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早至中期,同姓公卿逐渐增多,异姓公卿逐渐减少;西周中至末期,同姓公卿逐渐减少,异姓公卿逐渐增多。西周各时期政权建构的变化说明
A.血缘纽带日益强化B.集权趋势有所加强
C.统治力量逐渐下降D.多元治理模式形成
2 . 商朝中期以前,兄弟之名先后骈列,并无上下贵贱之别。但到了商朝晚期,有“少子辛,辛母正后,故立辛为嗣”的记载。(见《史记·殷本纪》)这种变化可说明
A.“家天下”局面形成B.外戚势力开始萌发
C.嫡长子继承制确立D.父死子继成为定制
3 . 王国维先生认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结合所学,下列选项对王国维先生观点解读最合理的是
A.西周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B.西周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C.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D.西周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曾国贵族曾公求墓葬出土编钟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咸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据此可知
A.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B.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
C.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D.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钱穆认为:“春秋时代,实可说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发展到一种极优美、极高尚、极雅致的时代”。这表现在
A.礼乐政治具有的审美意义B.孔子教育的政治功利化倾向
C.以民间歌谣表达利益诉求D.诸子百家极力宣传古典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被周天子任命为东部国家的“伯”。在先秦“伯”与“霸”相通,本义是兄长。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诸侯之父,那么“霸”就是诸侯之长。材料反映出
A.周王的权力得到加强B.宗法分封秩序进一步强化
C.礼治的内核依然存在D.周天子的统治彻底瓦解
2020-06-20更新 | 65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适应性练习(二)历史试题
7 . 周武王“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即纣之子武庚)治殷”,周成王封幼弟叔虞于唐地,派遣要员同往治理。这说明
A.中央集权官僚制深入地方封国B.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必要条件
C.周天子可干预诸侯国内部事务D.各诸侯的权力存在等级差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
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2020-06-19更新 | 99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北宋著名的学者张载说:“宗法不立,既死遂族散,其家不传。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或问朝廷何所益?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此语意在强调,实行新的“宗法制”是
A.稳定社会秩序的有效途径B.宋代士大夫坚守的行为准则
C.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手段D.实施于世的“经世致用”之学
2020-06-1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0届高中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西周初年,随土地扩大,姬姓诸侯鲁、燕的封地分别由河南鲁山、河南郾城移至山东曲阜、河北蓟县,姜姓诸侯齐的封地由河南南阳移至山东临淄。这一调整
A.弱化了宗法血缘关系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形成
C.扩大了华夏文明影响D.适应了政治中心的东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