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相关遗产的重要知识和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为鼓励和支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挥示范作用,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贵州实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对《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此举有利于(     
①坚持古为今用,在全面继承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
②立足省情实际,赋予贵州地方文化新形式新内涵
③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展示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④坚定文化自信,夯实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4年2月7日晚,提线木偶戏、南音、高甲戏等多个来自中国福建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集中展演。数百名当地民众驻足观看,一些人亲自动手体验安溪竹藤编和木偶头雕刻,感受中国春节文化。除泉州非遗展演外,还将举办浙江婺剧演出、除夕夜嘉年华、新春音乐会等丰富活动。材料表明(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要加强遗产保护
②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承担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在实践中增强对彼此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 在“永乐宫”,穿越700多年时空的永乐宫壁画,跃然眼前、可触可感;在“数字藏经洞”,感受穿越时空的敦煌文化;在“全景故宫”,“云游”紫禁城万千宫阙;在“文物多宝阁”,用指尖360度“触摸”文物……一个个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案例,为我们感受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科技赋能(     
①让文化遗产历久弥新,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②赋予文化遗产新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③让文化遗产便捷共享,提升文物价值                    
④让文化遗产贴近大众,展现文物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3更新 | 25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贵州专版)03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始建于元末明初的S村,曾因雕版印刷业而盛极一时。从空中俯瞰,一栋栋老屋相连,犹如一柄打开的巨型折扇。近年来,该村深入挖掘历史,再现雕版印刷过程,呈现当年生产生活状况,每逢旅游旺季都有展示古时生活场景的活动,成为不少人旅游观光的目的地。

当地某土木工程师用10年时间,寻访有故事的老屋,并对其进行修缮保护。一批喜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不断聚拢而来,由此发展起文旅民宿、文化沙龙等产业。2022年9月,当地公开招募古建筑认领保护人,进一步促进古建筑向展览陈列、艺术文创、特色民宿等方面转型。如今这些老屋经过专业修缮,融入文化元素,呈现多彩人文风情,焕发新光彩新生机。从整修老屋到修缮古村,从当地群众住得更舒适到现在共同参与旅游发展中增加收入,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老屋既要尽可能保留原址原貌以留住“筋骨肉”,又要挖掘好历史文化价值以传承“精气神”。


(1)老屋“活”起来,激活了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S村的做法对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启示。
(3)某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宣传力度,请你为其提供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20字以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数千年来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①让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国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②彰显了中国茶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旨在肯定中国茶文化对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贡献
④实现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习俗的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布置2022年春节期间“匠心传千古,天工开万物”主题学习活动。A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发现“工匠精神”不仅塑造出许多成就卓越的人才,也铸就了无数传世不朽的经典。该同学查阅的资料如下:

资料一

追溯过去——走进宋应星及《天工开物》

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选择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记载下来,著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他耕读持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福泽百姓。《天工开物》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篇,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资料二

立足当下——致敬《天工开物》

《典籍里的中国》综合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天工开物》的“故事讲述场”,讲述了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展现了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新国风节目《天工开万物》在《天工开物》18个门类里,选择了瓷器、金器和织染予以呈现,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用“引领畅游”的方式对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进行了艺术创作和现代化表达,为观众展现了一段300年前关乎大国工匠的高光时刻。
资料三

展望未来——期待《天工开万物》

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及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在现代工业条件下,每一个产品的开发,每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道工艺的更新,都需要有工匠的创新技艺参与其中。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在工匠精神激励下,千千万万劳动者正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以自己的拼搏付出、奋发进取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天工开物》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
(2)《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有“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运用所学价值观的知识,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3)“匠心传千古,天工开万物!”请你就此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不超过20字。(题中已经出现的语句不得作为宣传标语)
2022-04-19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政治试题(七)
7 .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走红,文物修复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被公众熟悉和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文物,很多历经岁月摧残或人为破坏的文物必须得到定期维护和修复。有人说,修复文物就是呵护历史,这是因为(     
①历史文化需要通过文物等载体呈现出来
②借助文物可以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③通过文物修复能为文化作品注入时代内涵
④文物是当时人们文化素养的体现和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8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政治试题(九)
8 . 2021年6月12日前后,各地围绕我国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文物映耀百年征程”,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展示宣传主题与口号海报,加强媒体融合传播,展现文物工作新成就新风貌。举办上述活动有利于(   
①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文物保护共识      
②弘扬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③传承中华文明,助力建设文化强国      
④聚焦文物惠民,提高科技文化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场正在此间进行的考古发掘,再次令热搜为之沸腾。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青铜神树、精美牙雕残件。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此次考古发掘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把原先的田野考古发掘变为了实验室考古发掘,相当于把整个发掘现场搬进了实验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举例道,“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内,通过电子显微镜、三维激光扫描和三维摄影建模等,就可以不间断地发掘、发现、记录那些细小的遗存现象。”第一次将3D打印技术用在对刚出土的青铜器的保护上,可以有效避免可能对青铜器带来的损坏。这种创新型应用,值得点赞。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2020年6月23日,随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在研制过程中,北斗团队设计了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采取单一轨道星座构型不同的、独树一帜的“中国方案”-“混合式”星座,为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范式,使我国掌握了星间链路、有源定位、短报文通信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科技。多年来,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广大科技人员集智攻关,首获占“频”之胜、攻克无“钟”之困、消除缺“芯”之忧、破解布“站”之难,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此次三星堆考古发掘活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在北斗系统研制中取得成功。
(3)请你就如何在青年学生中弘扬北斗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1-06-04更新 | 50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2021届新高考联盟高三信息质量监测 文综政治试题(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结。

材料一   牛经常出现在一些画作和诗词中。唐朝韩滉创作的《五牛图》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缩影,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流落海外,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得以重归故土,并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977年,《五牛图》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由孙承枝先生主持修复。如今,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对《五牛图》进行了立体化呈现,穿上铜雕外衣的五头牛走下画卷,走出深宫,作为国礼走向世界,将“五福临门”的好兆头带给千家万户。

材料二   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深深镌刻着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鲜明印记。北斗人,就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拓荒牛”。自1994年北斗一号立项以来,一代代北斗人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经过夜以继日地科研攻关,无数次外场测试试验,面对一个个问题,不断提出新想法,再验证,再推翻,一点点向前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打破了技术垄断和西方封锁,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面对西方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北斗人常说,“‘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


(1)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北斗人是如何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拓荒牛”的。
(3)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结,牛经常出现在一些画作和诗词中。请你写出两条体现“三牛精神”的诗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