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大棚种植樱桃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图一中A、B、C表示植物三大生理活动;图二表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图三表示密闭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樱桃树的坐果率,增加产量。自盛花初期开始,农民除喷施适量含硼的液体肥料外,同时还应该采取_____等措施。(答出一条措施即可)
(2)图二,a点时叶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
(3)图三,一天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间点是_____(用曲线上的字母表示)。
(4)农民在甲、乙、丙三个温室中分别移栽了数量相同、生长状况相同的樱桃幼苗,温室条件情况如表(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条件

温度

20℃

20℃

20℃(白天)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①甲、乙对照,可探究_____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乙保持恒温,丙降低夜间温度,发现丙内幼苗比乙内的长势好。结合图一,主要原因是植物的[   _____作用减弱。
2024-05-3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徐州卷)-生物
2 . 家蚕起源于中国,其吐丝结茧为丝绸生产提供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图1是喂正常桑叶和湿桑叶对家蚕影响的折线图,图2是两种不同食性家蚕的遗传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食桑叶的家蚕都处在发育的_____时期。分析图1可知,该阶段的家蚕取食湿桑叶后蛋白酶活性_____,会影响对桑叶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出现发育延缓、体重下降等现象。
(2)家蚕的寡食性(专以桑叶为食)和广食性(可食用多种植物)是一对_____性状。为获得广食的家蚕,研究人员将寡食性家蚕与广食性家蚕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_____是隐性性状。若用E、e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则子二代中的寡食性家蚕的基因组成为_____
2024-05-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县区联考九年级中考二模地生试题
3 . 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理论上可以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是_____型蝗虫。
(2)分析乙图中实验数据推测,除体色因素外,群居型蝗虫可能还有其它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科学家研究进一步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不同挥发性物质的量存在差异(丙图)。其中差异最显著的物质是_____(填“a”或“b”或“c”或“d”)。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如群居型蝗虫释放的该物质确实能有效降低其被大山雀捕食率,则这种行为从获得的方式看属于_____
(3)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表中两组实验,选取不同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笼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组别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蝗虫

群居型蝗虫(自然状态)

群居型蝗虫(去除苯乙腈)

蝗虫数量

50只

50只

饥饿处理的大山雀

10只

10只

①本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填物质名称)的有无。
②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
2024-05-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小华对妈妈买来的鲫鱼和龙虾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请结合小华的观察研究回答问题。

(1)龙虾和鲫鱼都生活在水中,小华发现它们都还用鳃呼吸。龙虾属于鱼类吗?___________。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为了说明鲫鱼鳃脱离水和在水中状态不同,小华做了如下模拟实验:
I:手指并拢(如图甲),掌心紧贴桌面白纸,用铅笔沿手画出轮廓线。
Ⅱ:5个手指分开(如图乙),掌心紧贴桌面白纸,用铅笔沿手画出轮廓线。
①图___________模拟的是鱼在水中鱼鳃的状态,手指模拟了图丙鱼鳃中____________(填序号)所示结构。
②鲫鱼离开水会很快死亡,这是因为:鳃丝离开水后粘连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___________,导致鱼缺氧死亡。
2024-05-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在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海水稻”的育种和试种不断取得成功,解决了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不能种植农作物的问题,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增加了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稻的根能从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吸水的原理是:细胞液浓度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2)水稻籽粒中富含的淀粉是通过_____ 作用合成的,该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水稻叶肉细胞的_____(填细胞内的结构名称)。
(3)在海水稻的育种过程中,某科研人员选取两种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盐浓度为 0 的一组实验起到_____作用。
②A、B 两种不同品种的水稻相比,_____品种水稻的耐盐性较强。
2023-06-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6 . 人们的酿酒、面包制作都会用到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请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在结构上因为没有____________,所以,必须要从外界吸收有机物(如葡萄糖)来营养自己。酿酒是利用酵母菌在________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是利用酵母菌在__________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原理。
(2)为探究问题(1)中涉及的原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①从图中甲、乙两组实验现象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甲组实验还应该进一步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一种在酸性条件下能与酒精反应生成绿色的试剂)来检测有无_________的生成。
②图中缺乏了对照实验的设计,可以对应设计除葡萄糖溶液中__________外,其它方面都相同的两组装置来作为对照实验。
2023-05-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2019年底新冠肺炎开始流行,后来肆虐全球。人类在与瘟疫的长期抗争中,免疫力变的越来越强,许多科学家为此作出了不朽贡献,如“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请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回顾三年抗疫,全国95%的人都多次接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属于___, 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相当于___,疫苗接种到人体,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由淋巴细胞产生___,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____
(2)炭疽病是一种传染病,1881年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对象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

每组25只健康绵羊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乙组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患炭疽病全部死亡


①本实验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_作用。两组参与实验的绵羊,在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_________
②本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
2023-05-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番茄是我市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蔬之一,如图一中甲~丙是番茄不同时期的相关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番茄开花后,由甲中雌蕊的③__________发育为果实,为提高产量,人们在大棚中饲养一定量的熊蜂,可以帮助进行___________
(2)当切开丙时,发现里面有很多种子,说明乙的结构中有多个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发现,温室大棚栽培番茄过程中,用LED灯人工补光可弥补自然光照不足,红光和蓝光都影响番茄的光合作用。为探究补光是否增产以及补光时合理的红蓝光比例,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本实验中,对照组番茄的处理是___________
②补光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选株取样收集成熟果实,测定果实鲜重。据图可知,a、b、c三组果实鲜重__________对照组,说明补光能够增产;__________组补光处理对提高番茄产量的效果最佳。
9 . 巨峰葡萄酸甜多汁,是大众喜爱的水果,在我市广泛种植。某校学习小组对巨峰葡萄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在植物的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巨峰葡萄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
(2)巨峰葡萄采摘后,为了寻找最适宜的保鲜包装方法,学习小组成员探究了不同包装方式对葡萄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如图1。

葡萄在储存过程中有一个呼吸高峰,________包装情况下,呼吸高峰到来的最早。如果在优先考虑推迟呼吸高峰的基础上,再降低呼吸强度,则________包装最有利于葡萄保鲜。
(3)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伴随着热量的释放。学习小组成员选取等质量的巨峰葡萄、菠菜叶、藕和熟花生粒为材料,将它们分别放入保温瓶中,在相同的条件下连接温度传感器,统计48小时的温度变化,结果如图2。

①学习小组成员得出如下结论:Ⅰ.________进行呼吸作用;Ⅱ.不同的器官,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
②有同学认为结论Ⅱ的提出不够严谨,如何完善实验设计才能使结论Ⅱ更合理呢?请你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2022-10-3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为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四个生态瓶中,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设计最合理、最科学的是______
(2)正常情况下,生态瓶中小鱼死亡最快的是______
(3)①②形成对照,探究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______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哪两组形成对照?______
(5)由图中信息可知,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各种生物成分及______
2021-11-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联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监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