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2 题号:2183205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这首词没有编写时间,但依据《全宋词》所载的顺序,此篇当于苏轼被贬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作。
1.赏析本词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中“褪”字的妙处。
2.“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蕴含作者怎样丰富的情感?
2021-12-25更新 | 80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2-22更新 | 71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以下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托物寓人,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
B.这首词上阕写的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下阕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C.“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
D.这首词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和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2.词的开头两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寄居地的环境?营造出了什么氛围?
2021-08-13更新 | 2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