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14050
干锅茶树菇11004600790001206
炒芦笋304853032
(1)研究发现,细菌和真菌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特征,通常从菌落的 _____,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比较餐前取样的培养结果,菌落数最多的菜品名称是 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 _____(列出一种即可)。
(3)比较表中同一菜品餐前取样和餐后取样未食用组的数据,未食用组增加的菌落数可能来自 _____
(4)若该细菌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组认为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该传染病的传播,因为这样做相当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请列举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病从口入”的常见传染病名称:_____(列出一种即可)。
(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导致食物腐败的重要原因,为防止食物腐败可采取的方法有 _____(列出两种即可)。
2022-07-30更新 | 65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5 实验探究-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4期)
2 .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
25℃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十葡萄糖十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填装置序号);可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填装置序号)。
(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
(3)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所以常用来酿酒或制作馒头。
(4)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请分析线粒体数量增加,使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是
2017-09-14更新 | 307次组卷 | 8卷引用: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测试:专题九 生物技术
3 . 鲜花茎秆下切口若被细菌感染,会大大缩短其保鲜的时间。而研究表明,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否利用柚子皮的提取液来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呢?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组别玫瑰花培养液添加剂其他条件
A5枝1000毫升10毫升清水相同且适宜
B5枝1000毫升相同且适宜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       
(2)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每组不是选用1枝而是5枝玫瑰花外,还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________;为确保玫瑰花保鲜的时间不同仅由实验变量引起,实验所用玫瑰花的生长状况、品种、开花的时间都应________       
(3)两组相比,若________组玫瑰花保鲜的时间更长,则说明柚子皮的提取液可以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       
(4)除题目中提到的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鲜花保鲜的时间?请写出一种答案:________
4 . 在参观牛奶厂的学科实践活动中,小红了解了鲜牛奶的制作流程和营养成分,丰富了自己的相关知识。

     鲜牛奶制作流程图
(1)图中的“均质”处理,可将牛奶中的脂肪球变小,防止脂肪黏附和凝结。小红想到, 人体 ___________分泌的胆汁也能将脂肪乳化成微小的颗粒,以便更好地消化。“巴氏杀菌 或超高温灭菌”过程则可避免 ___________
(2)牛奶中富含多种营养,如表 1 所示,其中的 ___________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青少年应该多食用一些。因此小红设计了如下的早餐食谱,其中符合均衡膳食的一项是 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牛奶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 100ml

能量

261kJ

蛋白质

3.0g

脂肪

3.6g

碳水化合物

4.5g

70mg

100mg


a.牛奶、烧饼、油条          b.牛奶、果汁、红烧肉          c.牛奶、花卷、蔬菜
(3)参观结束后,小红获赠了一袋牛奶。她想将牛奶制作成酸奶, 该过程应用到的生物技术称为 __________技术。
2020-09-30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2 食品安全相关问题-2022年中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同学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观察了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了萝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萝卜是十字花科植物。如图为其花的结构,经过传粉和_____作用后,_____(填图中序号)会发育成为果实,内有种子。
   
(2)萝卜的种子又称为莱菔子,古代医学典籍《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莱菔子中的药用成分黄酮具有抗氧化等作用。同学们对三个品种的萝卜种子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比较,得到如下结果:
萝卜种子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种子中黄酮含量(%)0.3750.3340.456
据表可知,为获得较高的黄酮含量,应选______的种子作为主要的入药品种。
(3)萝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变态根,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和膳食纤维。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角度分析,变态根中有机物是______而来的。同学们用萝卜根制作泡菜应用了______技术。
2019-06-27更新 | 1076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5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备战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市)
6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 、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 并在第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内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
2019-05-0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人教版)
7 . 制作甜米酒:先将米加热至七成熟,待冷却至30℃左右时,加少许水和定量的酒曲,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在米饭中央要挖一个小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小时即可。请你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发酵过程作简单分析:
(1)制作甜酒时,加入酒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甜米酒的工具要保持清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进行保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酿出的甜米酒有酒味,并且表面有一层泡沫,这说明已经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
2014-05-04更新 | 8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汝阳中学初二下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卷
8 . 为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将一个面包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按表中A、B、C三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ABC
实验处理烘干后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直接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直接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内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发霉不发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从A与B两组实验观察的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2)B与C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3)在整个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组。
(4)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食品。
2017-12-23更新 | 325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届中考生物综合检测:八年级(上)综合检测题
9 . 生物课上,某班同学纷纷展示了自己在家制作的米酒。同学们制作米酒使用的是同一种酒曲,原材料都是糯米,但是制成的米酒的味道和颜色都有所差别。究竞哪些因素会影响米酒的发酵过程呢?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提出了一些问题,设计如下实验并进行探究。
第一步:准备同品种同批次的糯米,同品牌同批次的酒曲(主要成分是霉菌和酵母菌),将糯米和酒曲各均分为四等份;准备同样的清洁容器和用具,在容器外壁上进行编号。
第二步:按照下表对各组进行处理,然后将容器盖好,置于相应的环境中。

编号

糯米处理

酒曲

加适量凉开水

环境温度

1号

浸泡24小时

添加一份酒曲

30℃

2号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添加一份酒曲

30℃

3号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添加一份酒曲

10℃

4号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不添加酒曲

×

30℃


第三步:定时观察并记录,3天后打开盖子,通过看、闻、尝的方式,对比哪个容器中的米酒做得最成功。
请你结合上述实验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共设置了3组对照实验,分别探究了影响米酒发酵的3个因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号容器。若所研究的变量是适宜的温度,则应将此容器和______号容器对照;若研究的变量是酒曲,则应将此容器和______号容器对照。
(2)该实验中,你认为最有可能成功制作出米酒的是哪一组,请写出理由:______
(3)实验中同学们发现,1号容器里散发出明显的酸臭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022-12-04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山西太原专用)- 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10 . 实验题
制作米酒生物课上,某班同学纷纷展示了自己在家制作的米酒。老师让明明同学展示并介绍了他制作米酒的过程。
实验器材:新鲜的糯米、甜酒曲、凉开水、三个同样的洁净玻璃瓶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糯米浸泡24小时后上锅蒸熟,用凉开水冲洗。
第二步:将糯米放至手感微热时,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瓶中,编号为1、2、3.
第三步:按照下表对各组进行处理,然后迅速盖好瓶盖,置于相应环境中。

编号

处理方法

环境

1

添加适量酒曲,搅拌均匀,添加适量凉开水

暖气片上方

2

添加适量酒曲,搅拌均匀,添加适量凉开水

冰箱冷藏室

3

不添加酒曲,搅拌均匀,添加适量凉开水

暖气片上方


第四步:定时观察,3天后打开瓶盖,通过看、闻等方式,初步判断瓶中是否酿出了美味的米酒。
请你结合明明的实验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酿制酒酿需要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实验中_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_号对照,可探究温度对米酒发酵过程的影响。
(2)3号瓶中未加酒曲,为什么也要“搅拌均匀”?___________
(3)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冲洗时为什么使用的是“凉开水”,而不是“凉水”?___________
(5)你认为这三个玻璃瓶中,盛有美味米酒的是___________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022-08-2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帮课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