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8 道试题
1 . 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要吸入二氧化碳
B.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释放二氧化碳
C.都要吸入氧气
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2024-05-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有规划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可大幅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植物是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B.多使用化石燃料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C.碳中和离不开植物的光合作用
D.碳中和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2024-05-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  )
A.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B.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D.引起温室效应
2024-05-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蛇与猫头鹰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若此食物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3)图二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它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制造了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是______
(5)下列措施中,与我国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多选)。
A.开发新能源汽车B.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C.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D.建立国家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05-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       
A.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B.参与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C.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024-05-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月会考模拟生物试题
6 . 如图一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生理活动,甲、乙、丙、丁均表示物质,图二表示其部分活动原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若此生理活动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则甲代表____、乙代表____
(2)图一中若此生理活动表示叶片的呼吸作用,则丙代表____,进行此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图二中所示细胞内的结构____(填字母)。
(3)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____的效率。贮藏粮食时要保持干燥、低温是为了降低____的强度。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可以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平衡。
2024-05-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 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 6三区三线,深入实施河 湖长制、林长制,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6六大行动,加快从 6绿起来,向 6美起来,转 变。”
资料一 : 广东省积极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和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州 。 南岭国家公园动植物资源   丰富,素有“物种宝库”之称,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黄腹角维、南方红豆杉等。 丹霞山国家公园建设了野生生物红外相机与视频智能监测系统,用来监测野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
资料二 :广东省完善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使广州、深州和肇庆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稳居全国区域碳市场首位。
请回答:
(1)资料一 中 ,南岭国家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__________ 多样性 , 其实质是 ______________ 多样性 。黄腹角维属于鸟类 , 身体呈 ______________ 型 ,前肢特化成______________, 有 ______________ 辅助肺呼吸。
(2)资料一 中 ,丹霞山国家公园监测野生动物的研究方法属于 ____________ 法 。丹霞山中的梧桐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3)资料二中 ,“碳排放”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此气体主要被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_______作用所吸收 , 进行该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____________
(4)“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 。在实际生活中 , 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5-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八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中科院团队全球首次实现了在实验室反应器中人工合成淀粉,完成光能一电能一化学能的人工转化。人工合成淀粉的合成速率是玉米植株的8.5倍,太阳能利用率是玉米植株的3.5倍,有望实现淀粉生产模式从农业向工业的突破。下图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工作模式图(假设酶系统一直处在最优状态),请据图回答。

(1)该系统是模仿植物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而设计的,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___________的相对平衡。
(2)若光线强烈,电能充沛,可通过___________方法,提高糖类合成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3)系统产生的氧气可收集用于医疗救护,人体吸氧后,大量氧气运输至细胞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加快细胞的呼吸作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海洋不仅孕育着万千的生命,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资料一:日本政府从2023年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将含有氤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排入海中。根据计划,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
资料二: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饵料鱼类以浮游动物为食,大型鱼类捕食饵料鱼类,甲壳类动物主要捕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核污染物被排放到海洋中后,它们会进入海洋食物链的不同层次。
资料三2022年,全国海洋捕捞鱼类产量为950.85万吨,占全国水产捕捞总产量的70%以上。从捕捞种类来看,鱼类占海洋捕捞总量的67.5%,甲壳类动物占海洋捕捞总量的19.83%。
请回答:
(1)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把温度、海水、珊瑚虫等影响海洋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浮游植物属于___,它通过___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___中,养活了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并且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___平衡。
(3)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写出一条包含人在内的食物链:___。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后,我国周边海域以及内陆河流都会受到污染,因为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沿海水域被核污染水污染后,氤等放射性物质在生物体内富集最多的生物是___
(4)被污染的生态系统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能力有一定限度。对于日本排核污染水,我们应该持___(填“支持”“反对”或“中立”)态度。
2024-05-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2021年全国两会,“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2)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   ______,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______。此外植树造林还能涵养水源,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______增加了大气的湿度。
(3)“碳中和”作为一种新的环保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和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为响应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至少写出2条)。
2024-05-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