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8 道试题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在明代珠算发明之前,我们的先祖从春秋开始多是用算筹为工具来记数、列式和计算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相同长度的小木棍,如图是利用算筹表示数1~9的一种方法,例如:47可以表示为“”,已知用算筹表示一个不含“0”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共有504种等可能的结果,则这个数至少要用8根小木棍的概率为(       

A.B.C.D.
7日内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十章 概率(提升卷)-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作《孙子算经》中,对同余除法有较深的研究.设为整数,若除得的余数相同,则称对模同余,记为.若,则的值可以是(       
A.2018B.2020C.2022D.2024
2024-03-20更新 | 1894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十次质量监测(最后一卷)数学试题
3 . 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其中的大数之间的计算而发明了对数.利用对数运算可以求大数的位数.已知,则是(       
A.9位数B.10位数C.11位数D.12位数
4 . 所有的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多面体叫做拟柱体,其中平行的两个面叫底面,其它面叫侧面,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高,经过高的中点且平行于两个底面的截面叫中截面.似柱体的体积公式为,这里为两个底面面积,为中截面面积,为高.如图,已知多面体中,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且均为正三角形,,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B.C.D.
2024-03-06更新 | 763次组卷 | 9卷引用:第六章 突破立体几何创新问题 专题一 交汇中国古代文化 微点2 与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有关的立体几何问题(二)【基础版】
5 . “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试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设点的费马点,求
(3)设点的费马点,,求实数的最小值.
2024-03-03更新 | 4312次组卷 | 36卷引用:模块五 专题四 全真能力模拟2(高一期中模拟)
6 . 我国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告知我们把“数”与“形”,“式”与“图”结合起来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23-24高二上·山东德州·期末
单选题 | 适中(0.65) |
7 . 将杨辉三角中的每一个数都换成,得到如图所示的莱布尼茨三角形.莱布尼茨三角形具有很多优美的性质,如从第0行开始每一个数均等于其“脚下”两个数之和,如果n为正整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第0行                            
第1行                              
第2行                                  
第3行                                    
……                      ……
A.当时,中间的两项相等,且同时取得最大值
B.当时,中间一项为
C.第6行第5个数是
D.
2024-02-14更新 | 59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1 计数原理 (八大题型+过关检测专训)-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重难点题型·高分突破》(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8 . 共享单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在单车选择时,可以使用“竞争函数”进行近似估计,其解析式为(其中参数a表示市场外部性强度,a越大表示外部性越强).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过定点
上单调递增;
关于对称;
④取定x,外部性强度a越大,越小.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
9 . 科赫曲线是几何中最简单的分形.科赫曲线的产生方式如下:如图,将一条线段三等分后,以中间一段为边作正三角形并去掉原线段生成1级科赫曲线“”,将1级科赫曲线上每一线段重复上述步骤得到2级科赫曲线,同理可得3级科赫曲线……在分形中,一个图形通常由N个与它的上一级图形相似,且相似比为r的部分组成.若,则称D为该图形的分形维数.那么科赫曲线的分形维数是(       
A.B.C.1D.
10 . 谢尔宾斯基三角形(Sierppinskitriangle)是一种分形,由波兰数学家谢尔宾斯基在1915年提出.先取一个实心正三角形,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即以原三角形各边的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即图中的白色三角形),然后在剩下的每个小三角形中又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无限操作下去.操作第1次得到图2,操作第2次得到图3.....,若继续这样操作下去后得到图2024,则从图2024中挖去的白色三角形个数是(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