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5292230
碳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处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容器容积为3L,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在恒温(T℃)条件下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如表:
NON2CO2
02.0000
101.160.420.42
200.800.600.60
300.800.600.60

①10min-20min时间内,用v(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②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若某-时刻,容器中有1.2molC、1.2molNO、0.75molN2和1.08molCO2,此时v(正)_______v(逆)(填“>、<、=”)。
③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2v(NO)=v(N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④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CO2(g)H2O(g)+CO(g),恒温下c(CO)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I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I变成曲线II和曲线III。

①当曲线I变成曲线II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
②当曲线I变成曲线III时,改变的条件及改变条件的变化量分别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X,Y,Z,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且Z﹑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
(1)用电子式表示X与Y所组成的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
(2)已知,在101kPa时,X单质在1.00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H2O,放出571.6kJ的热量,则表示X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3)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v(H2)=___mol•L-1•min-1
(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NH4I发生反应:
a.NH4I(s)NH3(g)+HI(g)
b.2HI(g)H2(g)+I2(g)
则反应a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体积,反应b的移动方向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5)氮元素的+4价氧化物有两种,它们之间发生反应:2NO2N2O4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
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d点:v(正)>v(逆)
(6)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原电池,能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②为使电池持续放电,该离子交换膜需选用___交换膜。
③当有2.24LNO2(标准状况下)被处理时,通过交换膜移动的离子为__mol。
2020-10-11更新 | 111次组卷
【推荐2】某学习小组对SO2使溶液褪色的机理进行探究。
I.SO2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初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试剂x是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观察到C、D中溶液均褪色,通过检验C溶液中有SO42-,得出C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II.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继续对D中品红溶液褪色进行探究。
(4)探究使品红褪色的主要微粒(分别取2 mL试剂a,滴加2滴品红溶液)
装置序号试剂a实验现象


i0.1 mol/L SO2溶液(pH=2)红色逐渐变浅,之后完全褪色
ii0.1 mol/L NaHSO3溶液(pH=5 )红色立即变浅,之后完全褪色
iii0.1 mol/L Na2SO3溶液( pH=10)红色立即褪色
ivpH=2H2SO4溶液红色无明显变化
v试剂a红色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 iii中Na2S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结合化学用语分析解释)。
②对比实验iii 和v,可以排除在该实验条件下OH-对品红褪色的影响,则试剂a可能
__________溶液。
查阅资料:品红与SO2水溶液、NaHSO3溶液、Na2SO3溶液反应前后物质如下:

③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并结合资料,小组同学得出结论:一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二是品红溶液中颜色变化主要与其分子中的________结构有关。
(5)验证SO2使品红褪色反应的可逆性
①甲同学加热实验i褪色后的溶液,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红色恢复,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解释红色恢复的原因__________
②乙同学向实验i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红。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③丙同学利用SO2的还原性,运用本题所用试剂,设计了如下实验,证实了SO2使品红褪色反应的可逆:则试剂Y是__________
2020-05-22更新 | 52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g) (g)+H2(g)
已知:
化学键
键能412348612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 ______   
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 等符号表示
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控制反应温度,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图1是指: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请回答: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 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的理由是 ______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另一产物氢气可用于工业制将HCl转化为新型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的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图2是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B两点的平衡常数中较大的是 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相应曲线在图2曲线的__________填“上方”“重叠”或者“下方”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的有 ______
A 增大             B 增大        C 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 移去
2020-11-16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