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H市着力狠抓实体经济,出台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的实施意见》,推动转型升级和结构改革;产业发展上,着力构建与周边发达地区高端产业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引进、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形成与周边发达地区产业互补协调发展格局,努力缩小发展差距;推动简政放权,搭建创新发展平台,全力推动科创走廊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积极推进低碳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和健康产业;扩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同时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开展精准扶贫,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结合材料和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H市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
(2)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请你就如何振兴实体经济提三条合理性建议。
2021-08-03更新 | 51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旅游业是丽江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丽江旅游带来了较大影响,今年一季度丽江第三产业负增长7%。今年1至4月,全市接待游客345.4万人次,同比负增长79.4%;旅游业总收入61.1亿元,同比负增长83.5%。旅游行业的全面复苏面临诸多困难。

为加快丽江经济的复苏,丽江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文旅企业的帮扶力度,及时研究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十二条政策措施》《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抗疫情渡难关稳发展的十八条措施》,整合安排30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减免文旅企业房租近1亿元。5月开始,市政府发放首期8300万元消费券。下一步还将根据市场反应做相应调整和再发放。市长郑艺强调:这次疫情对丽江经济而言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我们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材料二   市长郑艺在回答北京青年报记者时说:我们会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机遇,构建“山水联动、路景一体”的丽江旅游发展新格局。同时,大力推进健康养老基地、半山酒店、自驾营地、徒步线路、乡村旅游等产品开发。我们还会加快推进丽江古城数字小镇、玉龙雪山、泸沽湖、老君山等智慧景区建设,加快“一部手机管旅游”、“刷脸就行”等功能板块的落地应用,推动旅游六要素全面智慧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疫情给丽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联系材料分析丽江市委市政府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促进丽江经济的全面复苏?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832个贫困县每个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的扶贫主导产业,覆盖了98%的农户。在陕西洛川县,苹果树成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果果”;在甘肃定西市,马铃薯种植为西北干旱地区出一条产业致富路。在广西田林县,依托竹林资源,建成竹海观光通道,深度开发八渡笋罐头腌菜等系列食品,低产林不断增值。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了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绍兴、余杭等地面向全国聘请农村职业经理人,负责资源要素整合、旅游产品打造、品牌包装推广、市场运作等整村运营服务,重点打造一批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乡村振兴先行村”。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的。
2021-07-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全国百强名校 “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台经济是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的重要经济形态。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为阻碍其他竞争性平台发展,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限定商家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处以182.28亿元罚款。相信这一反垄断监管举措一定程度上能规制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行为,助力互联网新锐的诞生和成长,使整个行业能持续创新、活力常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市场监管总局规制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颁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显示,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是进入前30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近年来,中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重视知识产权立法与执法,重视对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积极意义。
6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2015-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情况(单位:万亿元,%)


图2:2015-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走势图(单位:%)

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反映一个国家的物流效率,202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百分比高达14.4%。而同期,日本仅为8.5%,美国汉为7.6%。

材料二   国内某知名电商企业注重自营物流建设。截至2020年底,已建立7个物流中心,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大型智能化仓库—一亚洲一号仓和各地城市仓、云仓、分拣中心,实现了全国900个仓库的调拨和互通。仓储配送一体化的运输模式,提高了物流的绩效效率,不仅给快递小哥带来更有效率的工作提升,也给不同需求的商家和产业提供了便利和实惠。公司不仅实现自营快速送达,还可以为第三方商家提供快速送达服务。在成为中国口碑最好的物流企业背后,该企业一直以来还在诸多方面备受好评,比如坚持为快递员缴纳五险金、坚持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城乡物流普惠、在抗疫期间率先开通全球义务运输通道等。


(1)描述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企业做法的合理之处。
2021-06-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当前,全国技能劳动者约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9%。

材料二   技能报国,人人出彩。职业教育书写了许多“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故事一小陈毕业于某职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在一家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担任项目调试工程师、部门主管。他主持开发的几项新型专利技术,拓展了产品应用空间,带动了公司往航空航天、医疗等机器人应用领域发展。
故事二小刘通过在某职业学院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的学习,学会了改装收割机、安装农机卫星导航系统、操作植保无人机等。现在,他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农机能手、种粮大户,并带领村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一起走上致富之路。
故事三小林毕业于某旅游职校,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让她从一个拘谨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落落大方的优秀导游。深受游客欢迎的她,现在年薪逾10万元,家里的小土房也改建成了三层楼的大房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1-06-11更新 | 5374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陕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来源:中国通信院、中商产业研究院2021年4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

材料二   “乡村兴则国家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之间信息流动缓慢,乡村发展受信息闭塞、教育滞后等因素影响较大。通过数字乡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居民可以便捷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变革和发展经验,为“人的现代化”创造基础。数字乡村建设有力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以乡村服务为重点,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农村居民提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数字乡村逐步扩大了在农村社会治理、农村养老、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等领域的应用,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为实现“自治、共治、他治、民治、智治”提供助力,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变革。数字乡村将为农产品市场提供一个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24小时市场”。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无人农场进入大众视野,电商成为各地农户破解生鲜农产品“卖难”的重要方式。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数字技术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通过新的生产力要素嵌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促进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乡村”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通过“数字乡村”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1-2020年我国高速套路里程变化图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材料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发展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立体交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1-06-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汤阴县五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定位联合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但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扩大有效投资作出部署,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有效投资离不开资金支持,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亿元,比去年多224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加快5G、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新基建投资约为1.78万亿元,整个十四五”时期投资约为10.53万亿元。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2021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大力提升城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加大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力度川藏铁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一批大项目的建设积极有效推进。这些举措将会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扩大有效投资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1-05-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