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小金用脚将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踢球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球离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C.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D.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将立即静止
2023-06-21更新 | 4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真题
22-23七年级下·浙江·期中
探究题 | 适中(0.65) |
2 . 小金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填“a”“b”或“c”)。
(2)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
(3)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4)上述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科学实验和______
2023-05-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23】【初一】【期中】【357】【科学】【张何茜收集】
3 .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来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1)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再分别换用棉布和木板表面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___________相同;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___________

(2)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动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如图是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属于推理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后来,笛卡尔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十七世纪初,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及科学家研究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科学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B.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C.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观点
D.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不可以质疑
2023-03-23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21-22七年级下·浙江·期末
探究题 | 较易(0.85) |
4 .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每次实验时,我们都让小车从相同位置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_
2023-03-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
2023·浙江·二模
5 . 小乐发现,自行车在骑行中,即使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且在不同的车速和路况下车滑行的距离不同。于是她提出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车速和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此猜想,她在水平桌面上搭建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和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静止释放,比较小球在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运动距离;
(2)为探究小球运动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静止释放,比较小球在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运动距离;
(3)如图所示为上述某次实验的结果,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小球克服棉布的摩擦力做的功为,则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科学】初三二模
6 . 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___________,在木板、玻璃板和棉布三种材料上,小车在 ___________上运动的最远。如果水平面对小车没有阻力,小车将做 ___________运动。惯性定律是在大量事实基础上,再经过___________得出的。
2022-11-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
7 . 如图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次小车要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滑下
B.小车在毛巾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该实验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小车在木板表面滑行时,速度减小最慢
2022-11-1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2022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探究题 | 适中(0.65) |
8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实验时,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___相同;
(2)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3)实验最终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_
(4)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___________
A.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
C.A、B选项均正确
2022-10-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22】【初三上】【模拟考】【绍兴诸暨一模】【科学】【xx图片收集】
2022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9 . 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中国代表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而北京也正式成为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小康在观看冬奥会冰壶比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康和小永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O点由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表

质量m/g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滑行距离s/m

0.36

0.35

0.35

0.36

0.35

0.36

0.36


(1)木块每次都从O点由静止下滑,因此到达A点时___________相同;
(2)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实验后小康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质量m/g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滑行距离s/m

0.36

0.35

0.34

0.33

0.32

0.31

0.30


请你评价小康的做法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
(4)小永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假如木块和钩码在水平面滑行的初速度和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相同,则木块和钩码的质量越大,在水平再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请从功和能的角度帮小永向老师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022-10-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22】【初三上】【模拟考】【金华永康一模】【科学】【xx图片收集】
2022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10 .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以任何初速度下滑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2022-10-17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22】【初三上】【模拟考】【绍兴嵊州一模】【科学】【xx图片收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