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重庆 八年级 期中 2015-05-11 3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
在即将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tàī(     )斗形象(     )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huáng(     )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
2016-11-18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油光可签       鹤立鸡群        美不胜收        迁徙            犀利
B.深恶痛疾       颔首低眉        冥思遐想        繁衍            黝黑
C.抑扬顿挫       正襟伟坐        油然而生        搓捻            广袤
D.翻来覆去       粗制烂造       落英缤纷          禁锢            标致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开始我看得头头是道,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C.一进门,他就对主人说:“我刚接到请柬,成了不速之客,让你久等了。”
D.青年学生应该胸怀大志,好高骛远,为中华再一次腾飞而努力。
2017-04-02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家,他的三部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B.《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替他的好朋友五柳先生写的传记。
C.江南雪的特点是如粉,如沙;塑方雪的特点是滋润美艳之至。
D.《海燕》中大海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势力。
2016-11-18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5. 选出语序变动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项(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019-01-3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下面本是四副对联,但是失散了,请用线段把它们连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
A. 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 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 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干灯照碧云
D. 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情春色燕双飞
2016-11-1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护生活
A.②④③①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2024-02-27更新 | 407次组卷 | 134卷引用:2012届重庆江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五、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4)
8. 仔细观察下图,写出你的感悟。
2016-11-18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4)
寻觅春天的足迹
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学校开展了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来积极参与吧!
你们班的同学决定出去寻觅春天的足迹,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到来的痕迹吧。(50字左右)
(1)     9     我的描绘:
(2)     10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留下了颂春的佳句,请积累两句。

(3)     11     班上决定为此次活动办一期黑板报,聘任你为主编,请你为黑板报拟写主题语,并设计两个栏目。
主题语:                                                                     
栏目设计:                                                                    
2016-11-18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七、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2. 古诗文默写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4)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句表现春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4)
古诗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3.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
①又患无师________________
②每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_
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
④礼愈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从致书以观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计日以还
C.俯身耳以请
D.不以千里称也
15.15.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何陋之有
C.马之千里者
16.翻译下列句子。
①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17.用四字词写出本文第一段“我”求学时___________的精神,第二段写求师时___________的态度。
18.有人认为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有人认为来自机遇,有人认为来自天生的聪明,举出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母亲,我心中的灯
母亲活了一百零二岁,没有想到她离开我们以后,她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母亲小时候缠足,痛苦;没有让她上学,更痛苦。到了老年多次跟我们说,她没能拗过封建礼教,旧社会坑害的 人太多了!
母亲没受过学堂教育,但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膜拜。她要我喜爱书,不许我们浪费纸张,看到带字的东西,她总要收起来。
母亲不识字,更不识外文,可是她总愿意陪我座功课。到了老年,她常常伏在桌前看我写字,看我写信,总想帮我 一把,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
有一次,母亲吐露了大概在她心中积蓄了很久的一句话:“等我死了,你们在我心口上放一本书……”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可是小外孙立刻表示:“不行,太太,您看不懂,还是放本字典吧!”母亲脸上的皱纹似乎都笑了:“对,对,还是我重孙懂事,给我放本字典……”
母亲发现我“翘尾巴”时马上敲打我。她让我写出“人贵有自知之明”几个字,然后自己一笔一画地用毛笔照样写在宣纸上。说:“给你留着!”那一年我五十岁。我还记得她当时对我说:“人要有自知之明。记住,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切不可骄傲自满……记住:永远有比能干的人更能干的人。”
母亲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有始有终。她说: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尽量力争完成好。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半途而废。
我想起她九十岁时我为她缝制衣裤的教训。为了庆祝她的寿辰,我亲自裁剪,为她老人家做了一套便服。那天,妈妈接过我缝制的衣服说:“一辈子都是我给你做衣服,没有想到,我九十岁能穿上儿子给我做的衣服……”她满意地微笑。那天,我满怀幸福地睡了。
半夜醒来,我发现一条灯光从妈妈的门缝里泻出来。是妈妈没有睡?是妈妈忘记了熄灯?我下床走向门缝,往她的屋里观望。她正坐在床上,围着被,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我缝制的衣裤,在细细地观看。她慢慢地摸来一把小剪刀。她要干什么?我屏住呼吸。天哪!原来……原来她用颤颤抖抖的手开始拆卸我为她特意缝制的新衣服。我的心顿时凉了!妈妈,这是您六十岁的儿子亲手给您缝制的新衣服呀!为什么不穿,反而拆成片呢?
过了几天,我实在憋不住了,便问妈妈。妈妈盯着我的眼睛,过了半晌说:“你缝的不合格!线扎得不直、不匀,有些粗糙……干活儿可不能这样!”她说衣裤都拆了,想背着我重缝,可是手不听使唤,缝不成了。妈妈看着自己那双枯手,叹了一口气。
妈妈劳动一生,无论干什么事,从不曾让人有些许挑剔。如今,她不能劳动了,可是对儿子的劳动成果,也绝不放松。
我心想:妈妈教给我的,岂止是不应该缝制不合格的衣服?
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腰弯了,背驼了,身材变矮了,眼睛也昏花了。母亲好强,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
每次我出差,特别是出国,母亲都情不由衷地说:“你回来也许就见不到我了……”母亲把自己最担心的事,说出声来,是舍不得我离开她。其实她并不希望那会成为事实,她期盼的恰恰与此相反。这是母亲的牵挂,是母亲的依恋。
母亲病重时,我叫来救护车送她去医院。她躺在担架床上已经不能说话。我摸抚着她那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脸庞,心中阵阵酸楚。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自己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地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我细细观察她的表情。她眯缝着眼睛,盯着我,只是微微地在笑。她已经不能说话了。这是母亲对我的最后的一次抚爱。
老人一生都是为了别人,为了自己的孩子。她把自己全部献了出来,自己没有保留任何东西。母亲去世以后,我根据她的遗愿,火化时在她胸口上放了一本字典。我后悔她在世时没有教她识字。现在不知道她在冥府读到字典的哪一页了。
我已年及耄耋,母亲的形象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感明亮,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
20.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哪三方面内容?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3)母亲对我的牵挂、依恋和爱抚
21.文中说“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她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说说母亲此时想对“我”说些什么


22.说说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23.请从下面两个细节中选择一个,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
(2)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


24.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25.结尾说“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母亲(或父亲)在某一方面对你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春雨梨花
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
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一路风雨,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带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经得住几番风吹雨打?记得当年秋末,大丰收后销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压得人们心里透不过气来,梨农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去年夏天,梨乡的朋友捎来一箱他们自己生产的雪梨汁,细细地品上一品,那甜丝丝和凉幽幽的浸润,又让人闻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农们该不会为销梨发愁了吧。
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竞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
车到梨乡,只见蒙蒙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他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飞舞着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
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
26.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赋予了梨花哪些美好的象征意义?

27.本文写的是春天的梨花,看过后,你能联想到《春》中的哪两个情节?请具体写出来。


28.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29.文中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0.用简洁的文字说一说作者在梨花林中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31.本文中除了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外,还大量引用了古代诗词,你认为引用这些诗词有哪些作用?


32.如何理解“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这句话的含义?

2016-11-1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33.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过成功的体验。然而,在你喜极而泣时,可曾想过你成功的背后:自己所经历的辛酸和付出的艰辛;亲人朋友们所给你支持、鼓励和关爱;你的一次次努力都化作失望给你带来的复杂心情……你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呢?请把那些感人的故事或者你自己的内心感受……形成文章,让大家来与你一起品味吧!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成功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2016-11-1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古楼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5
综合性学习
2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11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85字音  字形
二、选择题
20.85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文学常识综合  作家作品
50.64压缩语段
70.65衔接与排序
三、综合性学习
60.65文学常识综合
9-110.64语言表达的要求
四、语言表达
80.64语言表达的要求  图文转换
五、名句名篇默写
120.85诗  曲句子默写
六、文言文阅读
13-190.64
七、现代文阅读
20-250.65散文
26-320.4记叙文
八、作文
33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