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5 题号:12669309
在食品行业中,N2O 可用作发泡剂和密封剂。
(1)N2O 在金粉表面发生热分解反应:2N2O(g)=2N2(g)+O2(g) ΔH
已知:2NH3(g)+3N2O(g)=4N2(g)+3H2O(l) ΔH1=-1010 kJ•mol-1
4NH3(g)+3O2(g)=2N2(g)+6H2O(l) ΔH2=-1531 kJ•mol-1
则 ΔH=_______
(2)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研究表明,CO与N2O在Fe+作用下发生反应 N2O(g)+CO(g)⇌CO2(g)+N2(g)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两步反应分别为:反应①Fe++N2O⇌FeO++N2,反应②_______。由图可知两步反应均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由_______(填“反应①”或“反应②”)决定反应达到平衡所用时间。
(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O(g)+CO(g) ⇌CO2(g)+N2(g),改变原料气配比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测定 N2O 的平衡转化率。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如果要将图中 C 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B 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②图中 C、D 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 Tc和TD,通过计算判断Tc_______(填“>”“=”或“<”)TD
(4)在某温度下,向1 L 密闭容器中充入CO与N2O,发生反应:N2O(g)+CO(g)⇌CO2(g)+N2(g),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 CO 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0246810
物质的量分数50.0%40.25%32.0%26.2%24.0%24.0%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 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 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 = 4NO(g)+CO2(g)+2H2O(g);ΔH =-574 kJ/mol
CH4(g)+4NO(g) = 2N2(g)+CO2(g)+2H2O(g);ΔH =-1160 kJ/mol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
(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 = Mn、Co、Zn或Ni)由铁酸盐(MFe2O4)经高温还原而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MFe2Ox分解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可不配平)。
2019-01-30更新 | 20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工业上合成氨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1)需要经过铜氨液处理净化,除去其中的CO,其反应为:。铜氨液吸收CO适宜的生产条件是_______
(2)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循环的气体是
B.采用高温是为了保证尽可能高的平衡转化率与快的反应速率
C.及时分离出产品,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D.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E.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都小于零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不同压强、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结果如下图

_______(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4)温度为t℃时,将4a mol和2a mol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此时放出热量46.1kJ。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5)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下图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_______
2022-11-03更新 | 120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科学家积极探索新技术对CO2进行综合利用。
Ⅰ.CO2可用FeO 吸收获得H2
i. 6FeO(s)+CO2(g)=2Fe3O4(s)+C(s) ΔHl =-76.0 kJ·mol-1
ⅱ. C(s)+2H2O(g)=CO2(g)+2H2(g) ΔH2 = +113.4 kJ·mol-1
(1)3FeO(s)+H2O(g)=Fe3O4(s)+H2(g) ΔH3 =_________ kJ·mol-1
(2)在反应i中,每放出38.0 kJ热量,有______g FeO被氧化。
Ⅱ.CO2可用来生产燃料甲醇。
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3)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mol·(L·min) -1
(4)氢气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2位)。
(6)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再充入1 mol H2D.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7)当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H2,待反应再一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则c1________c2的关系(填“>”、“<”或“=”)。
III.CO2可用碱溶液吸收获得相应的原料。
利用100 mL 3 mol·L-1NaOH溶液吸收4.48 LCO2(标准状况),得到吸收液。
(8)将该吸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所得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018-12-30更新 | 3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