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20467455
作为自然界丰富的“碳源”化合物,将转化为等燃料,不仅能缓解碳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已知25℃和101时,①的燃烧热
的燃烧热   
   ___________
(2)控制起始时(表示标准大气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同时有副反应   发生],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____
②温度高于500℃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不断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催化制氢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之一:   。在℃时,将0.10与0.40充入5L的容器中,反应平衡后的体积分数
①反应平衡常数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保持K不变,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意一条)。
③由℃时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体积分数,下同)和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表示的点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表示的点是___________
   
(4)近年来,生物电催化技术运用微生物电解池实现了的甲烷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微生物电解池实现甲烷化的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如果处理有机物[]产生标准状况下112,那么理论上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工业上二氧化碳、甲烷催化重整不仅可以获得合成气(CO和H2),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治理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1=a kJ/mol
CO(g)+H2O(g)=CO2(g)+H2O(g) H2=b kJ/mol
2CO(g)+O2(g)=2CO2(g) H3=c kJ/mol
催化重整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H4=_______
(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还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催化重整 CO2(g)+CH4(g)=2CO(g)+2H2(g)的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①根据图2可知,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②在压强为p4、投料比 为1、950℃的条件下,X点平衡常数Kp=_______ (用含p4的代数式表示,其中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若反应CO2(g)+H2(g)CO(g)+H2O(g) H2=+41.17 kJ/mol 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可表示为v=kc(CO2c(H2)、k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c为物质的量浓度。则如图(pK=-lgk:T表示温度所示①、②、③、④四条斜线中,能表示以pk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_______,能表示pk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_______

(5)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2-12-09更新 | 20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界的新型燃料,在未来可能替代汽油、液化气、煤气等并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 △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 +H2O(g) △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H3=-41.2kJ·mol-1
(1)若要增大反应①中H2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
A.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B.加入一定量CO
C.反应温度降低D.增大容器体积

(2)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 mol/L,c(H2)=2.4 mol/L,5 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4 mol/L,c(H2)=a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 mol/L,a________mol/L。
(3)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________;830℃时反应③的K=1.0,则在催化反应室中反应③的K______1.0(填“>”、“<”或“=”)。
(4)二甲醚的燃烧热为1455 kJ·mol1,则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甲醚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b电极是________极,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5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消除含氮化合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1) 化学上采用NH3处理NxOy不仅可以消除污染,还可作为工业生产的能量来源。
已知:2NO(g)=N2(g)+O2(g) △H=-177kJ/mol
4NH3(g)+3O2(g)===2N2(g)+6H2O(g) △H=-1253.4kJ/mol
则用NH3处理NO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2(g)+3H2(g) 2NH3(g) △H<0。不同温度下,向三个容器中分别投入相同量的反应物进行反应,测得不同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所示。
   
①M点的v_________Q点的v(填“>”“<”或“=”)。
②T3温度下,将1molN2和3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维持压强为60MPa不变,达到N点的平衡状态,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用最简分数表示),M点的平衡常数比N点的平衡常数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3)水体中过量氨氮(以NH3表示)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①用次氯酸钠除去氨氮的原理如图所示。写出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取一定量的含氨氮废水,改变加入次氯酸钠的用量,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氨氮去除率、总氮(溶液中所有可溶性的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总量)去除率以及剩余次氯酸钠的含量随m(NaClO)∶m(NH3)的变化情况如上图所示。点B剩余NaClO含量低于点A的原因是____。当m(NaClO)∶m(NH3)>7.6时,水体中总氮去除率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电极生物膜电解脱硝是电化学和微生物工艺的组合。某微生物膜能利用电解产生的活性原子将NO3-还原为N2,工作原理如题图所示。若阳极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理论上可除去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2019-03-28更新 | 5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