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第五个中国品牌日刚刚过去。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十年国潮相关搜索热度上涨了528%。而在2021年各种品牌的市场关注度上,国货为洋货的3倍。

中华文化氤氲五千年、早已凝聚成独特的东方魅力。近年来,国潮之风从小众刮向大众,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与增强。特别是年轻一代,在国家蓬勃复兴的大背景下长大、有平视世界的足够底气,在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同时,有强烈意愿将中国故事讲出来。同时,随着消费升级,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日趋成熟理性,追求更多兼顾实用属性和精神属性、符合自己审美与品质要求的心头好。此外,国潮风强势崛起、不仅吸引了广大国内消费者,而且成功出海,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引起海外市场的关注。

(摘编自汤华臻《让国潮热出中国人自己的腔调》)

材料二:

材料三:

国潮热风中,市场快速变化,很多品牌把国风设计理解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简单复刻、一味堆积和拼贴传统文化元素,生拼硬凑用力过猛的现象不在少数,这其实是因为缺乏对传统文化意蕴和价值的深刻理解,以致淡化甚至歪曲了传统文化的本来寓意。

现在,某种品牌凭借精准定位和国风包装,一经上市即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但紧随其后的是一大批名字雷同、包装类似的跟风模仿,加速了国潮的泛化。国货变不是跟风追热和天下大同,而是品牌将自身独特的产品价值、文化表达、美学观念寄托于商品,在求同存异中追求推陈创新,从而打破同质化的怪图,让中国品牌百花竞放、各领风骚。

为了追求营业额数字和实现快速获利,很多品牌把国潮当作营销手段,错把国家的文化自信当成品牌的文化自信,缺乏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把跨界简单理解为与IP或品牌的直接联名,缺乏情感连接和创新意识,无法形成可长期积累的用户价值。

我们知道,中国品牌的潮流之势兴起于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理应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筑牢品牌自信、反哺当代文化,拉紧彼此共生共荣的纽带。要支持国货品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选择价值内涵高度一致的文化元素,建立系统、科学、成熟的品牌+文化运作体系,打造具有时代元素和现实意义的国潮产品、展现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中华文化。

过硬的产品品质、鲜明的品牌特性和日新月异的创新能力是国潮从爆红走向长红的必要条件。要严格把控国货产品品质,加大科研投入、寻求工艺突破和材料创新,通过挖掘消费者深层次消费需求,进行适时适配的产品创新,推出更多讲究技术内涵的国潮产品;强化品牌管理,助力老字号和国货经典品牌优化升级,挖掘品牌内涵,用年轻化、个性化、流行化的方式讲好品牌故事。

国潮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华彩亮相、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是中国品牌乘风破浪的应有之义。应通过举办精品国货行业展会、降低产品流通成本、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等一系列举措助力国产品牌发展;要搭建特色传统文化和中国原创品牌组船出海的展示平台,助力国货品牌在国际舞台精彩亮相、从而实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变。

(摘编自《国潮澎湃如何更好彰显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和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米、“国潮”发展迅速,其热度大大上涨,2021年国人对国货的关注度大大超过对“洋货”的关注度。
B.原来的“国潮”受众群体是小范围的,现在趋向大范围,这无疑体现了因人文化自信的回归与增强。
C.材料二中,国人选择国货有许多方面的原因,比较看重服务、商家口碑和价格优惠,而广告宣传关注度最低。
D.迫使“国风”设计者一味地堆积和拼贴传统文化元素,出现“生拼硬凑”和“用力过猛”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变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潮风”强势崛起,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日趋成熟理性以及“国潮”成功“出海”引起了海外市场的关注。
B.材料二中,中国网民期待“国潮”的发展类型主要在中医、书法、茶道、瓷器、刺绣等方面,其中刺绣的期待率最低。
C.某些“国湖”品牌一上市就很快获得市场认可,但马上会有很多名字雷同、包装类似的跟风模仿,使“国潮”受损。
D.助力国货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有利于我们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变
3.我国“国潮”发展还需从哪些方面继续加强?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

文化因其多样性和复杂性本就是个难以界定的概念,而优秀传统文化涉及优秀的标准问题,界定起来则更为复杂。本文所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注重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层面,指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历史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只是传承一门传统手艺,一种生活方式,或一部文学经典,而且是传承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历经的多次冲击,使得传统文化在国内出现多次萎靡、断裂甚至激变的情况。但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延展性使其在断裂或激变的同时,具有韧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冲击中展现出的包容性,使自身不断得到净化、升华”。

艾尔斯认为社会由工具体系及仪式体系构成,工具可以帮助人类社会消除对未知的恐惧。而工具形成的重要形态便是技术,技术是工具、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自发组合体”。传播模式与其背后的关系是相互构成的。移动传播时代必然导致传播权的释放、传播格局的重整、新的传播关系重新建构、以共享为主要传播理念的传播实践与传播格局。但共享同时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平台间在以有限的眼球与时间为基准,以传播权的争夺并成为更大平台为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吸纳力的竞争与合作。

传统网络时代与传统主流媒体时代,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而言,技术以及承载技术的社会文化背景,是新传播模式产生的摇篮。传播模式背后折射的是技术及文化的相互嵌入关系。而技术自发组合体及其形成的权力关系的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背后存在着社会文化随时间的累积所带来一定程度的失衡。从传统主流到传统网络时代,随着受众能量的释放,博客与微博使其成为小的分发平台,一定程度上得以独立发声,从而,社会习惯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新的跳跃,对新的能量释放产生联想与促动,而这种意识形态的变化,便是对传统主流传播模式形成冲击的原动力,即公共意识的培养使原本暂时平衡的关系失衡。

权力的失衡背后虽网络交织,但主要涉及传播权、共享意识、技术支持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之一变革均会导致固有的传播格局失衡及传播模式与关系随之转变。释放的传播权对应着共享意识的彰显,但技术作为后盾往往不是产生于狭义的传播系统,如VR、航拍等技术均产生于其他领域的市场需求,却成为文化传播重要革新力量。同样共享意识成为一种公共意识,也是在文化生活中培养起来的,物质的丰足推动社会对意识形态发展的思考,而意识形态中的矛盾与碰撞最终由共享的精神力量统合。移动传播时代媒体发展便验证了这一点,没有单打独斗的媒体,画地为牢的模式不能产生传播格局。

(节选自王月《移动传播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种特性,即使历经多次冲击仍不失其包容性。
B.工具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人类社会消除对未知的恐惧。
C.只要在移动传播时代,就会形成以共享为主要传播理念的传播实践与格局。
D.传播平台间的合作是有限的,因眼球与时间有限,竞争才是其主旋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起到了指出本文论述背景的作用。
B.文章引用艾尔斯的观点,由对其理念的解释,为下文蓄势,步步推进论述。
C.文章对传播模式的论述,既有整体解说,又有分项论述,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用“往往”“一定程度上”等词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主要看其是否有积极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
B.传播领域新技术的出现可能培养新的社会习惯,社会文化也将随之改变。
C.随着传播权的释放、传播格局的重新调整,新的传播关系就得以重新建构。
D.各新兴媒体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要相互合作,不断变革,与时俱进。
2022-0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毕业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里又新添了来自中国的两个名字: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自鼓浪屿申遗成功以后,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已经有了52个。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和意大利并列第一。在这次申遗中,鼓浪屿报选的总题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历史国际社区”的文化内涵。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了第一批通商口岸,其中就包括厦门。这时的鼓浪屿,逐渐成为许多西方国家侨民的聚居地。他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生活方式。宗教、思想和文化艺术源源不断地从鼓浪屿传播到内地各处,而鼓浪屿保留下来的遗产,最明显的是建筑,比如在传统闽南民居基础上发展出“叠楼”这一主要的建筑形式。1902年开始,鼓浪屿又迎来一波华侨返乡潮。由此,鼓浪屿建立了驻岛各国侨民和中国人代表共同管理的公共社区管理体制,走上了多元文化融合的阶段,形成了今天鼓浪屿融合中西文化的独特面貌:外洋内中。表面上是一座座洋楼宅院,内在里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台湾富商林尔嘉的菽庄花园,同时也还是当时菽庄吟社的活动场所。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

材料二:鼓浪屿全岛外观略显狭长,犹如一艘停泊在海湾的帆船,面积约1.88平方公里。随着1843年厦门开埠和1903年鼓浪屿公共地界的确立,这个位于中国南部海疆的小岛突变为一扇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见证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国在全球化早期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在特殊的管理模式作用下,通过闽南本土居民、外来多国侨民和还乡华侨群体的共同营建,鼓浪屿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成为活跃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各国侨民、各界精英的理想居所,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这一地区体现现代人居环境理念的独特范例。作为华洋相融的国际社区,鼓浪屿独特的历史进程和富有活力的文化形态既凸显了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广泛交流,也是对近代化和现代人居理念的全面实践,同时也显示了闽南移民文化开拓性、包容性和本土性的充分伸张,是人类文明交流进程中独特而杰出的成果。

鼓浪屿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清晰地追溯外来文化的传播过程,更展现出历经海外闯荡的闽南移民群体对故土早期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塑造。以其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借鉴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揭示出这一群体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基因,以及他们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这不但使鼓浪屿成为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互鉴的典范,也为当今世界不同文化间价值观的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摘编自《厦门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

材料三:将世界遗产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1998年,全世界就有近5亿人游览了552个世界遗产地。国外学者对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32个遗产景点的研究发现,它们接待的游客量占所有游客量的84%以上。如同能吸引游客的磁铁一般,世界遗产往往成为所在国(或地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

世界文化遗产是民族认同的终极表现。全球化的加快推动了人们寻求民族身份特性的需求上升,这也是人们对待世界文化遗产热情持续高涨的重要原因。为了让本国或本民族的人民能够在同质化的过程中保持异质化的进程,就需要能够寻找本土文化的根源,展现本土文化的杰出表现,赋予国民以自豪的身份特性。这恰恰是世界文化遗产才能承载的历史使命。

因此,世界遗产的终极价值在于集中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多元的文化艺术形式,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它们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

(摘编自厉新建《世界文化遗产的终极价值与利用》)

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厦门鼓浪屿形成了外洋内中这一融合中西文化的独特面貌,体现了“历史国际社区”的文化内涵。
B.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至今,厦门逐渐成为许多西方国家侨民的聚居地,他们将宗教、思想和文化艺术源源不断传播到内地各处。
C.鼓浪屿能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与闽南移民文化开拓性、包容性的特点密不可分。
D.闽南移民群体以其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借鉴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使鼓浪屿成为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互鉴的典范。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叠楼”是厦门鼓浪屿建筑的主要形式,这一特殊的建筑形式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和闽南民居建筑文化的融合。
B.1902年开始鼓浪屿迎来的华侨返乡潮促使鼓浪屿进入了多元文化融合的阶段,这个阶段是鼓浪屿发展的重要阶段。
C.世界遗产常常能增强所在国(或地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可预见今后厦门鼓浪屿的游客将会大幅增加。
D.世界文化遗产让本国或本民族的人民找到了本土文化的根源,从而自豪于本土文化,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厦门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文化方面的价值。
2022-01-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判断一种民间文化事象是否属于新民俗,已有的民俗学研究给出了丰富的界定标准,以下几个方面必不可少: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稳定性和变异性。我们可借此来观察年度汉字评选,挖掘其民俗特征。

关注度高,参与性强。年度汉字评选有比较固定的举办时间,大体在每年11月启动,12月中下旬揭晓,同时覆盖汉字文化圈的多个国家、地区、行业,参与人数众多,是一种全民性文化现象,社会认同度非常高。2019年国内“汉语盘点”共收到网友推荐字词数千条,总关注量超过3.5亿。

传统深厚,多年传承。这种传承性既表现为活动自身多年来的延续,更表现为对传统汉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年度汉字评选可追溯到1995年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组织的“今年的汉字”评选,2020年日本选出的字是“密”,与“密闭空间、密集人群、密切接触”相关。我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于2006年起推出年度“汉语盘点”,今年入选的前五位候选字分别是“抗、民、云、疫、安”。此外,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也陆续开始举办年度汉字评选。汉字文化圈的这道年度文化盛宴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凝聚力,有诸多鲜活生动的呈现形式,离不开它深厚的汉字文化传统土壤。可以说,年度汉字评选是汉字民俗传统与新技术、新媒体共同催生的新花朵。

扩布性强,覆盖面广。一方面,年度汉字评选覆盖了汉字文化圈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扩大到汉字文化圈以外,如欧洲华语广播电台发起的“法兰西年度汉字”。另一方面,国内的年度汉字评选还扩展到许多省市、行业和媒体,也开始关注不同群体乃至个体,如中国企业年度汉字、山东省年度汉字评选、全媒体年度汉字评选等。同时,年度汉字也已成为一个较为固定的词或短语,成为一种自我总结的表达方式。以“我的年度汉字”为名的命题作文或征文活动频繁出现,引导青少年关注社会语言生活,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成长。

多元发展,趋于泛化。年度汉字评选在稳定与变异中互动发展,稳定的文化内核与多彩的呈现形式共存,并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与泛化趋势。各项活动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又呈现不断创新、不断升温的态势。近年的“汉语盘点”增加了用短视频发布字词并讲述故事等环节;一些活动还出现了年度汉字评选同行业或地区的文化民俗活动相融合的情况,如2018“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仪式与陕西白水谷雨祭仓圣传统文化活动结合进行。

(摘编自刘凌《年度汉字评选:汉字文化新民俗》,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度汉字评选有比较固定的举办时间,因此参与人数众多,社会认同度很高。
B.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已经传承延续多年,体现了对传统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C.年度汉字评选不仅在汉字文化圈内得到了扩布,而且扩大到了汉字文化圈外。
D.年度汉字评选活动虽然有相对固定的程序,但它的呈现形式却是丰富多彩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民俗的界定标准,为挖掘年度汉字评选的民俗特征提供了依据。
B.文章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论述,论证层次清晰,论述较为全面、深入。
C.第三段论证年度汉字评选活动起源于日本这一观点,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D.文章结合汉字文化的传统展开论述,增添了年度汉字评选新民俗的文化底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度汉字评选方兴未艾,在不同国家、地区乃至行业之间,都受到了高度关注。
B.年度汉字评选有赖于汉字文化传统,没有这种传统,就不可能有这种活动产生。
C.年度汉字具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已经成为人们一种自我总结的表达方式。
D.年度汉字评选新民俗的形成发展,还得益于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推动与促进。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有哪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生活,在文化界早就是相当热门的话题。百余年前的《文学革命论》里说,文章就得平易、通俗,“雕琢的阿谀的铺张的空泛的贵族古典文学”该被淘汰。照这个观点看,有创新性,时代性的网络语言当然该算作最新鲜的中文血液——不少网络词语进入权威辞典、主流媒介,就是明证之一。而从另一面看,各界人士对网络语言的激烈抨击,也昭彰了此类“新语文”的副作用,比如同质化,平庸化,恶趣味,等等。

有关这个话题的争议颇多,但有一个话题似乎未被集中思考——当我们在网络上打字、发言的时候,到底是在做什么?

按通常的说法,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而交流应该是一种信息互换的过程。为了完成这种交际行为,发言者需要推敲文字,掌握修辞技巧,熟悉文化语境,使“言”能及“意”。如果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么快节奏的网络时代依然需要精准、清晰的语言(只不过具体标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章)。但假如发言者只希望“圈地自萌”,那么上述努力就未免显得多余了些。对“yyds”“绝绝子”等网络热词,似乎可作如是观。

长期浸淫网络社区者,应该很容易就能发现以下现象——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评论的文案常常大同小异,甚至连图片也常常混用、盗用。这除了代表创意的匮乏和对知识产权的漠视外,更能看出一点:在“专注自家”的前提下,不需要与持不同立场者交换信息,只要熟练运用网络热词作为“切口”就足够了,意义可以随时被赋予,也可以随时应需改变。在公开场合,以首字母缩写方式指代人物、事件很容易产生误会,但如果是一个互相熟悉的小圈子,则不需要考虑这些。脂砚斋批《红楼梦》时,有“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之类批语,学者孜孜矻矻不得其解,但不妨碍圈内人借助隐微书写的方式,记录某些不欲明言之事,传递某些微妙的情感。这种手法在当代亚文化中依然相当常见,能“偷天换日”的文案亦复不少。

常见的评论有两种。一类如暗语,让圈内人一目了然,圈外人不易索解;一类则在“知识仓库”中,确保读者能够秒懂,几乎无需门槛。开着弹幕观看网络视频时,观者的关注点常常不在视频本身,而在于那些“高能”的刷屏弹幕。视频影像被简化为“名场面”,而“名场面”被弹幕文字遮蔽,并令人感到极大愉悦。从常理来想,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发弹幕似乎是一种即时的个性化表达,但在这种场域中,符号取代了语境,成为足以简化一切严肃思考的狂欢:除了霸屏的“梗”,屏幕上常常并无其他有效信息。

凡此,当然有传递“信息”的效用,但更像是左右手的交换,很难提供新的解释可能性。当然,这与发言者的目标也常常相关——以最经济的方式建立身份认同,进入属于自己的舒适圈,抵御持不同立场的他者。这种观念,也在智能推荐算法的加持下愈发巩固。至于如何用一种比较妥帖、高效的方式说服持不同观点者,似乎不在发言者的考虑范围之内:异见很容易沉没在重复式评论的海洋之中,要做的只是让合乎自己口味的评论遍布各个角落。此“网”足以限制个性化表达、理性思辨的能力。

在当下环境,如何在熟练运用网络语言、理解网络思维方式的同时,不失却自我校正的能力?这种特殊语言形式背后折射的媒介生态,社会心态,颇值得深入研讨。对此,《庄子·齐物论》里提供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

(摘编自张昊苏《如何挣脱网络语言之“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部分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只有少数存在同质化、平庸化等缺点。
B.通常来说,语言的功能就是互换信息,而互换信息就要使用精准、清晰的语言。
C.弹幕被打开后,网络视频的观众就只会关注霸屏的“梗”,从而缺乏严肃思考。
D.智能推荐算法能够巩固发言者建立身份认同,进入属于自己舒适圈的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连续以问题为导向,逐步引出话题,对现阶段网络语言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B.文章举脂砚斋批《红楼梦》之例,是为了论证以隐微书写表达微妙情感的方式在古代出现过。
C.文章对常见的评论形式进行了分类阐述,接着着重对“弹幕”这种评论进行了具体分析。
D.文章结尾引用《庄子·齐物论》中的寓言故事,明确给出了摆脱网络语言困境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奴”等网络热词进入权威辞典,表明一些网络语言可以成为新鲜的中文血液。
B.网络上评论文案雷同,图片混用、盗用,可以看出这些发言者就是在“圈地自萌”。
C.“yyds”这一形式的网络词语,如果进入互相熟悉的小圈子,就能传达某些微妙情感。
D.以弹幕为代表的重复式评论,会抵制异见,限制人们的个性化表达和理性思辨能力。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辛德勒的名单》的时候说过:“每隔五十年,就是人类合上历史教科书准备遗忘的时候。”一部关于战争的有诚意有质感的影片,就是一次痛苦而深沉的警示:从尘封的角落里翻开那本被遗忘的历史书,去追溯和回顾历史。从这个角度讲,《长津湖》的出现正逢其时。影片迄今已经创造了44.2亿的票房,观影人次9142.5万,我们观看这部电影,谈论这部电影,经由这部电影所构造的集体感知路径,来回溯、深入那段被尘封的历史,理性沉思,观照现实。

《长津湖》拍出了新主流大片特别是革命历史战争片的新境界。中国电影有自己的战争片谱系和美学传统,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结合诞生过“三战”和《上甘岭》《英雄儿女》《大决战》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当然,一度也有这样的声音:中国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战争片,没有好莱坞式的“反思战争”的战争电影;中国的战争片只分“敌我”,不站在更高的“人类”的立场上去“反思战争的残酷性与荒诞性”。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长津湖》肯定不是“好莱坞式”的战争电影,影片的反战是站在正义的立场,站在祖国的立场,站在和平的立场之上,是以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为基础的,是具体语境式的而非抽象人性论的。影片试图传递出“以战止战”的和平愿景:关于这场战争,打,还是不打?影片给了全景式的呈现,也包括领袖艰难决策的过程。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这场仗,我们这一代人打了,下一代人就不用打了!”,以及毛泽东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与伍连长说的“有的枪要开,有的枪可以不开”形成了不同层间的呼应,战争和敌我的辩证关系也具有说服力。这既是延续了《上甘岭》《英雄儿女》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对战争本身的思考,诸如残酷性、荒诞感、生死等。不被“有敌我,无战争”这种认为国产战争片缺乏所谓现代元素这样的观念带着走,我们拍出了《长津湖》这样的“在有敌我的前提下,有战争”的优秀的中因式战争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英雄的塑造不是“战狼”式的,而是相对严格地按照英雄叙事的标准模式进行,能激发起观众巨大的共情。

英雄天赋异禀:伍氏三兄弟各有所长,就连小弟伍万里,也有一手投石绝技。

接受使命呼唤:伍千里背着哥哥伍佰里的骨灰回家,为了给住在船上的父母盖房,刚到家,就收到了部队的命令出征。对“家”的渴望,牢牢根植于中国观众的基因中。伍万里偷偷跟踪伍千里上了前线,被征兵入伍。伍千里深知战争的残酷与痛苦,最小的弟弟也要从军,他的内心是挣扎的。但“英雄”的定义,就是注定要去承担必须承担的使命。因此,伍千里带上了弟弟。

英雄经受磨炼:有观众会觉得火车上的一段略微冗长,但在英雄叙事之中,这一段又必不可少——这是英雄初出茅庐接受训练的时刻。想想《黑客帝国》中尼奥被唤醒,跟随墨菲斯接受训练的一段戏,就可以理解伍万里在火车上与老兵的冲突、成长和融入。火车的意象,被称为穿插连的七连的象征,因此,这一段旅途,是高度浪漫主义化的理想之旅。

英雄需要精神导师:在伍万里作为英雄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哥哥,还有两位精神导师,一位是段奕宏饰演的打不死的英雄,当伍万里向他致敬时,段奕宏却呵斥了他:“哪里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士兵的荣誉!”这也是影片英雄主义塑造的过程中去“战狼”化的努力。第二位精神导师是胡军饰演的雷公,胡军奉献了极其动人的演技,且跟草蛇灰线的伍佰里之死形成了呼应:伍佰里之死,在连队中是一个秘密,直到雷公牺牲,这个谜才解开;雷公和伍佰里一样,都只剩了半截身子,在极其痛苦的情况下死去——除去战士的身份,他也只是一个向往战后回乡养老的普通人,这让他的牺牲显得更加震撼。影片呈现的英雄不仅是单一的主人公兄弟,更有与他们并肩战斗的勇于牺牲的人物群像。

然而,影片注定没有属于胜利者的高潮。长津湖之战对双方都是极其惨烈的牺牲。张涵予饰演的宋时轮,状态一直都像那个百年难遇的寒冬一样沉郁:他心爱的士兵还没有面对敌人,就因为寒冷而被冻死。从这个角度讲,“冰雕连”的出现,是影片真正的高潮:那一瞬间,战争的残酷、牺牲的壮烈、反思的力度,在凝固的画面、沉郁的调性、深沉的痛苦中得到了呈现。

(摘编自田卉群《〈长津湖):以战止战的英雄叙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津湖》上映以来受到了高度关注,说明人们通过电影追溯和回顾70年前的这段历史,理性沉思、观照现实。
B.影片借台词“这场仗,我们这一代人打了,下一代人就不用打了!”试图向观众传递“以战止战”的和平愿景。
C.中国的战争片没有站在更高的立场上去反思战争的残酷与荒诞,所以就战争片而言,中国式的不如好莱坞式的。
D.《长津湖》以和平愿景和家国情怀为基础,延续我国战争片谱系和美学传统,也增加了更多对战争本身的思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斯皮尔伯格的话,旨在就如何对待历史向人们提出警示,并以此引出对战争主题电影《长津湖》的讨论。
B.文章阐述伍万里在火车上与老兵冲突、成长和融入的情节时,引入《黑客帝国》中尼奥被唤醒的例子,属于类比思维。
C.《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一系列优秀作品的诞生,说明中国战争片有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结合的传统。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围绕电影《长津湖》论述了中国式战争片的新境界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标准模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津湖》在人物塑造上“去战狼化”的手法,让观众看到人成长为英雄的过程以及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更易产生共情。
B.在新主流大片常态化的语境中,历史题材的战争片要考虑如何处理我们自身的战争片传统与新时代的审美需求之间的关系。
C.作者认为:在“在有敌我的前提下,有战争”的具体语境下,优秀的中国式战争片足以表达出战争和敌我的辩证关系。
D.“冰雕连”出现,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荒诞性,《长津湖》是站在正义、祖国、和平的立场上“反思战争”的战争电影。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一般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老字号兼具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是传统工商业的精髓。在当代城市更新及经济模式的转换中,许多老字号企业因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倒闭或濒临倒闭,但以餐饮、食品、中药、酿酒为代表的一些老字号企业却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及时调整和转变经营策略,在传承的同时获得了新的发展。作为传统社会遗产,老字号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其资源并进行转化才能体现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从而使其得以延续发展。

老字号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产品、技艺、服务及良好信誉的品牌。因植根于传统中国社会,老字号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很难被模仿和复制,因此,文化是老字号的立身之本。但与传统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体育、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老字号有自己的生产,有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技艺,有的还有自己的老店铺及博物馆,具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主要指有形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老字号建筑就是中国重要工商业文化遗产的载体,透过一个个店铺、一块块匾额,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尽显眼前。北京的前门大街、大栅栏是形成于明朝中期的著名商业街,悠久的历史成就了许多老字号,如全聚德烤鸭店、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布店、六必居酱园等。位于大栅栏街5号的瑞蚨祥总店,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是大栅栏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蚨祥门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为西洋古典折中主义风格的二层楼房。

对许多老字号而言,其历史文化价值还通过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体现出来,如老字号的品牌、传说、工艺流程、商道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老字号企业是一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离开了这些老字号,此类遗产便有可能失传。一些重要的技艺、产品和民俗只有在老字号企业的生产和实践中才能活化起来,从而得以传承和传播。同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这些老字号企业的核心财富,与其主要的产品和服务联系在一起,失去了这些遗产的内涵,老字号便名不副实。老字号已经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老字号的发展与否,不仅是关乎企业命运的问题,还关乎传统社会遗产能否传承和延续的问题。

如何使老字号延续和发展以免沦为文化标本,是政府、企业及学界都在关注的问题。老字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主要包括老字号的概念、技艺、品牌等核心文化如何在现代生产条件下通过其产品传承再现,亦即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工艺、设计、规范改造传统产品,使其符合现代社会需要;如何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扩大产品流通范围,打破地域界限,将一定空间内的文化符号放大;如何利用旅游休闲等方式增加顾客的体验感,并在体验的同时消费产品,感悟文化;等等。其目的,就是将老字号遗产资源激活,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节选自朱以青《老字号遗产资源的转化及其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传统工商业精髓的老字号兼具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体现了老字号的特殊性。
B.老字号在传承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资源并进行转化,就有可能获得新的发展。
C.老字号虽在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产品、技艺和良好的信誉,但它难以被模仿更在于其文化。
D.老字号的历史文化价值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老字号的特殊属性入手,立足当代城市、经济模式变化的现实,提出了老字号延续发展的问题。
B.文章第二段把老字号与传统音乐、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比较,突出了老字号具有双重属性。
C.文章第三段列举了全聚德、瑞蚨祥等老字号,意在表明老字号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
D.文章主体部分对老字号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层次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超越物质形态的品质,以身口相传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B.老字号只有不失去与其主要的产品和服务联系在一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它才可能名副其实。
C.在当今时代,老字号的延续发展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因而政府、企业及学界各方面都在关注这一问题。
D.要将老字号遗产资源激活,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应将老字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转化。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这个字人人散而远之,但就它的字形结构看,除了避之不及的“疒”,它里面的部分其实是“役”的省略,表示“疫”的意思同“役使”有关,因为古人认为,瘟疫大都是恶鬼驱役坏东西兴风作浪。

“役使”这种行为是人类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努力,是人类智慧与社会进步的体现。在我国古代,牛早已成为可供人们役使的一种富力。比如在“犁”字中,“牛”表示犁这种农具以及用农具耕田都与役使牛有关。《诗经》有一句:“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皖”的意思是明亮。“服箱”是驾车、拉车,因为“箱”最初指古代的大车,这两句诗说的是天空中闪闪发光的牵牛星它虽然名叫“牵牛”,却并不是被用来驾车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牛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用于负重、运输的一种重要工具了。

大文豪苏东坡在一首题为《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的词中写道:“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这首词既写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是一幅立春时节的民俗风情画卷,其中的“春牛”,是传统民俗中人们用泥土、芦苇或纸于立春前一日做成的“牛”,在立春那天用“春杖”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劝农和催耕,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比较有趣的是“耕牛”从古至今指的都是耕田的牛;可是与之相对的“犁牛”,在许多古代的工具书中却被解释为“杂色牛”。因为《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犁牛之子骅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句中“驻”原本指赤色马,随之也指赤色牛等,后来还表示赤红色。我国古代有崇尚“正色”的传统“赤”与“青、黄、白、黑”同属五种正色,所以,赤红色的牛马被视为品相高贵。因此,孔子的这句话是说有杂色皮毛的公牛,生下来的小牛犊却毛色赤红,人们可能因为小牛犊出身卑微而不让它当主角,可是圣明的山神水神也会像人一样舍弃它吗?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由这句话后来还引出了“犁牛骅角、犁生骅角”等成语,大意是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卑微的父辈,却生下了鹤立鸡群的儿女。

实际上,耕牛外表的毛色与样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服务于农耕等事务的能力与态度。农业是立国之本,勤劳坚韧的耕牛,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农耕的得力助手。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耕牛也正在让位于人称“铁牛”的拖拉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见证了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新农业的气象与辉煌。

从另一个角度看,“犁牛骅角”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种写照。中华祖先筚路蓝缕,从在大自然中寻觅食物,到草创农耕文明,学会种植、发明农具、蓄养牲畜和兴修水利,一步又一步、一代接一代地建立并发展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化。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全国人民更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抚今追昔,正是中华民族这种坚忍不拔、默默奉献的“耕牛”精神,让中华民族如山如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张一清《“耕牛”精神代代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疫”字让人敬而远之,是因为它的字形结构中,有让人避之不及的“疒”。
B.在宋代,立春之日有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催耕、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
C.“耕牛”与“犁牛”不同,“耕牛”是耕田的牛,“犁牛”的品相更加高贵。
D.耕牛的毛色与样貌同它们服务于农耕等事务的能力与态度一样,都非常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农耕时代讲到农业现代化时代,抚今追昔,展现了我国“耕牛”精神的代代传承。
B.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兼顾论述逻辑与文化底蕴。
C.文章第二段以《诗经》中的诗句为例,得出牛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重要工具的结论。
D.文章第四段引用孔子关于小牛犊出身卑微的话,表明了作者“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耕牛是灿烂的中华农业文化的助推者,是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新农业的辉煌的见证者。
B.现代化农业中将不再有耕牛的一席之地拖拉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正逐步取代耕牛。
C.中华祖先建立并发展中华农业文化的过程正是坚忍不拔的“耕牛”精神的真实写照。
D.今天中华民族已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不再需要勤劳坚韧的“耕牛”精神。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规划》要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胜劣汰,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落实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务等措施,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材料二

2020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及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率

2020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及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5%10.9%,全行业披露融资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一批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强势崛起,成为促进汽车产业回暖、推动经济复苏的一支重要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汽车工业在短短几十年里,走过了西方汽车工业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尽管取得巨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就在于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在内的核心零部件都属于新兴领域,为市场参与者开辟了全新赛道,为后来者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同时,我国在充换电站、5G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优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作依托,为国产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深踩油门”“快速突围的条件。

新能源汽车之,不仅新在能源,更新在对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不可阻挡,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四个轮子、两排沙发,更是能够自动更新的智能终端,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更清朗的天空。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比例已升至近70%,越来越多消费者把环保、科技含量作为选购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新能源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唯有创新方能行稳致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诸多优势,但在汽车芯片、制造工艺等领域也存在短板。2020年年底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列为5项战略任务之首。扎扎实实提升工艺,心无旁骛升级技术,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必能在市场竞逐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张亮眼名片。

(摘编自彭飞《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B.2021年起公共领域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2035年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C.2020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和销量除2月份有明显下降之外,其他月份产量和销量都实现了稳步增长。
D.汽车市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很好,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
B.2020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和销量基本平衡,与2019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前半年都下滑,后半年均增长。
C.我国汽车行业虽有发动机方面的短板,但凭着新兴领域的创新、基建的优势和市场的规模,我国汽车行业将很快赶超西方。
D.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强调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3.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7编加附则、84章、1260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以下简称为民法典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首次亮相,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是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后,首次以完整版的形式呈现。

②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编纂中国人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法学家的梦想。如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实现这个梦想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事立法以婚姻法为开篇,开启了全新的进程。改革开放后,以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的制定为标志,我国民事立法速度加快、种类完善、科学有效。在法治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法治经验,编纂民法典应当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比如,民法总则是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如今又与民法典各分编“合体”,并做适当调整;继承编,保留了父母作为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同时,对近年来新出现的打印遗嘱的效力做出界定。可以说,民法典草案处处彰显着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

④法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反映着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我国编纂民法典,与19世纪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的编纂有着显著不同。在21世纪编纂民法典,必须回应这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解决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给隐私保护带来的冲击、用法治手段应对高风险社会带来的侵权威胁,等等。可以看到,从民法典草案规定履行合同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到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再到制定高空坠物侵权责任分摊规则等,民法典草案努力回应时代需要,为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⑤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既是生活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因其对经济社会生活影响的广泛性,必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彰显着这个民族鲜明的精神特质。翻看民法典草案,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强调禁止高利放贷;从抽象地规定公序良俗,到具体地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草案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

⑥编纂民法典,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民事权利法定化、具体化。在民法典草案中,不仅有传统的财产权、人身权,还有新兴的人格权;不仅对权利的具体内容做出规定,而且对权利遭受侵害时如何救济提出方案。在民法典草案中,很容易读到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对个体尊严的维护。对个体发展的保障。

⑦目前,民法典草案正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社会关心关注民法典编纂,积极为编纂民法典建言献策,我们就一定能如期完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民法典编纂任务,形成一部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体现时代特点、凝聚民族精神的法典。

(摘编自徐隽《编纂凝聚中国智慧的民法典》,20201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法典草案包括7编加附则、84章、1260条,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B.民法典草案仍将父母作为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但否定了打印遗嘱的效力。
C.民法典草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D.民法典草案对权利受损时如何救济提出了具体化方案,这是对个体发展的有力保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论证结构呈现递进结构形式,内容上介绍了民法典草案的主要特征。
B.第③段中列举继承编,是为了彰显民法典草案继承发展、守正创新的特点。
C.第④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民法典草案关注当下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D.文章在结尾处对民法典草案的未来以及民法典的定位表达了展望和期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民法典草案是各分编草案和2017年的民法通则的“合体”,首次以完整版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B.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制定高空坠物侵权责任分摊规则是时代需要,是民法典草案所特有的。
C.民法典草案取消了对公序良俗的抽象规定,变成了具体的规定,如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以及禁止高利放贷。
D.民法典草案正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引起了全社会关心关注,我国必将完成民法典编纂任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