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6 题号:22685522
工业废气中H₂S的回收利用有重要意义。
I.利用H2S 制CS2
(1)热解H2S和CH4的混合气体制H2和CS2
①2H2S(g) =2H2(g)+S2(g)   ΔH1=+170kJmol-1
②CH4(g)+S2(g)=CS2(g)+2H2(g)     ΔH2=+64kJmol-1
总反应:2H2S(g)+CH4(g) =CS2 (g)+4H2(g),ΔH=___________
(2)C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CS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
(3)工业上还可以利用硫(S8) 与CH4为原料制备 CS2,S8受热分解成气态 S2, 发生反应 2S2(g)+CH4(g) =CS2(g)+2H2S(g), 某温度下,若S8完全分解成气态S2。在恒温密闭容器中,S2与 CH4物质的量比为2:1时开始反应。
①当CS2的体积分数为10%时,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当以下数值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气体密度     b. 气体总压   c.CH4 与S2体积比     d.CS2的体积分数
③一定条件下,CH4与 S2反应中 CH2的平衡转化率、S8分解产生 S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由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生成 CS2的反应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工业上通常采用在600~650℃的条件下进行此反应,不采用低于6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Ⅱ.回收单质硫和回收H2S。
(4)回收单质硫。将三分之一的H2S燃烧。产生的SO2与其余H2S混合反应:2H2S(g)+SO2(g)S8(s)+2H2O(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测得密闭系统中各组分浓度分别为c(H2S)=2.0×10-5mol/L,c(SO2)=5.0×10-5mol/L,c(H2O)=4.0×10-3mol/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
(5)回收H2S。用一定浓度Na2S溶液吸一定量的H2S,当溶液中c(H2S)=c(S2-)时,溶液pH=_________(用含m、n的式子)。(已知H2S的两步电离常数Ka1=m,Ka2=n)
2024·天津和平·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聚酯纤维、防冻剂、增塑剂等。由合成气直接法制乙二醇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1)已知298K、101kPa下,,则_______
(2)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合成气,仅考虑发生反应Ⅰ,维持10%转化率,所需反应条件(温度、压强)如表:

温度T/K

298.15

300

354.7

400

压强P/kPa

5.73

6.38

49.27

260.99

反应平衡常数K

1

____________(填“>”或“<”)0,随着温度升高所需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L刚性容器中充入合成气,总压,温度473K,催化剂(含)下进行反应。
①测得的时空收率分别为(时空收率是指催化剂中单位质量Rh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产物量),则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②平衡时,若体积分数相等,的分压为,则的选择性为_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含x的式子表示)。(已知:的选择性;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合成气直接法制乙二醇的反应Ⅰ、反应Ⅱ的反应历程(部分)如图1,一定条件下CO分压对选择性影响如图2所示。

   

图1(TS表示过渡态,*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图2
结合图1,图2,从速率角度解释CO分压增大选择性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023-05-05更新 | 43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g)+H2O(g)CO2(g)+H2(g)。
①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
②保持温度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1molCO,当反应重新建立平衡时,水蒸气的总转化率α(H2O)=___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为:N2(g)+3H2(g)2NH3(g) 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___573K(填“>”、“<”或“=”)。
T/KT1573T2
K1.00×1072.45×1051.88×103

(3)NH3和O2在铂系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4NH3+5O24NO+6H2O H=-905kJ·mol1,不同温度下NO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___
   
(4)吸收塔中反应为:3NO2+H2O2HNO3+NO。从生产流程看,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其原因是___
(5)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019-11-14更新 | 8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用为碳源制取多种化学物质。
(1)在固载金属催化剂上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B.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氢气,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频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实现单位时间内转化率增大

(2)合成尿素的反应为,下图是合成尿素的历程及能量变化,TS表示过渡态。

图示历程包含了___________个基元反应,其中决速步骤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以为原料合成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①不同条件下,按照投料,同时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的平衡转化率如图甲所示。

温度不变时,增大该反应体系的压强后(缩小体积),则反应Ⅱ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压强为时,温度高于300℃后,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在温度为T℃下,将amol和bmol充入容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同时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体系中各组分分压(各组分分压=总压×各组分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中缺少一种组分(CO)的分压变化,T℃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分压代替浓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利用一种钾盐的酸性溶液作电解质,电催化还原为乙烯,如下图所示,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若电解前两极区溶液的质量相等,电解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共收集气体(标准状况下)8.96L(假设气体全部逸出),两极区溶液的质量差为___________g。

2024-05-24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