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生物学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实验一: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图中观察不到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
C.细胞核D.叶绿体

实验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研究发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外,有时还需要一些其他条件。下表是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


蚕豆种子

烟草种子

苋菜种子

见光条件下

97.1 %

98.5%

1.8%

不见光条件下

96.8%

2.4%

96.6%

请据表中数据回答:
(3)三种植物种子中,萌发与光照条件无关的是_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
为了全面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选取一株有白斑叶片和正常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提示: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请回答相关问题:

(4)实验前应先将这株牵牛花进行暗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上图所示方式处置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漂洗。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5)该实验能形成_____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6)从实验中可以看出,a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液变成了蓝色,这说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等糖类。a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a叶片的铝箔遮盖部分遇碘液不变蓝,对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7)c叶片白斑部分不变蓝,而其它绿色部分都变蓝,则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8)本实验中b叶片和d叶片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请你预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2024-02-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波及全球。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人感染2019-nCoV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1.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肺 炎的病原体。
2.若某种疫苗研制成功,要先进行动物实验才能进入临床实验。为了检验疫苗a对新冠肺炎
是否有预防作用,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得到部分数据如下:

(注:安慰剂无任何药理作用和致病作用,只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根据表格和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表格中A处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3)两组恒河猴数量、年龄、体型基本相同,且雌雄比例为1: 1,将适量且等量的新冠病毒接种到两组恒河猴的肺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疫苗a可以刺激恒河猴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由此引起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6只培养皿,先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分别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冷却后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子粒饱满、完好无损的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六等份,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放到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一次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装置ABCDEF
温度(℃)101520253035
发芽数量(粒)487482948475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只培养皿均不能密封,且不能使水没过种子,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
(3)为了找到发芽的最适温度(精确到1℃),应该在____________(填温度范围)之间补充几个相同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以上的实验并统计各组发芽数量。
(4)该兴趣小组又对普通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______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播种密度过大,作物的叶片互相遮光,从而影响____________的效率,造成作物的产量下降。
2024-03-0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某生物探究社团的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食物名称花生仁核桃仁
质量(克)0.50.5
水(毫升)5050
温度上升(℃)16.519.0
   
(1)实验中用到的花生仁和核桃仁是含_______(选填糖类”“脂肪蛋白质)较多的食物。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无机物。
(2)该探究实验是否需要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计的放置对实验结果是否准确非常重要。实验时,放置温度计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
(4)在锥形瓶外套上易拉罐的目的是__________
(5)虽然本实验不要求测定的精确性,但需用数值进行分析,因此在花生仁、核桃仁燃烧前要称重。除此以外,还要记录_____________,才能得到表中结果。
(6)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________(选填可靠不可靠),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________。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7)按照(6)的要求接着进行实验后,实验结果与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内地西藏班(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可以在高温燃烧的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生物体细胞内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某小组用教材中的燃烧法通过测定水温变化,探究了四种常见食物含能量的多少,然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差异。实验数据如下表,请解读数据回答问题。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g

20

20

20

水/mL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3

1.4

3.1

1.2


(1)从这个实验结果看,花生仁、黄豆和核桃仁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
(2)四种食物都能够燃烧,这是因为其中都含有______,燃烧后都留有的灰烬是______
(3)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需要设置______
(4)表中①应该为______g,这是因为______
(5)甲、乙烧瓶盛等量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操作者需根据实验原理交替捏紧、松开两个橡胶管。吸气时用______(填“左手”或“右手”)捏紧胶管,这时______(填“甲”或“乙”)瓶的液面可看见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最早变浑浊的是______(填“甲”或“乙”),说明______
6 . 猫头鹰昼伏夜出,大雁秋去春来,植物春华秋实……你可曾想过,他们是如何感知自然并顺时而为的?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阐述。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昼夜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生物体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生物节律。如人的体温周期波动、果蝇的羽化(从蛹到成虫)均表现为昼夜节律,鸟类的迁徙表现为年节律。
生物体内调控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从简单的细菌到植物、动物都有生物钟。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后来,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羽化节律的研究,分离得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per基因,这项成果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对于人体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通常一天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则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
可见,生物钟如钟表一般,可以精确地调控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等生理机能。生物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赋予了生物预见和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了解和顺应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物钟,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1)通过对含着草叶片开合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含羞草叶片开合______(填“有”或“无”)内在生物节律。
(2)据图可知,18:00~19:00是人体的______和体温最高的时间。
(3)根据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属于年节律的是______。
A.人体体温变化B.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C.北极黄鼠冬眠D.猫头鹰昼伏夜出
(4)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因此,遵循______(填“年”或“昼夜”)节律对维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至关重要。
(5)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将30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A组、B组,在两个相同条件的鼠笼中进行饲养。期间,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四周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试分析回答:
组别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秒)
第一次第二次
A90.2283.53
B32.4020.25
①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______]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②B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选择每组15只老鼠,而不是1只老鼠的原因是______
(6)健康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对生物钟的理解,请你写出一条健康生活的建议:______
2023-07-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酗酒是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为探究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浓度为1%、3%、5%、10%、15%、20%的酒精溶液。
②选取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若干只放置在适宜水温(15℃左右)的水槽中。
③观察并记录水蚤在清水中和在上述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的心率次数,经过多次实验,得到10秒内心跳次数的平均值(如下表):
酒精溶液浓度清水1%3%5%10%15%20%
10秒内跳动次数454035312118死亡
④做完实验后将水蚤放回原环境中。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变量是____,设置清水这组,主要是起_____作用;每组实验重复多次实验,是为了______
(3)分析该实验结果,水蚤的正常心率是_____次(10秒内),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国家新颁布的交通法规规定,酒后驾驶不仅扣12分还有其他处罚。为什么这么严格实施“禁酒令”呢?小明认为:酒后出现“走路摇晃不稳”现象,说明酒精麻醉了______,人的运动反应能力发生改变。
(5)小明的爸爸是多年的司机,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小明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表:
       
测定次数A不饮酒B饮一杯啤酒C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24.427.248.7
第二次25.529.253.0
第三次25.130.051.3
测量平均值2528.851
注:表中测量值为小明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___(填“大”或“小”),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_(填“快”或“慢”)。
(6)通过探究,你对驾车司机的忠告是______
2023-07-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左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ABC
种子数(粒)200200200
温度(℃)25250
加入的液体土壤浸出液蒸馏水土壤浸出液
萌发数(粒)1861870

   

(1)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______,不利于萌发。
(2)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进行对照实验。
(3)表中A组的种子萌发率为__________
(4)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蒸馏水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5)为了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右上图所示。由此可知,图中_______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因为该液体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_
2022-06-21更新 | 1419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以探究影响口腔中淀粉消化的因素。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反应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结果

A组

馒头(切碎) +2毫升唾液,搅拌

8分钟

碘液

不变蓝

B组

馒头(整块) +2毫升唾液,搅拌

8分钟

碘液

变浅蓝

C组

馒头(切碎) + X ,搅拌

8分钟

碘液

变蓝


(1)表中的X应该为_________     
(2)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_两组。
(3)A组和B组对照,模拟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时,变量是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以探究“口腔中淀粉的消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反应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结果

A组

馒头(整块)+2毫升清水

8分钟

碘液

变蓝

B组

馒头(切碎)+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不变蓝

C组

馒头(整块)+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变浅蓝

D组

馒头(切碎)+       X

8分钟

碘液

变蓝

(1)表中的“X”应该为____。表中所设计的各组实验,没有必要的一组是____
(2)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应选择哪两组编号?____
(3)B组和C组对照,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时,变量是____
(4)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条件,同时利于缩短反应时间,设计的各组实验应在____℃的水浴中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