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凝结着厚重的民族精神,哺育了中华文明。但历史上黄河一直水患频繁,仅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就有千余次。长期以来,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乱垦,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防风固沙能力减弱,水土流失严重,不仅使当地人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制约了当场经济发展,也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沿黄九省区缺水争水问题突出,工业和生活废水对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也严重制约着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经过长期、充分的调研,中央作出了“推动黄河流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

黄河横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青藏高原、荒漠戈壁、黄土高原以及严重缺水的华北平原,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从黄河生态系统这一有机整体出发,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分类施策。黄河上游针对荒漠化严重这一突出问题,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禁止乱砍滥伐乱垦;中游针对水土流失这一突出问题,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将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下游针对土地盐碱化、断流、地上河等问题,改良灌溉方式和种植技术,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加固两岸大堤。沿黄九省区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坚决打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攻坚战,同时也要解决好人民对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2)运用一个哲学原理,简要谈谈如何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2020-03-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物话题是节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而“博物馆里过大年”又成为2019年春节的新年俗。但对于大多数博物馆来说,遇到的却是“成长的烦恼”。博物馆的供给和服务远不能达到社会需求,千篇一律、人满为患,影响观展体验、精神享受;有些博物馆没有坚守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出现过度商业化、泛娱乐化倾向;博物馆专业化的管理者和技术人才短缺成为影响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

材料二:博物馆如何由“火起来”向“活起来”转变?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做法值得借鉴。《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已经成为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的炫丽舞台。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怎样解决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2)怎样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走进校园,使文物“活”起来,请提出两条建议。
2020-09-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是我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的决战之年。我国扶贫开发坚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5 .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

坚持精准扶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重点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实行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思路的正确性。
2020-11-14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六县(市/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漳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材料二:2019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红军战士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而今,类似“老摔倒在路上,你扶不扶”这样一些问题折射出当今社会上一些人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为实现道德崛起,某地通过多种形式弘扬长征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中小学校举行长征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弘扬长征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0-09-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2021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这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在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党和政府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从而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8 . 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习近平指出,“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挨骂”就是在话语权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和治理的势头都不错,但在世界上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究其原因,缺乏话语权是很关键的因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话语要为国际所认可,就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融通,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上的主流话语加以借鉴改造,即话语上的“借船出海”。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能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对于人类文明共识的东西,我们另起炉灶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1)根据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争取国际话语权为什么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2)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
(3)请就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两条建议。
2018-11-1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2018年,某乡镇拥有90025名农业人口,贫困状况十分严重,贫困发生率为6%,是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艰中之艰”。当前国家考核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贫困发生率,其计算公式是:

贫困发生率=贫困人数(人)+统计人数(人)×100%。

材料二: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1)2020年要完成贫困发生率低于国家2%的标准,该地区至少比2018年要减少多少贫困人口?谈谈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有何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2020-11-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H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建立扶贫大数据信息库,实行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发生。


结合材料,分析H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是如何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解决问题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