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能量的相互转化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3 题号:17644546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该反应属于_______热反应(填“吸”、“放”)。
②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_______(用a、b、c表示)。
(3)一定压强下,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_______(填“>”、“<”或“=”);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1】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的反应为:,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上述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是由____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②由图中信息经计算可知,2mol 发生光解反应生成2mol CO和1mol 需要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为____________kJ。
(2)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                                               b.与氯化铵固体反应
c.盐酸与小苏打反应                                                     d.镁和盐酸反应
(3)氢气被认为是21世纪替代矿物燃料的理想能源,每克和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55kJ和46kJ。请分析氢气作为锌能源替代汽油的优势:
ⅰ.为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ⅱ.                                    
图中装置为氢氧燃料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__电极移动(填“a”或“b”);
②b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当外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a电极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_L。
(4)“天宫1号”使用的蓄电池为镍氢电池,电解质为碱性溶液,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放电时,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该电极附近溶液pH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4-05-30更新 | 85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I.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所用燃料一般为煤气与石油液化气两种。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与氢气,煤气主要是在高温下由煤炭与水蒸气反应制得的;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煤炭制备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S_______0(填“>”或“<”)。
已知:C3H8(g)+O2(g)=3CO(g)+4H2(g) △H=-227.7kJ/mol
CO(g)+O2(g)=CO2(g) △H=-283.0kJ/mol
H2(g)+O2(g)=H2O(l) △H=-285.8kJ/mol
(2)C3H8(g)完全燃烧生成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x(包括NO、等氮氧化物)和CO。
(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生成NO,其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则图1中三种分子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N2O和CO均是有害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如下:N2O(g)+CO(g)=CO2(g)+N2(g) △H=QkJ/mol。有关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

(4)图2中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在反应体系中加入Pt2O+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则△H_______QkJ/mol(选填“>”“<”或“=”)。
2023-02-15更新 | 11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资源化利用对缓解碳减排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CO2(g)+4H2(g)CH4(g)+2H2O(g) ΔH1=-164.7kJ·mol-1
反应II: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1
反应III:2CO(g)+2H2(g)CO2(g)+CH4(g) ΔH3=-247.1kJ·mol-1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4molH2,平衡时体系内CH4、CO、CO2的物质的量(n)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I~III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填反应序号)。
(2)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
(3)盖斯定律的重要价值是可以利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求得未知反应的反应热,利用上述反应计算CH4(g)+H2O(g)CO(g)+3H2(g)的ΔH=____
(4)结合上述反应,解释图中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的原因:___
(5)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甲烷的产量,选择的反应条件为较低温度和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从反应原理角度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理由:________
2022-01-15更新 | 3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