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 题号:14268203
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 2Fe(s)+3CO2(g) ΔH = a kJ·mol1
(1)已知:①Fe2O3(s) + 3C(石墨) = 2Fe(s) + 3CO(g) ΔH1= + 489.0 kJ·mol1
②C(石墨) + CO2(g) = 2CO(g) ΔH2 = +172.5 kJ·mol1
则a =_____________kJ·mol1
(2)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温度升高后,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 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COFeCO2
甲/mol1.01.01.01.0
乙/mol1.02.01.01.0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增加Fe2O3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c.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4)采取一定措施可防止钢铁腐蚀。下列装置中的烧杯里均盛有等浓度、等体积的NaCl溶液。
①在abc装置中能保护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若用d装置保护铁,X极的电极材料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氮氧化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治理氮氧化物,还自然一片蓝天。回答下列问题:
(1)在催化剂作用下,甲烷可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②4NO2(g)+2N2(g)=8NO(g)   ΔH=+586 kJ·mol−1.
则CH4(g)+4NO(g)= 2N2(g)+CO2(g)+2H2O(g)   ΔH=___________kJ·mol−1.
(2)已知Cl2可与NO作用:2NO(g)+Cl2(g) 2ClNO(g)   ΔH<0,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v=k·c2(NO)·c(Cl2),v=k·c2(ClNO),k、k表示速率常数,与温度、活化能有关。
①升高温度,k的变化程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的变化程度。
②某温度条件下,向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O和1 mol Cl2,测得初始压强是平衡时压强的1.2倍。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___________。若平衡时压强为p,则=___________(用p表示)。
(3)工业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可用NH3催化还原,发生反应:4NH3(g)+6NO(g)= 5N2(g)+ 6H2O(g) ΔH<0,研究表明不同氨氮比[m=]条件下测得NO的残留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①指出氨氮比m1、m2、m3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
②随着温度不断升高,NO的残留率趋近相同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4)利用Au/Ag3PO4光催化去除氮氧化物(O2将氮氧化物氧化为),研究表明,不同Au的负载量与氮氧化物的去除效果、催化去除速率常数(用k表示,其他条件不变时,速率常数越大,速率越大)大小的关系分别如图1、图2表示。已知:催化剂的活性与其表面的单位面积活性位点数有关。

①综合图1、图2可知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填催化剂)。
②图2中表面随着Au的负载量不断增加,反应速率常数先增大后减小,试分析反应速率常数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4-13更新 | 107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CO2和CH4是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以CH4和CO2为原料制造更高价值的化学产品是用来缓解温室效应的研究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CH4一H2О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合成气(CO和H2混合气称为合成气)的重要方法,其原理为:
反应I:CH4(g)+H2O(g)CO2(g)+3H2(g) △H1=+206.4kJ/mol
反应II:CO(g)+H2O(g)CO2(g)+H2(g) △H2=-41kJ/mol
CH4(g)和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将1molCH4(g)和1molH2O(g)加入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温度298K、压强100kPa),发生反应I,不考虑反应II的发生,该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kp(CH4)×p(H2O),p为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若该条件下k=4.5×10-4kPa-1·s-1,当CH4分解20%时,v___________kPa·s-1
(3)将CO2和C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合成气,在1L密闭容器中通入CH4与CO2,使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mol/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压强P1、P2、P3、P4由小到大的关系为___________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如果P4=2MPa,求x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He
d.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CO2和1molCH4
(4)科学家研究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气体C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
B.反应过程中,电极a附近溶液的pH值将增大
C.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O2+2CO
D.该装置中每生成1molCO,同时生成11.2LO2
该装置工作时,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1-05-28更新 | 22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①由图1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
②图2是不同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氮率,由图可知最佳的催化剂和相应的温度分别为:_______
③用Fe做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c(NO2)/c(NO)对应的脱氮率如图3所示,脱氮效果最佳的c(NO2)/c(NO)=________。已知生成1 mol N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kJ,此时对应的脱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利用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是除去SO2的常见方法,先将含SO2的废气溶于水,再用饱和石灰浆吸收,具体步骤如下:
SO2(g)+H2O(l)H2SO3(l)H(aq)+ (aq) Ⅰ
(aq)H(aq)+ (aq) Ⅱ
Ca(OH)2(s)Ca2(aq)+2OH(aq) Ⅲ
Ca2(aq)+ (aq)CaSO3(s) Ⅳ
④步骤Ⅱ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
⑤该温度下,测定吸收后液体中c(Ca2)一直保持为0.70 mol/L,已知Ksp(CaSO3)=1.4×107,试计算吸收后溶液中的的浓度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17-02-17更新 | 4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