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题型:填空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7 题号:7964570
铅的冶炼有很多种方法。
(1)瓦纽科夫法熔炼铅,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 2PbS(s)+3O2(g)=2PbO(s)+2SO2(g)       ΔH1 = a kJ·mol1
② PbS(s)+2PbO(s)=3Pb(s)+SO2(g)       ΔH2   = b kJ·mol1
③ PbS(s)+PbSO4(s)=2Pb(s)+2SO2(g)       ΔH3   = c kJ·mol1
反应 PbS(s)+2O2(g)=PbSO4(s) ΔH=_____kJ·mol1(用含 a、b、c 的代数式表示)。
(2)还原法炼铅,包含反应 PbO(s)+CO(g)Pb(s)+CO2(g) Δ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300

727

1227

lgK

6.17

2.87

1.24

①该反应的ΔH_____0(选填“>”、“<”或“=”)。
②当 lgK=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 PbO 并通入 CO,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CO 的体积分数为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 T、V 不变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2 ,平衡_____;若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 气体,平衡向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较难 (0.4)
【推荐1】煤和甲烷既是重要的常用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I.煤制天然气过程中,存在多种化学反应,其中在煤气化装置中发生反应①:C(s) + H2O(g)=CO(g) + H2(g) ∆H = +135 kJ • mol-1,而在水气变换装置中发生反应②:CO(g)+H2O(g)=CO2(g)+ H2(g) ∆H =-41 kJ • mol-1
(1)煤气化前,需要通入一定量的氧气与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3)如图表示发生反应①后进入反应②装置的n( H2O)/n(CO)与反应②中CO平衡转化率、温度的变化关系。

若n(H2O)/n(CO)为0.8,一定量的煤和水蒸气经反应①和反应②后,得到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反应②所对应的温度是_____(填“T1”、“T2”或“T3”)。
Ⅱ.甲烷重整技术主要是利用甲烷和其他原料来制备合成气(CO和h2混合气体)。现在常(见的重整技术有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甲烷——水蒸气重整,其反应分别为CH4(g)+3CO2(g)2H2O(g)+4CO(g);CH4(g)+H2O(g)CO(g)+3H2(g)
(4)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所示:

①过程(Ⅱ)实现了含氢物种与含碳物种的分离,写出生成H2O(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假设过程(Ⅰ)和过程(Ⅱ)中各步反应均转化完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过程(Ⅰ)和过程(Ⅱ)中均含有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Ⅱ)中使用的催化剂为Fe3O4和CaCO3
C.若过程(Ⅰ)投料比,可导致过程(二)中催化剂失效
(5)通过计算机模拟甲烷——水蒸气重整实验测得,在操作压强为0.1Mpa、水碳比n(H2O)/n(CH4)为1.0,温度为900℃,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6。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v=kP(CH4)·P-1(H2),式中k为速率常数,P为气体分压,气体分压=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则此时该反应速率v=_____(用含k的式子表示);900℃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2020-06-08更新 | 767次组卷
填空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已知氨气在生活、生产、科研中有极广泛用途。
(1)已知反应Ⅰ:2NH3(g)+CO2(g)═NH2CO2NH4(s)H=﹣159.5kJ/mol
反应Ⅱ:NH2CO2NH4(s)═CO(NH22 (s)+H2O(g)H= + 116.5kJ/mol
反应Ⅲ:H2O(l)═H2O(g)H= + 44.0kJ/mol
工业上以CO2、NH3为原料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任何温度下”);
(2)查阅资料可知:常温下,K[Ag(NH32+]=1.00×107,Ksp[AgCl]=2.50×10﹣10
①银氨溶液中存在平衡:Ag+(aq)+2NH3(aq)Ag(NH32+ (aq),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得到可逆反应AgCl (s)+2NH3(aq)Ag(NH32+ (aq)+Cl(aq)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1L浓度为1mol/L氨水中最多可以溶解AgCl_______mol(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17-12-31更新 | 196次组卷
填空题 | 较难 (0.4)
【推荐3】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MgCO3和CaCO3(离子晶体)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Mg或C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A.
B.
C.H1+H2H3
D.
(2)在稀硫酸中利用电催化可将CO2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铜电极上产生CH4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若铜电极上只生成5.6gCO,则铜极区溶液质量变化了___________g。
③若铜极上只生成0.3molCH3CHO和0.4mol HCOOH,则电路中转移___________mol电子。
(3)我国科学家报道了机理如图乙所示的电化学过程。
①Ni电极为___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理论上,每有1molCO2与O2-结合,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021-11-24更新 | 5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