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学情监测生物试题
江苏 高三 开学考试 2024-04-07 7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热点聚焦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解冻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未发生改变
C.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2024-04-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学情监测生物试题
2. 下列有关食品宣传和传闻中,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评价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应关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B.无糖月饼不含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可放心大量食用
C.运动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D.鸡蛋加热过程中,因肽键断裂导致氨基酸结构发生改变
2024-04-0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学情监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颗粒,必需使用显微镜观察才能完成鉴定
B.临时装片中的新鲜叶片保持在0.3g/mL蔗糖溶液中,便于观察质壁分离
C.成熟西瓜中富含还原糖,是作为鉴定还原糖的好材料
D.稀释后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4. 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无水乙醇→确保滤液中色素含量高
B.研磨时加二氧化硅→保护色素,避免色素分解
C.滤纸条预先干燥处理→分离色素时,层析液快速扩散
D.滤液细线直、细、匀→防止色素氧化,色素带平整不重叠
2024-04-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学情监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如图是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a~c为细胞核的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细胞核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B.结构 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有利于染色体的分配
C.结构 b在细胞核内所占区域较大,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
D.大分子物质通过结构 c自由进出细胞核,完成信息传递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B.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时,既需要载体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
C.小肠上皮细胞肠腔侧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也可运载Na+,故其不具有特异性
D.葡萄糖从肠腔经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至少需穿越两层磷脂分子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图表示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位置排布。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
B.若蛋白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是某激素的受体
C.若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可能消耗ATP
D.若蛋白C具有催化功能,高温可通过破坏肽键影响其活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8. H2O2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如图曲线。与a比较,对b、c曲线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b可能是H2O2溶液的pH为酶的最适pH
B.b可能是底物量增加,酶量不变
C.c可能是底物量和酶量同时增加
D.c可能是反应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为细胞部分结构和相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A~E为细胞内结构,①~⑨为物质运输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LDL(低密度脂蛋白)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B.溶酶体是由内质网形成囊泡而产生的
C.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B→A→D→溶酶体
D.若将RNA聚合酶的抗体注射到体外培养细胞的E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减少
2021-09-12更新 | 165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届江苏百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
10.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应先通气后密闭
B.创可贴要求透气性好是为了促进好氧型细菌的繁殖
C.剧烈运动时,人体释放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D.牛奶包装盒鼓起是细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引起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完全不同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
C.环孢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D.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的存活率
2021-01-10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1月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2. 烟草表皮毛是由叶片表皮的多个细胞纵向排列组成的结构。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TIBA)处理烟草幼苗,与对照组相比,分布在表皮毛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蛋白(PIN) 少,且表皮毛长度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发挥作用的部位一定相同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
C.TIBA可能通过影响PIN分布而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D.实验组表皮毛长度短的原因是细胞中生长素浓度过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为研究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皂甙(SA)对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适宜环境下,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皂甙溶液对豚鼠乳头肌进行处理,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记录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幅度及时程的变化,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黄芪皂苷的作用效果与使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B.黄芪皂甙可能通过抑制钠离子的内流发挥作用
C.黄芪皂甙对豚鼠乳头肌膜蛋白的作用是可恢复的
D.40mg/L的黄芪皂甙对钾离子的外流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14. 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高于正常小鼠
B.图中只有软骨细胞中GH受体基因表达
C.生长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并作用于软骨细胞
D.口服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
2023-10-14更新 | 51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届江苏百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图表示O2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a点相比,b点时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
B.由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位于30℃和35℃之间
C.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氧浓度和温度
D.氧浓度为0时,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多选题 | 较易(0.85)
16. 高等植物体内光合产物以蔗糖形式从叶肉细胞经细胞外空间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进而被长距离运输,其过程如下图所示。研究还发现,随着蔗糖浓度的提高,筛管-伴胞复合体膜上的蔗糖-质子共运输载体(SU载体)减少,反之则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经 SU载体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蔗糖浓度能调节 SU载体的含量,体现了蔗糖的信息传递功能
C.SU载体与 H泵相伴存在,有利于蔗糖运输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
D.与野生型相比,SU功能缺陷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蔗糖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为研究IAA(生长素)对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过程的调节,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1组2组3组4组
实验处理授粉

未授粉

不涂抹IAA不涂抹IAA在子房上涂抹IAA在花柄上涂抹IAA
果实平均重量(g)4.105.30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1组番茄花发育成果实,其子房生长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发育中的种子
C.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IAA
D.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从花柄运输到子房
多选题 | 适中(0.65)
18.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产物B浓度高低变化对酶1活性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B.产物B与酶1变构位点的结合是可逆的
C.增加底物的浓度,可解除产物B对酶1活性的影响
D.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2022-02-02更新 | 37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19. 某公司利用ATP存在时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氧化发光的原理生产荧光检测仪,为节约荧光素酶的用量,该公司测定了使荧光素发光的荧光素酶溶液最佳浓度,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荧光素酶浓度(mg/L)

0

10

20

30

40

50

60

发光强度(×104RLU)

0

5.2

8.8

11.3

13.1

13.1

13.1

A.荧光素氧化发出荧光的过程属于放能反应
B.由表可知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即为 40mg/L
C.表中发光强度不再增大的原因之一是荧光素含量有限
D.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熟肉制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三、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C4植物玉米具有图 1所示的 CO2浓缩机制,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条件下比 C3植物水稻有更高的光合效率。科研人员成功地将玉米 C4途径关键酶 PEPC的基因导入水稻原种中,获得了高表达的转基因水稻,其光合速率显著提升。请分析回答:

(1)在玉米体内,光反应可以为图 1中 CO2浓缩过程提供的物质有_____,经浓缩后释放的 CO2在 Rubisco的催化下被固定成_____,进一步被还原生成糖类,该过程发生在_____中。
(2)为探究高光强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提升是否与 PEPC基因导入有关,研究人员在高光强下用 PEPC酶专一抑制剂 DCDP处理水稻叶片,并检测水稻的光合放氧速率,结果如图 2所 示。分析该实验中的自变 量是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另有研究团队用中国产超级杂交水稻恢复系 R29为材料培育转 PEPC基因水稻,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诱导产生图中愈伤组织,最好选用超级杂交水稻恢复系 R29的_____(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为材料。
a、成熟的花粉               b、成熟的花药               c、成熟的胚                     d、成熟的胚乳
②图中过程 II的目的是_____
③最初培育出的转基因水稻c遗传稳定性较差,解决的方法是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1. 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下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突触小体中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_,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转运载体”,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隙 “送回”突触小体内。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_______(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中_______(填“x”、“y” 或“z”)曲线表示,“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______

(3)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的________激素含量减少;吸食毒品后,表现出的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_______区兴奋性过高有关。研究发现,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多巴胺的敏感性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4)为探究多巴胺和可卡因联合使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利用某品系大鼠若干只进行相关实验,一组大鼠先注射多巴胺+溶剂M,1小时后再注射可卡因+溶剂N;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多巴胺+溶剂M。实验结果如下:

①比较两条曲线可知,多巴胺和可卡因联合使用时_________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②为使实验结论的得出更加严谨,科研人员补充了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一组大鼠先注射多巴胺+溶剂M,1小时后再注射_________;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22. 新冠肺炎(COVID-2019)是一种严重呼吸系统症状的高传染性疾病,严重时可致人死亡。该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RNA病毒)引起的,为探究如何更好的防治该病,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研究。
(1)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Cov(“非典”病毒)结构相似,都是营________生活的生物,侵染宿主细胞后,以_________为模板,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原料,合成并组装新的病毒,同时会引发机体发生特异性抗病毒的细胞免疫。
(2)2019-nCov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棘突蛋白S与人宿主细胞膜表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S蛋白分为2个亚基S1和S2,S2蛋白包括两个膜融合区HR1和HR2,HR1和HR2结合形成复合体6-HB,使病毒吸附并发生膜融合而进入宿主细胞中。
①科研人员比对SARS-Cov与2019-nCov S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两者HR1有8个氨基酸不同,HR2完全相同,说明以2019-nCov的RNA反转录时,以____________为原料形成的HR1基因发生了改变而导致的,HR2相对而言,更保守,不易发生变化。
②科研人员为研究HR1结构的改变,是否影响HR1和HR2的结合,从而改变其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设计人工合成了结构和HR1、HR2相同的HR1P、HR2P,探究两者的自我折叠,以及相互结合情况。利用圆二色光谱技术进行检测,如图所示:

注:圆二色谱技术是研究蛋白质构象变化的重要技术,主要进行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结合的研究。θ角的数值大小与物质的折叠率或物质之间的结合率成正相关;EK1为治疗SARS疾病时使用的融合抑制剂。
据图可知,与其他组相比,HR1P和HR2P的结合率______(选填“高”或“低”);且复合体表现出6-HB的特征,说明2019-nCov的感染机制与SARS-Cov相似,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③根据上图物质之间的结合情况,研究人员认为________和EK1可以作为融合抑制剂,当患者使用含此类物质药物后,能够竞争性结合_________,从而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
(3)根据上述研究,科研人员明确了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过程为:I.S1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II.S2亚单位的FP(融合蛋白)插入宿主细胞膜内;III.触发HR1和HR2结合形成6-HB复合体,从而与宿主细胞融合。请结合上述过程,分析融合抑制剂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时荧光RT-PCR可对该病检测,通过引物和探针与新冠病毒核酸特异性的 RNA 区域高度匹配,一旦检测到,即可判断为阳性。该做法包括使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RNA,使用反转试剂盒得到__________,然后进行荧光定量PCR。
(5)对于该病的治疗,疫苗的研发也是一大应用前景,如果将HR1或HR2作为疫苗原料,HR2更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3. 正常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体温异常时,不仅破坏内环境稳态,甚至会丧失生命。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首先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为__________免疫,在此免疫过程中,__________细胞会分泌淋巴因子即炎症物质,该炎症物质可刺激感觉神经元末梢上的__________,使其通道呈__________(填“关闭”或“开放”)状态。此时,Na+和Ca2+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细胞内外的Na+和Ca2+比值增加,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现象,导致体温失衡。
(2)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人体体温调节是__________综合调节的结果。在位于__________(填某种器官名)中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能使人体体温保持稳态。但在极端天气影响下,人体会出现失温症,这是热量流失__________(填“<”或“>”)热量补给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小于35.0℃,出现的病理生理反应,造成失温症的原因有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研究人员以“中苜2号”“草原3号”等6种豆科牧草的不同外植体为实验材料,探讨基因型、外植体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其愈伤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表一、表二)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有关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

剂浓度/mg·L1

愈伤组织诱导率%

2,4-D

KT

中苜2号

草原3号

百脉根

红豆草

木樨

沙打旺

平均数

1.0

0.02

88.00

82.67

86.67

69.33

53.33

58.67

73.11

1.0

0.5

85.33

80.00

90.67

74.67

69.33

53.33

75.56

1.0

1.0

82.67

77.33

85.33

64.00

60.00

48.00

69.56

2.0

0.02

100.00

90.67

93.33

76.00

64.00

61.33

80.89

2.0

0.5

94.67

89.33

100.00

89.33

73.33

68.00

85.78

2.0

1.0

92.00

84.00

94.67

74.67

68.00

54.67

78.00

表二 不同种类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能力的比较

外植体

愈伤组织诱导率%

中苜2号

草原3号

百脉根

红豆草

木樨

沙打旺

平均数

幼根

80.00

76.00

89.33

57.33

70.67

53.33

71.11

下胚轴

96.00

92.00

97.33

84.00

72.00

65.33

84.44

子叶

78.67

81.33

86.67

85.33

64.00

60.00

76.00

94.67

93.33

96.00

80.00

69.33

62.67

82.67

叶片

84.00

74.67

81.33

64.00

56.00

54.67

69.11

——

(1) 将挑选好的饱满种子处理后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无菌苗,将供试材料无菌苗的幼根、子叶、胚轴、茎和叶片切段(条)接种到适宜培养基上,研究不同物种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培养一定天数后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诱导率=__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结果的严谨科学,实验时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
(2)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 2,4D浓度为________是供试豆科牧草愈伤组织诱导的较适浓度。就“中苜2号”“草原3号”而言,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KT最适浓度的范围在0.02-0.5 mg·L1之间。
(3) 从表二可以看出,不同基因型的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能力最强的应是________,从同一基因型来看,________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
(4) 从数据分析要求来看,表中“?”处应该添加____________
(5) 研究人员想继续研究不同外植体对体细胞胚分化的影响,可以采取的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热点聚焦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多选题
5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2
稳态与调节
3
生物技术与工程
4
生物学热点聚焦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蛋白质的结构及多样性单选
20.65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细胞中的无机盐  蛋白质的变性  糖类的种类及分布单选
30.6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单选
40.85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单选
50.65细胞核的结构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单选
60.65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单选
70.65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主动运输  蛋白质的变性单选
80.65酶的特性单选
90.6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综合单选
100.65有氧呼吸过程  无氧呼吸过程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单选
110.65免疫学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实验单选
120.85主动运输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单选
130.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单选
140.65激素调节的特点  动物激素的调节和应用单选
二、多选题
150.65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60.85主动运输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170.65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80.65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酶的特性
190.65ATP的功能及利用
三、非选择题
200.65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解答题
210.6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解答题
220.4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病毒(旧)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解答题
230.65体温调节  体液免疫解答题
240.6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