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2 题号:6113456
(1)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ΔH=-92.2 kJ·mol-1
已知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在某一定条件下,N2的转化率仅为10%,要想通过该反应得到92.2   kJ的热量,则在反应混合物中要投放N2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mol。
(2)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3)如图是一个电解过程示意图。

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该过程中的电源,锌片质量变化为64 g,则肼-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__________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0%)。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FeCl3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应用。
(1)已知:。配制一定浓度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至指定浓度。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探究外界条件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实验30%双氧水/mL温度/添加物质加入蒸馏水/mL收集10mLO2用时/min
20304a
20302b
20302c
20402d
①实验Ⅱ中,V=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Ⅱ、Ⅲ中b>c不能确认对双氧水分解催化效率小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③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宜选择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
(3)向溶液中滴加1滴KSCN溶液,将溶液分成甲、乙、丙、丁四份,进一步进行如下实验:
代号加入少量物质溶液颜色变化
仍为红色
1gNaOH(s)变浅
1gAgNO3(s)
1gFeCl3(s)变深
①丙中不形成AgSCN沉淀,则丙中可观察到溶液颜色_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②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由丁中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为探究FeCl3溶液和KI溶液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步骤操作及现象测定数据
向烧杯中加入如图所示试剂,左侧烧杯液体颜色变浅,右侧烧杯液体变为棕色,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测得电流强度为a(a>0)
随后,左侧烧杯液体变浅绿色,右侧烧杯液体棕色加深测得电流强度为b(b<a)
一段时间后,指针回到零测得电流强度为0
在左侧烧杯中加入少量FeCl2(s),电流表指针偏转测得电流强度为x
①实验Ⅳ中,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由此可推知,上述反应是可逆反应,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②实验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0-09更新 | 6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Ⅰ.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2 mol O2混合气体,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气体0.5 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容器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3)①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___________0.5mol(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___________Q kJ(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Ⅱ.   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 )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 mol NO2和足量C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4)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___________Kc(B) (填 “﹥”、“<”或“﹦”)。
(5)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或“C”)点。
(6)计算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C)=___________(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Ⅲ.25℃时,向1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与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7)M、Q两点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点。
(8)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M点c(Na+)>c(NH)
b.N点c(NH)+c(Na+)=2c(SO)
c.Q点c(NH)+c(NH3•H2O)=c(Na+)
2023-10-10更新 | 630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工业上“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I.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 molH2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3~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B.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75%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提高反应的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2)该反应在0~8 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街常数K=______________
(4)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与实线相比,虚线I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若实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虚线I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1,虚线II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2,则K、K1和K2的大小关系是____
II.已知25℃时,乙酸和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物质的化学式CH3COOHH2CO3
电离平衡常数K=1.8×105K1=4.3×107K2=5.6×1011

(1)用饱和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若已知CH3COONH4溶液pH=7,则(NH4)2CO3溶液显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25℃时,在0.lmol•L1乙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HCO3,保持温度不变,所得混合液的pH=6,那么混合液中=_______;该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019-11-20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