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6-22 2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欢天喜地,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tuì)色:这就是乡土情节。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kǎi)的奉献。


(1)给加点字注音。          
(     )
(2)看拼音,写汉字。
tuì(     )                 慷kǎi(     )
(3)画波浪线词语使用不准确,应换作的词语是(     
A.喜上眉梢B.眉飞色舞C.欢呼雀跃D.欢歌笑语
(4)“故知”的“故”与下面选项中哪个“故”字意思相同     
A.明知故问B.无缘无故C.故弄玄虚D.过故人庄
2023-06-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2.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④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杜甫《石壕吏》)
___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⑥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⑦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护生活
A.②④③①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2024-02-27更新 | 407次组卷 | 134卷引用:2012届重庆江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的一次演讲。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C.《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作者顾拜旦,美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2023-06-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5. 下列对文学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B.荀子说人性是善的,孟子说人性是恶的。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
D.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
2023-06-22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6. 名著阅读《经典常谈》填空题
(1)《经典常谈》是作者__________在1942年写的一部著作。
(2)《经典常谈》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____________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_________(填人名)的《_____________》放在首篇。
(3)《经典常谈》所讲的经典中,《史记》《汉书》属于“史”,《周易》《尚书》属于 “_____”,《离骚》《九章》属于“______”,《吕氏春秋》《道德经》属于“______”。
2023-06-22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马世奇,字君常,无锡人。世奇幼颖异,嗜学,有文名。登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十一年,帝遣词臣分谕诸藩。世奇使山东、湖广、江西诸王府,所至却馈遗。还,进左谕德。父忧归。

久之,丧满还朝,进左庶子。帝召廷臣问御寇策。世奇言:“闯、献二贼,除献易,除闯难。人心畏献而附闯,非附闯也,苦兵也。今欲收人心,惟敕督抚镇将严束部伍,使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则乱可弭。”帝其言,为下诏申饬。时寇警日亟,每召对,诸大臣无能画一策。世奇归邸,辄太息泣下,曰:“事不可为矣。”

十七年三月,城陷。世奇方早食,投箸起,问帝安在,东宫二王安在,或言帝已出城,或言崩,或又言东宫二王被执。世奇曰:“嗟乎,吾不死安之!”乃端坐,引帛自缢。先,兵部主事成德将死,书世奇,以慷慨从容二义质焉。世奇曰:“勉哉元升。吾人见危授命,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者!与君携手黄泉,预订斯盟,无忘息壤矣。”

世奇修颐广颡,扬眉大耳,砥名行,居馆阁有声,好推奖后进。为人廉,父死,苏州推官倪长圩以赎锾三千助丧。世奇辞曰:“苏饥,留此可用振。”周延儒再相,世奇同郡远嫌,除服不赴都。及还朝,延儒已赐死,亲昵者率避去,世奇经纪其丧。其好义如此。赠礼部右侍郎,谥文忠。

(节选自《明史•马世奇传》)


【注释】①息壤:文中指誓言。②赎锾(huán):罚金。
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慷慨从容二义质焉
A.卷石底B.其境过清
C.去六月息者也D.能径寸之木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马世奇被皇上派遣到各地巡视,因洁身自好、为人清廉被提拔。但是后来因为怕父亲担 忧而归乡。
B.马世奇为皇上建言献策、为国担忧。当形势日益紧急,大臣们无能为力时,他总是叹息 流泪。
C.在国家处于危亡之际,马世奇与成德相约共赴黄泉,由此可见他忠君爱国。
D.马世奇严格要求自己,喜欢推举奖励后辈;他讲求大义,周延儒被赐死,亲近的人都避之不及,马世奇却为他料理丧事。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帝召廷臣问御寇策          数:_____________       
②帝其言   善:_____________
③先,兵部主事成德将死   是:_____________     
书世奇   贻: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1)使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则乱可弭。
(2)世奇曰:“嗟乎,吾不死安之!”
2023-06-2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11.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贬任黄州。此诗作于初抵黄州时。②逐客:贬谪之人,作者自谓。③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④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⑤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全诗抒发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疫苗

①十八世纪末,免疫学之父英国医学博土爱德华﹒琴纳证实,接种牛痘疫苗能够让人获得对天花的永久免疫能力。这为免疫学的开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②疫苗是指用微生物或者毒素酶、人或动物血清、细胞等制备的生物制品,通过人体接种用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疫苗(vaccine)一词就来源于当时最大规模的用牛制备的疫菌牛痘苗(vaccine vacca是指牛的意思),vaccine成了人类为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的贡献而创立的术语。

③疫苗的出现被誉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菌最早的起源。我国《左传》(公元前556年)就有“国人连瘛狗”的记载,至秦汉时已知应用病犬的脑部敷于被犬咬伤部位以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此外我国采用接种痘苗预防天花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人工疫苗的成功范例。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毒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

④疫苗是将微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备而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变制制。疫苗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制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其工作原理是当动物体触到这种没有伤害力的病源微生物(或代谢产物)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微生物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伤害。

⑤疫苗使人类健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帮助人类抓住了和疾病斗争的主动权。除了获取洁净、安全的饮用水之外,在预防传染病和降低传染病死亡率方面,没有任何其他手段能够同疫苗接种相媲美。疫苗成就了人类医学历史的传奇。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野病毒传播;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

⑥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疫苗的接种率不断上升,从而大大抑制了各种传染病的发展。通过接种疫苗,我国消灭了天花,并且自1995年以来没有了本土脊灰病例,麻疹、甲肝等传染病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疫苗的研发也被大力推进。疫苗,毫无疑问将是未来人类抗击疾病的重要武器,在未来人类健康事业中必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12.本文围绕“疫苗”这说明对象,依次向我们介绍了
(1)疫苗的概念和名字由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疫苗的意义和作用
13.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4.下列这段文字如果要放在上文中,你认为放在哪段中比较合适?请说说理由。
近年来,我国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小于五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因接种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3000多万人。
15.第三段划线句“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中,“到目前为止”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2023-06-1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勋章

津子围

①傍晚的阳光暖暖地融入客厅,光线从赵老的背后照了过去,他的影子映在眼前的电视机上。赵老已经在电视机前坐了两个小时,他眯缝着眼睛,不知道是在看电视还是在打盹儿。

②秋颖一手端着水杯一手拿着药盒,轻声对赵老说:“天晚了,吃过药就休息吧。”

③在赵老的世界里,有他自己的时间标准和判断。赵老回过头来,认真地瞅了瞅秋颖,像是在思考并努力理解秋颖所说的话。秋颖示意一下手里的水杯,又将维生素E片和石杉碱甲片递到赵老嘴边。赵老习惯性地吃了药,慢慢起身走向卧室。

④来到卧室门口,赵老又返了回来。他拉着秋颖的胳膊,有些神秘地指着书柜上方说:“立春呀,我的宝贝就放在那儿,那里有一个假墙,墙里有一个暗室,里面有一个盒子。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连你也不会告诉!”

⑤秋颖使劲儿点头,她说:“我知道、我知道,您不会告诉我的。”

⑥其实这番话,赵老已经跟她说过多次。

⑦“你也早点儿睡吧立新,时间不早了。”

⑧赵老说的立春和立新都是他女儿,秋颖已经习惯他这样张冠李戴了。

⑨安顿好赵老之后,秋颖还真好奇地望了望书柜上方,她看不出那面墙上有什么痕迹,也不确信那里真的有一个暗室。当然,她也不确信赵老有什么宝贝,他所说的宝贝无外乎一些老物件,眼镜、钢笔、手表……对,还有勋章,他最看重的是勋章。存折什么的应该是没有的,那些东西都保存在他的大女儿赵立新手里。

⑩目光从书柜上下来,秋颖看到了窗台下的鸡蛋和蔬菜,她的心扑通扑通乱跳,那里本来是放多肉植物——静夜雪莲、紫公主、梦露、蓝丝绒——的地方。秋颖快步奔向电冰箱,打开门发现她精心饲养的“宝贝”整整齐齐地摆在里面。赵老是什么时候把冰箱里的东西换出来的呢?她怎么一点儿都没察觉?好在她及时发现了。

⑪秋颖是赵老的儿子——赵建国请的护理工。在她之前,赵家请过多少护工不得而知,秋颖只知道她是坚持时间最久的,算起来她在赵家已经6个月了。秋颖觉得,赵老的儿子和女儿对她都算满意。赵建国觉得秋颖有护理专业知识,比如秋颖不说“老年痴呆”而说“阿尔茨海默症”,她甚至还跟赵建国讲解海马细胞退化以及便秘导致肠内氨水多加重病情什么的,这让赵建国对秋颖刮目相看。赵老的小女儿赵立春在南方工作,难以见面。大女儿赵立新认为秋颖很善良,因为秋颖跟她讲过,一天夜里赵老独自对着树林讲话,唤早已过世的老伴儿的名字,向她解释自己参加大会战不能回家的原因。赵立新问秋颖:“不害怕吗?”秋颖说赵老脑子产生了幻觉,没什么可怕的,这个时候要配合他,绝不能躲避他,更不能指责他,他需要温暖和宽慰。赵立新对秋颖充满了感激之情。

⑫天色微亮,秋颖起床了。她先到卫生间洗漱一番,随后准备叫醒赵老,可刚要推开卧室的房门,发现赵老已经穿戴整齐,独自坐在沙发上,竟还是穿了一套早年的军装。

⑬秋颖以她有限的专业知识认真打理赵老的生活。她将赵老的饮食调整得更加清淡,把平时用药调整到药力大一些的苯二氮卓类。陪赵老下楼前,秋颖还在他脖子上挂了胸牌,上面有联系电话和家庭地址。

⑭平时,赵老都在干休所大院内活动,侍弄后院的菜园子或者清扫内部街道。他是一个忘我的保洁义工,经常把刚刚清扫过的地方再反复清扫几遍。下楼之后,赵老戴上手套,拿起笤帚就干起来。秋颖坐在梧桐树下的椅子上,一边看手机,一边监护着赵老……赵老已经走出了秋颖的视线,秋颖没太在意,继续摆弄微信。突然,秋颖愣住了,接着站了起来。秋颖四处寻找赵老,仍不见他的身影。秋颖开始在大院内外奔跑,汗水很快湿透了衣服……这回赵老真的不见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⑮赵建国、赵立新以及赵老的孙子孙女都过来了,大家一起商量找赵老的办法,近处该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医院、派出所也都问过了,一点儿头绪都没有。后半夜,一家人昏昏欲睡,只有秋颖睁着眼睛,她最担心赵老横穿马路,夜里的车少,但车速都飞快。

⑯第二天早晨才有赵老的消息,一家人立即赶到老区一家私立博物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昨天夜里,赵老躲过了值班保安,从三楼阳台爬到了四楼,顺利进入一间小仓库,在仓库门后的暗室里拿到了三枚老勋章。

⑰很显然,赵老不是到博物馆偷东西的。经过议论和推测,赵立新理出一条线儿来:那个博物馆是保护建筑——早年东北局的办公楼,赵老年轻时曾在那里办公,他一定想起了自己藏的东西,独自来寻找了。

⑱赵建国对整个推断存有疑惑,父亲的确得过勋章,可那些勋章在后来动荡的日子里丢失了。为了安慰赵老,赵建国在旧货市场高价买过勋章,那些勋章都是真的,他送给赵老时,赵老如获至宝,在亲友前当众挥毫写下“斗霜傲雪”四个浓墨大字。

⑲看着拿到三枚勋章的赵老一脸满足的表情,赵建国和赵立新都眼中含泪。兄妹俩对视一下,又快速躲开,接着低声饮泣。

⑳秋颖说:“谁说赵老痴呆了?我看咱谁也赶不上他的记忆哩!”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加点的三处“宝贝”意思不同,第④段指“勋章”;第⑨段指“值钱的东西”;第⑩段特指“多肉植物”。
B.小说开头赵老说假墙暗室里有宝贝,失踪那日又穿上了早年的军装,这些描写都是为下文赵老进入博物馆寻找勋章的情节埋下伏笔。
C.小说塑造的赵老是一位参加过大会战的革命战士,他获得过勋章,退休后还依然志愿清扫干休所大院。
D.小说结尾,秋颖说“谁说赵老痴呆了?”秋颖这样说,是她认为赵老并未得老年痴呆症,只是隐瞒了藏勋章的地方。
17.简析第⑪自然段的作用。
18.第⑱段,赵建国对推断存有疑惑,因为他在旧货市场高价买过真的勋章送给赵老,赵老如获至宝。请你为赵建国答疑解惑,说说赵老“如获至宝”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9.第⑲段,“赵建国和赵立新都眼中含泪”,这泪水中蕴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请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3
填空题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6,11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成语和熟语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字义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选择题
30.65衔接与排序
40.94文学常识综合
50.94《经典常谈》
四、填空题
60.85朱自清(1898-1948)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
五、文言文阅读
7-100.4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六、诗歌鉴赏
110.65苏轼(1037-1101)  诗
七、现代文阅读
12-150.65说明文
16-190.4小说
八、作文
20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