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这档耗时两年制作的诚意之作,号召九大最具分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每家甄选出3件镇馆之宝亮相。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由明星演员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国家宝藏》从博物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以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即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国家宝藏》之所以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大量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极大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与传统的文化科普节目不同,《国家宝藏》不是简单地介绍文物,而是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这让节目更加打动人心。

《国家宝藏》成功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要选对了表现方式,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同样可以传达传统文化之美,感悟传承文化的自豪。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2018-11-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这档耗时两年制作的诚意之作,号召九大最具分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每家甄远出3件镇馆之宝亮相。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由明星演员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国家宝藏》从博物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以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即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亮、纪录的气质,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国家宝藏》之所以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大量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极大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与传统的文化科普节目不同,《国家宝藏》不是简单地介绍文物,而是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发,这让节目更加打动人心。
《国家宝藏》成功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要远对了表现方式,在这个快速送代的时代同样可以传达传统文化之美,感悟传承文化的自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宝藏》的成功对于树立人们的文化自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可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载有城市文脉的传统建筑被一个个推倒,现代高楼大厦缍次梯比;城市管理者过分重硬件建设、轻公共服务,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割裂了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城市变得千城一面,城市特色逐渐消亡。说到底,这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迷失,是城市发展思路的偏差。城市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但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城市的内在文化肌理,多一些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保留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文脉的延续性,让因地制宜成功遵循,让千姿百态成为追求。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延续城市文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我们在推动城市发展中应有的思路。
(3)某市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主题拟开展宣传活动。请结合材料,为该活动拟定两条活动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文字精炼、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4 . 材料一   “状元笔记”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它就像一幅存在已久的图画,每年都会被人为地增添一些笔墨。2017年高考结束后,在网络平台上,“状元笔记”“学霸笔记”再度成为热卖商品,一路走红。
“状元笔记”迎合了部分考生和家长“走捷径”的心态,迎合了家长们的成功焦虑,本质上是一种虚假繁荣的“状元经济”。高考状元承载着普通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认同以及向上流动的心理期望,与高考状元相关的商品因而具有一定的符号属性,成为一些学生和家长追捧的对象。
材料二   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元笔记”,消费者要清醒地看待,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鱼龙混杂,很容易上当受骗,一旦被骗,不仅会造成物质损失,而且也会带来精神伤害。另一方面,即便“状元笔记”是真的,但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都有自己的特性,笔记只能是一种参考和借鉴,“学霸”的学习方法很难模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不能完全“押宝”寄希望于“状元笔记”“学霸笔记”,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状元笔记”热销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阐释消费者要理性对待“状元笔记”的理由。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用两个成语或一句古诗中的名句说明你是如何走好自己的高考之路的。
2018-03-2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5 . 材料一 20043月召开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关专家提出,中部崛起要创造新的模式,应面向内陆型,内需型发展。中部的汽车业、制造业、新农业具有绝对优势。中部的改革要有更大的魄力,推行新型的的所有制企业,推进城镇城市化发展,力促新型农业规模化,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和资源的集约型发展。

材料二 20099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会议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

材料三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提出:中部地区存在产业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相对于沿海省区,中部六省的企业国有化程度比较高,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这是不小的短板,因此要推进体制改革。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中部崛起”发展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
(2)“中部崛起”是继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之后的第四轮冲击波,说明“中部崛起”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谈一谈政府为促进中部崛起以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应如何作为?
2016-11-18更新 | 9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六校201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综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考验着国家的治理智慧。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许多城市缺乏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有的虽有规划但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往往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导致“今天建,明天拆”的乱象层出不穷,城市建设盲目扩延占用大量耕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各种城市病日益严重。

材料二: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可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载有城市文脉的建筑被一个个推倒,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变得千城一面,城市特色逐渐消亡。城市管理者过分重“物的积累”、轻“人的发展”,重硬件建设、轻公共服务,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割裂了人与城之间的情感。说到底,这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迷失,是城市发展思路的偏差。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推动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城市的内在文化肌理,多一些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保留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文脉的延续性,让因地制宜成为遵循,让千姿百态成为追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城市病。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当前我们推动城市发展应有的思路。
(3)某市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主题拟开展宣传活动,请结合材料,为该活动拟定两条活动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文字精炼、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7 .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面临着监护人监护不力、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问题频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问题触目惊心、对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缺乏应有保护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提出了细化监护人监护职责、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加强监管防止沉迷、强化各方报告义务、强化学校“防线”向性侵和欺凌说不等具体要求,为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

材料二: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是有法必依的重要前提,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最近几年,低龄未成年人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建议修改刑法相关规定(现行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有刑事责任)的呼声不断高涨。同时,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出现明显变化: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伴随着法律进教材、法治进课堂等普法活动的不断展开,青少年儿童对法律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因此,片面的强调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认定不负有刑事责任的理由就显得不再充分。

今年10月刑法修正案提出,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将负有刑事责任。但需要强调的是,应当负刑事责任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且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相信修正案一经通过,这种个别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的做法,可以严厉制裁社会危害严重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安。这既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规定特定的情境下12—14周岁负有刑事责任。
(3)建设法治国家,人人有责。了解法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请就《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讲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求:措施建议具体,可操作易接受表述简洁明晰。)
2020-12-18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要切实拿出更多时间精力,集中力量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       
①狠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②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
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④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10-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龙州中学2020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地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脱贫致离不开产业支撑,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我国政府的精准脱贫战略(       
①把握了精准脱贫工作的主次方面,坚持了两点论        
②正确对待不同事物的矛盾,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抓住了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矛盾,坚持了重点论        
④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实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08-2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转段考试政治试题
10 . 贫困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战胜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

材料一:从2012年底至今,我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0.6%,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成绩的背后,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常年不懈的实干。

在脱贫政坚战中,从贫困农民到帮扶干部,从建筑工人到学校师生,从留守儿童到企业员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感受。他们见证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不懈奋斗,见证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变迁,见证了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的认识最深刻、感受最真切、情感最动人,对讲好脱贫政坚故事最有发言权。群众自己的创造也最鲜活最生动,最能得到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1)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实践中,大民群众既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必须瞄准最后的贫困堡垒,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要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拔穷根,对症下药治穷病;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两不愁三保障”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一项一项解决,一户一户攻坚;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每一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打好脱贫攻坚战针对性措施所依据的方法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