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所有的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多面体叫做拟柱体,其中平行的两个面叫底面,其它面叫侧面,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高,经过高的中点且平行于两个底面的截面叫中截面.似柱体的体积公式为,这里为两个底面面积,为中截面面积,为高.如图,已知多面体中,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且均为正三角形,,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B.C.D.
2024-03-06更新 | 828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3章 立体几何初步 章末题型归纳总结 (1)-【帮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是宋代朱翌描写折扇的诗句.一般情况下,折扇可看作是从一个圆面中剪下的扇形制作而成.如图,设扇形的面积为,其圆心角为,圆面中剩余部分的面积为,当的比值为时,扇面为“美观扇面”.若扇面为“美观扇面”,扇形的半径,则此时的扇形面积为__________.
2024-02-06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则堆放的米约有(     

A.14斛B.22斛C.36斛D.66斛
2024-02-04更新 | 1010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立体几何初步客观题热点题型(1) -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4 . 秦九韶(1208年~1268年),字道古,祖籍鲁郡(今河南省范县),出生于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南宋著名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1247年秦九韶完成了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方程组问题的解法,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设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面积为,秦九韶提出的“三斜求积术”公式为,若,则由“三斜求积术”公式可得的面积为(       
A.B.C.D.1
2024-01-31更新 | 61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1章 解三角形 单元综合检测(重点)-《重难点题型·高分突破》(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扇形窗下清风徐”.如图所示是一个扇子形窗,其所在的扇形半径为,圆心角为,窗子左右两边的边框长度都为,则该窗的面积约为(       
A.B.C.D.
6 . “三斜求积术”是我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用实例的形式提出的,其实质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即.现有面积为满足,则的周长是(       
A.9B.12C.18D.36
2024-01-20更新 | 735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10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重难点题型·高分突破》(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曾谈到:任何一个大于1的整数要么是质数,要么可以写成一系列质数的积,例如.已知,且均为质数,若从中任选2个构成两位数,且,则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不相等的概率为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44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5章 概率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帮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我国辽代著名的前卫斜塔(又名瑞州古塔)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现存塔身已经倾斜且与地面夹角60°,若将塔身看做直线,从塔的第三层地面到第三层顶可看做线段,且在地面的射影为1m,则该塔第三层地面到第三层顶的距离是(       
A.B.C.D.2m
2024-01-15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重难点题型·高分突破》(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教育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下列关于不等式的命题,正确的是(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若,则
D.如果,那么
10 . 在数学中,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是拓扑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动点定理,它可应用到有限维空间,并构成一般不动点定理的基石,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得名于荷兰数学家鲁伊兹·布劳威尔(LEJBrouwer),简单的讲就是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图象不间断的函数,存在一个点,使,那么我们称该函数为“不动点”函数,为函数的不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为“不动点”函数
B.的不动点为
C.恰好有两个不动点
D.若定义在上仅有一个不动点的函数满足,则
2024-03-13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