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20555918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做了如下实验: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表为某特定实验装置内,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测量数据表(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
       

温度(℃)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mg/h)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mg/h)

1.00

1.50

2.25

3.00

3.50


(1)图一中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 ,步骤E滴加的染色试剂是 ________ ,该实验可证明 ______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在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时,将五组长势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置于温度不同的密闭装置中,测得装置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速率如表中所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 _______ ,该实验进行前是否必须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_____ (填“是”或“否”)。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光照条件下,温度为 ________ ℃时,单位时间内天竺葵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温度为35℃时,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 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黑暗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逐渐 _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可见,适当降低夜间温度能增加温室大棚内农作物产量。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1】图为某生物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给图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
(2)步骤1把天竺葵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_
(3)步骤3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形成______
(4)步骤7的目的是使叶片内的溶解到酒精中______,使叶片变成 ______色。
(5)步骤6的目的是检测 ______的存在。
(6)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变成了 ______,未见光部分 ______
(7)实验结论: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022-12-26更新 | 53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2】探究光合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用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无叶绿体,因而呈白色)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步骤①中,给天竺葵遮光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一昼夜后,挤压塑料袋,把气体压入试管中,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______
(2)步骤④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用于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小烧杯不能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而是要隔水加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区形成了一组对照,其变量是____,结论______;a、c两区形成了一组对照,其变量是______,结论是______。步骤⑦中,叶片变成蓝色的部分是______区,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
2023-01-07更新 | 3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3】把等量的玉米植株的不同器官放在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把它们暴露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小时后,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容器器官光的颜色温度(℃)O2增加量(mL)
22120
绿2215
220

(1)分析可知,容器________中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快。实验中发现,容器壁上附着一些水珠,这些水珠的出现主要与叶片的________这一生理过程有关。       
(2)对比容器甲、乙可发现,________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容器丙中O2增加量为0mL,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是根细胞中没有________       
(3)将容器甲或乙中的叶片放在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向处理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发现叶片变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如图装置要探究玉米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欲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该怎样设置对照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26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