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进行计算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5239320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a.燃烧CO                         b.C与CO2反应
c.铝和稀盐酸反应             d.液态水变为水蒸气
(2)氨气中氢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且胺全、易储运。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N≡NH—HN—H
键能E/(kJ·mol-1)946436.0390.8

则:①2NH3(g)N2(g)+3H2(g) H=____kJ·mol-1
②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将0.1 mol NH3通入3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此时容器内总压为200 kPa),各物质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该温度下,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___。(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

(3)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H4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a)CH4(g)+CO2(g)2CO(g)+2H2(g) H1
b)CO2(g)+H2(g)CO(g)+H2O(g) H2
c)CH4(g)C(s)+2H2(g) H3
d)2CO(g)CO2(g)+C(s) H4
e)CO(g)+H2(g)H2O(g)+C(s) H5
①根据盖斯定律,反应a的H1=___(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
②一定条件下,CH4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该历程分___步进行,其中,第___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

③某学生应用平衡原理对b)CO2(g)+H2(g)CO(g)+H2O(g) H2>0的反应进行研究。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2 mol H2发生反应,t1时达到平衡状态Ⅰ,在t2时改变某一条件,t3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
B.t2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加入CO或加入H2O(g)
C.t2时若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O2的转化率
D.平衡常数KK(Ⅱ)<K(Ⅰ)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甲胺铅碘(CH3NH3PbI3)用作全固态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可由CH3NH2、PbI2及HI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甲胺的反应为CH3OH(g)+NH3(g)CH3NH2(g)+H2O(g) △H。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共价键C-OH-ON-HC-N
键能/kJ·mol-1
351463393293
则该反应的△H=___________kJ·mol1
(2)上述反应中所需的甲醇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反应为:CO(g)+2H2(g)CH3 OH(g) △H<O
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和2molH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CH2OH的体积分数(CH3O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①平衡时,M点CH3OH的体积分数为10%,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某同学认为上图中Y轴表示温度,你认为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甲醇所需的氢气,工业上常从一种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2、H2)中分离。H2提纯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用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K2CO3溶液的再生原理___________
(4)分解HI曲线和液相法制备HI反应曲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①反应H2(g)+I2(g) 2HI(g)的△H=___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②将二氧化硫通入碘水中会发生反应:SO2+I2+2H2O=3H++HSO4+2I,I2+II3,图2中曲线b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由图2可知,要提高碘的还原率,除控制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2019-04-04更新 | 271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化学反应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 mol 和1 mol 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kJ能量。

1 mol (g)和1 mol (g)反应生成2 mol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可在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则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CO初始浓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28082
280124
350a82

①表中a=___________;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②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022-07-14更新 | 13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雾䨣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发展的障碍。雾䨪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排放,其中汽车尾气污染对雾霾的“贡献”逐年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含有生成的过程如下:

的总能量比的总能量_______(填“高”或“低”)。
_______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但该反应速率很慢,若使用机动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可以使尾气中的转化成无害物质排出。上述反应在使用“催化转化器”后,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氢能源是绿色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利用甲醇与水蒸气反应可以制备氢气:。如图是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图:

①通过图中信息可判断反应_______(填“>”、“=”或“<”)0。
②图中途径(Ⅱ)的条件是_______,途径(Ⅰ)的反应热_______(填“>”、“=”或“<”)途径(Ⅱ)的反应热。
③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三者的关系式为:_______
2023-11-14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