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语言表达与应用 >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22296403
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因校园欺凌事件身心受到伤害的学生逐年增多,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家长的担忧。2023年4月15日,实验一中校团委特向全校发出“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的倡议。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你所知道的校园欺凌现象有哪些?请列举出两例。
(2)你所在的班级为响应学校号召,开展“杜绝校园欺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召开“杜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形式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向全校同学发出“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的倡议,并拟写倡议书。

倡议书

全体同学:






(4)小亮在与班级同学发生矛盾后,感到委屈,准备找校外认识的同学帮忙“理论”。作为班长你知晓这件事后,你如何劝阻?

相似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最美的四月天里,济南迎来了新的“文明之光”——中央文明办近日公布了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济南在30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以96.88分的优异成绩,连续第四年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组别第一名,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四连冠”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开门红”。


(1)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文明进步是一座城市永恒的追求。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济南这座城市赋能的巨大贡献,都是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回应。文明创建,济南永不停歇;成为典范,济南信心满怀!

2022-12-10更新 | 205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你所在班级开展“走进昆虫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
同学们为本次活动写了两幅书法作品,对下面书法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第一幅                                           第二幅

A.第一幅为行书,笔画圆润,线条匀净,体正势圆。
B.第一幅为草书,笔意连绵潇洒,一气呵成,狂放恣意。
C.第二幅为隶书,横画蚕头雁尾,字体宽扁,庄严大气。
D.第二幅为楷书,章法自如,行云流水,生动活泼。
2.任务二: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陈亮同学写的一个片段,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形成排比句。

走进昆虫的世界,我领略了这个微妙世界无穷的奥秘:蝴蝶的美丽,将我带入了蝶舞翩跹的神秘王国;蜜蜂的忙碌,让我了解了分工精细的和谐家族;__________________。昆虫的世界,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3.任务三:“走进昆虫世界”活动引起了同学们阅读《昆虫记》的强烈兴趣。
下列关于《昆虫记》中螳螂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螳螂又名“刀螂”,它前腿很发达,好像镰刀一样,看上去很威风。螳螂的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
B.螳螂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C.螳螂有凶恶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类为食,螳螂自己不建造巢穴,在树木上四处为家。
D.螳螂喜欢单独行动,捕捉对象是害虫,主要以蝉为食。螳螂专吃活物,有时它躲在低矮的草丛中“守株待兔”。
4.任务四:根据阅读经验,请判断下面【甲】【乙】哪段文字出自《昆虫记》,并简述理由。

【甲】螳螂的前胸较长,能活动,前翅为覆翅,前缘具齿、刺、纤毛或光滑,后翅膜质,飞翔力不强,静止时翅折叠于腹背上;雌性后翅常退化,腿节和胫节具强刺;中足和后足细长,善于行走。螳螂内部结构较简单,唾液腺较发达;消化道弯曲或较直。

【乙】一只无知无畏的灰色蝗虫,迎面朝螳螂跳了过去。螳螂立刻表现得异常愤怒,它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张开翅膀并直竖起来,就像船帆一样。同时,螳螂将身体上端弯曲起来,就像一根弯着手柄的拐杖,并不停地原地跳动。……这是螳螂在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2023-12-20更新 | 187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3】“少年正是读书时” ,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或古诗。
2.根据原名,仿写一个句子。
原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找方法』:
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请找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

【材料一】

西汉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穿一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学习。

【材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3.不符合主题的材料:_____________
2020-08-24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