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内蒙古 七年级 期末 2020-04-24 2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hé)        (sè)        告(dǎo)       人声沸(dǐng)
B.烧(zhuó)     磨(zuó)     戒(chěng)     人听闻(hài)
C.温(shùn)     章(xūn)     澈(chéng)     不经(xián)
D.羞(qiè)       伏(quán)     (chén)       畏罪逃(qián)
2020-04-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抖擞        静谧       各得期所       拈轻怕重
B.鉴赏        倜傥       晃然大悟       麻木不仁
C.狭隘        坍塌       刨根问底       惊慌失措
D.销耗        禁锢       神彩奕奕       眉开眼笑
2020-04-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平顶山公园的玉兰花开了,花期从3月持续到4月,参差不齐地开出数千朵花。
B.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C.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D.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2020-04-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C.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D.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2020-04-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护生活
A.②④③①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2024-02-27更新 | 407次组卷 | 134卷引用:2012届重庆江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6. 下列有关语法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跑、扩大、能够、优雅、应该、起来”这些词语均为动词。
B.在“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一句中,“满腔热忱”为褒义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为中性词。
C.“我、他们、自己”这些词语是人称代词,“那里、各、每”这些词是指示代词。
D.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一句中,“热烈”一词是“兴奋激动”的意思。
2020-04-20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某班同学要开展“走进名著,阅读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走进名著】阅读下面的文段,联系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A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A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1)片段中的A是谁?从文中可以看出A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所读过的文章,再举出一个关于A的故事并简要概括。
【走进作者】
(2)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作答。
2020-04-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古诗文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非淡泊无以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   子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天净沙 秋思》中以景作衬,直抒胸臆,表明游子浓浓的羁旅思乡之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10.你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挞:用鞭棍等打人。③已而:过后。④曷:何,怎么,为什么。⑤依:投靠。⑥潜:偷偷地。⑦策:书。⑧恬:安然。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尊君在                                 (2)元方入门不
(3)入学舍                                 (4)冕因
12.下列句中“之”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学而时习之
C.国人道之D.父怒挞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
(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14.阅读【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元方和王冕各是怎样的人?
(1)元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你再写出一则有关这个主题的名言警句。
(1)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郑振铎的《猫》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②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③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④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它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⑤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⑥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⑦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⑧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⑨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⑩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⑾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16.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无奈→_________
17.“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中的“似乎”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19.从选文及课文全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冻年货

王彦

①“上冻了!”奶奶说这话时,我便知道,哈尔滨的冬天真的来了。看吧,天冻裂了,漏下朵朵晶莹的雪花;地冻厚了,上面的新雪盖着下面的旧雪;松花江冻硬了,流动的水结成了锃亮的冰场,连小姑娘手里的冰糖葫芦也冻得嘎嘣脆了。

②这时候,奶奶也要忙着冻年货了。奶奶有七儿一女,一大家人,虽不富裕,但生活从不单调,不管是什么食材,到了她手里,总能变成一桌美味。

③“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④听到女儿唱这童谣,便会想起奶奶的枣馒头。每到年前,奶奶都会悄声早起,把一大盆雪花粉和成面团,再把面盆放在炕头,盖上厚厚的棉被,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等到面团涨得胖鼓鼓,便铺开案板,端来洗净的红枣,开始做花馒头了。奶奶的手真巧,光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当清新的麦香伴着枣子的甜香飘来,我们便知道馒头蒸好了,于是团团地围着奶奶。奶奶拿出一些给我们尝尝鲜,但大部分要端到屋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也取个“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⑤过去,哈尔滨冬天水果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外地的果蔬运不进来,想要过个丰盛的年,是要动些脑筋的。冻水果,便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法子。瞧吧,不管是梨子、柿子还是海棠果儿,只要天一上冻,奶奶便赶紧去早市买了,一股脑儿地冻上。寒冷的室外,就是我们天然的大冰箱。还别说,当娇嫩的果子经住了冰雪的考验,凝聚了天地的灵气,吃起来,味道更鲜美,也更独特了。

⑥当然,冻水果也是有些讲究的,比如冻梨,奶奶首选花盖梨。这是我们当地产的梨子,据说它耐旱,又耐寒,开花时,花白如雪,很合哈尔滨人的心意。说来奇怪,一提到花盖梨,我也会自动脑补出“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意的画面。

⑦出门一看,花盖梨黄色的果皮已经冻成了乌黑透亮,摸上去也是杠杠硬了,这便是冻好了。想吃时,提前拿进屋,放到凉水盆里解冻,我们称之为“缓”,缓到梨子周遭只剩一层透明的冰壳,敲碎冰壳就可以吃了。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过年时,爷爷和爸爸他们总要喝上几盅,酒过几巡,奶奶便会端来冻梨,既帮着解酒,又有助于消化。

⑧这些冻出来的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长大后定居北京,我也试过用电冰箱做,可怎么也冻不出老家的味道。幸运的是,如今九十多岁的奶奶依然身板硬朗,听说我们过年回家,她又开始张罗冻年货了。

(《人民日报》)

20.“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这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说明理由。
21.“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2.请你具体说一说,奶奶是怎样使“生活从不单调”的?(答出三点即可)
23.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这是为什么呢?
2020-04-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在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等。请以“我渴望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书写注意工整、规范。
④不少于5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30.8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衔接与排序
60.85一般词语  现代汉语实词  现代汉语虚词
二、综合性学习
70.65文段综合  《朝花夕拾》
三、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诗歌鉴赏
9-100.4
五、文言文阅读
11-150.4刘义庆(403-444)  日常生活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6-190.65郑振铎(1898-1948)  散文
20-230.65散文
七、作文
24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