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函数与导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一:“装错信封问题”是由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的儿子丹尼尔·伯努利提出来的,大意如下:一个人写了封不同的信及相应的个不同的信封,他把这封信都装错了信封,问都装错信封的这一情况有多少种?后来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给出了解答:记都装错封信的情况为种,可以用全排列减去有装正确的情况种数,结合容斥原理可得公式:,其中
阅读材料二: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的泰勒公式有如下特殊形式:当阶可导,则有:,注表示阶导数,该公式也称麦克劳林公式.阅读以上材料后请完成以下问题:
(1)求出的值;
(2)估算的大小(保留小数点后2位),并给出用表示的估计公式;
(3)求证:,其中
2024-05-31更新 | 83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九)(4月)数学试题
2 . 古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结构及功能更是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更是最富艺术魅力的部分.湖南岳阳楼屋顶的设计有助于在暴雨等恶劣天气下雨水的及时快速排出.如下图,分别以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点间的屋顶剖面曲线可近似看成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则下列函数模型与所给曲线拟合程度最高的为(       

      

A.B.
C.D.
2024-05-10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题
3 . 牛顿迭代法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先猜想某个方程的其中一个根r的附近,如图6所示,然后在点处作的切线,切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用代替重复上面的过程得到;一直继续下去,得到,…,.从图形上我们可以看到接近r接近r,等等.显然,它们会越来越逼近r.于是,求r近似解的过程转化为求,若设精度为,则把首次满足称为r的近似解.
已知函数.

(1)试用牛顿迭代法求方程满足精度的近似解(取,且结果保留小数点后第二位);
(2)若对任意都成立,求整数a的最大值.(计算参考数值:
2024-04-02更新 | 674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三校2024届高三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六)数学试题
4 . 早在西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知道算术中项,几何中项以及调和中项,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阿契塔在《论音乐》中定义了上述三类中项,其中算术中项,几何中项的定义与今天大致相同.若,则的最小值为(       
A.B.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纪30年代,里克特制定了一种表明地震能量大小的尺度,就是使用地震仪衡量地震能量的等级,地震能量越大,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振幅就越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里氏震级,其计算公式为,其中是被测地震的最大振幅,是标准地震的振幅.某地发生了地震,速报震级为里氏级,修订后的震级为里氏级,则修订后的震级与速报震级的最大振幅之比为(       
A.B.C.D.
2024-03-15更新 | 3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6 . 华罗庚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其斐然成绩早为世人所推崇.他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告知我们把“数”与“形”,“式”与“图”结合起来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分析函数图象的特征.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解析式可能是(     
   
A.B.C.D.
7 . 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悬链线.1691年,莱布尼茨等得出“悬链线”方程,其中为参数.当时,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双曲正弦函数.它们与正、余弦函数有许多类似的性质.
(1)类比正弦函数的二倍角公式,请写出双曲正弦函数的一个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只写出即可,不要求证明);
(2),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试比较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24-01-27更新 | 919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8 . 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在数学领域成就显著,以其命名的函数被称为狄利克雷函数,其中为实数集,为有理数集,则以下关于狄利克雷函数 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函数 为偶函数
B.函数 的值域是
C.对于任意的 ,都有
D.在 图象上不存在不同的三个点 ,使得 为等边三角形
9 . 17世纪,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大数运算,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对数的思想方法即把乘方和乘法运算分别转化为乘法和加法运算,数学家拉普拉斯称赞“对数的发明在实效上等于把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许多倍”.已知,设,则所在的区间为(       
A.B.C.D.
2023-12-16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数学试题
10 . 如图,“雪花曲线”也叫“科赫雪花”,它是由等边三角形生成的.将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三等分,以每条边三等分的中间部分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再将每条边的中间部分去掉,这称为“一次分形”;再用同样的方法将所得图形中的每条线段重复上述操作,这称为“二次分形”;.依次进行“次分形”().规定:一个分形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该分形图的长度.若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次分形”后所得分形图的长度不小于120,则的最小值是______.(参考数据:

2023-12-15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