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6 题号:19836129
雾霾主要成分为灰尘、、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烟气脱硝是治理雾霾的方法之一。
(1)以氨气为脱硝剂时,可将还原为
已知:
ⅰ.       
ⅱ.       
则反应_______
(2)臭氧也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之一为: 。某温度时,在体积为1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和1mol 发生反应。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事实能够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的消耗速率与的消耗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②欲增加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标号)。
A.充入氦气                    B.升高温度
C.充入2mol                     D.充入2mol 和1mol
③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压为p,的浓度为0.5,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乙烯也可用于烟气脱硝。为研究温度、催化剂中负载量对NO去除率的影响,控制其它条件一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为达到最高的NO去除率,应选择的反应温度约为_______负载量为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二甲醚(CH3OCH3)在制药、染料、农药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相关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2CO2(g)+6H2(g)CH3OCH3(g)+3H2O(g) H1=-122.9kJ·mol-1
②CO2(g)+H2(g)CO(g)+H2O(g) H2=+40.9kJ·mol-1
③2CO(g)+4H2(g)CH3OCH3(g)+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H3=____kJ·mol-1
(2)一定条件下,将2molCO2和6molH2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测得CH3OCH3的物质的量为0.8mol、CO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此时的c(H2O)=____mol·L-1,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____
(3)将CO和H2以体积比1:2通入一绝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③,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P)与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所示,随着反应的进行,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BC段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__

(4)工业生产中常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如温度或压强),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或生成物的产率,从而提高工厂的效益。将CO2和H2以体积比为1:2的方式投料,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H3OCH3的平衡产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图乙中温度为T0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____
②图丙中温度T1、T2、T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结合图象分析可知,要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CH3的平衡产率,应提供的条件是____(从温度和压强的角度分析)。
2022-05-30更新 | 108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SO2和H2S是大气污染物,这两种气体的转化研究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水煤气还原法:①2H2(g)+SO2(g)=S(1)+2H2O(g)   ΔH1=+45.4 kJ/mol
②2CO(g)+SO2(g)=S(1)+2CO2(g)   ΔH2=-37.0 kJ/mol
(1)写出CO(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体系中进行,则其达到平衡的标志为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nmolCO2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D.CO2(g)与H2(g)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2)在温度为T℃下,将1.4molH2和1molSO2通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①2H2(g)+SO2(g)=S(1)+2H2O(g),反应体系中气体的总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10min,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_______mol·L-1·min-1,SO2的平衡转化率α(SO2)= 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②2CO(g)+SO2(g)=S(1)+2CO2(g),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T3由小到大的关系顺序是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2022-04-14更新 | 28次组卷
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 适中 (0.65)
【推荐3】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的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H、C、O、N、S、P等为常量元素,Fe、Zn等为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有_______组相同能量的电子。
(2)数据表明,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P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其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S原子失去的是已经配对的电子,配对电子相互排斥,电离能较低,另一种是___________
(3)原子的电子亲和能是指在0K下的气相中,原子获得电子变成负离子时所释放的能量。氧原子的第二电子亲和能(O-+e-→O2-释放的能量)不能直接在气相中测定,但可通过如图的Born-Haber循环计算得到。

由图可知,Mg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___kJ·mol-1;O=O键键能为___________kJ·mol-1;氧原子的第二电子亲和能为___________kJ·mol-1
2022-03-11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