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02 1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困难(0.15)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同学,书是良师,亦是益友。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在静谧()的夜晚静心阅读,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读革命人物传记,我们会被革命同志对工作精益求精和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所感动;读新时代创业故事,我们会对这些在人迹罕至之处走出出路的人们敬佩不已;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在海伦学习的恍然大悟里感受她理解语言文字奥秘的喜出望外;读《皇帝的新装》,我们会在怪诞不经的故事里,猜想皇帝的惊荒失措;读一波三折的小说,我们会跟随文中的一起欢笑,一起感概,一起怅然若失【甲】让我们携书而行,你的思想就不会被现实禁锢,你心灵的池塘就会变得澄澈。加油吧,少年【乙】书为梯,蓬勃向上!与书为伴,一路芬芳!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静(mì)       感概       怪诞不经       人迹(hǎn)至
B.废墟       (chén)       怅然若失       惊荒失措
C.蓬勃       (gū)       敬佩不已       喜出望外
D.(chéng)澈       奥秘       精益求精       (huǎng)然大悟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     [乙]!B.[甲]。     [乙],
C.[甲];     [乙],D.[甲]。     [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中加点词“精神”“这些”“加油”“以”的词性分别为名词、代词、动词和介词。
B.画线句“书是良师,亦是益友”属于比喻中的明喻,说明书本对于读者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
C.“禁锢”一词本义为“封建时代统治集团禁止异己做官和参加政治活动”,此处可理解为“束缚、限制”。
D.“精益求精”“敬佩不已”属于褒义词,“怪诞不经”属于贬义词。
2024-04-0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近黄河入海口的黄河岛多年前还是不毛之地,但经过生态治理后,已变成了鸟类的家园。
B.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不要拈轻怕重,总是把重担子推给别人。
C.众多青年教师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积极投身祖国的扶贫支教事业。
D.作家苏童说,有的时候自己的判断和阅读者的判断会大相径庭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
B.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使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C.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D.春节期间应注意将大功率的电器错开时间使用,避免不集中用电导致电线超负荷引发火灾。
2024-04-0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护生活
A.②④③①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2024-02-27更新 | 407次组卷 | 134卷引用:2012届重庆江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敬称他人的母亲为令堂。
B.冬季,我们要依次经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些节气。
C.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其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聊斋”是书斋名,“志异”是记录奇怪的事情。
D.寓言一般较短小,常用真实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根据提示默写。
水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多情的诗人将江河湖海付诸笔下,亦在水间倾注了别样情思。请你结合所学诗歌,完成以下表格。
古诗文名句情思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对时序交替、生命更迭的理解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离乡闯荡的憧憬与喜悦
(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夜雨寄北》李商隐)羁旅中的苦涩与孤寂
(5)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谭嗣同)(6)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对时光易逝的叹息
(8)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报国忧民之心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9. 同学们阅读名著时,领略到了想象的魅力。小欧同学认真做了梳理,画出思维导图,与大家分享交流。

(1)上图①处的书名是______
(2)请按地点变化概括《西游记》相关情节,填至②处。
(3)小欧对第一部作品的想象意图做了推测。请你补全《西游记》③处。
2024-04-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0.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文学名著

言情小说

恐怖故事

搞笑漫画

很喜欢

13%

22%

26%

63%

随便看看

44%

56%

61%

33%

不喜欢

43%

22%

13%

4%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宁同学在论坛里发了帖子,请你在“跟帖”中劝说她积极阅读名著。
小宁的帖子: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
我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次调查活动,为了激励同学们读好书,班级决定办一份文学班刊,请你为班刊拟一个富有文学气质且寓意深刻的刊名,并说明其寓意。
刊名:______       寓意:______
2024-04-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1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请你简要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由锅耳至特里,路甚崎岖。是日,车在前,主人正襟危坐,仆夫扶辕缓行。行数十里,路始平,仆夫主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于是,仆夫升车而坐,主人凭轼而观。行数里,主人拥鼻微吟,仆夫执缓鼾睡。已而,左枯根,右巨石,车仄以翻,马卧且踢,主人猬缩箱中,仆夫鹄立于辕外。众至,解勒断鞅,出马于辕,出主人于箱。

仆夫曰:“哉,不覆于高冈覆于平地也。”主人曰:“宜哉,高冈防其,是以免于覆;平地自以为必不覆,安得而不覆也!”谢子闻曰:“善哉言乎,独也乎哉!”

(节选自谢济世《梅庄杂著》,有删改)

[注]①锅耳、特里:古代地名。②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③轼:古代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横木。④鹄(hú)立:如鹉引颈而立。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1)仆夫主曰   顾:   (2)   异:
(3)高冈防其   覆:   (4)独也乎哉   车:
1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猬缩箱中       闻之宋君(《穿井得一人》)
B.不覆于高冈覆于平地也   人不知不愠(《论语》)
C.出主人于箱       去后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D.谢子闻       而两狼并驱如故(《狼》)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主人拥鼻微吟,仆夫执缓鼾睡。
(2)平地自以为必不覆,安得而不覆也!
16.请结合选文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排箫

李伶伶

①吴战在病房守了三天,父亲终于醒了。吴战的心并没有放松下来。八十八岁的父亲身体一向很好,这次回老家给祖父母扫墓,不小心摔了一跌,一下子把自己掉到了生命垂危的状态。

②父亲睁开眼睛,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掠过,然后慢慢地说,这是父母留我,我就不走了,箫……箫……话没说完,又晕了过去。

③排箫是父亲的宝贝,他不可能随时带在身上。吴战想了想说,要不我回去取一趟吧,咱爸的情况可能回不了山东了。大哥罗援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

④吴战立即动身,乘汽车,转高铁,回到山东枣庄家里。吴战在父亲卧室的柜子里,找到父亲的排箫。这个排箫原来虽不是父亲的,却改变了父亲的人生轨迹。

⑤排箫是用废旧的子弹壳做的,它真正的主人是父亲的战友罗耀祖。俩人一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父亲差点死在战场上,而罗耀祖则永远地留在了那里。父亲曾给吴战讲过那段经历。那次要攻克一个高地,上级下达命令,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那个高地,可敌人的火力很猛,战斗持续了六个多小时,仍然没有任何进展,眼看天就亮了,连长急得眼睛都红了。连长说,都背上炸药包,一个一个上,直到把对方的地堡炸毁为止。我先来!大家还想说什么,连长已经背着炸药包拿着手榴弹冲出了战壕。在我方火力的掩护下,连长匍匐前进,爬向对方的地堡。眼看着连长就要爬到目的地时,被对方发现,乱弹打死。

⑥连长的牺牲激发了大家的斗志,副连长丝毫没有犹豫地接着冲出战壕,随后是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再后是士兵,按入伍时间排序,入伍时间最长的排到最前面。吴炳坤入伍不到一年,排在中间。为了炸掉敌方的地堡,我方已经牺牲了三十八个人,再下一个就是吴炳坤。每个将要跳出战壕的战友都会留下几句遗言,让下一个战友将来回国时转告他的父母家人,吴炳坤前面那个战友胆子小,连老鼠都害怕,大家都叫他胆小鬼。胆小鬼在他前面的战友刚跳出战壕,就跟吴炳坤交代了遗言。他说,如果我回不来,别告诉我父母,他们会受不了的。说完哭了。过了一会儿,等情绪平复下来又觉得这话不妥,他要是牺牲了,这个秘密肯定守不住,于是又改口说,如果我回不来,跟我父母说,让他们别难过,我是为保卫国家牺牲的,这是我的荣耀。这次说完,他没有哭。

⑦胆小鬼刚改好遗言,就传来前一个战友牺牲的消息。胆小鬼没有迟疑退缩,勇敢地冲了出去。吴炳坤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那一刻,说不紧张不害怕是撒谎,吴炳坤整个人都变得僵硬起来,说不出一句话。后面的战友见他站在那儿发愣,拍了他一下,问他要跟父母说什么。吴炳坤被拍醒了似的,回过神来说,告诉我父母,别想我,我来生再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吴炳坤说完背好炸药包,拿好手榴弹,准备冲出战壕。就在这时,敌方阵营一阵巨响,胆小鬼竟成功炸毁敌方地堡,我方乘胜而上,一举拿下了那个高地。吴炳坤觉得自己是死里逃生。

⑧胆小鬼大名叫罗耀祖,山东枣庄人。吴炳坤回国后辗转找到罗耀祖的父母。罗耀祖五个姐姐,家里就他一个男孩,他没能回来,父母都受不了这个打击,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罗父罗母失去独子的那种悲恸,吴炳坤永远都忘不了。

⑨吴炳坤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罗耀祖家的,到火车站买票时才发现,排箫还没还给罗耀祖的父母。这个排箫是罗耀祖生前最喜欢的乐器,没事的时候他经常用它吹老家的曲子。吴炳坤不想把排箫据为己有,于是返回罗家,发现一家人正抱在一起失声痛哭,罗母一边哭一边自责,因为自己再生不出儿子,罗家到他这里断了香火,她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列祖列宗,最后竟哭得晕厥过去。吴炳坤以前听罗耀祖说过,他们老家特别重男轻女,谁家若没个男丁,在整个村子都抬不起头来。看到罗母哭晕后,吴炳坤做了个决定,留在罗家,给罗耀祖的父母当儿子,给他们养老送终。罗炳坤成家生子后,让大儿子姓了罗家的姓,二儿子才姓自己的姓。

⑩吴战找到排箫后,马不停蹄地往辽宁老家赶,生怕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当吴战拿着排箫奔回父亲的病房,轻声唤他时,父亲竟又睁开了眼睛。看到排箫,父亲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他把排箫握在手里放在胸口上,说,传,传下去……当大家还在猜测父亲的意思时,吴战已经明白了,他说,您是不是想说,让我们把排箫传下去,把罗耀祖叔叔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传下去?父亲点点头,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一定是听到了罗耀祖的箫声,不然他的嘴角不会微微地翘起来。

(选自《2021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7.本文写了父亲与排箫的故事。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在①②处补全相关内容。
弥留之际,父亲念叨战友留下的遗物——排箫。
______
______
临终前,父亲将排箫交给儿子吴战,并叮嘱他把排箫传下去。
18.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用意。
副连长丝毫没有犹豫地接着冲出战壕,随后是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再后是士兵,按入伍时间排序,入伍时间最长的排到最前面。
19.小说中“胆小鬼”罗耀祖最终成了英雄,你从中读出怎样的现实意义?请结合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

胆小鬼在他前面的战友刚跳出战壕,就跟吴炳坤交代了遗言。他说,如果我回不来,别告诉我父母,他们会受不了的。说完哭了。过了一会儿,等情绪平复下来又觉得这话不妥,他要是牺牲了,这个秘密肯定守不住,于是又改口说,如果我回不来,跟我父母说,让他们别难过,我是为保卫国家牺牲的,这是我的荣耀。这次说完,他没有哭。

2024-04-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完成各题。

驴小弟变石头

威廉·史塔克

①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喜欢收集各种小石子。一个下雨天,他找到一颗非常特别的小石子。这颗石子红得像火,圆溜溜的,闪闪发亮。“真希望雨不要下了。”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惊,觉得这一定是颗有魔法的石头!他拿着小石子,说:“我希望再下雨。”闪电来了,大雨也来了。“我真是太幸运了!”

②他回家时,碰见了一只饥饿的狮子。他吓坏了。“我希望变成石头。”说完,他就变成一块岩石。狮子围着他闻了又闻,最后只好嘀咕着走开。

③我好希望再变成我自己。”但他必须碰到那颗小石子才能产生法力。唯有人发现这颗红石子,并许愿这块岩石能变成一只驴子。可是谁会这样做呢?最后,驴小弟睡着了。

④驴爸爸和妈妈急得要发疯了,他们整夜没睡。驴妈妈号啕大哭起来,驴爸爸不停地安慰。他们多么希望亲爱的儿子就在身边啊!

⑤天亮了,他们到处打听,毫无音讯。他们去找警察,警察也找不到他们的孩子。A燕麦谷的狗全都出来搜寻,他们嗅过了每一块岩石、每一棵树和每一片草叶,搜过了远近的每一个角落,可是一点儿线索都没有。(批注A:________)。

⑥这样过了一个月,驴爸爸和驴妈妈觉得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B他们试着重新振作,但仿佛到处都有驴小弟的影子——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想起他。(批注B: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家人在生活中如何想到驴小弟,但是读者在此处可以通过想象来脑补画面)他们伤心极了,觉得生活已经没什么意义。

⑦日夜更替,驴小弟醒着的时候越来越少。他绝望地觉得自己会永远变成岩石。C冬天来临了,北风呼啸着掠过草莓山。下雪了,大多数动物都待在温暖的家里。冬天的草莓山荒凉极了,驴小弟就这样孤零零地趴在那里。又过了一段时间,雪融化了大地渐渐暖和如来,树木开始吐出了嫩芽。(批注C:此段描写貌似有点繁复,好像“冬去春来”四字即可,作者写这段到底有何用意呢?)

⑧五月的一天,驴爸爸坚持要跟驴妈妈一起出去野餐。“我们要打起精神来。”他说,“宝贝不在了,生活还得继续。”他们来到草莓山,驴妈妈恰好坐在那块岩石上,她温暖的体温使沉睡的驴小弟苏醒过来。他真想大叫:“妈!爸!是我,我是你们的小宝!我在这里!”可是他不能说话,他只是一块石头。

⑨驴妈妈在岩石上摆放食物,驴爸爸则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突然,他看见了草地上那块小红石子。“啊,多奇妙的石头!小宝肯定会非常喜欢。”说着,他就把小红石子放在了岩石上。

⑩这时,驴小弟虽然还是石头,却像驴子一样完全清醒了。驴妈妈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小宝爸,你知道吗?我有个奇怪的感觉:我们的儿子还活着,而且就在这附近!”

⑪“我就是!我就是!”驴小弟想喊,但是喊不出来。“多希望他跟我们一起坐在这美好的五月天里啊!”驴妈妈说。

⑫“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驴小弟想。就在这一瞬间,他真的变回来了!之后的情景你想也想得到——D拥抱、亲吻、问答、凝视和欢呼!(批注D:五个动词连缀成句,将五幅幸福画面融为一体,精妙地描写了驴小弟从石头变成驴后一家人团聚之景,表达了激动喜悦之情)

⑬他们回家后,驴爸爸把小石子放进一个铁盒里。也许有一天他们还会用到它。但是现在,他们还需要什么呢?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切!

(选自绘本《驴小弟变石头》,有删改)

20.童话故事曲折有波澜。小潍读完后,梳理内容,形成以下思维导图,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驴小弟发现有魔法的石头→①________→驴爸爸妈妈着急寻找驴小弟→②________
21.童话中有优美的语言。批注D是小潍发现精彩语句后进行的赏析,请模仿批注D,将批注A补充完整。
批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童话是想象的艺术。请用描写的方式将小潍批注B中的想象的画面具体化。
23.童话的创作独具匠心。批注C是小潍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请你联系上下文,帮他解答。
批注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史铁生有了母亲的陪伴,感受到人间温暖;海伦。凯勒有了老师的陪伴,获得了知识的力量;莫顿·亨特有了父亲的陪伴,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郑振铎在与三只小猫的陪伴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在生命的历程里,那一个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或物,那一件件让你记忆犹深的事,点亮你成长的轨迹。

请以“__________,陪我成长”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和校名。(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30.15字音  字形  词语  标点符号
二、选择题
40.65成语和熟语
5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65衔接与排序
7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三、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90.65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五、综合性学习
100.65图文转换  劝说词  活动设计
六、诗歌鉴赏
11-120.65诗歌鉴赏
七、文言文阅读
13-160.15寓言神话类课外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7-190.65小说
20-230.15童话
九、作文
24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