眼皮子底下进行考古作业。“新鲜有趣,长见识。”来自天津的游客周同亮说道。

位于三楼的“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以揭秘的形式,通过人骨考古研究揭示了亚长的性别、年龄、身高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展示了亚长当时的生活习俗、疾病创伤甚至死亡原因,让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亚长这位商代的铁血武将悲壮的一生。

(摘编自丁艳、王胜昔《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5日)

材料三: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广袤的地理疆域和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中国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供了充足动力。梁启超曾使用“北峻南孊,北肃南舒,北强南秀,北僿南华” 来描绘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质。

近年来,随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观念的不断深入,政府界和学界都愈发重视文化旅游对两大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旅游产业是一个具有强烈文化色彩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具有强烈经济色彩的文化产业。从国际范围看,偏好文化旅游的游客占比逐年增高。文化旅游正在作为旅游发展中的高级形式,在世界各国的旅游产业发展中受到了政府的充分重视。

(摘编自席浩男《文旅融合能否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漫葡小镇与多家酒庄合作,进行葡萄酒产业链衍生品开发,将带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B.材料一使用具体数据,说明贺兰山东麓旅游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C.殷墟博物馆主要以时间为轴、以重要发现为线索,脉络清晰,系统梳理了其近百年的重要成果。
D.材料二中对考古人员现场作业的细节描写,准确真实,丰富游客认知,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质感。
2.下列不能印证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明代庆王朱橞描绘贺兰山”万仞雪峰如画”的句子,募画出迥异于江南的雪色山光同时能印证文中梁启超的妙论。
B.学者杨振之认为,旅游的最高目标是自我的诗意的存在,旅游让人寻找到自我,发现自我的价值和人存在的意义。
C.河南省文旅厅官方抖音账号开启”绽放”模式,9天内发布250余条视频,介绍许昌戏曲、少林功夫等特色文化。
D.“大雁塔、大岳芙蓉园、大唐不夜城交相辉映,已成为西安向世界游客展示古老历史沧桑的文化之窗和新的文化地标。
3.在发展文旅方面,宁夏漫葡小镇和河南殷墟博物馆的做法有哪些相同点?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2024-04-08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从整体上看,每年下半年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整体要高于上半年,在节假日、开学以及毕业季,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具体来看,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设施安全、意外伤害等事件为多发事件。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该报告还指出,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46.23%。

某重点中学的刘博告诉记者,外貌、成绩等不是他欺负别人最直接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被欺负者的性格不太合群,或者自己不认同。“一般学生没人欺负,容易被欺负的是那些让我们感觉有点‘假’的人”,“说话方式让我不喜欢”,或“看起来很不顺眼,很欠扁”。

旁观者也是校园欺凌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旁观者对欺凌行为默不作声,或者叫好,就会助长欺凌者的行为,导致欺凌现象越来越多。如果旁观者能够给予受欺凌的同学以支持,欺凌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就会减少。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二:中小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是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因体貌特征、性别、种族与文化差异等遭受欺凌。在我国,全国检察机关2019年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988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180人。

在我国,对欺凌概念认识不清、处置乏力,一直困扰着现实中的欺凌治理。一些欺凌现象要么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干脆当作正常“打闹”而不被重视,处理上表现出浓重的“随意化”特点。这既无法形成有效治理,也对被欺凌方的权益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此次综合治理方案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明确了欺凌防治的制度框架。当然,方案再详尽,能否发挥实效,关键还在于能否落实。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材料三:犯寻衅滋事罪,一人获刑四年,另四人被判11个月。这是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的宣判,而五名被告人均为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未满18岁的女学生。

今年2月28日下午15时至晚22时之间,北京市某职业学院的一名女学生朱某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女生宿舍楼内,随意挑选两名女生进行辱骂殴打,还脱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学的衣服予以羞辱,并用手机拍摄了羞辱、殴打视频,在小范围内进行传播。尽管北京市针对未成年人已经有了成熟的处理方法——不起诉的教育感怀模式,但是,情节恶劣且无悔改之人,显然法律的惩戒更适合。

(选自《新闻周刊》,有删改)

材料四:“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并不是什么新法新规,只是对相关上位法的某种具体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现实中发生的校园欺凌,很多时候都与上述条文所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相吻合,而这也决定了有关法律具备理所当然的适用性。最新公布的“治理方案”再次重申了这一已有的法律条款,自然是期待其能在校园反欺凌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之所以能够得到舆论的强烈回响,根本原因还在于现实中反欺凌手段的捉襟见肘。在学校批评教育太软,行政刑事处罚门槛太高的前提下,不少人难免会感叹“拿作恶者没太多办法”。而“送工读学校教育”一项恰好充实了现有的反欺凌惩戒体系,并使之更具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激活这一制度工具,势必会对反欺凌工作大有助益。

可问题在于,这一步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在短时间内,工读学校还很难对校园欺凌治理产生直接帮助。这首先是因为现存的工读学校已经少之又少;而除此以外,还有法律方面的限制。《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没有赋予任何部门介入并强制问题学生去工读学校的权力。这意味着在现实操作中,必须经家长、学生、学校三方同意,学生才可转入工读学校——如今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仍然未能就此破局。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可知,我国校园欺凌有鲜明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中部地区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区。
B.由材料二可知,由于对欺凌概念认识不清、处置乏力,欺凌现象难以有效治理,中小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成为全球性问题。
C.由材料三可知,校园欺凌是非常严重的不良现象。要采取教育感怀模式和法律惩戒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
D.由材料四可知,由于工读学校稀少,且受法律方面的制约,激活“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制度并非易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上述四则材料分别从校园欺凌的特点、校园欺凌的国际化和中国治理校园欺凌的现状、对校园欺凌的惩戒、“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法规等方面介绍了校园欺凌。
B.材料一运用作比较、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分析了校园欺凌的周期性、季节性特点和出现的原因;材料二则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分析了校园欺凌的国际化现象。
C.为了使校园反欺凌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应运而生,成为反校园欺凌的新手段。
D.材料三作者对欺凌者被处以刑事处罚表示了明确支持,虽然有一定的主观性,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特征,但也更好的表明了文本的态度。
3.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校园欺凌现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中国风成为舞台主角。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上,以地为画、踏墨而舞的国风少年,清雅身姿与芭蕾舞步融合辉映的宋韵女子,饱含隽永情谊的攀花赠友,成为传统文化赋能舞台创作的生动缩影。

以古开今、传承创新的实践精彩纷呈,折射出文艺工作者传承发展好传统文化的蓬勃创造力,更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当代观众的持久吸引力。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等活动,为观众奉献一部部守正创新的戏曲佳作。

可以看到,2023年的舞台艺术,向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奋力开掘,多了份文气、多了些诗情、多了点古意。舞台创作更密切地与文物、古诗梦幻联动,创新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可知可感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中包含无人机飞天、大跳台投影与演员共同起舞的节目《敦煌飞天》,舞台上的中国风被越来越多世界观众看见

当我们再开拓视角,便能看到传统文化正向着广阔的生活场景展开,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王瑨《传统文化有效赋能》)

材料二:

回顾2023年的舞台艺术,一个突出特点是剧目质量较高,文艺院团的创作趋于理性化、长远化,优质的创作生态正在形成。2023年演出市场的火爆,得益于一批精品力作接连涌现,保证了舞台艺术的优势供给。

越来越多院团以院团品牌为中心,进行风格化剧目建设。2023年,花鼓戏《夫子正传》获得第二十五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坚持用湖南作者写湖南故事。由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生命册》在陕西首演,这是剧院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后改编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又一力作,以厚重的文学底蕴做支撑,以多个剧目的成功上演逐步完成剧院的风格化建设。

20233月,随着中国作家协会剧作家活动日的开展,戏剧与文学的话题再次得到广泛关注,多部从文学改编而来的戏剧作品成为舞台上的亮丽风景。剧作家们在前辈创作的基础上,展现着自身独特的发现、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表达。凭借在舞台语汇。表现形式、思想深度等方面的创新表达,这些作品提升了舞台艺术的文化品格与美学品位。

(节选自武丹丹《精品力作层出不穷》)

材料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产电影质量日益提升,中国观众越来越青睐能与自身生活产生连接的电影作品,国产电影也越来越能够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以2023年为例,现实题材影片尤其受到观众欢迎,《孤注一掷》《八角笼中》《坚如磐石》等一批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与普通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发观众共情,让观众走出影院时收获感满满。

近年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不断加强,传统文化题材的电影也在积极开拓市场。动画片《长安三万里》出品方于洲说:近年来,传统文化题材影片越来越受欢迎,影片质量提高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我们在创作中必须考虑当下观众审美变化的趋势,适当加入具有当代性的创作元素,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优秀影片的宝贵资源。

电影美学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电影的创作和表达不管用什么手段,最终就是要引发观众走进影院的兴趣和热情,并最终与观众达成共识。当下的国产影片逐渐找到了与观众沟通的正确方式,无论是现实题材影片还是科幻片,无论是喜剧片还是动画片,都抓住了社会热点,与观众达成了良好的互动。现实题材职场喜剧《年会不能停!》的编导董润年认为,同样作为科幻片,好莱坞超级英雄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的同时,《流浪地球2》却获得观众认可。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当影片中老宇航员喊出“50岁以上的宇航员出列时,唤起了中国人情感上的共鸣。

(节选自刘阳《国产电影贴近现实、创新表达,叫好又叫座》)

材料四:

2020-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表

年份中国电影票房总额(亿元人民币)国产影片票房总额(亿元人民币)国产影片票房占比
2020204.17170.9383.72%
2021472.58399.2784.49%
2022300.67255.1184.85%
2023549.15460.0583.77%
1.下列与“传承”“创新”相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舞台创作运用创新的表达,舞台表演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B.剧作家们改编文学作品,凭借创新表达,展现自身的独特性,提升了原著的文化品格与美学品位。
C.近年来,传统文化题材影片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不断加强。
D.影片内容取材于传统文化,影片拍摄技术不断创新是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影片的有力保障。
2.下列对四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列举2023年“中国风”成为舞台主角的实例,展现了传统文化赋能舞台创作的显著效果。
B.材料二指出,2023年,各地剧院都秉持风格化与本土化并举的理念进行剧本创作,使剧目质量普遍提高。
C.材料三从电影美学重要问题——电影与观众关系的角度分析2023年国产影片“叫好又叫座”的原因。
D.材料四显示,自2020年以来,国产影片票房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比每年都超过80%。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对当代观众的持久吸引力,来源于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
B.国内多个文艺院团以院团品牌为中心,进行风格化剧目建设,它们成功的路径不同,而经验值得借鉴。
C.近年来,拍摄抓住社会热点,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的高质量影片逐渐成为中国电影人努力的方向。
D.与中国观众的日常生活缺乏直接联系,不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好莱坞科幻片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的重要原因。
2024-03-30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媒体日前报道,我国的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民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化,农业文化遗产正是其中的光辉典范。既不同于文化遗产对文化的倾情关注,亦不同于自然遗产对自然的特别强调,作为一种命名相对较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多指人们根据各地自然生态条件而创造和发展出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景观。它们是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所处环境动态适应的真实写照,不仅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学智慧,浸透着“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哲学思想,而且嵌套产生了一系列特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多重价值,并持续产生着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北方的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到南方的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从东部的黑龙江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到西部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目前,我国已认定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这些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以“活的方式”讲述着鲜活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故事,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它们与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一起,共同勾勒出中华文明壮丽的文明景观,共同守护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因此,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最根本的还在于“用”,在利用中实现传承和保护,不断释放其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良好的生态条件,并保留浓郁的地方特色景观和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这为下一步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条件。遗产地鲜明的绿色标识,赋予原产于此的农产品特别的价值认定,发挥传统品种资源优势,精心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可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时下,文化游、乡村游、体验游等风头正劲,遗产地可通过整体统筹和设计,推出具有特色的文旅路线和产品,打造“小而美”的旅游名片,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和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业文化遗产的直接经营者是农民,保护主体也是农民。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让他们共享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成果,获得更多实打实的收益反哺。云南红河州大力发展梯田旅游,老寨里村民开办的客栈人流和收入大增;内蒙古敖汉一心发展品牌小米并畅销全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浙江青田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田鱼干加工、渔家乐等,涌现不少致富能手。农民生活有奔头,保护农遗自然有动力。因此,要特别珍视遗产地农民参与保护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供政策保障、资金便利、技能培训等多种条件,引导和支持他们更广泛参与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着眼长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农业文化遗产“活化石”变成发展“聚宝盆”,让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永远闪耀青山绿水间。

(摘编自王丹《让农业文化遗产变成发展“聚宝盆”》)

材料二:

数百年来,涉县山区人民针对当地石多土少、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耕技术,用山石垒起梯田田埂,覆土耕种。石堰梯田系统采用的“悬空拱券镶嵌”式石堰结构和多种作物轮作制度,解决了石堰稳固与空间最大限度利用问题,实现了山坡利用的最大化,成为当地粮食供给的重要保障。规模宏大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既是涉县山区人民发扬“愚公精神”的写照,也蕴藏着尊重自然、巧用自然的农业智慧。

与人们熟知的其他遗产相比,不少农业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使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在用,精髓在用,因而更要注重对其进行活态保护与传承。对于涉县旱作石堰梯田,让撂荒地“复活”和建立“农民种子银行”的意义正在于此。目前种子银行已保存171种传统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涵盖26科57属77种。农技人员将这些种子定期进行田间种植和更换,提纯复壮,恢复种性,留下老品种的基因库。把这些梯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好,是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重要的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更新保护的技术和理念,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古人的智慧也可泽被当下、启迪未来。

(摘编自史自强《推动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阐述了如何让农业文化遗产“活化石”变成发展“聚宝盆”,材料二介绍了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的保护传承情况。
B.材料一阐述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多重价值”,“独特”是指其为我国所独有,“多重价值”是就其蕴含的思想文化而言。
C.材料二介绍涉县建立农民种子银行,目前已保存171种传统农作物的物质资源,意义在于留下老品种的基因库。
D.材料二认为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基因库,基因不仅有物种的基因,还有文化、技术的基因,后者更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保持世界首位,这得益于先民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化。
B.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先民因地制宜创造和发展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景观。
C.如果保护和传承好农业文化遗产,就能守护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D.涉县人民采用“悬空拱券镶嵌”式石堰结构,用山石垒起梯田田埂,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3.下面这段文字从上面的材料中删去的,如果还原到材料中,应该放在哪个位置?(     

比如我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世界第一批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稻鱼共生,不仅让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得以保存,而且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食物安全和经济收入。当地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鱼灯舞”“尝新饭”等民俗习惯,独特的乡土文化和气质,带给人们持久的精神慰藉和文化滋养。

A.①B.②C.③D.④
4.两则材料都谈到让农业文化遗产“活下来”,但具体做法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5.怎样才能让农业文化遗产变成发展“聚宝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春节来临,烟花爆竹的话题重新被捡起,是禁是放,各有说辞。有人建议,应该以立法的方式禁止中心城区燃放烟花,以缓解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还有人建议,至少应该严格行政审批,对烟花爆竹的运输、燃放等行为进行控制。

②近些年来,这一话题几乎每年都会引发激烈争议。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对燃放行为进行规范,固然是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体现,同时也要看到,对于“爆竹声中辞旧岁”的传统风俗,还需要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来改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正如孟德斯鸠所说:“要改变风俗和习惯,不应当用法律,否则便是粗暴。”

③传统农业社会,燃放烟花爆竹寄托了人们“辟邪”、行好运的心愿,也给孩子们添了乐子,给大人带来了喜气儿。但在现代高密度生活的大都市,情况显然不同:一方面,人们已经不堪喧嚣,他们更希望已经浑浊的城市空气能够清爽一些,繁忙工作之后的假日能够安静一些;而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逐渐丰裕,使人们对“年味儿”有了更高的文化期待,甚至赋予其文明传承与传统复兴的意义。“过年”成了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乡愁,是个体的情结,是民族的时序密码。一串小小的爆竹,是禁是放,也因而承载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文明的价值评判,变得沉甸甸起来。

④在“春节”的文化转型中,能不能找到一种方式,让大家各得其所?能否在重建春节习俗的过程中,同时加强文化认同和公共意识?比如,在一些国家民俗中,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形式,体现出社区和团体的存在,通过不限于家庭亲人的群体活动,构建出丰富的公共生活领域,在更大的程度上培养对社会、国家、民族的归属、认同与公益心。

⑤因此,立法者和执法者应该有更大的文化关怀,通过具体的技术手段,既维护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法定权利,又为传统文化留下生长的空间,使之成为促进民族认同和强化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节点。

⑥自省促进文化创新。这些看似小事,却有助于形成开放的公共生活领域,帮助国家将社会“编织”起来,有助于在复杂、分化的转型社会中增强归属、凝聚共识、增加认同,更好地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从而体现传统民俗“正风俗、饬人心”之教化正俗的美意。因此,尽管我们的民俗已经有着极为充实的形态,但完全还可以运用法治的手段和法治的方式,进行更丰富美好的文化创新,从而成为中国梦清雅丰富的底色。

(摘编自支振锋《法律要为民俗留下空间》)

材料二:

①让民俗文化“可听”“可看”“可感”,民俗文化才能更富生命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赋予传统民俗以新的面貌,民俗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滋养今天的生活。

②“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春节是阖家团圆之日,也是辞旧迎新之时。饮屠苏、换桃符、放花灯、舞鱼龙,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美好的节日有声有色、有光有亮。节日民俗文化的声、光、色,凝结着一方风土人情,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③音乐在节日民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入发掘民间音乐传统,盘活民俗活动中的音乐项目,可以让民俗变得“可听”。“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在阖家团圆、欢庆热闹的春节里,总少不了乐器的身影。四川达州大竹县的“竹唢呐”,乐音清脆嘹亮、清新动听,为节日营造喜庆气氛。广东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闹年锣”,桶鼓、大锣、班锣和铙钹等竞相赛乐,把年味儿烘托得更加热烈,寄寓着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

④色彩能够带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自然之色装点四季,民间之“色”则让节日民俗更加亮眼。过年时张贴的春联年画、窗花剪纸,人们精心准备的衣物配饰、屋内装饰,多以红色为主,寓意喜庆吉祥的红色是民俗文化重要符号。红色之外,河南民间年画有使用槐黄、橘黄等黄色调的传统,为年画增添温暖明亮、热烈奔放的气质。

⑤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感受文化赓续绵延的魅力。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期间,旧民俗有旧味道,新民俗有新样貌,新旧民俗精彩纷呈,丰富和滋养着当代人的节日生活。这其中就包括挖掘并激发民俗文化中的“声”“光”“色”,融合现代声光电的技术手段和当代审美,让节日民俗更“响”更“亮”更出彩,丰富当代人对民俗文化的感受和认识。

⑥对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切身体验,让民俗文化“可听”“可看”“可感”,不断丰富当代人对民俗文化的切身感受,民俗文化才能更富生命力;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华民俗的文化认同,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赋予传统民俗以新的面貌,民俗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进一步滋养今天的生活。

(摘编自车淑娅《让节日民俗“响”起来“亮”起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以立法的方式规范燃放行为,体现了法治思维,但对于传统风俗,不能仅靠立法和执法来改变。
B.材料一认为,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风俗承载着人们的文化期待,但在现代社会,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C.材料一指出我国的民俗已具有充实的形态,完全可以运用法治的手段进行创新,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材料二认为色彩能够带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欲使节日民俗更加亮眼,民间之“色”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针对烟花爆竹燃放的不同建议写起,继而直接表明要创新文化传承的形式的观点。
B.材料一第三段抓住现代都市生活这一背景,细致分析了部分城市人抵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
C.材料二第五段论述新旧民俗各自彰显魅力,既能滋养着当代人的节日生活,也能不断丰富当代人对民俗文化的感受。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民俗文化,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材料一侧重于分析原因,材料二侧重于阐述作用。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赋予传统民俗新面貌观点的一项是(     
A.西安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B.许多地方的传统民俗活动加入了现代元素,如用灯光秀代替烟花表演。
C.“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D.传统民俗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他们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4.下列选项最适合补充到下面这幅表空缺处的一项是(     
节目民俗活动创新方式
春节贴春联
清明祭祖5G多点位可视网上“云祭扫”
A.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春联
B.举办春联书写大赛
C.在网络平台展示春联
D.将代表中国文化的春联运上太空
5.本地区某社区计划在龙年元宵节之际举办一场富有民俗韵味又切合时代感的活动,你认为应当如何安排此次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探索文明的源流时,谁也不能无视河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类文明之初,往往是决定性的。我们固然可以在河流流域以外的地方发现早期文明,但只有形成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才有可能壮大发展成为在时间、空间上都具有重大影响的文明。先民无论是从事采集、农耕、养殖,还是从事狩猎、畜牧,都能在河流旁获得适合的场所,充足的水源使人们可以聚居,形成村落,发展为城市。在生产力低下、地理知识贫乏的年代,要在陆地上作长途迁移是相当困难的,顺河流而下却要方便得多,并且不会迷失方向,便于保持与原地的联系,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最有效的手段。溯流而上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往往是一个群体、一种文明从下游向中游、上游延伸的主要途径。

河流文明与海洋文明相得益彰,离开了河流文明,海洋文明就会缺乏具体的内容,其影响的范围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在现代机械交通工具问世之前,人类在海洋的运动速度和活动范围都相当有限,而且有很大的风险,远不如在河流活动那样顺畅安全。如果海洋不能通向其他文明,或者离其他文明太远,海洋就不具有传播文明的优势,地球上滨海地区很多,大多数地方并没有产生发达的古代文明。

黄河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古代文明如满天星斗,遍布中国各地,但这些文明大多没有延续到今天,不是中断了,迁移了,消失了,就是被来自黄河流域的文明所融合,所替代。这是由于形成和发展于黄河中下游的文明具有巨大的优势,较早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而这一优势的物质基础正是黄河中下游的特殊地理条件。黄土冲积平原最适合早期的农耕,当时气候温和湿润,黄河及其支流水量充沛,使华夏诸族得以拥有东亚最大的农业区,形成了最发达的文化。

当然,河流总会决溢泛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水上运输也有风涛之虞,免不了会有人葬身鱼腹。各个民族几乎都有洪水、水神、治水英雄的古老传说,还有大量防洪、治水的历史记载。另一方面,就像尼罗河每年的泛滥给埃及农民带来下一年的丰收一样,黄河挟带的泥沙也是两岸大量农田的基础。在人口稀少的古代,黄河下游没有堤岸约束,河道摆动,泛滥无常,先民也相应采用休耕轮作,充分利用淤泥形成的肥力。

人类或为了生存的必需,或由于愚昧无知,或陶醉于自身“征服自然”的能力,曾经向河流过度的索取,如盲目扩大灌溉面积,无节制地使用河水,破坏流域的植被,污染水源和河床,任意建造水利设施或开辟航道,随意改变流向或流量,用耕地或堤坝限制河道,诸如此类,在破坏、影响河流的生命力的同时,也给人类本身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导致或加快了河流文明的衰落。这类惨痛的教训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类的重视和思考,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人类与河流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具体途径。

(摘编自葛剑雄《水文明与水文化》)

材料二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重要表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重要特征与文化特质,是今天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2023年11月25日,由山东广播电视台牵头,沿黄九省(区)电视台联合制作的《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开播。节目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解读黄河文化,全面展现大河之治、大河之美、大河之要、大河之魂,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强化主题设计,每期聚焦一个沿黄省份,通过答题比拼、人物故事、嘉宾解读、现场展演、实地探访等深入挖掘沿黄各省(区)的地域特色文化,邀请文化学者对黄河文化进行解读,展现沿黄九省(区)壮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新时代沿黄地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样性、互鉴性,生动诠释黄河的多彩与多元。

《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节目首创全流程、全沉浸式虚拟拍摄,将高精度XR(拓展现实)录制专用屏幕与普通屏幕无缝衔接,通过与虚拟服务器搭配做到拍摄色彩高度还原,摄像空间及艺术表现空间、想象空间都得到无限拓展。让“行走大河上下”从一句节目口号变成可视可感的场景,让厚重的黄河文化也展现出青春时尚的一面,赢得了年轻受众的喜爱。

《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组合出击,打造立体互联、全网覆盖的宣传矩阵。“可可西里巡护员说希望能活到45岁”“行万里路就是读万卷书”“千名民间艺人绣64米长黄河衣裳"等节目短视频及话题引发全网热议,多个节目视频被新华社、环球时报等政务号、媒体号转发推荐。截至2023年12月9日,节目主话题在微博、抖音双平台阅读量已超5亿,全网收获热搜热榜360多个。

(摘编自王忠《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是人类早期文明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远离河流的早期文明无法产生重大影响。
B.顺流而下和溯流而上是人类辨识方向、拓展生存空间、延伸文明的重要途径。
C.很多滨海地区未能产生发达的古代文明,是因为缺少现代机械交通工具。
D.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路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而且也是人类迁移的主要通道。
B.人类对河流进行干涉与改造,破坏了河流的生命力,加剧了河流文明的衰落。
C.黄河决溢泛滥给先民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地理条件。
D.借用现代先进技术和融媒体讲述黄河故事,能更好地吸引青年群体关注黄河文化。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等,都孕育过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明。
B.历史上,在尼罗河下游和地中海沿岸,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多种文明交相辉映。
C.中国有近2万公里的海岸线,但考古证明,在古代沿海地区未出现有重大影响的文明。
D.10世纪后,长江流域的环境优势得到发挥,长江文明的发达程度逐渐胜过黄河文明。
4.请简要说明《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海报的主体元素。

5.假如你是《黄河文化大会》节目组的记者,来沿黄地区针对黄河文化进行采访,请你从水利专家、历史学家、渔民、农民、学生中选定一位访谈对象,拟写一份访谈提纲。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Ⅰ~5题。

人工智能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

李斌

①文学写作首先是一种文字的排列组合游戏,从理论上说,任何文学作品都以语音、词语为基本单位,人工智能写作也可视为信息的排列组合。拥有庞大语料库是人工智能的天然优势,对程序化的数字内容进行排列组合是其属性特长。人工智能的文学写作过程类似于把小孩领进文字积木的海洋,他随手抓起的文字积木按照某种逻辑就能排列组合成若干篇文章,小学作文训练就是让孩子尝试文字排列组合的游戏。

②尽管人工智能不像人类大脑那么精密复杂,但它只需要简单专一的特长思维就能在特定方面超越人类。这种思维能力并不必然对人类构成威胁,也不一定使其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因为任何进化都充满变数和巧合,并不完全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线性发展过程,就算基因突变也难以彻底突破种质边界:在生命存在范式方面,碳基生命仍然不能突破碳水化合物的边界进化成其他非碳水化合物形态;在功能方面,哪怕乌鸦已被科学家证明具备一定逻辑能力,经过训练能说会唱,它也无法成为语言工作者和音乐家。

③基于现代科技的人工智能,得益于数智规则和矩阵逻辑,成为拥有超强模仿条件和能力的存在,但也受限于此。尽管有人说《机忆之地》是百分百人工智能创作,但其实它是用了约3小时、66次对话提示人工智能生成43061个字符。最后从中复制出5915个字符形成的作品。学者黄鸣奋认为,人工智能在文字排列组合上已远超人类作家的生产速度,但其文学写作时的人为选择还在发挥决定性作用,不论是程序设计还是文本筛选都如此。

④人类写作遵循并经由物—我—文转化律对文字赋能,讲究神来之笔,追求打破常规,强调个人与众不同的美感,此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类神秘的碳基大脑天生的特殊性。譬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异曲同工,众多《无题》风味不同,两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经典作品的价值在于与时俱进,并对既有的文字意义、符号意象、修辞手段乃至语法规则的个性化革新,为人们提供不可取代的情感和思想。目前人工智能无法向内建构起自我世界,没有个体体验,不能经历物—我—文的转化环节,其文学写作是在既有数据库中通过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来选择最优解,想象和赋值的可能性匮乏,只有字字落实、句句完整、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数智修辞,可给予人知识却缺乏情感,有纯粹形式却非艺术创造,一如形似却没有情感和魂灵的雕塑,充满匠气。从写作技巧上看,人工智能写作也未让饱含言外之意的破折号、省略号和感叹号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传神之笔,而这可能恰是决定一篇文学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⑤人类担忧人工智能文学写作,完全可以理解。有观点认为,当人工智能本身成为信息组织者时,人在其功能方面有担忧,在其身份方面会恐慌。也有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在运算过程中自主提供了人类既无法言说也无法意会的新型知识,这种在运算过程中生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认识的不透明性,导致人类无法看透人工智能的运作逻辑,进而担心人工智能会具有自主意识。是否有一天,人工智能会提供一种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从未见识过的文学?人工智能依然沿用人类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样就算人工智能真的在遥远的将来具有了某种自我意识,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人类文字的意义,能写作,但不意味着它一定能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人工智能的算法规则和数智修辞使其擅长纯粹的形式,拟人化的语义和对文字的排列组合规则,决定它还将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模仿者,依然在人类的写作范式之内提供知识或浅显的快感,充其量是人类文学写作的一种平行样式和补充,不会改变人类文学写作的本质,也无法产生颠覆、取代的效果。

⑥人工智能缺乏通用性、灵活性、可解释性和可信赖性。学者赵汀阳指出,人工智能无法回答作为人类思想能力极限的两种怪问题:悖论和无穷性。人工智能的高效率是基于人类给定的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而程序的确定性也给予其明确的边界。在此封闭世界里,人工智能还无法解决不合逻辑和规则的问题。真正的创造不依赖于随意性和偶然性,而是基于有意识的行为目的,需要在破坏旧规则的同时建立新规则。这是人工智能的短板。

⑦事实上,人工智能文学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人工智能根据人类指令,做出对应动作,形成一个与人类对应的平行存在,反映、补充人类文学创作而非取代。尤为关键的是,出于人类的利益与尊严所需,人工智能的权利和责任、边界和平衡都受制于人,以确保人工智能在任何阶段都可持续和可控。人工智能前进的方向盘和最终决定权还紧握在人类手中。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129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拥有庞大的语料库,擅长按照某种逻辑对文字进行排列组合,这是人工智能写作的优势。
B.人工智能不一定能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因为人工智能与人类存在着难以彻底突破的种质边界。
C.人工智能文学写作有纯粹的形式,但不能充分发挥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也缺乏神来之笔。
D.人工智能在运算过程中生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认识的不透明性,会生成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新文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没有人类大脑那么精密复杂,但它凭着某种算法或逻辑可以在写作的速度方面超越人类。
B.《机忆之地》的创作离不开人对人工智能的对话提示和筛选复制,并不能算百分百的人工智能创作。
C.囿于其写作机制,人工智能写作产生的文学作品可能出现内容同质化、思想情感贫乏的问题。
D.出于利益与尊严的需要,人类将会进一步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其文学创作水平不超过人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6段人工智能存在短板的观点的一项是(     
A.韩国棋手李世石下出了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没有计算到的棋,阿尔法狗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出现了混乱。
B.Chat 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根据提问生成流利且合乎语法的语句,但内容可能答非所问。
C.英国媒体爆料称,一份事故报告显示,美国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的一名工程师在2021年遭到智能机器人“袭击”。
D.名为“AI孙燕姿”的人工智能歌手用孙燕姿的音色和咬字翻唱,达到惊人的相似,这引发了对AI翻唱是否侵权的热议。
4.本文的论证语言严密、生动,请以第2段为例作简要分析。
5.《诗云》是刘慈欣2003年发表的科幻小说。小说中,技术之神化身李白游历人间,利用量子计算机在短时间内创作了包含所有体例的巨量诗歌,发现没有一首能超越李白。请结合文本对以上情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