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2024·北京海淀·二模
1 . 榫卯之间,飞檐之下,有根脉,有乡愁,更有生活。走进山西高平,游客会看到“一部活着的历史”:金代戏台、元代民居、明清古村落……在这里,古建筑不是“不可移动的化石”,而是“活”在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人们爱古建、护古建,在榫卯间搭建自己的生活。“和古建共存”的生活方式让这座城市的魅力氤氲在四合院的炊烟中,荡漾在飞梁斗拱的点画里。“和古建共存”的生活方式(     
①说明不同地域文化的融通,可以丰富精神文化供给
②让历史和现实连接,体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铸民族之魂文化
④跨越时空对话,让人们享受栖居在“历史”中的生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01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三模)政治试题
2 . 在“永乐宫”,穿越700多年时空的永乐宫壁画,跃然眼前、可触可感;在“数字藏经洞”,感受穿越时空的敦煌文化;在“全景故宫”,“云游”紫禁城万千宫阙;在“文物多宝阁”,用指尖360度“触摸”文物……一个个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案例,为我们感受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科技赋能(     
①让文化遗产历久弥新,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②赋予文化遗产新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③让文化遗产便捷共享,提升文物价值                    
④让文化遗产贴近大众,展现文物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3更新 | 25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山东专版)03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3 .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长江承载的是民族发展大计。2023年8月3日至 5日,由长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新时代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践探索与展望”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举办,会议就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难点问题、挖掘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等形成共识。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要(     
①立足长江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②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重点挖掘经济价值
③挖掘和弘扬长江文化内涵,提高长江文化“走出去”水平
④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023年4月24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一系列文化遗产合作项目相继实施。从中国文物赴日举办“三国志”展,到故宫博物院与巴基斯坦共同主办的“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亮相紫禁城……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中,文物展览讲述着(     

①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②各国人民在平等交流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③各民族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规律

④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以43个非遗项目领跑世界。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采茶、制茶和饮茶。公元8世纪后期,陆羽写就《茶经》,这是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茶叶知识及实践的专著。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紫笋茶、恩施玉露、都匀毛尖、漳平水仙、君山银针等这些好听的词语都是茶的名字。

从技艺方面来说,各地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满足着民众的多种需求。

从文化习俗看,饮茶和品茶贯穿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如客人来访要上茶,新婚夫妇在婚礼上要给双方父母奉茶,茶友之间品茶、斗茶等等。这些丰富的习俗增进了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增强了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1)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的意义。
(2)茶习俗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   一片神奇的叶子,铺就乡村振兴路。

某市是全国重点茶产区,现有茶园超1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212亿元。该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把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作为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解题式。

◆文化赋魂茶旅融合入佳境

该市某地立足万亩茶园资源,将茶文化、乡村旅游、茶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主题公园建设,探索出一条集生态观光、专项体验、宜居康养、健康运动、研学休闲为一体的山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全市大力推进茶文化的深度开发和茶旅融合发展,实现从“卖茶叶”向“卖风景”的转变。

◆产业赋能集群效应显活力

该市按照“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企业化、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用地、用电、税收优惠的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对重点茶企开展“一对一帮扶”,鼓励支持有潜力的小企业做大做强。

◆科技赋力助推当地茶飘香

建成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系统,全面摸清茶园情况;开展茶产业物联网智慧茶园建设,已基本实现对2家重点龙头加工厂、3000多亩茶园的可视化和生产智能化管理;建数字化白茶智慧茶窖,实现智能专业化的生态仓储管理……提升了茶园管理水平,也提高了茶叶品质,让茶农不再为病虫害提心吊胆,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3)运用所学《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做到“三茶”统筹,实现乡村振兴的。
6 . 蜡染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印染手工艺。如今。采用蜡染工艺的服饰已经走上了伦敦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周的舞台。近年来,贵州丹寨县利用蜡染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手工业、文创和演艺产业,带动了脱贫增收。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②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③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在于产业的发展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实现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5更新 | 111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三模统考(5月)政治试题
7 .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需要(     
①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时代价值
②传承历史文脉,以发展为主,保护为辅
③守正创新,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④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长城、黄河、大运河、长征涵盖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长城是民族的脊梁,黄河是民族的魂魄,大运河凝注了中国三千年的兴衰史,长征则是新中国兴旺发达、民族复兴的精神履历和源头。国家明确提出,要建设长城、黄河、大运河、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1月,我国又正式启动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有利于(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②赋予中华文化全新内涵,推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
③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④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0年12月8日晚,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一届执行理事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四项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选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分别是福建省福清天宝陂、陕西省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浙江省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广东省佛山桑园围。至此,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23项。我国四项水利工程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①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④说明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14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卷)第二辑卷4
10 . 2021年11月26日下午,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江苏省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省潦河灌区、西藏自治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3个工程申报成功!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成功(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为当地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③是我国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重要贡献
④有利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4更新 | 868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卷)第二辑卷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