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语言表达与应用 > 准确、鲜明、生动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0.4 引用次数:123 题号:8935527
综合实践

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这一日期源自《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日。下面请围绕“旅游”这个主题进行系列学习活动。


(1)下图是“中国旅游日”的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请仔细观察并简要描述一下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

(2)旅游之趣古来即盛行。当我们展读那些古人充满率真韵趣的游记时,似与古人共享山水之乐。请你写出初中教材中任意一篇山水游记的篇名与作者,以及其中描写美景的连续两句。
篇名:                        
作者:                        
语句:                                                 
(3)“壮游”一词被广泛认为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传式诗歌《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2019年的暑假即将来临,在说走就走的青春里,壮志满怀地走出属于自己的旅程,享受旅游的乐趣,期待路上遇见最美的你!请用一段话语写下你的暑假旅游畅想。(不少于50字)

相似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家国情怀”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崇文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天下国家·家国情怀”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家国情怀”在邓稼先、闻一多、花木兰身上的具体体现各不相同,请你简要概括。
2.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请谈谈你对“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理解。(要求:不少于200字。)
2019-09-11更新 | 238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2】综合性学习活动。
某学校举行了一场模拟人才招聘活动,下面是招聘面试流程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将流程图的内容表述出来,不超过50字。
2019-06-29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3】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活动一:解读“和”之义
组内同学搜集了下面关于“和”字起源的资料,请你和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和”字源于“龢”。而“龢”又从“龠”从“禾”。《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 龠是中国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最初只有三孔,后来发展为多孔,即今所谓的排箫。“龢”以左旁的“龠”表形,以右旁的“禾”表声,表示吹时,从长短不同的竹管发出的“和和”乐音以调和众声。

【材料二】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三】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

(《康熙字典》)

1.通过阅读这些资料,你推测“和”的起源和________有关,它的本意可能是___________,由此引申出的意思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活动二:探寻“和”之源

【材料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

【材料二】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2.阅读这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活动三:传承“和”之美
3.“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没有谁能离开他人和社会而有所成,也没有一个国家离开国际环境独立发展。小到人与人的相处,大到国与国的相交,我们都有优良的民族传承。请你从 “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中汲取智慧,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100字左右。
2019-09-09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